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滑子菇渣与猪粪不同配比对堆肥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不同施肥配比对堆肥腐殖质组成的影响。【方法】以滑子菇渣为基础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猪粪,对腐殖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筛选滑子菇渣与猪粪堆制有机肥料的最佳配比。【结果】滑子菇渣与猪粪不同配比堆肥的水溶性有机物以及胡敏酸碳的含量均随着堆肥过程先下降,再缓慢上升;胡富比均在15 d时显著下降,随着堆肥进程胡富比有所上升,堆肥结束时处理Ⅰ、Ⅱ、Ⅲ、Ⅳ和Ⅴ(滑子菇渣︰猪粪质量比分别为0︰10,1︰9,3︰7,5︰5和7︰3)的胡富比均显著高于起始值,分别是起始值的7.14、3.23、1.22、4.38和2.52倍,且处理Ⅳ的胡富比处于最佳水平;处理Ⅳ的胡敏素碳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结论】滑子菇渣与猪粪按不同配比堆肥与单施滑子菇渣或单施猪粪处理相比,腐殖质组分有机碳量更具优势,有利于堆肥腐殖质的组成含量及土壤肥力的提高。合适的滑子菇渣与猪粪配比条件下,随着胡富比的增加,土壤腐殖质的聚合程度以及腐殖化度提高。有机物料能够提高各结合形态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有机质结构,滑子菇渣与猪粪质量比为5︰5时,效果相对好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正>滑子菇由于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栽培技术一直沿用传统的盘式上架栽培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架子木和原料短缺,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发展。笔者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创新研究了滑子菇袋式栽培新技术,获得了成功并已用于生产实践。现将滑子菇袋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一、栽培周期滑子菇袋式栽培一般为春季2—3月制袋接种,秋季9—11月出菇。反季  相似文献   

3.
用木屑袋式反季节栽培滑子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子菇又名滑菇。学名Pholiota namekio。原产于日本,现主产区为河北北部、辽宁、黑龙江及内蒙古的赤峰等地。滑子菇每100g鲜菇含蛋白质1.1g、脂肪0.2g、糖2.2g,并含有钙、磷、铁、钠及维生素B1、B2。滑子菇子实体的热水提取物——多糖体。可预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结核杆菌的感染。滑子菇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创汇产品。  相似文献   

4.
平泉市滑子菇栽培经过近30年的发展,经历了盘式半熟料层架式、全熟料层架、垛式、三角形垛式栽培模式的出菇方式。从滑子菇生产季节、品种选择、生产用场地、生产工艺和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滑子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反季节袋式栽培滑子菇是老热河地区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是十分先进的一种栽培模式,其优点一是菌袋成品率高。由于袋栽滑子菇是用全熟料栽培和暖棚作为发菌场地栽培,从根本上解决了半熟料盘栽滑子菇存在的易污染、越夏难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为提高滑子菇的成品率和转化率,进行了滑子菇小袋墙式栽培模式研究。实验证明,该模式具有产量高、污染率低、栽培周期短的优势,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小袋墙式滑子菇栽培时间及生产设施1.1栽培时间。小袋墙式滑子菇栽培可以1年生产两个周期,第1个周期是10~11月份生产菌棒,来年3~7月进行出菇管理;第2个周期是3~4月份生产菌棒,8~12月进行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7.
滑子菇属于珍稀品种,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保健食品和出口创汇产品。本文从生产时间、设施设备、菌种选择和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了北方袋式全熟料滑子菇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滑子菇已发展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为更好的利用现有的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喀左县农村经济发展局环保站对利用庭院空闲地采用遮阴棚和温室相结合的方法,栽培滑子菇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创造了70m~2年创产值7000元,折千盘纯效益7500元这一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滑子菇庭院延晚具体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该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滑子菇新品种液体培养基菌丝生 物量的影响。结果得出滑子菇新品种的最佳液体培养基是玉米粉3.0%、葡萄糖2.5%、麸皮3.5%、黄豆 粉2.7%。  相似文献   

10.
滑子菇又名滑菇或珍珠菇,在植物学分类上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磷伞属。在河北省承德市已有近16年的栽培历史,一般生产周期为春季2~3月制盘接种,秋季9~11月出菇管理。为提高本品种货架期,实现周年出菇,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根据滑子菇生长特性,结合本市气候条件,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反季节滑子菇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滑子菇在平泉县已有20多年的栽培历史,传统的栽培模式为为春季2—3月制盘接种,秋季9—11月上架出菇。反季节滑子菇栽培模式为10月中旬—11月制袋,利用温室大棚发菌,次年2—6月、8—12月出菇。经过多年研究试验,本技术已经成熟,并大面积推广,现介绍如下:一、栽培场所选择滑子菇反季节袋式栽培主要利用温室大棚做培养室和出菇棚,培养室的环境和出菇棚设置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高滑子菇的成品率和转化率,进行了滑子菇小袋墙式栽培模式研究。实验证明,该模式具有产量高、污染率低、栽培周期短的优势,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1小袋墙式滑子菇栽培时间及生产设施1.1栽培时间。小袋墙式滑子菇栽培可以1年生产两个周期,第1个周期是10~11月份生产菌棒,来年3~7月进行出菇管理;第2个周期是3~4月份生产菌棒,8~12月进行出菇管理。  相似文献   

13.
滑子菇又名滑菇,属于珍稀品种,现主产区为河北北部、辽宁、黑龙江等地.由于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气候优势,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不断技术创新,使滑子菇的生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开始规模生产,现已成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平板培养的方法,比较钙、钠、铁、钾、镁5 种矿质元素对滑子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 明Fe 元素对菌丝生长效果的影响最好,在滑子菇的日常生产时,可以加入0.2g/L 的FeSO4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5.
<正>滑子菇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成功的栽培技术使面积和单产均有增加。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近几年出现了滑子菇反季节栽培,但面积不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滑子菇(Pholiota nameko)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以滑子菇子实体为原料,用水提醇析法提取粗多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确定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滑子菇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是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6.65(g∶m L),提取温度74.76℃;提取时间4.80 h;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对滑子菇多糖得率预测值为9.12%,实测值为9.05%,实测结果与预测值相差较小,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对滑子菇多糖提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滑子菇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成功的栽培技术使面积和单产均有增加。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近几年出现了滑子菇反季节栽培,但面积不大。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反季节袋式栽培滑子菇是老热河地区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是十分先进的一种栽培模式,其优点一是菌袋成品率高。由于袋栽滑子菇是用全熟料栽  相似文献   

19.
<正>滑子菇又名滑菇、珍珠菇、光帽鳞伞,光帽黄伞,属木腐菌,营养丰富,是一种药食两用菌,世界五大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发菌快、出菇快、结菇多、适用性广、抗杂高产,作为丹东市食用菌产业的主导产品,要获得高产、稳产,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尤其是滑子菇出菇期管理。1出菇期管理气温稳定在23℃左右,培养袋内菌丝已长满并逐渐转为浅黄色,标志滑子菇已达到生理成熟,开始向子实休转化,可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从品种的选择、季节安排、栽培方式、管理要点等方面着手,阐述了滑子菇在关中地区高产栽培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