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模型研究乳酸菌调节血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酸菌制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6#动物双歧杆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Qq08菌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5d,观察两株乳酸菌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5d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和T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45d后,1)6#动物双歧杆菌低剂量组TG和TC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TG和TC极显著地降低(P<0.01);2)Qq08菌低剂量组TG和TC显著降低(P<0.05),Qq08菌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和TC极显著地降低(P<0.01);3)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株乳酸菌制剂都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比较两种高脂乳脂配方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肝重及肝病理的变化,为高血脂症的预防、治疗以及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造模方法。比较两次试验中,正常对照1组和高脂高糖乳剂1组、正常对照2组和高脂高糖乳剂2组SD大鼠,10只/组,按10mL/kg分别给予相应的高脂高糖乳剂连续造模40d,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纯净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10d、造模40d时测定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HDLC/TC比值,并测定肝脏重量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第一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1配方造模40d,可使血脂含量升高,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第二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2配方造模40d,只能使血脂含量升高,未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与高脂高糖乳脂1组相比,高脂高糖乳脂2组造模40d体重下降幅度较小(P0.05),TC、TG、LDLC含量升高幅度较少(P0.05),HDLC/TC比值降低幅度较少(P0.05),肝脏重量增大幅度较大(P0.05),肝脏系数增大幅度较少(P0.05),肝脏未产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结果表明,第一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剂1配方可以制作混合型高脂血症伴脂肪肝大鼠模型,第二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2配方可以制作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3.
发酵桑叶对高脂血症罗非鱼血脂、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建立高脂血症罗非鱼模型,以研究发酵桑叶对高脂血症罗非鱼血脂、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将初始均重为45 g的450尾雄性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正常对照组罗非鱼饲喂基础饲料,其他4组罗非鱼在高脂血症模型建成后分别饲喂基础饲料(模型对照组),含7.5%和15.0%发酵桑叶的饲料(分别为发酵桑叶低剂量组和发酵桑叶高剂量组)以及含0.5%银杏黄酮的饲料(银杏黄酮组)。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饲养5和8周后,模型对照组罗非鱼体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发酵桑叶低剂量组和发酵桑叶高剂量组以及银杏黄酮组(P0.05),而发酵桑叶高剂量组罗非鱼的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桑叶低剂量组、发酵桑叶高剂量组和银杏黄酮组罗非鱼血清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和T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发酵桑叶高剂量组罗非鱼血清TCHO、甘油三酯(TG)、LDLC含量和TCHO/HDL-C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发酵桑叶高剂量组和银杏黄酮组罗非鱼血清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正常对照组、发酵桑叶低剂量组和发酵桑叶高剂量组以及银杏黄酮组罗非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CAT/SOD显著升高(P0.05),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肝脂含量以及肝体指数(HSI)显著降低(P0.05);而上述这些指标在发酵桑叶高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脂饲料使模型对照组、发酵桑叶低剂量组、发酵桑叶高剂量组以及银杏黄酮组罗非鱼的血糖水平显著升高(0周,P0.05);饲养8周后,发酵桑叶高剂量组和银杏黄酮组罗非鱼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上可知,发酵桑叶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高脂血症罗非鱼的血脂、血糖水平,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柚皮苷对大鼠试验性高脂血症的调节机制,将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低、高剂量预防组,低、高剂量治疗组;低、高剂量分别为10 mg/kg和30 mg/kg。5周结束,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结果表明,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PCSK9的表达和血清中TG、TC、LDL-C水平都低于高脂模型组,4个柚皮苷处理组肝LDLR的表达和血清HDL-C水平高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说明柚皮苷通过PCSK9-LDLR通路防治试验性大鼠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复方苦豆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肾脏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降压调脂的作用机制。用48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喂饲高脂饲料建模,4周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复方苦豆子高、中、低剂量组[11.13、5.56、2.78 g/(kg·d)],阳性对照组,SHR对照组;10只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试验8周。给药后8周,于大鼠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II)水平和内皮素(ET)、总一氧化氮合成酶(T-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含量。取大鼠肝脏、肾脏,测肝系数、肝脏脂质[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制作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药物高、中剂量组PRA、AngII明显降低(P0.01);ET含量中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各给药组血浆T-NOS含量都明显升高(P0.01),各给药组血浆eNOS含量明显升高:中剂量组(P0.01),高剂量、低剂量组(P0.05);肝系数和肝脂质明显降低(P0.01);各给药组肝脏和肾脏病理改变明显变轻。表明复方苦豆子对自发性高血压复合高脂血症大鼠肝脏、肾脏具有保护作用,降压、调脂的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和内皮素系统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苜蓿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胆固醇代谢及肝脏组织中胆固醇7α-羟化酶( CYP7 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取雄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苜蓿皂苷预防组和苜蓿皂苷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3组均饲喂高脂饲粮,其中苜蓿皂苷预防组从第1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苜蓿皂苷治疗组从第5周开始灌胃240 mg/kg苜蓿皂苷,试验期共8周.测定试验大鼠体重、肝脏系数、血脂水平和肝脏病理变化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大鼠肝脏CYP7A1和LDL-R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结果表明:1)和高脂模型组相比,苜蓿皂苷极显著降低预防组大鼠体重及预防组和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1),同时改善肝脏脂化程度.2)苜蓿皂苷预防组和治疗组CYP7 A1和LDL-R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结果提示,苜蓿皂苷通过促进肝脏CYP7A1和LDL-R的表达,增强肝脏胆固醇的排泄,发挥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苏子提取物低剂量组(0.1 g/mL)、中剂量组(0.5 g/ml)、高剂量组(1.0 g/mL)血清中的TC、TG、LDL-C、HDL-C含量,研究苏子提取物(EPS)对大鼠模型高脂血症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EPS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水平,提高血清中HDL-C的含量,提示EPS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观察胡麻籽提取物(EFS)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试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测定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胡麻籽提取物低剂量组(0.25 g/m L)、胡麻籽提取物中剂量组(0.50 g/m L)、胡麻籽提取物高剂量组(1.00 g/m L)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EFS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清中TC、TG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HDL-C含量显著提高(P0.05),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EFS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运动训练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和可能机制。通过8周高脂高糖高盐饲料喂养的方法构建代谢综合征模型,将25只模型鼠分为模型组(13只)和运动组(12只)、4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运动组大鼠进行运动训练6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Lee′s指数、血压、FBG、FINS、TC、TG、LDL-C、HDL-C、TNF-α、IL-6、hs-CRP、FFA、ADP、LEP的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血压、FBG、FINS、TC、TG、LDL-C、TNF-α、IL-6、hs-CRP、FFA、LE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DP、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运动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血压、FBG、FINS、TC、TG、LDL-C、TNF-α、IL-6、hs-CRP、FFA、LEP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而ADP、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表明运动训练可以防治代谢综合征,可能与其抑制TNF-α、IL-6、hs-CRP、FFA、LEP的表达和促进AD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何惠丽 《中国饲料》2023,1(4):17-20
试验将66只试验大鼠划分为对照组与高脂组,饲喂4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后测定其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判定高脂血症模型是否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高脂大鼠分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Ⅰ组继续高脂饲喂,试验Ⅱ组采取运动干预,分析高脂饲料及运动干预对大鼠生理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运动干预后提升了试验大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试验结果验证了运动干预可以提升高脂血症大鼠的脂质代谢水平,改善大鼠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