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孵化工作是养禽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孵化工作的好坏不仅影响孵化成绩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在孵化过程中,翻蛋又是非常重要的,翻蛋主要是定时将胚蛋转动一定角度,可防止胚蛋和蛋壳膜粘连;使胚蛋各部分受热均匀;并有助于胚蛋运动,使之对后天的环境更具适应性;保持正常的胚位 (钱大方等, 1997)。但翻蛋应什么时候停止,又各持己见,有人认为在 16天停止,又有认为在 14天停止为宜,常规机器孵化在落盘后 (19天 )停止翻蛋,但时间越长,孵化器具的磨损越严重,缩短了孵化器具的使用寿命。这给孵…  相似文献   

2.
翻蛋对孵化效果影响的试验马扶春(山东省泰安市肉鸡良种场271000翻蛋有利于胚胎活动,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翻蛋频率一般12~16次/天,角度一般为90°,这已基本成为共识,但对孵化期间停止翻蛋的时间则众说不一,有的主张在落盘时(18~19天胚龄);有...  相似文献   

3.
孵化鸡胚14天后停止翻蛋的试验报告丁永军(青岛正大有限公司南泉孵化场266109)众所周知,在孵化过程中翻蛋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为了防止胚胎与胎膜、壳膜粘连,减少胚胎的死亡率,以及使种蛋匀温。但在孵化期内,翻蛋应在什么时候停止,则是众说纷纭,有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在禽蛋的孵化过程中,根据胚胎的发育,严格掌握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孵化条件时,不断地进行翻蛋,可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获得好的孵化率和健雏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蛋内水分不断蒸发,如果长时间不翻蛋,因蛋内水分的蒸发,就会导致胚胎粘结在蛋壳上,造成胚胎的死亡。  相似文献   

5.
孵化期间,翻蛋对于种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它不仅可防止胚胎的粘连,促进胚胎运动,而且能够保持最快的血管生长以及胚胎、卵黄囊最佳的相对位置,从而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以保持胚胎最高的生长速度。适宜的翻蛋,对于孵化率、健雏率的提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孵化工作是养禽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孵化工作的好坏不仪影响孵化成绩的高低,而且直接关系到雏鸡的成活、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在孵化过程中,翻蛋又是非常重要的,翻蛋主要是定时将胚蛋转动一定角度,可防止胚蛋和蛋壳膜粘连;使胚蛋各部分受热均匀;并有助于胚蛋运动,使之对后天的环境更具适应性;保持正常的胚位(钱火方等,1997)。但翻蛋应什么时候停止,又各持已见,  相似文献   

7.
石传林 《中国家禽》2001,23(15):32-32
在家禽人工孵化中,因蛋黄本身含脂肪多,比重小,胚胎总是浮在蛋的上半部,如种蛋长时间处于同一个位置,胚胎易与内壳膜、浓蛋白接触,发生粘连而致死。翻蛋可防止胚胎粘连,帮助胚胎运动,改善胚胎血液循环,增加与蛋黄、蛋白质的接触面积,加速营养物质供给,满足胚胎生长发育需要,还能使胚胎各部受热均匀,保证胚胎发育整齐。翻蛋最佳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俯后仰各 45°为宜。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部分孵化设备厂在生产孵化器时设计的翻蛋角度往往达不到 90°,经常造成用户孵化成绩不理想,影响孵化经济效益。现将我市兽医站加大孵化器翻…  相似文献   

8.
翻蛋是人工孵化获得高孵化率的必要条件之一。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促进胚胎运动,使胚胎受热均匀,发育整齐、良好,帮助羊膜运动,改善羊膜血液循环,使胚胎发育前中后期血管区及尿囊绒毛膜生长发育正常,“合拢”、“封门”良好,蛋白顺利进入羊水供胚胎吸收,初生重合格。翻蛋还可以减缓羊水的损失,使胚胎在湿润的环境下顺利啄壳、出壳。翻蛋在禽蛋孵化过程中对胚胎发育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那么翻蛋具体怎样操作,翻蛋角度和翻蛋频率如何确定,这在孵化实践中和许多专著中已有多种方案和观点。一般翻…  相似文献   

9.
禽类中,除了某几种(如澳大利亚的孵鸟和新西兰的鹬鸵)之外,其他禽类的蛋在孵化过程中都要翻动才能获得最高的孵化率。为什么蛋的这种物理运动会对胚胎的成活有这么显著的作用呢?原因不太清楚。通常的解释是,翻蛋可防止孵化早期胚胎粘连在蛋壳上。还有人认为因为翻蛋可消除蛋中可能存在的温度梯度。可是,在鼓风孵化器内显然不存在这种温度梯度却仍需要翻蛋。  相似文献   

10.
自然环境下种蛋保存条件对孵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汝敏  黄伟霖 《中国家禽》2004,26(13):13-16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平均温度20.8℃,相对湿度89.9%),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1~3天,4~6天,7~9天,10~12天)、放置方式(锐端向上,锐端向下)、翻蛋与否,将入孵蛋分为16个处理组,与大批量的种蛋同机孵化。试验结果表明:保存时间对种蛋孵化率起决定性影响,保存期一周内孵化率最佳,超过一周则孵化率明显下降。翻不翻蛋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早期和中后期胚胎死亡率。放置方式对保存期在10天以内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胚胎早期死亡率、胚胎中后期死亡率没有影响;种蛋保存期超过10天时。锐端向下存放可提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1.
不论机器孵化,还是传统人工孵化,都必须进行翻蛋的操作,下面就是翻蛋对孵化效果影响的试验情况。本试验以“AA”鸡种蛋作材料,数量为每组300枚,分三组进行,第一组从第1~18天不翻蛋,第二组从第1~7天翻蛋以后不翻蛋,  相似文献   

12.
试验认为鸡蛋的孵化率和早期胚胎的死亡率与蛋的比重有相互关系。蛋的比重愈大,孵化率愈高,死亡率相对降低。大量胚胎的死亡多发生在孵化的第7天之内,但在孵化8到14天和15到21天胚胎的  相似文献   

13.
1翻蛋的目的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位置,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促使羊膜运动,改善羊膜血循环,增强胚胎生命力。同时翻蛋可使箱内各部的胚蛋受热均匀,提高啄壳率、出雏率和雏鸡的整齐度。研究表明,不转蛋会影响局部小血管的扩张和胚胎液的形成,使羊水、尿囊液量和孵化后期的蛋白利用减少,导致胚胎发育缓慢。与翻蛋有关的胚胎发育受阻的主要因素是:尿囊绒毛膜发育缓慢不能合拢,使胚膜气体代谢率降低。局部小血管扩张受阻,限制胚胎对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胚胎不能利用剩余蛋白。2翻蛋的时间范围1~15胚龄,正确的翻蛋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1~7胚龄更是关键时刻,这时的胚胎非常弱小,很多器官尚未具备,活动能力、自体产热能力和其他机能有的还没具备,有的已经具备但很微弱。若孵化箱通风良好、温度均匀且管理良好,16胚龄后,翻蛋的效果不太明显。因为此时胚胎重已达15克左右,各部器官基本健全,生命力逐渐加强,已能有规律地运动。3翻蛋的操作实践证明,以每隔2小时翻蛋一次为宜。翻蛋的角度以前俯后仰各45度角为宜。频繁的翻蛋和不正确的翻蛋能使孵化率和雏鸡品质下降,并能引起鸡胚发育畸形。比如:一个方向的翻蛋容易引起卵黄破裂、血管破裂、尿囊绒毛膜与蛋壳分离,胚胎后...  相似文献   

14.
1.翻蛋应注意的问题 孵化前10天是胚盘定位关键期,为使胚胎眼点(头部)沿大头壳边发育而利于出壳时嘴尖啄壳顺利,孵化场户操作人员在翻蛋操作时应注意保持大头向上,角度以90度为宜. 2.照蛋对有问题的种胚应做好标记 孵化10天后照蛋,如发现有些种胚不见眼点,只在气室周围可见清晰血管,这些种胚至出壳时一般是头位于气室中央或弯向腹部,研究证明这样的种胚出壳率极低.  相似文献   

15.
经试验观察:番鸭胚胎发育到孵化第3.5—4天开始形成卵黄囊膜血液循环;第8天龄开始形成尿囊膜;第10天,尿囊膜迅速生长接触到蛋壳并绕过胚体的背部,而且此时卵黄囊膜已包围1/2蛋黄;孵化至第15天,尿囊膜在蛋的小端“合拢”后,从蛋壳中吸收大量的钙和磷用以形成骨骼,所以此时观察胚胎可见四肢和喙生长明显加快。测定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蛋黄、蛋白重量的变化得知:番鸭胚胎发育到第23天,胚蛋中蛋白含量仅0.62%,可见,此时蛋白吸收基本结束,而蛋黄重的比率还达27%,因此,此后胚胎主要靠蛋黄作为营养物质的来源。孵化至第22—32天之间,蛋黄比率急剧减少至7.8%,而胚胎绝对增重速度最快是孵化第22—34天,此期间胚胎重比率绝对增长40.2%。  相似文献   

16.
减少鸡胚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诊断方法1.1照蛋技术在现代化大规模的饲养和孵化条件下,由于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高,一般已不主张对孵化过程中落盘前的种蛋进行照蛋。但作为诊断胚胎病的一种方法,我们在种蛋孵化过程中,于一定期限内通过照蛋能够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以确定孵化措施是否正确。同时,测定受精率以尽快地掌握种蛋的受精情况。孵化第5天照蛋,蛋黄的投影已伸向蛋的尖端,且不能自由移动,伸达整个卵黄表面的血管十分  相似文献   

17.
近日我做了凉蛋对孵化影响试验,经试验证明鸡胚孵化到16~19天每天凉蛋2次,20天一出雏每天凉蛋2次比3次孵化效果好,即鸡胚孵化到第16天开始,每天凉蛋2次孵化效果最好。那么,凉蛋影响孵化率的原因是什么据报道,凉蛋降低了胚胎的代谢率,减缓代谢过量的热应激。也有人认为,凉蛋给予胚胎冷刺激,有利于胚胎发育。笔者认为,鸡胚发育到第16天,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另一方面鸡胚自身产生大量的代谢热需要及时散发,而现有孵化设备不能满足鸡胚发育的这种需要,此时通过凉蛋不仅能够提供新鲜空气有利于鸡胚…  相似文献   

18.
眼下正是鹅雏孵化旺季。怎样使种蛋通过整个孵化过程,达到孵化率高,出雏率高呢?下面我们向大家介绍鹅雏孵化的主要技术要点即“五注意”。1 注意温度 掌握好鹅雏胚胎发育不同时期所需要的温度,是孵化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孵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温度。一般孵化初1~11d由于胚胎内物质代谢慢,产生热量少,温度可保持在38.3℃,待到孵化中期11~21d,由于胚胎物质代谢加快,体热增加,温度可低一些,保持在36.5~37.5℃之间,切忌忽冷忽热,更要防止暴热。第15天进行第2次照蛋,温度仍可保持在38~36.7℃之间。从21d直到出雏,由于胚胎产生大量热能,可…  相似文献   

19.
孵化的过程,就是为受精的种蛋提供胚胎正常发育最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的过程.这些外界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任何一种环境条件不当,不管种蛋的品质如何,都可给胚胎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起大批或全部死亡.1 温度不当性胚胎疾病温度是孵化成功的首要条件.在孵化初期温度过高,超过40℃以上,但还未达到致死温度时,胚胎可变成无定形团块,胎膜发生皱缩和粘连,出现无头颅畸形、无眼睛畸形、胚胎移位,沉坠于卵黄内部.在高温的影响下,以第一周胚胎死亡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将960枚昌图豁鹅种蛋根据种蛋的保存时间和是否翻蛋分成8组,每组120枚,在自然环境下(平均温度为13.7℃,平均相对湿度为78%。)分别保存1~3d、4~7d、8~11d和12~14d,其中4组翻蛋,另4组不翻蛋。保存期满后同机分批孵化。结果表明:种蛋保存时间在1~3d和4~7d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保存超过7d种蛋的孵化率降低,且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随着种蛋保存时间延长,在孵化过程中,胚胎的死亡率增高,保存1~14d对胚胎早期死亡率影响不大,保存时间超过7d会导致胚胎中后期死亡率增高。种蛋保存期间翻蛋与否对孵化率没有影响,但影响胚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