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河源是广东省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发展区。近年来,河源坚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现代农业道路,逐渐形成了优质粮、禽畜、蔬菜、茶叶、水果、水产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其中,茶叶产业异军突起,从1999年(茶园面积5.6万亩,产量1778吨)到2008年(茶园面积8.5万亩,产量2969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52%和67%,充分显示了河源茶叶产业的强势复苏和“后发河源”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2001年茶叶产业记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菊香 《中国茶叶》2002,24(3):29-29
1.扭转了湖南省茶叶生产多年滑坡的局面。2001年湖南省茶园面积112万亩,产茶6.1万t,产值5.72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3582t,产值1.66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产值及名优茶产量、产值较上年全面增长,分别增长1.0%、6.5%、23.0%、27.3%和……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六十年湖北茶产业发展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维超  宗庆波 《中国茶叶》2009,31(12):20-21
一、实现了由茶叶产业弱省向产业大省的转变 1949年,湖北全省茶园面积13万亩,茶叶产量1750t,分别仅占全国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的5%和2%,远远落后于其他产茶省。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逐步得到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提高收购价格,制订奖励办法,实施项目扶持、技术推广、名优茶开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4.
湖北咸安是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为了进一步加快茶叶发展的步伐,做大做强茶叶产业,振兴茶叶经济,使咸安的有机名茶品牌进入湖北省的第一方阵,并在全国打响知名品牌,推动全区茶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特制订咸安茶产业近期发展规划:一、产业现状1.生产现状全区现有茶园面积3.6万亩,其中有机茶园2800亩,绿色食品茶园1300亩。2012年全区茶叶产量1400吨,茶叶产值9500万元。近年来,全区茶产业呈现面积逐年扩大,质量逐步提高,效益明显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6.
浙江茶情(4)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06,32(4):243-245
1“十五”浙江茶叶产业取得骄人业绩“十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单位面积产出、茶叶出口均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31万亩)比2000年(193.3万亩)增加37.7万亩(增19.5%),2005年茶叶产量(14.4万吨)比2000年(11.6万吨)增2.8万吨(增24.1%),2005年茶叶产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8.
宋育林 《中国茶叶》2009,31(11):37-38
茶叶产业是秭归县半高山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2008年底,全县共有茶园面积4.7万亩,其中投产面积3.8万亩,年茶叶总产量达157万kg,产值1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达到60万kg。但目前产业体系不健全仍是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构建现代茶叶产业体系,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和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茶叶优势区域发展思路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茶产业现状从上世纪70年代至上世纪末,湖南茶叶生产持续滑坡, 茶园面积从260万亩缩减到110万亩。2001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全省茶叶工作会议,提出要再造湖南茶业新优势,并出台了加快湖南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此茶叶产业出现新的转机。  相似文献   

10.
贾建学 《中国茶叶》2008,30(5):36-3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是全国三大茉莉花茶产地之一,也是全省“有机茶工程”20个试点县之一,产茶历史悠久。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其中婺州举岩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2007年全区茶园面积3.3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3.25万亩;茶叶产量3370吨,产值9810万元;名优茶产量690吨,产值6850万元,分别占茶叶总产量和总产值的20.5%和69.8%。有机茶生产企业5家,有机茶园面积4806亩,有机茶产量650吨。  相似文献   

11.
一、福建茶叶产销概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茶叶生产全面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统计表明,1993年末福建省茶园总面积为19611万亩,当年新植茶园14.50万亩,开采茶园面积为153.48万亩,茶叶总产量为7.699万吨,亩产为52公斤超过我省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红毛茶产量为1793吨,绿毛茶产量为41905吨,乌龙茶产量为32024吨,其它茶类产量为1253吨。1993年全省名优茶产量为7500吨。从而使我省茶叶产量从全国第五位跃居第二位。1993年末全省茉莉花种植面积为615万亩,茉莉花产量为1.9]万吨,亩产为311公斤。…  相似文献   

12.
龙海县双弟农场巩固发展茶叶生产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坚决贯彻中央各项方针、政策,茶叶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一九八二年茶园面积达3万亩,产量上500吨,比一九七八年茶园面积增加55%,产量增长48%。可是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茶叶产销疲软,加上物价调整后生产成本提高,全县茶叶生产出现滑坡。一九八九年全县茶园面积仅存16448亩,产量445吨,平均单产32.7公斤,比一九八二年面积减少45%,产量减少10%。而双弟农场多年来茶叶生产形势一直看好。该场现有茶园面积2840亩,其中可采面积2830亩,年产茶175吨,平均单产61.8公斤。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我国茶叶生产的主要省份,红茶生产排第六位,绿茶排第八,乌龙茶排第二,年产茶叶约5万吨,茶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茶叶己成为我省的优势农产品之一,茶叶产业已成广东省一个重要经济产业。近年广东茶叶产业虽然在种植面种上有所减少,但在产量上基本保持稳定,茶叶质量有所上升,质量安全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4.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15.
1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吨以上。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  相似文献   

16.
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毅 《中国茶叶》2007,29(3):4-5
茶业是云南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0个县(市、区)生产茶叶,茶园面积超万亩的县(市、区)有49个,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达1100多万人,其中涉茶农业人口达600多万人。云南贫困山区面积大,人口多,贫困农民特别是南部亚热带山区农民的基本生活主要靠茶叶收入,许多地方的财政收入来自茶税。发展茶叶产业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发展方向,是成千上万的农户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渠道。茶叶也是云南出口创汇的大宗商品,有着其他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五”末,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297万亩,  相似文献   

17.
广东发展茶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我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努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了茶叶产业在调整和优化中稳步发展。去年,全省茶叶总面积61.2万亩,总产量5.33万吨,单产达到1 06公斤(按采摘面积计),与"十一五"期末2005年相比,茶园面积增加7.2万亩  相似文献   

18.
正芒市是云南德宏州主产茶区,茶树种植面积占德宏茶园总面积的42.9%,茶叶产量占全州茶叶总产量的57.8%,产量、面积在德宏州居首位,是云南省10个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产茶大县之一。据农业部统计,茶园面积位列全国茶叶50强基地县48位。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151815.6亩,产量达9500余吨,茶叶农业产值9536.9万元,工业产值1.5亿元。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的面积94520亩。茶叶最高年产值占全市GDP总量的3.36%,占全市农  相似文献   

19.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是凌云白毫茶的原产地,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现有茶园11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6.1万亩,有机茶园0.45万亩,通过有机转换认证茶园面积0.5万亩。2007年茶叶产量3080t,产值1.23亿元。茶业是凌云县“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对推进全县小康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