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松育苗常出现长势不好,当年苗木不能出圃的现象。去年我县播种育苗120亩,由于措施得当,苗木生长健壮,平均苗高36cm,地径粗0.6cm,亩产苗3.24万株。主要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2.
沙柳引种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0年由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引进沙柳,通过连续5年的扦插育苗试验表明:沙柳扦插易成活,粗壮插条扦插成活率高于细弱插条;随着扦插密度的增加,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明显减弱,扦插密度以11000株/667m2(20×20cm)较为适宜,1年生苗木平均高度226.3cm、地径13.32mm。  相似文献   

3.
从广东、广西地区引进优良的抗性马尾松种子,采用营养杯进行容器育苗30万株以上,成苗率超过70%。苗龄5~6个月时平均苗高15.94 cm、平均地径0.339 cm,苗木出圃率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4.
我所于1987年2月8日从韶关市翁源县林科所得到意大利杨1年生苗500株,剪成插穗8000根进行扦插育苗试验,成苗共7500株,扦插成活率达94%。当年12月26日调查,苗木平均高为2.51m,平均地径为2.1cm,最大苗高达4.79m,最粗地径达3.4cm。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加速刺槐的良种化进程,用细根段刺槐根系和硬枝扦插进行育苗技术研究,提高良种繁殖率。用粗0.5 -0.8 cm的根段进行钵插育苗一般成活率可达85%以上,当年平均苗高和地径达2.5 m和2 cm以上,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利用ABT生根粉100 mg/kg进行硬枝扦插处理24 h效果最佳,扦插成活率、地径和苗高与对照相比分别高71.6%、28.9%和28.6%。  相似文献   

6.
青檀的栽培技术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檀的育苗、造林、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青檀可当年育苗、当年出圃。苗木平均高达1.05m,最高1.49m,平均粮径0.65cm,最大根径1.50cm,产苗量30.75万株/hm2。造林试验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下,5年生青檀平均高达6.24m,平均根径13.48cm,达到速生丰产要求。栽培和利用青檀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库尔勒地区气候寒冷,早春气温低,地温回升慢,地表和地下温差大。新疆杨露地扦插育苗,由于发芽早、生根慢,容易“回芽”(死亡),致使成活率低。如待地温升高到插条生根要求时再扦插,缩短了生育期,苗木质量不佳,当年出圃的合格苗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83年春,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催根,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成活率90%以上,当年苗木平均株高3.17米,最高4.67米,平均地径2.4厘米,最粗3.3厘米。  相似文献   

8.
通过应用GGR浸泡插穗,对中国沙棘雌株扦插育苗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GGR对中国沙棘雌株扦插育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主根生长有显著影响。用GGR处理插穗的苗木成活率为82.1%,平均高53.83cm,地径0.46 cm,主根长0.26 cm,均高于未处理的苗木。  相似文献   

9.
半干旱轻粘质壤土杞柳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城地区在半干旱轻质粗壤土上引种杞柳,采用扦插育苗方法,两年育苗平均成活率91.1%,平均苗高1.73m,地径1.24cm,共生产合格苗30.5万株。  相似文献   

10.
华北落叶松育苗,在内蒙古地区一般两年才能出圃.宁城县头道营子苗圃通过多年实践与研究,使华北落叶松当年生苗平均高达29 cm以上,平均地径0.4 cm,而且根系发达,顶芽饱满,木质化度程度较好.每667m2产合格苗达18万株.达到了2年生落叶松苗木质量标准.通过试验地造林观察,成活率达98%,保存率94%.  相似文献   

11.
降香黄檀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基质配制与处理、种子处理、育苗圃地选择、播种、幼苗移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容器苗修根与苗木出圃等方面介绍了降香黄檀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利用该技术培育的降香黄檀幼苗,约1年生时85%以上苗木的地径大于0.50 cm、苗高大于30 cm,此时可以出圃造林;其育苗成本为0.45元/株,造林成活率可达98%以上,4月份造林,至12月份调查,平均树高达102 cm,平均地径1.8 cm。  相似文献   

12.
在吉林省西部地区用扦插法培育中加10号杨苗木,采用适宜的扦插密度、水肥管理技术措施,进行必要的病虫害防治,每公顷可产C1-0苗150000株,苗高可达2.2 m以上,地径一般为1.0~1.8 cm。苗木出圃后可直接定植造林。  相似文献   

13.
库尔勒地区气候寒冷,早春气温低,地温回升慢,地表和地下温差大。新疆杨露地扦插育苗,由于发芽早、生根慢,容易“回芽”(死亡),致使成活率低。如待地温升高到插条生根要求时再扦插,缩短了生育期,苗质量不佳,当年出圃的合格苗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八三年春,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催根,地膜覆盖扦插育苗获得成活率90%以上;当年苗木平均株高3.17米,最高4.67米;平均地径2.4厘米,最粗3.3厘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发掘榉树良种资源,用优良家系林内的自然下种幼苗,研究不同移植密度、圃地条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及培育技术。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101.1cm、地径1.09cm,Ⅰ、Ⅱ级苗出圃率达77%,分别比春季播种育苗增加13.21%和29.76%。苗木质量也优于春播苗,提高11%。育苗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春播苗增加9.89%和31.52%。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圃地1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地势低洼、土质较黏重、排水不畅圃地高25.83%和8.33%,Ⅰ、Ⅱ级苗出圃率增加21%。供试3种移植密度的苗高生长排序为:15cm×15cm10cm×15cm5cm×10cm。15cm×15cm密度移植自然下种苗能培育较多健壮苗木。试验共移植培育40万株自然下种苗,3年生时(移后2a)平均树高3.36m,地径4.3cm,显示出可观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榉树优良家系良种壮苗扩繁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沙枣进行扦插育苗和播种育苗试验,分析了2种育苗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沙枣扦插育苗苗木成活率65.0%,当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58 cm和0.63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4 cm和1.08 cm。春秋季种子育苗苗木出苗率分别为75.5%和93.5%,春季育苗当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38 cm和0.37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7 cm和0.86 cm;秋季播种1年生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40 cm和0.38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95 cm和0.87 cm。沙枣播种育苗出苗率高,单位面积载苗量大,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6.
为发掘榉树良种资源,用优良家系林内的自然下种幼苗,研究不同移植密度、圃地条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及培育技术。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101.1cm、地径1.09cm,Ⅰ、Ⅱ级苗出圃率达77%,分别比春季播种育苗增加13.21%和29.76%。苗木质量也优于春播苗,提高11%。育苗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春播苗增加9.89%和31.52%。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圃地1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地势低洼、土质较黏重、排水不畅圃地高25.83%和8.33%,Ⅰ、Ⅱ级苗出圃率增加21%。供试3种移植密度的苗高生长排序为:15cm×15cm>10cm×15cm>5cm×10cm。15cm×15cm密度移植自然下种苗能培育较多健壮苗木。试验共移植培育40万株自然下种苗,3年生时(移后2a)平均树高3.36m,地径4.3cm,显示出可观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榉树优良家系良种壮苗扩繁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18.
2014年开始,我们借用传统毛白杨"炮捻法"繁育技术,繁殖良种樱花苗木,获得成功。该法变传统的2年出圃为1年出圃成苗,变1株砧木出1棵苗为1株砧木出7~10株苗,苗木繁殖系数提高7~10倍,当年667m2产成苗4000株以上,成苗率95.5%,苗木平均高度100cm以上。该法既降低了育苗成本,又缩短了育苗时间,提高了繁育系数和苗木成活率,实现了快繁多繁,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巴彦淖尔盟河套灌区,有着发展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和丰产型渠道林的很大潜力。营造这些林种对苗木的质量要求较高,按以往常规育苗方式每亩扦插3000多株,能勉强出圃的合格苗只有1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育苗密度过大,培育的苗木是径高生长比例失调的细弱苗。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降低育苗密度,扩大苗木在生长期内的营养面积,以保证苗木的出圃质量。  相似文献   

20.
紫珠无性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历经4年试验研究,初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紫珠扦插育苗无性繁殖和移栽造林丰产配套技术措施,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证实,效果显著。扦插育苗约30∽40d长出愈合组织,产生新根,60d后新萌条达20cm以上时即可移栽,育苗平均成活率为80%,最高达86.5%以上,1年生苗木平均高生长56cm,地径粗0.56cm,生长整齐,亩产壮苗2.7万多株,后代个体遗传的优良性状表现稳定;移栽造林在连续4个多月的夏旱、秋旱的情况下,成活率仍达95.9%,长势良好,1年生幼林平均高生长145.4cm,地径粗1.12cm,当年可采伐利用,以每2年采伐更新3次,平均每亩年产药材3.18t,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促进药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