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汉松树干苍劲古雅,树冠蓬勃苍翠,它集各树种之精华,有松树的古朴苍劲,又有柏树的青翠宜人……,不仅是园林绿化植物的优选名贵树种,更是盆景爱好爱不释手的好材料。本人这次制作的罗汉松高75cm, 宽70cm,原是徽派“疙瘩式”盆景树桩。  相似文献   

2.
3.
瑞英 《花木盆景》2004,(8):20-21
宁辉先生生活在有“小桂林”之称的广西靖西县,他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用激情创作了他心爱的盆景。  相似文献   

4.
《花木盆景》2005,(5):27-29
造型下山坯最关键的条件:树势稳定与健康.本树已在养坯板箱中(板箱有一定的养坯先天有利条件:透气、渗水等,不妨可试)养护一年有余。原材料可以说很难决定正确欣赏面,如何造型立意.我作为盆景爱好省,以个人而言:不能草率地给一原材料决定造型格式,艺术作品存在多样性与变化性。创作通过对盆景制作的各种要求,与对大自然的领略与认识,对树运用各种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5.
6.
王炘 《花木盆景》2004,(3):29-31
如果说扬州的疙瘩梅、苏州的劈梅、安徵的徽梅和四川的龙游梅等传统艺梅是我国梅化的奇葩,那么台州梅桩则是异军独起的后起之秀。浙江台州地区的梅花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天台山国清寺的隋梅就是很好的见证。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台州黄岩九峰公园的梅桩盆景在历届全国性展览中共获金、银、铜奖60多个,为台州梅桩盆景走出台州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王启明 《花木盆景》2006,(10):14-18
养护与造型是盆景艺术的两个“翅膀”,两者同样重要,一强一弱就“飞”不起来。有人说:“养护是造型的基础,养得不好,造型根本无从谈起”;也有人说:“唯有通过造型才能提高盆景艺术的品质,养护得再好,没有艺术造型的盆景还是一棵野树。”两种说  相似文献   

8.
刘勇 《花木盆景》2005,(3):48-49
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属于自己的符号化艺术语言,无论是视听艺术还是造型艺术。那么根雕艺术的符号化语言又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并如何应用到我们的创作实践中去呢?这是我们现代根雕艺术工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念 《花木盆景》2006,(1):42-42
“想入非非”是个成语,多用于指荒唐离奇、玄妙、不着边际的胡思乱想。总之,人们多是把它看成是一个贬意词。如鲁迅在《关于〈关于红笑〉》一文中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0.
邹晓流 《花木盆景》2004,(11):46-47
任何一门艺术相对于其它艺术而言都有其独特的鲜明的艺术个性,根的艺术也不例外。根艺创作的重点在于“活化”根材,赋予根材以新的艺术生命,化腐朽为神奇,让枯木再逢春,展示出根艺作品所特有的自然美韵,意韵和神韵。  相似文献   

11.
孟宪安 《花木盆景》2000,(1A):71-73
所谓艺术流派,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一些在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类似的艺术家,通过作品所显示出来的具有独特特征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产生常常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学、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斗争或改革有关.反映到艺术界就产生一定的艺术思潮。  相似文献   

12.
阳春三月,笔来到市敬亭苑C区,采访从北京参加全国根雕优秀作品展归来的陈惠黎老人。进入庭院,只见他正对一鹰型大根桩认真打磨。见客人到来,他停下工作,沏茶拿烟,热情地和我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13.
简讯     
《花木盆景》2003,(4):52-53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客观分析了外国现代景观的发展演绎过程,经过风格上的延递、更替、蜕变,新的园林美学思潮浸润,渗透到我们的设计思想领域里来,并使之成为深层结构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勇 《花木盆景》2004,(2):48-49
人类一切艺术的行为都是为了表现思想情感的,也就是我们常言的“艺术的意义”。什么是艺术的“意义”?简言之,凡是艺术“形式”之外的,只可感悟的东西都属于艺术“意义”的范畴。如通常所言的“内容”、“题材”、“命题”、“情感表现”、“寓义”、“象征”、“时代精神”等等,都属于艺术的“意义”,换言之,也就是艺术作品的思想性。  相似文献   

16.
淦荪同志从事盆景艺术创作五十余年,倾注了全心全意与全力,创制了许多令人信服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对于发展盆景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盆景艺术欣赏水平和享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加上盆景出口量不断增长,因而拓展盆景创作思路,提高盆景档次已成为盆景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个好的盆景首先来自好的桩坯,然而大自然能够赐给我们上等的自然桩很是有限,加上采挖季节、老桩粗根、新桩培育等因素,一些自然形态好的桩,未成活而死掉,加上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些大桩很难下山,某些地方已经采挖野桩作了限制。因此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现有树  相似文献   

19.
盆景的线条     
盆景何以具备如此魅力,让人乐此不疲,沉醉其中难以自拔?恐怕要从盆景所表现出的线条说起,国人把对自然的感悟融入盆景的制作当中,也把国人对线条的理解表现出来。从二仪生四相的八卦到仓颉造字,上古的原始基因使得国人对线条的认识已经由表及里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以至在盆景上发扬光大、日臻完美而未曾察觉。  相似文献   

20.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5,(8):F008-F009
这是一组摄于美国华盛顿第五届世界盆栽大会的美国盆景照片。时间2005年5月28日-5月31日,地点在“Hilton”饭店地下(1-2层)展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