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一)形态特征和为害 成虫银白色小蛾,体长约3毫米,翅展7毫米,翅狭长.前翅端部有"丰"字形黄白色纹,缘毛长,冬型成虫为灰褐色.  相似文献   

2.
茶蓑蛾俗称袋子虫、袋蛾,为害山茶、菖兰、梅花、石榴、木槿、石楠、泡桐、法桐、紫荆、月季等植物。1.形态特征。①成虫。雌雄异态。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褐色。有翅,前翅近顶角处有2个方形小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6毫米,无翅,足退化,乳白色,蠕虫状,腹部肥大。  相似文献   

3.
<正>苹果蛀果蛾: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小食心虫族、小卷蛾属,主要为害苹果、梨、李、杏等果树,是此类果树的毁灭性害虫,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该虫在我省东部地区均有发生。一、苹果蠹蛾.的识别(一)成虫的鉴别特征体长8mm,翅展19-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雌蛾色淡,雄蛾色深。臀角处的翅斑色最深,为深褐色,有3条青铜色条纹,翅基部颜色为褐色,此褐色部分的外缘突出  相似文献   

4.
正1国槐小卷蛾,又名槐小蛾,属鳞翅目、卷蛾科1.1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为害国槐枝稍和种籽。幼虫钻驻在当年生枝稍内部为害,轻者复叶表现失色由绿变黄,萎蔫下垂,而后干枯脱落,形成秃枝;重者树冠上部形成大量扫帚状丛生枯枝,影响树木生长和园林绿化效果。第二代幼虫除为害枝稍外,还可入侵槐豆果内蛀食,致使国槐果实变形、干瘪,不能成熟。1.2形态特征1.2.1成虫体长4.5~6.0毫米,翅展10~16毫米。为小型  相似文献   

5.
苹果蛀果蛾: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小食心虫族、小卷蛾属,主要为害苹果、梨、李、杏等果树,是此类果树的毁灭性害虫,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该虫在我省东部地区均有发生. 一、苹果蠢蛾的识别 1、成虫的鉴别特征 体长8mm,翅展19-20mm,全体灰褐色而带紫色光泽,雌蛾色淡,雄蛾色深.臀角处的翅斑色最深,为深褐色,有3条青铜色条纹,翅基部颜色为褐色,此褐色部分的外缘突出略呈三角形.雄蛾前翅反面中区有1大黑斑,后翅正面中部有1深褐色的长毛刺,仅有1根翅缰.雌蛾前翅反面无黑斑,正面无长毛刺,有4根翅缰.  相似文献   

6.
<正>板栗透翅蛾也叫板栗赤腰透翅蛾,栗透羽,俗称串皮虫;成虫很象黄蜂,又称为串皮蜂;属鳞翅目,透翅蛾科。在河北、山东、江西等主要栗产区均有发生,是近年来主要板栗产区为害树干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除板栗外,还为害栓皮栎、麻栎等。一、为害症状主要是幼虫期为害,大部分幼虫一生只为害枝干韧皮部和形成层,少数幼虫轻度啃食木质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螟俗称钻心虫是玉米等作物的主要蛀食性害虫。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坏后,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造成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或植株茎秆折断,造成减产。每年因玉米螟危害可减产10%左右,严重发生年减产20%~30%。因此防治好玉米螟对西丰县粮食生产有重要意义。一、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中、小型蛾子。雌蛾体长13~15毫米翅展28~34毫米。触角丝状,头、胸浅黄色,翅淡黄色或淡褐色,前后翅外横线暗褐色呈锯齿状,前翅内横线呈波纹状,暗褐色,雄蛾颜色较深,波纹似雌蛾,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高粱、玉米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现将有关高粱条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高粱条螟属鳞翅目、螟蛾科。通称高粱钻心虫,是为害高粱、玉米的主要害虫。识别:成虫雌蛾体长14毫米,雄蛾体长12毫米。头胸背面灰黄色,腹部黄白色。复眼黑褐色,下唇须较长,向前下方直伸。前翅灰黄色,顶角显著尖锐,外缘略呈1直线,顶角下部略向内凹,翅外侧有近20条暗褐色细线纵列,中室外端有1黑色小点,雄蛾黑点较雌蛾明显,外缘翅脉间有7个小黑点并列。后翅色较淡,雌蛾近银白色,雄蛾淡黄色。卵卵粒椭圆而扁平,约1.3毫米×0.7毫米,表面有微细…  相似文献   

9.
大蓑蛾的鉴别及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连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99-8500,8546
[目的]研究大蓑蛾各发育期的形态特征及与其他种类蓑蛾的区别,并探讨其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和为害症状。[方法]观察大蓑蛾发育期形态特征并与其他种类蓑蛾进行比较;调查总结大蓑蛾与其他常见蓑蛾的发生规律;观察记录大蓑蛾的生活习性和为害特征。[结果]蓑蛾类成虫性二型,雌蛾无翅,触角、口器、足均退化,几乎一生都生活在护囊中;雄蛾具2对翅,飞行迅速;幼虫能吐丝营造护囊,并能负囊而行,探出头部蚕食叶片,蛹化于囊袋中。大蓑蛾在华北、华东、华中2年发生1代,广州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蓑囊中越冬。大蓑蛾寄主广泛,主要为害梨、苹果、桃、葡萄、石榴等多种果树、林木花卉及农作物,主要以幼虫为害。[结论]该研究可为蓑蛾类昆虫的研究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一、桃小食心虫形态特征1.成虫雌蛾体长7~8毫米,翅展15~18毫米;雄蛾体长5~6毫米,翅展12~14毫米,体灰白至淡褐色,复眼红色。前翅前缘近中央处有一个近似三角形蓝褐色有光泽的大斑纹,翅基部和中部有7簇黑色斜立的鳞片,后翅灰色。2.卵近椭圆形,长0.45毫米,一般1~3  相似文献   

11.
一、分布及为害核桃举肢蛾属鳞翅目举肢蛾科,是吕梁市汾阳、孝义、临县、交城等几个核桃主产地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以幼虫钻入核桃青皮内蛀食,受害果逐渐变黑脱落(俗称黑蛋),是影响全市核桃产量、质量的主要害虫,全市每年产量损失达20%左右。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其发生数量与树下荒芜程度成正比关系。二、形态特征成虫:小型黑蛾,雌虫体长约7毫米,翅展约13毫米,雄虫体长5毫米,翅展11毫米。触角丝状。下唇须呈牛角状向前突出,弯向内方。复眼朱红色。小盾片舌状向后突出,披银白色鳞片,形成近半圆型白斑。在前翅距翅基1/3处有近长椭圆形白斑,近2/…  相似文献   

12.
美国白蛾又名秋幕毛虫,为白色中型蛾,是一种国际性检疫对象,在辽宁全省都严重发生。一年发生2~3代,以蛹越冬。成虫雌蛾翅展36~45毫米,体长12.5~14.5毫米;雄蛾翅展30~36毫米,体长10.5~13毫米。越冬蛹平均长度12.84毫米,平均直径4.91毫米,平均蛹重0.15克。成虫第一代大多数前翅带有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13.
杨梅园板栗兴透翅蛾俗称杨梅透翅蛾,2002年首次在湖南省江永县杨梅园发现,其危害株率高达80.17%,为控制其发生为害,于2003~2008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梅透翅蛾在江永杨梅园以3~5龄幼虫越冬,2月下旬开始活动,1 a发生2代;杨梅透翅蛾基本在离地1 m内的主干或分枝上发生为害;采取综合防治可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4.
<正>一、杨树食叶害虫的种类(一)春尺蠖属于鳞翅目,尺蛾科,在河南一年发生一代。春尺蠖2月中旬开始羽化出土,3月底4月初树木萌动后,开始孵化为害幼芽及嫩叶。蛹集中在树木根颈周围的表层土壤中越冬;成虫雌雄异型,无翅雌蛾爬行上树,和有翅雄蛾交配,产卵于粗翘树皮下;老龄幼虫食量大,抗药性极强。(二)杨小舟蛾属鳞翅目,舟蛾科。幼虫啃食杨树叶片为害,幼虫常群集为害,将叶  相似文献   

15.
一、竹笋夜蛾。虫态特征及为害:又称笋蛀虫,主要为害毛竹、网《竹、淡竹、哺鸡竹。幼虫取食竹笋,严重时笋的被害率近90%。成虫体长20毫米,棕黄色,雌蛾色浅,翅基及前缘近顶处多有一个侧三角形斑,深褐色,翅面有光泽。卵长0.8毫米,近圆形,初产灰白色,渐转黄色,孵前为黑褐色。幼虫体长26~45毫米一头橙红色,体紫褐色,背线细,亚背线较宽,第五节亚背线前半段。  相似文献   

16.
一、竹笋夜蛾。虫态特征及为害:又称笋蛀虫,主要为害毛竹、网《竹、淡竹、哺鸡竹。幼虫取食竹笋,严重时笋的被害率近90%。成虫体长20毫米,棕黄色,雌蛾色浅,翅基及前缘近顶处多有一个侧三角形斑,深褐色,翅面有光泽。卵长0.8毫米,近圆形,初产灰白色,渐转黄色,孵前为黑褐色。幼虫体长26~45毫米一头橙红色,体紫褐色,背线细,亚背线较宽,第五节亚背线前半段。  相似文献   

17.
<正>板栗透翅蛾又称赤腰透翅蛾、串皮蜂,属鳞翅目透翅蛾科,是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为害部位是主干或主枝的韧皮部,严重时幼虫横向穿食环绕树干或主枝一圈,致使主枝干枯或全株死亡。以不同龄期(2~3龄)幼虫在树皮缝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为害,在韧皮部蛀食,虫道内充满木屑、虫粪。为了防治板栗透翅蛾为害,笔者进行了板栗透  相似文献   

18.
茶蓑蛾俗称袋子虫、袋蛾,为害山茶、菖兰、梅花、石榴、木槿、石楠、泡桐、法桐、紫荆、月季等植物. 1.形态特征.①成虫.雌雄异态.雄成虫体长约15毫米,褐色.有翅,前翅近顶角处有2个方形小透明斑.雌成虫体长约16毫米,无翅,足退化,乳白色,蠕虫状,腹部肥大.②卵.椭圆形,黄色.③幼虫.体长约28毫米,黄色至紫褐色.胸背及臀板黑褐色,胸部各节有2条褐色纵纹,下方有个褐色斑.④蛹.雌雄异态.  相似文献   

19.
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 Rott.)是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幼虫由顶芽侵入时,抑制顶芽生长,常形成秃梢;为害树干时,致使被害处组织增生,形成瘤状虫瘿,易被风折断。尤其是对苗木的为害,损失较大,并可以随苗木传播到新区。白杨透翅蛾分布广、危害严重,对杨树丰产林、防护林及城乡绿化造林威胁极大。为了控制白杨透翅蛾的大量发生和蔓延,探索白杨透翅蛾性诱剂的新枝术在测报上和防治上的  相似文献   

20.
<正> 梨小食心虫又叫桃折梢虫,简称梨小,是一种重要的杂食性害虫,可为害梨、桃、李、杏、樱桃、批枇杷多种果树,在我国南北各水果产区普遍发生,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多种果树混栽区发生较重。 1.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梨小食心虫成虫灰褐色,体长6~8毫米,翅展10~12毫米,幼虫淡红色,老熟后长10~13毫米,该虫在我国南北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