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早熟豇豆新品种“长青10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青101"豇豆是以"早豇1号"优选单株为母本,‘98-5’优良单株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早熟性好,从播种至嫩荚采收约40~45d;荚长约85cm,商品荚横径约0.7cm,单荚质量约38g;平均产量53.7t/hm2。适宜东北、华北地区及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2.
‘宝佳豇豆’长豇豆是利用‘丰产6号’与‘丰产2号’杂交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中早熟新品种。豆荚绿白色,荚顺直,肉厚,长59 cm,宽1 cm,单荚质量28 g,荚形整齐,荚面微凸,纤维少,品质优,双荚率高。产量高,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田间表现抗枯萎病,抗逆性较强。适宜广东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3.
早熟豇豆新品种——‘扬早豇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早豇12’是从豇豆‘之豇28-2’中系统选育的新品种, 早熟, 丰产,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栽培产量达24 t/ hm2。嫩荚绿白色, 荚长55~ 60 cm, 肉质厚而紧实, 商品性优良。  相似文献   

4.
长豇豆新品种‘丰优油青豇豆’是由‘揭西豇豆06-12’的变异株系选育而成。植株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叶色深绿有光泽。豆荚长圆条形,荚色绿白,荚长46.6 cm,荚粗0.93 cm,单荚质量26.1 g,双荚率高,整齐饱满,头尾均匀,鼠尾荚少,肉质紧实爽脆。中早熟,丰产性好,品质优,不易老化,耐采收,高抗枯萎病,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和耐旱性强。适宜在广东省豇豆产区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5.
‘鄂豇豆12’是经有性杂交系谱选育出的优质高产中熟蔓生长豇豆新品种。荚绿色,有红嘴,长圆条形,平均荚长68.4 cm,单荚质量24.3 g;持续结荚能力强,产量达27 000 kg · hm-2。适宜于湖北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6.
早熟优质长豇豆新品种‘鄂豇豆2 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豇豆2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蔓生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荚浅绿色, 长60 cm,单荚质量18~ 24 g。早熟, 荚商品性状优良, 产量高, 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 田间疫病、煤霉病、病毒病发病率低, 适宜于春、夏、秋各季栽培, 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推广种植成功。  相似文献   

7.
《中国瓜菜》2019,(7):50-52
‘苏紫豇2号’是以结荚性强的‘春秋红’为母本、以早熟且抗病性强的‘早豇1号’为父本杂交后,通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株高3.0 m左右。早熟,出苗至始收51.5 d左右,全生育期86.5 d左右。花紫色,种子红白花斑。商品荚紫色,荚长64.3 cm左右,单荚质量25.8 g。豆荚肉质细嫩,商品性好,667 m~2豆荚产量2 100 kg左右。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2018年通过江苏省园艺学会鉴定。  相似文献   

8.
中熟豇豆新品种——‘扬豇4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豇40’是从‘之豇28-2’中系统选育的中熟豇豆新品种, 耐热、抗逆性好,植株生长势强,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栽培产量达22. 5 t/ hm2, 夏季栽培产量达19. 5 t/ hm2,嫩荚绿白色, 荚长60~ 70 cm, 肉质厚而紧实, 商品性好。  相似文献   

9.
"安豇早丰"是‘09-16’与"小叶特早"杂交,并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熟豇豆新品种。春季栽培全生育期90~100d,播种至开花45~50d,比对照"之豇28-2"早5~8d。商品荚白绿色,平均荚长63.2cm,横径0.87cm,单荚质量23.0g,单株荚数13.2个,荚条粗细均匀,无鼠尾,果面光滑,商品性好。适宜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0.
"长青102"豇豆是以"98-21"优选单株为母本,"丰产王"优选单株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嫩荚绿色,荚长约88cm,商品荚横径约0.8cm,单荚质量约43g,平均产量55.5t/hm2。适宜东北、华北地区及长江流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鄂豇豆6号’是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熟蔓生豇豆新品种。荚浅绿色,荚条直,肉厚,长58cm,单荚质量18~26g,品质佳。早熟,生长势强,持续结荚能力强,产量高,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田间枯萎病、锈病发病率低,适宜于全国大部分省份春、夏、秋季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5,(5):30-33
‘苏豇3号’是以早熟、适应性广的‘早豇1号’为母本,抗病性强的‘镇豇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花紫红色,豆荚绿白色,荚长60~65 cm,荚横径约0.80 cm,单荚质量20~22 g。中熟,耐采性好,货架期较长。春季播种至始收70 d左右,采收期约40 d;秋季播种至始收60 d左右,采收期约20 d。豆荚整齐一致,肉质细嫩,商品性好,每667 m2豆荚产量2 200~2 500 kg。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适合江苏省春、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13.
张志轩  高艳丽  汪妮  李涵 《北方园艺》2018,(13):209-210,214
豇豆新品种"全王绿宝特"是以"小五叶"为母本,以提纯后的农家品种"化21"为父本杂交,经4年8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93.5d,春露地出苗至始收55.1d,属中早熟品种类型。植株生长势强,抗逆性强,平均株高314.2cm,节间长度22.3cm,第一花序5.0节,中早熟,花紫色,种子红褐色,商品荚翠绿色,平均荚长61.0cm,横径0.91cm,单荚质量23.4g,单株荚数15.4个,鼓籽不明显,无鼠尾,果面光滑,蛋白质含量2.70%,可溶性总糖含量2.27%,维生素C含量23.3 mg·(100g)~(-1),水分含量90.8%,粗纤维含量1.10%。田间表现抗锈病、白粉病和病毒病。适宜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早春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之豇618是以从四川引进的麻子豇豆为母本,以从辽宁引进的ZH优选株系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抗枯萎病鉴定育成的中熟豇豆新品种。植株蔓生,花紫色,主侧蔓均可结荚,平均单株结荚14.4条;商品荚油绿色,条荚顺直,喙绿色,鼠尾少,平均荚长63.7 cm,单荚质量26.6 g,豆荚肉厚,粗纤维含量低,口感糯、微甜,可溶性糖含量为24.0 mg · g~(-1);对日照长短不敏感,中抗枯萎病和病毒病,早期产量与之豇106相当,总产量2 000 kg · (667 m~2)~(-1)左右,适宜在全国各地(除高寒地区外)种植。  相似文献   

15.
‘连农架豆10号’是以‘泰国豆’为母本、‘连农923’为父本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植株蔓生,商品荚白绿色、扁条形、长直。春季大棚种植荚长23.8 cm,荚形指数1.41,单荚质量23.6 g;秋季大棚栽培荚长29.6 cm,荚形指数1.34,单荚质量3040 g。春季大棚栽培平均每667 m2产量3 500 kg,秋季大棚栽培667m2产量1 600 kg左右。每100 g维生素C含量14.95 m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6%,粗蛋白含量4.1%,粗纤维含量1.58%,品质特别优。高抗锈病。适合北方地区春秋季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6.
镇豇2号是以青豇80为母本,以之豇28-2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的豇豆新品种。中熟,花紫色,嫩荚翠绿色,平均荚长61.73 cm,宽0.8 cm,平均单荚质量25.28 g。从播种至采收嫩荚63.6 d;每667 m~2产量平均1 557.06 kg;田间对叶霉病和根腐病抗性强;种子肾形,平均百粒质量18.12 g;适合全国春秋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7.
鄂豇豆8号是通过2002-2-7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豇豆品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较强;主茎较粗壮,始花节位在主茎第2~3节位,荚条直,荚面平滑无鼠尾,荚长69cm左右,单荚质量27g左右。较耐老,对煤霉病抗(耐)性较强。一般春播667m2产鲜荚2400kg左右。一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天左右,秋季栽培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8.
以75份长荚豇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研究了75份长荚豇豆品种的14个农艺性状,以期更好的挖掘利用长荚豇豆种质资源。结果表明:参试的75份长荚豇豆品种荚长、叶片含水率和叶厚3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最小,性状最稳定,而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茎、百粒种子质量等11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可作为豇豆选育与筛选改良的方向。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豆荚含水率>667 m^2产量>荚肉厚>初花节位>单荚质量>叶绿素含量>小叶长宽比>茎粗>第3节长>荚横径>百粒种子质量>10%>叶片含水率>荚长>叶厚。14个农艺性状可转化为8个主成分,其中特征值前8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2.41%,能较好代替14个农艺性状来评价75份长荚豇豆品种。75份长荚豇豆材料在欧式距离为11时可分为Ⅰ、Ⅱ、Ⅲ、Ⅳ、Ⅴ5类,其中Ⅱ类产量高,适合海南种植,Ⅴ类产量最低,不适合海南种植。  相似文献   

19.
鄂豇豆8号是通过2002-2-7的变异株经系统选择育成的豇豆品种.该品种中熟,生长势较强;主茎较粗壮,始花节位在主茎第2~3节位,荚条直,荚面平滑无鼠尾,荚长69 cm左右,单荚质量27 g左右.较耐老,对煤霉病抗(耐)性较强.一般春播667 m2产鲜荚2 400 kg左右.一般春季栽培从播种到始收55天左右,秋季栽培播种到始收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20.
张古文  刘娜  冯志娟  龚亚明 《园艺学报》2018,45(Z2):2775-2776
‘浙农3号’菜用大豆是以‘台湾75’为母本,‘9712’为父本杂交后采用系谱法育成的新品种。中早熟品种,株形紧凑,有限结荚习性,单株结荚20 ~ 25个,三粒荚比例30%左右;鲜荚绿色、微弯镰形;荚长6.2 cm,荚宽1.4 cm;百荚鲜质量300.4 g,百粒鲜质量83.8 g,产量约9 000 kg ? hm-2;春季从出苗到采收90 d左右,保鲜和速冻加工兼用。适合浙江省及气候相似地区春播大、中、小棚覆盖或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