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脱贫不是为了一时摘帽,找准产业、对准人头,要让贫困户真正参与其中,干得了、干得起、长受益。脱贫离不开产业,时下有种产业扶贫却令人担忧。日前参加一个扶贫现场会,企业负责人来介绍经验:公司流转贫困村的土地建基地,搞食用菌大棚,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黏在产业链上,有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分红股金,变身"三金"农民。算收入账,一年就能脱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193-194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和载体。四川冕宁县回龙乡探索创新"三入股三分红"的产业扶贫机制,发挥了扶贫资金的作用,调动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增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扶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正(一)打造"精准帮扶"工程。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帮扶要求和因户施策原则,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标,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实现从脱贫数量到脱贫质量的转变,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二)打造产业扶贫工程。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产业扶贫资金,根据乡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农民组织  相似文献   

4.
正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羊街镇在扶贫中,依托当地有丰富市场经验和过硬技术的种植养殖龙头企业,每户以1.2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绑定龙头企业",探索出"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户在输出劳动力收入的基础上年终保底分红,此举受到立卡贫困户的好评。羊街镇甸心村委会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问龙介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新型扶贫模式,建设棚膜蔬菜产业园区,强化扶贫产业项目支撑;围绕当前农村土地改革政策,提出了扶贫收益分配思路和"村集体+土地入股+贫困户"的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创新了土地变股权、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三变"模式,在土地流转、项目融资、扶贫收益三个方面实现突破。突出技能培训,强化增收致富能力提升,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1+5"畜牧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是由"政府+龙头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6方构成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新模式。该模式对县内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再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户,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做到精准"滴灌"。把扶贫政策、项目、资金和贫困群众的现有资源资本化、产业化,创新推广股份合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利益兜底、二次分红等产业发展新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我得到了4000元的分红,我要好好计划计划,看看如何把这分红用在生产上。"春节前夕,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五通镇西山村脱贫户石文祥激动地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在2019年9月西山村"扶贫合作社"举行的贫困户分红会上,石文祥等20多位入股"扶贫合作社"参与养鸡的贫困户都收到了每人4000元的分红。石文祥表示,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国家鸽业科技创新联盟在河北阜平的精准扶贫项目——"阜平硒鸽产业富民示范项目"实施投产。鸽产业精准扶贫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开展"科技联盟+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向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1470万元。放眼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户增收致富,产业做大做强的背后,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快贫困户的脱贫步伐和巩固脱贫成果,使贫困户不再返贫,结合宁洱县畜牧产业在精准扶贫产业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宁洱县"十三五"畜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相似文献   

10.
按照精准扶贫思想,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了解贫困家庭生产资料情况及发展意愿,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定位,"供""需"结合,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模式,使扶贫工作真正做到扶贫到人、脱贫到人。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克什拉克村23种"一户一策"扶贫模式,总结出6种精准扶贫模式,进而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产业扶贫是稳定乡村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本文以云浮市温氏股份、金津农业和百越农牧等3家公司为样本公司,对其在畜牧产业的精准扶贫实践展开研究,分析了生态鸡养殖精准扶贫的3种模式,温氏精准扶贫新模式、金津的"公司+村集体+贫困户"模式和百越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3家公司因地制宜地根据乡村特色优...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分层抽样、进村入户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首次对广东开展第三方扶贫调查评估。对2017年广东14市28县56镇150村3363户进村入户的第三方扶贫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未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广东脱贫标准线(6883元)的贫困户,医疗、教育、住房"三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产业扶贫机制逐步建立,省内对口帮扶效果明显,贫困户对政府扶贫测评满意度高达96.7%。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五保户集中安置、建立贫困户转移就业平台、贫困户入股产业化扶贫、整镇推进产业扶贫、光伏资产性收益扶贫、本科生教育补助扶贫等新模式、新机制。从提升顶层设计、加强农业产业扶贫、健全"三规(划)合一"机制、探索"一院一所一库"新机制、建立"一员一团一分院"科技扶贫模式、强化第三方动态监测评估、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等方面,提出广东推进精准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具有天然益贫性的农民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作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江西罗霄山区,近年来,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领办+土地入股+培训"等产业扶贫模式,广泛带动贫困人口减贫增收,使得合作社自身的实力得到充实,延长了产业链,与贫困农户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难题,提高了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其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了贫困农户的家庭生计,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19,(10):254-258
以国家级重点贫困县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贫困户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层次,其中,政策满意度最高,培训效果满意度最低;性别、是否有非健康人员、是否参与过培训、家庭总人口数、扶贫项目了解程度、干群互动、生活改善、收入增加因素对精准扶贫满意度呈显著影响。为提高贫困地区贫困户精准扶贫满意度和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坚持"扶智+扶志"的扶贫模式、完善"造血式"扶贫项目、加大产业扶贫推进力度和鼓励和组织贫困户参与精准扶贫项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对照"六个精准",紧扣"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管根本、管长远的举措来抓,深化"发展产业扶持一批"精准脱贫路径,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围绕产业扶贫能力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以来,湖北农垦随阳农场立足实情、找准路子,紧紧围绕产业扶贫做文章,有力推进全场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坚持"扶贫先扶志"工作理念,通过集中培训座谈、入户宣传走访,引导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靠要"到"靠自己"的内生动力转换,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探索以种养业为依托,以小产业扶大贫扶真贫为目的的扶贫模式,调动产业脱贫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大户和种养业能手在当地发展种植业,联  相似文献   

17.
<正>湖南省积极运用金融杠杆放大扶贫资金能效,激发金融机构扶贫信贷投入的积极性,构建"1+1+N"的金融产业扶贫新模式:引入1个企业,发展1个产业,支持1个地区,扶持1批贫困户,打造1个造血机制,实现金融"造血式"精准扶贫。一、运行模式1.新设借款主体县域贫困户以自有资金以及政府补助等资金出资,与地方龙头企业、融资平台共同成立新设经营公司,将企业和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集中财政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以增加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河北省财政资金产业扶贫主要模式有光伏发电、入股分红和种植养殖。通过对河北省5个贫困县的调研,对上述3种扶贫模式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当前具有电价补贴的情况下,集中式光伏发电的扶贫效果最好,但取消电价补贴后该模式优势不大;入股分红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扶贫方式,收益率较为稳定,如何平衡入股资金的收益与企业的发展,是入股分红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种植养殖模式的扶贫效果较弱,主要原因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和缺乏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9.
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襄阳市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时,采取"公司+贫困户""土地股份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等运营模式,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贫困户"的政策手段,对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和缺资金、缺技术和缺劳力等不同实际进行有效对接和帮扶,增强扶贫造血功能,实现农户精准脱贫。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协和乡红花园村把脱贫攻坚以及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党建引领、紧扣"三变"改革、产业扶贫拔穷根、产业帮扶、乡村治理等多举措促脱贫壮经济。一、党建引领,实行"合作社+支部+贫困户"实现产业带民红花园村创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壮集体经济工作思路,积极拓宽"党建+产业扶贫+集体经济"新途径,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强化基层党建为抓手,以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为支撑,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合作社支撑,党支部引领"的发展思路,由支部指导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拉动发展、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的模式,把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