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返回式航天器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或植株)的诱变作用以产生变异,在地面选育优良的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新技术。科学实验证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  相似文献   

2.
我国航天育种产品初具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诱变育种,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也就是将农作物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它是我国航天高科技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综合了宇航、遗传、辐射、育种等跨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2017,(1)
<正>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技术。航天育种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种子筛选,这一程序非常严格,需要专业技术。带上  相似文献   

4.
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利用返回式卫星、神舟飞船和高空气球先后进行了21次农作物种子等生物材料的空间搭载试验,共涉及70多种植物的1 000多个品种。经过多年的地面种植筛选,已育成60多个农作物优异新品种(系),包括水稻15个、小麦4个和番茄、青椒、芝麻各2个,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可能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影响的罕见突变材料。特别是国家"十五"期间"863"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航天育种在新品种培育、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化以及航天育种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航天育种技术已成为快速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要加强作物空间环境诱变的响应机理研究,破解航天诱变育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航天育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的三个国家(中、美、俄)之一,也是少数利用航天技术进行诱变育种的国家。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它是航天技术与农业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农作物诱变育种的新兴领域,航天育种可以创造出新的种质资源,培育出更多的优良品种。一、我国航天育种的初步成果自1987年始至2001年初,我国已成功…  相似文献   

6.
<正>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返回式航天器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或植株)的诱变作用以产生变异,在地面选育优良的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植物育种新技术。科学实验证明,宇宙辐射和微重力等综合环境因素对植物种子的生理  相似文献   

7.
<正>一元钱币大小的西瓜、可一人熊抱的大南瓜,这些好像是存在于童话中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他们就是让人熟悉又陌生的航天育种食品。航天育种的本质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搭载返回式太空舱,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高真空、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特殊环境的共同诱变作用,使生物自身产生基因变异,再回到陆地上,经过科研人员多代筛选、培育,形成特性稳定的新品种。简而言之,并不是去太空"镀了一层金"回来的就叫太空种子,航天育种是利  相似文献   

8.
航天育种是将植物种子或枝芽搭载于返回式航天器,利用太空微重加重离子、多种宇宙射线、大交变磁场和短期过载等因素,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获得高品质新品种,从而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档次。中国从1987年8月5日发射的第9颗返回式卫星首次搭载的青椒、小麦、水稻等一批种子,开始了太空育种的有益尝试。至今,中国利用返回式卫星已先后8次进行了70多种植物400多个品种的太空育种试验,诱变育成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新品种、新品系,其中不少属于具有突破性影响的优良突变。这些种子已在湖北、江西…  相似文献   

9.
一个茄子五六斤重,一把豆角90公分长。4月10日甘肃省科技大会召开之际,在该省特别举办的“十五”科技成果展上,记者耳闻目睹了这些农业科技新成果。据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董事长包文生介绍:“所谓航天育种,就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卫星或宇宙飞船等可回收的航天器,将农作物种子带到200~400公里的太空中,经宇宙空间的特殊环境,即宇宙射线、微重力、超真空、重粒子、交变磁场等因素,对种子进行诱变处理,使作物种子产生变异,返回后经地面按目标进行选育、杂交,培育出高产、高抗、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是甘肃天水绿…  相似文献   

10.
佟屏亚 《北京农业》2012,(32):31-33
正随着神州9号载人飞船太空遨游归来,"航天育种"再次成为媒体宣传的热点,这让笔者不得不追踪觅迹,查一查航天育种的来龙去脉。何谓"航天育种"据航天育种工程首席专家解释:航天育种又叫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特殊环境因素,诱发农作物的遗传性发生变异,即利用空间环境的宇宙粒子、  相似文献   

11.
航天育种——21世纪前景诱人的农业高新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掌握航天器返地技术的三个国家之一(中、美、俄)。我国科技工作者一直在致力于利用航天器来进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探索。航天育种就是充分利用航天技术的优势、生命科学优势,采取航天、农业、生物等技术联合攻关,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种并推广试验。实践证明了这种航天高技术(航天器返回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探索是行之有效的。 航天育种是利用卫星、飞船等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的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在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作用下,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利用有益变异选育出农…  相似文献   

12.
水稻航天生物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1987年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至今已有32年。本文对我国30多年来在水稻航天诱变机理,航天生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航天诱变新种质(基因)创新,优质绿色高产水稻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航天育种是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将作物种子、组织、器官或生命个体搭载到宇宙空间,通过太空中各种因素的诱变,从而选育出优良作物新品种的一种先进育种手段。本院2003年从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引进航天育种番茄“宇番1号”,该品种个体大(平均单果748.2g),产量高(平均亩产达1  相似文献   

14.
航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作物种子并研究其变异机理,进而培育新品种,这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育种方法。近年来,我国已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了70多种植物500多个品种的作物种子,航天诱变育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对航天诱变机理的研究方法也逐渐增多,从单一的形态观察向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长足的进展。本文对航天诱变育种的成就、研究方法和机理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太空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神舟5号”飞船携带1公斤左右的植物种子飞上太空,标志着中国在太空育种领域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什么是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是指将农作物种子或枝芽放在航天器上,随之在微重力、高真空、超洁净、强辐射及大温差的宇宙空间遨游一定时间,使种子基因发生遗传变异,返回地球后经地面培育4代~8代,即可获得稳定的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农作物良种——太空种,从而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0世纪50年代以来,卫星、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相继问世,使空间生命科学应运而生。俄罗斯宇航员在“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上长期…  相似文献   

16.
植物空间环境的诱变育种与现存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返回式卫星进行搭载,利用空间环境进行诱变育种作为现代育种的一条新途径,已成为植物诱变育种的新兴领域。我国目前在航天诱变育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育出许多新品种(系)。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对理论研究质疑较多,甚至存在很多矛盾性的结果,阻碍了航天育种的进一步发展。综述了航天育种的诱变机理、诱变特点及对植株的影响,并着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黑龙江)》2014,(10):I0001-I0001
航天这一最先进的技术领域和农业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从1987年第一批农作物种子被送上太空,到“神十”搭载人参、福建名茶种子,中国的航天育种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返回式航天器“载种”的历史比“载人”,历史更为悠久,成为优质的“空中育种基地”。  相似文献   

18.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农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农业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空间诱变育种,也称太空育种,是利用航天技术,通过返回式航天器(卫星或飞船),将农作物种子、种苗和菌种带到180~400km太空,经过太空中的宇宙射线、  相似文献   

19.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种为源。农作物产量的节节攀升,家禽、畜品种的不断改良,都和科学育种息息相关,并且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种业也正在阳关大道上昂首阔步。近年来,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太空育种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太空育种是利用空间宇宙粒子、微重力、弱地磁等综合因素诱变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具体指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利用空间环境对农业生物的诱变作用来产生有益的遗传变异,返回地面后,通过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正>记者近日获悉,15吨航天育种产品"黑美人"二级种薯落户宁夏隆德县,并在全县示范播种6.7公顷。"黑美人"土豆是利用返回式卫星将土豆种子搭载至太空,利用空间宇宙辐射、高真空、超低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