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真胃变位可引起奶牛的消化机能障碍,并导直肠检查时,可于右侧肋骨后缘,左肾前下方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摸到变位的真胃后缘形似半球,压之有弹性,可感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到真胃内充满液体和气体,与瘤胃界限分明。瘤胃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背面膨满,于右侧“钢管音”明显处(1~12肋间)髋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关节下角水平线上斜向前下方穿刺,抽取穿刺液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检查,为橙红色液体,有的呈酱油色,含细小草末,称为…  相似文献   

2.
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真胃变位 ( Abomasal Displacement)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 ,引起消化功能障碍 ,导致营养失调的内科疾病。该病是奶牛常发病。笔者在 2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 3例奶牛真胃变位的诊治工作 ,其中左方变位 2例 ,右方变位 1例 ,成功率 1 0 0 % ,并且探讨出一种简单易行的诊疗方法 ,报道于后。1 临床症状1 .1 左方变位的临床症状 精神呆滞、沉郁 ,迅速消瘦 ,被毛逆立 ,颌下胸垂水肿 ,鼻镜湿润。大便稀软、恶臭 ,色泽变深 ,心音未见异常 ,瘤胃蠕动音减弱。左侧部特别的凹陷 ,1例左肷部前半部膨起后半部凹入 ,界限明显 ,触诊膨胀为气性臌胀…  相似文献   

3.
1临床症状真胃左方变位多发生于奶牛分娩后,特别是头产奶牛,少数发生在产前。奶牛发生该病后表现胃肠弛缓,不愿吃料,喝水减少。随着病程的延长,在左侧臁窝部位能听到瘤胃的蠕动音。用手叩击左侧倒数1~3根肋骨能听到明显的钢管音,钢管音因真胃内充积的气体多少,其范围也不定。真胃内充积气体较多时,在左腹肋弓缘有囊状隆起,有时自然消失,有时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症状真胃左方变位多发生于奶牛分娩后,特别是头产奶牛,少数发生在产前。奶牛发生该病后表现胃肠弛缓,不愿吃料,喝水减少。随着病程的延长,在左侧臁窝部位能听到瘤胃的蠕动音。用手叩击左侧倒数1~3根肋骨能听到明显的钢管音,钢管音因真胃内充积的气体多少,其范围也不定。真胃内充积气体较多时,在左腹肋弓缘有囊状隆起,有时自然消失,有时又出现。冲击左侧下腹壁可听到振水音。  相似文献   

5.
1发病原因本病发生在以糟粕为主的养牛区,长期舍饲,缺乏适当的运动,或蛋白饲料过多,精料搭配不当,习惯于以料水饲喂,造成奶牛的真胃消化紊乱,使真胃弛缓。这样弛缓的真胃就容易从网胃和瘤胃前的下部间隙,或瘤胃的底部钻入左侧造成变位。2症状与诊断真胃移位多发生在奶牛分娩后至三周内出现病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时好时坏或突然食欲废绝,反刍减少或停止。左侧最后肋骨部隆起,粪便减少呈黑灰色,用手推动腹侧常有荡水音。在真胃嵌留的部位叩诊时,可听到钢管音,穿刺试验时,内容物酸臭,pH值在2~4。当右侧变位(扭转)时,食欲和反刍停止,粪便减少…  相似文献   

6.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手术疗法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内科疾病,该病是奶牛产后常发病。1临床症状1.1精神呆滞、沉郁,迅速消瘦,被毛逆立,颌下胸垂水肿,鼻镜湿润,左侧腹围明显增大,特别是12~13肋软骨外扩,右侧腹围小。1.2产后3~4天后只吃草不吃料,软(稀)便不超过一天,过后粪便粗糙。1.3在左肷部及倒数1~3肋间区域耐心听诊15~30分钟,在第11肋叩诊或11~13肋软骨下冲击式触诊可听到清晰的钢管音或流水音。1.4奶牛产后发生不食,左侧腹部增大,几天后恢复正常,然后有反复发作。1.5钢管音区穿刺液pH<5.5,瘤胃液纤毛虫活性<37%…  相似文献   

7.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多由精粗饲料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驰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致。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100%。最近,在本公司的河北大曹庄服务点,笔者为当地奶农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受到当地奶农的称赞。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左侧肋弓之间。前方可扩张到网胃和膈肌,后方可扩张到最后肋骨或进入左侧腰旁窝。真胃移位95%左右在左侧,其临床特征是慢性消化机能紊乱。近几年随着奶牛饲养业的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加上大量饲喂精料,盲目追求高产,使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真胃左方变位高于右方变位,且百分之九十发病于一、二胎次,通过手术治疗,除因腹壁  相似文献   

9.
<正> 牛真胃变位(Iest Displaced Abomasum)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化(RDA)。早在1950年,英国Begg和Ford就报道了奶牛的真胃变位,1955年美国也报道了奶牛33例真胃变位。国内近十几年也相继报道了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校动物医院2003年9月接诊第1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此后又先后接诊了奶牛真胃右方变位6例,真胃左方变位1例。现将第1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患病奶牛来自原阳县某奶牛场,病初采食减少,不吃精料,只吃些少量干草,喜饮水,体温、呼吸正常,心跳稍  相似文献   

10.
正奶牛真胃变位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会导致消化、吸收和排泄等功能的紊乱。临床上主要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指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向后方扭转,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奶牛真胃变位以左方变位发病率较高,多发于4~6岁的奶牛,常见于泌乳早期,大部分确诊的病例发生于产后1个月内。近年来,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的真胃左侧变位,即奶牛真胃的位置从右侧下腹经瘤胃底转到右腹侧,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采食和产奶量下降。近年来奶牛左侧变位是奶牛的常发疾病,是影响奶牛业效益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该病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整复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真胃移位可分为左方变位、右方变位和后方变位三种。其中左方变位是最为常见的。左方变位就是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嵌留在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此病的发生多由于在饲养上精、粗饲料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真胃弛缓或体位骤然变化所至。笔者曾治疗真胃移位的奶牛52例,其中用保守疗法治疗了5例,治愈2例,治愈率40%;而用手术整复疗法治疗了47例,治愈47例,治愈率达到100%。特别是最近在罗威特动物营养有限公司河北大曹庄服务点,为当地一头真胃移位的奶牛成功施行了手术,术后结合抗感染治疗和精心护理。拆线后,奶牛精神、食欲正常,产奶量逐渐增加,当地奶农对罗威特公司这种精湛的技术和专业服务的做法赞口不绝。下面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介绍真胃移位手术整复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可以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左方变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指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临床上习惯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介绍 邛崃市某千头奶牛养殖场一高产奶牛(00168号),体重400千克,第一胎产犊后第16天,于2008年3月20日早上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尤其表现在高能量饲料(精料)方面更为明显,产奶量下降,并且伴随轻微的磨牙、踢腹等现象。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在左侧肩关节水平线与第11~13肋骨交界处的上下左右一定范围内,可听见真胃的流水音。听诊、扣诊结合,可听见高昂的“钢管音”,冲击式触诊可听到“溅水音”。确诊为真胃左方移位,经多次保守治疗仍无效果,决定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奶牛饲养数量及生产性能的进一步增加,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情况趋于复杂化。奶牛真胃变位在总发病率升高的同时,真胃右方折叠和右方扭转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在临床上还出现了真胃变位伴发其它疾病的一些复杂病例。笔者现将1例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并发盲肠变位的诊疗过程报告给大家,以供同行在奶牛疾病诊疗过程中参考。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2004年2月3日,北京市大兴区某奶牛场1头高产荷斯坦奶牛,于产后第15天突然发病。在其发病后的15天中,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有时只吃几口青贮料;粪便稀而色泽正常;体温、呼吸和心跳均正常;产奶量由…  相似文献   

16.
1发病情况 2005年3月5日北京三元绿荷长阳奶牛养殖中心四场内一头牛号为03021的青年牛,分娩10d后出现不食症状。对患牛进行一般临床检查,发现患牛的体温、呼吸、脉搏均在正常范围内,叩诊左侧9~ll肋间有明显的“钢管音”。根据以上几点临床症状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怀疑为奶牛真胃左方变位,准备实施真胃整复固定手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奶牛的真胃变位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奶牛行业发展的疾病之一。笔者就诊治成功的一例奶牛真胃左侧变位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引起真胃变位的原因、预防措施及鉴别诊断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是真胃从瘤胃下方移至左侧腹腔,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不良的一种内科疾病.近几年来,随着饲料中精料比重的增加,产奶量的直线上升,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笔者用下面的方法治疗了8头奶牛,除1头奶牛复发淘汰外,其它牛均治愈.现以1头患病奶牛为例,把治疗方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鹤岗市蔬园乡王某的奶牛于2008年3月15日发病。来诊时病牛不采食、不反刍,前胃蠕动消失。按照前胃迟缓治疗,病情越来越重。精神沉郁,眼球下陷,鼻唇部及巩膜、瞬膜均呈淡粉红色,磨牙、呻吟、喜卧,腹围膨大,触击瘤胃有明显击水音,并感知瘤胃内除了积液外还有一定量的气体。右侧瓣胃区、真胃区明显膨胀,按压瓣胃区坚实而敏感,真胃区触诊坚实。叩击左侧倒数1~5肋弓,右侧倒数1~2肋弓前下腹部时可听到有钢管音。  相似文献   

20.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1-5].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1)真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称为左方变位.(2)真胃向前方扭转(顺时针),置于肝脏和右侧腹壁之间,称为右方变位,也叫真胃扭转.手术治疗仍然是治疗奶牛真胃变位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之一[6-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