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17,(16)
<正>水稻是辽宁省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 000万亩左右,随着水稻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的加强,水稻单产稳步提升。水稻虫害是影响我省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辽宁省水稻虫害发生种类多、防治强度不断加大,但严重程度日益加重。辽宁省水稻虫害主要有稻水象甲、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潜蝇、稻蝗及水稻负泥虫等。1稻水象甲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2.
水旱轮作防控稻水象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水象甲是我国水稻二类检疫性害虫。1988年首次入侵我国,现已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研究水旱轮作与水稻连作对稻水象甲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旱轮作能有效防控稻水象甲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稻水象甲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检疫害虫,稻水象甲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水稻生产,通过野外观察以及室内饲养,对于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国际性的水稻检疫害虫,稻水象甲来自于美国,在1976年传入到了亚洲地区,在1988年于我国的唐山市唐海县第一次发现,成为了我国粮食作物领域中进行终点治理的一种检疫性害虫。当前形势下,稻水象甲已经在我国的湖南、浙江、天津、辽宁以及河北等等多省市发现,本文中,笔者就对稻水象甲生物学进行分析,研究其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4.
稻水象甲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检疫害虫,稻水象甲的存在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水稻生产,通过野外观察以及室内饲养,对于稻水象甲综合防治技术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稻水象甲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国际性的水稻检疫害虫,稻水象甲来自于美国,在1976年传入到了亚洲地区,在1988年于我国的唐山市唐海县第一次发现,成为了我国粮食作物领域中进行终点治理的一种检疫性害虫。当前形势下,稻水象甲已经在我国的湖南、浙江、天津、辽宁以及河北等等多省市发现,本文中,笔者就对稻水象甲生物学进行分析,研究其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5.
多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和稻象甲等,属鞘翅目象虫科沼泽象亚科稻水象属。该虫主要危害水稻,是水稻上一种毁灭性害虫。该虫因适生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危害时间长、越冬场所多、扩散速度快等生物学特性,防控难度很大。为了有效控制该虫害,2014年,我们做了多种药剂防治稻水象甲田间防效试验,为大田有效防治稻水象甲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作物供试水稻品种为农林315。  相似文献   

6.
稻水象甲传播扩散调查与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水象甲是我国检疫性水稻害虫,目前已经传入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控制稻水象甲扩散是稻水象甲防控的重要工作方向。宁夏是2014年发现稻水象甲入侵的最新地区。通过对新传入稻水象甲的水稻种植区进行调查分析显示,稻水象甲的远距离扩散主要是借助交通工具携带的稻谷或稻草及其制品传播。入侵区域内的扩散与稻田的灌渠及排水系统没有确定的关系,田间不均匀分布显示稻水象甲的飞翔能力不是区域内扩散的主要原因。不同水稻种植区土壤对稻水象甲有一定的影响,宁夏稻区盐碱地区域的稻田至今未发现稻水象甲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稻水象甲的生态防控措施。[方法]通过在稻田生态食物链的环节中放养鸭子,研究了稻-鸭共生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效果的影响。[结果]稻-鸭共生对稻水象甲具有显著的生物态控制效应,其中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效达92.56%,对水稻白叶率的防效达98.15%,均优于化学防控效果。[结论]稻-鸭共生特别适合对如稻水象甲等繁殖力强、化学防治难度大的虫害,为生态控制稻水象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综述国内外关于稻水象甲生物学、生态学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治和持续研究等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收集查阅国内外相关官网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汇总及对比分析。【结果】 稻水象甲起源于密西西比河流域,在南美洲、亚洲、欧洲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1988年我国河北省唐海县发现该虫疫情,目前我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63个县(市或地区)有分布;稻水象甲在国内外传播扩散的路径主要是零星扩散和快速扩散,方式包括:稻苗、气象风力、迁飞、爬行/飞行移动、随风/水飘移。稻水象甲在我国遗传结构繁杂、异质性较高,种群遗传差异较大;稻水象甲以爬行、游泳和飞翔3种活动方式为主,其迁移扩散依赖气流和水流运行,不断变化的光照强度、湿度、温度以及气流对稻水象甲迁飞活动的影响是交互的、叠加的;在我国稻水象甲适生性大体在N16.53~26.73°,E97.85~116.75°。【结论】 稻水象甲在世界上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并建立种群,稻水象甲种群定殖、扩张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相关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等技术,防治稻水象甲取得了良好效果,我国已组装、集成一套对稻水象甲应急封锁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9.
稻水象甲成虫危害损失的通径分析和防治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Kuschel是危害水稻的地下害虫,重要的检疫对象。1988年我国唐山、天津稻区始有发现,其危害性已被广大稻农认识。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重发生年减产60%以上。我们依稻水象甲成虫生活习性和为害特点,应用田间自然种群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食害叶片程度与水稻产量损失关系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其防治成本与产量损失金额相当时的经济阈值,确定了稻水象甲的防治指标。这项研究国内尚无报道,可为稻水象甲田间防治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稻水象甲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农业科学》2015,(5):79-84
稻水象甲是我国水稻重要入侵害虫,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对国内稻水象甲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稻水象甲的分布、迁飞和滞育、预测预报技术、种群分布的空间格局及田间抽样技术、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综合防治技术方面研究现状和取得的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水稻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是严重危害水稻的植物检疫性害虫。为切实做好水稻稻水象甲的监测防控工作,在孟连县6个乡镇水稻种植区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水稻稻水象甲发生为害实况,及时指导防控,2017年孟连县水稻稻水象甲发生呈轻偏中等程度发生,共发生9750亩,防控21500万亩次,有效控制了稻水象甲蔓延发生为害,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健康稳步发展,就必须要做好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检疫虫害稻水象甲的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和发生消长规律的的分析研究,简要介绍了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稻水象甲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最早发现,1988年传入我国,已经扩散至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并有向周边地区蔓延的趋势。为有效地控制其造成的水稻减产,针对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不同水稻种植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我国水稻稻水象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稻水象甲最初发现于美国的东部地区,而后蔓延至日本、朝鲜各个国家。在1988年第一次发现稻水象甲在河北省唐山市,其后迅速使我国许多省份成为严重灾区,2010年贵州省首次发生稻水象甲疫情。稻水象甲在水稻种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点被国际上认同,本文将详细对稻水象甲的特点及防治进行剖析,让各位水稻种植的朋友提前进行防治,达到将稻水象甲对水稻产量危害的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甲是植物检疫性害虫,目前在吉林省已有大部分市县发生。文章介绍了稻水象甲的鉴别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检疫措施、农业防治及药剂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供水稻生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稻水象甲是植物检疫性害虫,目前在吉林省已有大部分市县发生。文章介绍了稻水象甲的鉴别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总结了检疫措施、农业防治及药剂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供水稻生产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试验目的:根据去年我站病虫调查,发现古富、固山、施家边等村已出现了检疫性虫害即水稻稻水象甲。为更好指导农民进行病虫防治,我站人员进行了全镇拉网式病虫调查同时做了不同农药对水稻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的防治效果、适宜用量及其安全性等试验示范,为大面积防控水稻稻水象甲提供科学依据。二、试验地点:青原区富滩镇古富村陈圣利早稻田发生区进行试验。三、试验要求:选择防治对象发生为害较重且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18.
稻水象甲属外来入侵物种,是一种国际性害虫,自1988年传入我国,已蔓延我国大部分省市。稻水象甲的寄主种类多,危害面广,为害水稻、高粱、玉米、小麦等,尤其对我国水稻危害较大,近几年已成为北方水稻的重要害虫,一年发生一代,极少量发生二代,在辽宁是一年发生一代。充分认识稻水象甲的危害,做好对稻水象甲防治工作,是保证水稻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稻水象甲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的阐述,指导广大农民及技术人员对稻水象甲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利其做到科学预防并坚决消灭这一水稻上的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20.
稻水象甲 综合防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稻水象甲的发生趋势稻水象甲属于国家植物检疫对象,原产美国东部平原和山林中,自1988年传入我国,吉林省于1993年在集安首先发现,近几年随着水稻种植范围的扩展和引种等自然、人为因素,其危害逐步向中西部水稻产区蔓延。2008年6月23日,在河源镇调查发现疑似国家级植物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