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以进口的南非肉用美利奴羊公羊为父本,以当地导入澳美基因的东北细毛羊为母本,采用级进杂交方法,经过13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绵羊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典型的肉用绵羊品种体型外貌特征、产肉、产毛和繁殖性能,生产以19.0~21.5μm为主体羊毛细度的同质细毛羊。核心群种公羊、成年母羊、育成公羊、育成母羊剪毛后体重分别达到98.80±5.21 kg、70.71±2.10 kg、75.11±1.98 kg、59.36±2.22 kg,相应羊别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分别达52.94%±1.84%、76.86%±1.54%,53.16%±1.19%、78.72%±1.31%,50.08%±1.73%、75.62%±1.36%,51.42%±1.74%、71.99%±1.33%;成年母羊繁殖率130%~150%,羔羊成活率95%以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综合生产性能及品质达到或超过是国内外同类绵羊品种,是优异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利用该品种改良传统的细毛羊品种可以起到肉毛兼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1材料方法1.1试验动物及品种公羊为南非肉用美利奴10只。南非美利奴肉羊原产于南非,后国内引进纯繁,是肉毛兼用品种。早熟,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多,繁殖力高;被毛品质好,羊毛细度以64~68支为主,成年公羊剪毛量5.6~8.2kg,净毛率50%以上,体重115~145kg。母羊为甘肃高山细毛羊1 000只。甘细羊属毛肉兼用品种,成年母羊产毛量达4.6kg,净毛率达44%,体重达55kg,羊毛细度以64支为主,经产母  相似文献   

3.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起源于闻名的德国肉用美利奴羊,1932年南非农业部为了育种项目引入了10只德肉美母羊和1只公羊,通过从毛质与形态上的选育,在1971年确认育成了独特的非洲品系,这一品种命名为南非肉用美利奴羊(SA Motton Merino).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是肉毛兼用型品种(综合育种指数加权系数,产肉∶产毛=60∶40),对南非养殖环境具有高度适应力.这一品种被发展成为生产兼有高质细毛的早期育肥羔羊专用品种.作为一个适应力较强的优良毛肉兼用型品种,它在我国的引入及应用将对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正在培育的绵羊新品种,对该品种的产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品种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指标进行观测和分析,旨在为进一步选育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的自然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优良的生长发育性能、产肉性能、繁殖性能和产毛性能;该品种成年公、母羊的体重可达124.78、103.25 kg,原毛产量和净毛率分别为6.68 kg、49.15%,4.67 kg、48.83%;育成羊和成年羊的羊毛的自然长度均超过9 cm,体侧部的羊毛纤维直径集中在20.32~21.45μm;育成公、母羊的屠宰率和胴体净肉率分别为51.65%和75.45%、51.28%和74.251%;初产和经产母羊的产羔率分别为125.23%和150.21%,羔羊成活率分别为93.12%和95.26%。  相似文献   

5.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是肉毛兼用型品种,其特点是体格大、产肉率高、生长快、羊毛性能良好.以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为父本,东北细毛羊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研究不同舍饲方式对杂交一代羔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性状的影响,旨在为东北农区舍饲养羊,科学饲喂,生产优质肥羔羊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1绵羊品种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产于德国,是世界上著名的细毛肉用羊品种,适应性强,耐粗饲。该品种早熟,羔羊生长发育快,肌肉发达,出肉率高,繁殖力强,被毛品质好。成年羊体重:公羊120~140千克,母羊70~80千克。羔羊生长发育快,日增重300~350克,130天可屠宰活重达38~45千克,胴体重18~22千克。毛长10  相似文献   

7.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新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为了解舍饲条件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了0~24月龄乾华肉用美利奴公、母羊的体重,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对其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对体重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母羊体重的拐点月龄分别为6.37和2.44个月,拐点体重为49.68和23.02 kg,最大日增重为218.59和249.38 g·d~(-1);各个月龄的公羊体重显著高于母羊,公、母羊体重绝对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3~6和0~3月龄,与生长模型拟合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为指导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早期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新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为了解舍饲条件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生长发育规律,分别测定了0~24月龄乾华肉用美利奴公、母羊的体重,运用Logistic和Gompertz两种模型对其体重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的拟合度R2均在0.95以上,拟合效果好,其中Gompertz模型对体重的拟合效果优于Logistic模型;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母羊体重的拐点月龄分别为6.37和2.44个月,拐点体重为49.68和23.02 kg,最大日增重为218.59和249.38 g·d-1;各个月龄的公羊体重显著高于母羊,公、母羊体重绝对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3~6和0~3月龄,与生长模型拟合结果相吻合.本研究结果为指导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早期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秦志云  陈洋  姜怀志  马龙  马闯  马丽 《中国畜牧杂志》2023,(12):200-204+211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我国自主培育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绵羊新品种,揭示其繁殖性能和繁殖规律对指导品种的选育提高和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乾华肉用美利奴羊2010—2020年的育种档案资料为基础,通过对繁殖性状相关数据进行生物统计学分析,获得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母羊的相关繁殖性状参数和繁殖性能发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公羔出生后75~82 d(体重29~33kg)形成完整的性行为链,自育成期至成年后的不同年龄阶段,其精液的采集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精子畸形率均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性和年龄差异性(P<0.05)。公、母羊初情期为2.5~3月龄,性成熟基本集中在5月龄前后,母羊初配年龄大多为10月龄,公羊为12月龄;母羊发情主要集中在每年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持续时间约90d,发情高峰出现时间则主要集中在9月上旬,尤其是经产母羊集中在这段时间内发情,高于其余3个月份(P<0.01);每个发情周期的成年母羊较青年母羊多排出0.71个成熟卵子,青年母羊的妊娠期较成年母羊多出2.14 d;初产母羊的其余繁殖力性状指标均低于经产母羊(P<0.05),...  相似文献   

10.
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北细毛羊是上个世纪60年代培育的毛肉兼用型细毛羊品种,是东北农牧交错地区饲养的主要绵羊品种,但存在着肉用性能不突出等缺陷。因此,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作为父本品种与其进行二元杂交,将其F1代(SN)与同龄纯种东北细毛羊进行了生长发育及产毛性能的比较,目的在于探索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其杂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南东F1代羊的3月龄重、6月龄重和周岁体重、哺乳期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同龄的东北细毛羊(P0.01);南东F1代羊的被毛仍为同质细毛,虽然羊毛长度和产毛量低于东北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有所增加,但剪毛后体重显著高于东北细毛羊。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的杂交组合可以作为较佳的杂交组合在东北农牧交错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效果,试验选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种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杂交F1代羔羊20只(南甘杂交试验组)与20只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对照组),在相同舍饲条件下,测定分析两组F1代生长发育、屠宰指标及产毛性能。结果表明:南甘F1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南甘F1代羔羊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且杂交一代公羔最高;南甘F1公羔胴体脂肪含量(GR)值为1.53 cm,眼肌面积达11.95 cm2。研究表明,南非肉用美利奴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效果较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农牧交错区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该品种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体躯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呈桶状结构。该品种公羊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为51.21 kg±3.12 kg、80.23 kg±4.11 kg、106.24 kg±4.22 kg、125.18 kg±4.07 kg,母羊相应月龄的体重分别为45.15 kg±3.27 kg、61.22 kg±4.15 kg、63.22 kg±4.35 kg和84.26 kg±4.19 kg;母羊的平均产羔率在130.74%~151.91%之间,且呈现随着横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趋势。6~12月龄的公、母羊日增重分别达161.12 g和117.06 g;周岁公、母羊的屠宰率分别达52.25%和52.08%;羊毛纤维直径在20.47~21.43μm之间(品质支数在66支的范围内),净毛率在45%~48%之间;公羊剪毛后体重在94~95 kg之间,母羊剪毛后体重在77~79 kg之间。已经具备了肉毛兼用细毛羊的特征。经过10余年的选育,目前该品种育种核心群母羊达1 500只,累计推广种公羊594只,改良羊达15 000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种羊介绍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原产于德国,属细毛型的肉毛兼用品种。体格硕大,体躯呈长圆桶型,胸宽深,背腰宽而平直,后躯发育良好,肌肉丰满。成年公羊体重100~140千克,成年母羊体重70~90千克。4~6周龄羔羊平均日增重350~400克,4月龄羔羊体重38~45千克,屠宰率48%~50%。公母羊剪毛量分别为7~10千克和4~5千克,毛长分别为8~10厘米和6~8厘米,毛细64~60支。性早熟,母羔12月龄可配种繁殖。母羊常年发情,两年可三次产羔,产羔率150%~250%。特克塞尔羊 原产于荷兰,属长强毛型肉毛兼用品种。体大身长,体躯长宽呈矩形,前胸宽深,肋骨开张良好,后躯丰满…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无乳症,是急性或慢性的传染病。其特症是病羊泌乳停止,羊患角膜炎和关节炎。尤其是新引进的肉绵羊品种发病率高,给养羊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某公司从国外引进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品种时,肉绵羊传染性无乳症发病率约20%(按成年母羊数计),经过几年的科学防治,现在没有发病羊只。现将肉绵羊传染性无乳症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杂交能提高生产力,尤其是繁殖力、羔羊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并能提高产奶量、体重和剪毛量。将肉用公羊和毛用母羊杂交,能改进羔羊的肉用品质,因而提高了产毛、产肉性能。从在黑面羊与斯华代(Swaledale)的杂种羊观察到,四岁母羊多胎性的杂种优势为9.5%,第一次剪毛量为6.2%,体重为0—5.4%。边区来斯特羊与美利奴羊的正反杂交  相似文献   

16.
不同肉羊品种杂交后代生长发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引进萨福克、陶赛特和夏洛菜三个肉用羊品种对小尾寒羊、本地绵羊和细毛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其结果为:肉用杂种羔羊公羔断奶体重达28.59kg,母羔为26.59kg,周岁公羊体重达54.33kg,母羊为50.12kg,较本地绵羊、小尾寒羊、细毛羊的体重提高22.86kg,21.45kg,16.84kg,效果十分明显。杂种羊的体型外貌倾向于父本品种。不同的父本品种对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影响大于母本品种。建议在生产中推广的优先顺序为:萨福克、陶赛特、夏洛菜。  相似文献   

17.
晋城市某种羊场于2002年9月从澳大利亚引进41只南非肉用美利奴羊41只(公羊9只,母羊32只)。2003年5月18日产羔羊32只,此时羊场共存栏南非肉用美利奴羊71只。5月中旬开始,肉用美利奴羊突然发生以高热、贫血、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尿血等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  相似文献   

18.
1 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产于德国萨克森州,该羊种生长发育快(羔羊8月龄内平均日增重300~350g),产羔率高(150%~200%),产肉多(屠宰率50%~55%),体大(成年公羊体重100~140kg,母羊70~80kg)。2 小尾寒羊 产于山东西南、河北、河南。有早熟、体大(成年公羊重94kg,母羊49kg),产肉多(屠宰率50%~55%)、产羔率高(210%~260%),常年发情、遗传性稳定的优良特性。3 罗曼诺夫羊 原产俄罗斯,肉皮两用,产羔率高(250%~300%),体中等,被异质,有髓毛短(3~4cm)呈黑色,无髓毛长(6~8cm)呈白色。4 阿勒泰细毛肉羊 …  相似文献   

19.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是正在培育中的肉毛兼用型细毛羊新品种,探讨其不同年龄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可为其选育与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此,本研究在其育种核心群中分别选择羔羊期、育成期和成年期3个不同阶段羊,测定其16项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之间,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羔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育成羊和成年羊(P0.01);育成羊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极显著高于羔羊和成年羊(P0.01),血钠含量显著高于羔羊和成年羊(P0.05);成年羊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羔羊和育成羊(P0.05)。乾华肉用美利奴羊各项生化指标在成年羊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多种血液生化指标间均存在相关性。通过该试验可初步建立起乾华肉用美利奴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参考值,为今后乾华肉用美利奴羊的选育提高、饲养管理和疾病诊断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自1996年以来,以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为父本,康拜克、邦德等品种母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几年来共培育出无角美利奴细毛羊16987只,存栏5250只,核心群羊达3250只,其中特一级羊占83.18%;成年公、母羊剪毛后体重分别为107.9kg和57.48kg,毛长分别为12.35cm和11.02cm,净毛量分别为10.91kg和5.2kg。选育的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具有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化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等特点,各项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接近澳洲美利奴羊水平。应用无角美利奴细毛羊改良低产细毛羊,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