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总结了石屏县坝心镇新海资村开展土地积零为整工作的基本情况及背景,介绍了其主要措施,并简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打算,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初夏,石屏县低效林改造的累累硕果--大杨梅、枇杷已经下树变成钞票,装进了农民的口袋。郁郁葱葱的枇杷树下,坝心镇新海子村村委会主任兴奋地说:"改造低效林,全村有200多农户以大杨梅、枇杷代替从前的灌木林,如今户均林果收入已达10万元。"改造低效林,活山、绿山、富山,石屏只是全省的缩影。截至2011年底,全省以森林抚育、采伐更新、树种更替和林木复壮等方式为主的低效林改造,已累计投入资  相似文献   

3.
<正>本报讯2011年6月,金星公司在云南石屏县坝心镇白浪村委会杨梅主产区设置了杨梅营养套餐施肥技术示范点,示范户为李建华。2012年5月收获的时候到了,金星农化服务人员准备测产需要的仪器,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了杨梅园。农化服务人员分成几组:有的负责数果、有的负责摘果、有的负责测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分析了石屏县坝心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其发展对策,以期为该镇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云南省石屏县于2000年6月在坝心镇王家中村民委员会试种樱桃番茄,并获得成功,于2002年得到了省科技厅的立项支持,种植面积发展到412亩,产量达1 483吨,产值达133.5万元,新增利润92.3万元.2003年,连片示范种植100亩,种植总面积发展到520亩,按亩产3.6吨,平均每千克售价按0.90元计,亩产值达3240元,预计总产值达168.48万元.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石屏县引进种植火龙果已经13年,目前发展到53690亩,成为石屏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使更多农户均能达到高产、优质栽培的效果,本文介绍了火龙果栽培的田间管理技术要点,以供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云南石屏县科学技术局、县柑桔实验站于2003年2月从中国柑桔研究所引进“不知火”枝条,利用当地“蜂洞桔”进行高枝嫁接,获得成功。为延长石屏县柑桔鲜销时间提供了品种保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同密度种植新海14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新海14叶面积增长平稳,叶面积指数容易控制的特征规律:我区种植密度在27万株/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贷到了红色扶贫信贷贷款,这下我可以放手去干了!"正为扩大种植、养殖规模所需资金而发愁的石屏县牛街镇他腊村委会党员白宽文说,看着刚到账的10万元红色信贷款,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红色信贷"工作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10.
吴丽琼 《云南农业》2011,(11):16-17
易门县铜厂乡地处易门县西北部,气候温凉,雨水充沛,立体气候明显,于2010年引进无公害大葱在沙衣村委会小沙衣河田块种植,主要用于方便面佐料。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7个阿克苏地区种子企业主推且新审定的长绒棉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表现好的长绒棉品种是新海21号(CK),已在阿克苏地区推广多年,并大面积种植;新海52号、新海56号和新海58号综合表现较好,可以作为长绒棉生产中的示范品种进行小面积推广;新海38号、新海53号、新海49号适合在管理水平较高、肥水条件较好的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2.
<正>石屏县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域,年平均温度18.3℃,冬季降雨少,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冬马铃薯种植。石屏县把发展冬马铃薯作为冬季农业开发的重点项目、重点产业来抓,有效促进了石屏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石屏县冬马铃薯种植主要以异龙镇、龙朋镇为主,种植时间为每年11-12月播种,翌年4-5月收获。石屏县种植的冬马铃薯具有品质优、无农残、产量高(比正季栽培可增产1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杨梅已成为石屏县发展农业、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水果之一。结合石屏县生产实际,总结石屏县杨梅无公害栽培的关键技术,旨在为石屏县无公害杨梅高产优质栽培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石屏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其气候适宜,水草茂盛,食料丰富,非常适合中华绒螯蟹的生长。2005年起石屏县从上海引进中华绒螯蟹示范养殖获得成功。为确保千亩中华绒螯蟹养殖目标的实现,石屏县成立中华绒螯蟹技术指导组,制定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实施方案,指定专人负  相似文献   

15.
反季马铃薯是石屏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一项重要产业,主产区集中在异龙镇的高家湾、豆地湾、大水三个村委会。“十五”以来,县委、政府加大种植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6.
冯辉友,系广西北海市银海区平阳镇平阳村委会农民。1978年回乡后,一直从事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普及、推广、示范。1982年他从香港成功地引进了北海市第一批无籽西瓜,大面积种植并获  相似文献   

17.
南疆长绒棉种植区"十五"期间种植的长绒棉品种新海14号等一批老品种正被新品种新海21号所替换.该品种在2004年占到垦区长绒棉种植面积的68.5;.新海21号具有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性能,为了加速成果转化,了解掌握该品种的早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结合新海21号品种生育特性和阿拉尔垦区的气象生态条件,以及目前大田生产上的一些栽培管理新技术,阐述该品种的早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和原理.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特早熟长绒棉新海22号在北疆的种植表现,并从合理密植、严格化控、注重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在北疆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新海资"空心村"的现状,并分析了"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整治措施,以期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和住房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哨冲镇地处石屏县的北部山区,而甘蓝是适合山区种植的很受市场欢迎的蔬菜,本文从哨冲镇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此镇甘蓝种植的现状,生产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今后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