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1965年引进东宁赤松种子育苗,1967年春造林。28年的引种实践证明,引种是成功的。东宁赤松在辽西干旱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林木12年生开始结实;其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明显超过本地油松,27年生平均树高6.0m,平均胸径9.5cm,林木单株材积0.0247m ̄3;林分质量比油松林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1992年春于浙江临海进行南方型杨树新无性系引种试验2年。结果其平均胸径达9 ̄10cm,,平均树高达8 ̄9m,单株材积平均为0.03 ̄0.06m^3,生长量均比对照增加;各试验中树高、胸径和材积的重复率都比较高,且表现出高度的生长性状遗传相关,无性系之间的主要生长性状差异已十分明显,无性系725和1388已经具有比其它无性系更明显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3.
尾叶桉萌芽林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分析施肥对尾叶桉萌芽林胸径、树高及材积等生长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量对萌芽林生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以每株施复合肥150g对萌牙林生长作用最大,2年生尾叶桉萌芽林平均胸径8.23cm,平均树高13.53m,平均单株材积0.0374m^3,单位面积蓄积量61.7m^3/hm^2。  相似文献   

4.
长白落叶松优良家系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抚顺县哈达部省合建林木良种基地,于1985~1986年共营造长白落叶松19个家系的子代测定林。经1994年秋调查分析,共选出12个优良家系。其优良家系的平均遗传力,树高为0.784,胸径为0.678,材积为0.710;平均遗传增益,树高为9.8%,胸径为10.0%,材积为26.2%。实现材积增益超过对照159.3%,超过家系总平均值的37.5%。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可行有效的,沼泽地生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平均下降0.6-1.0m,地温5-20cm处提高6-8℃,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气、热趋于协调。林木生长良好,6年生落叶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0.46m和0.50cm,已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   

6.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7.
辽西半干旱地区红松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有效地增加辽西地区的造林树种,更好地发挥森林多功能效应,凌源市欺天林场于1976年由辽东引进了2年生红松苗木造林。经试验观察,26年生红松平均树高3.73m,胸径6.5cm,单株材积达0.0089m^3,三项指标均超过同年栽植的油松,而且20a后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该树种的引种成功,为辽西半干旱地区增加了一个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秃杉的引种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 ̄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c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 ̄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9.
珍稀树种秃杉在南京中山陵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结构表明,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立地条件,选用贵州剑河9号,5号和榕江5号种源2年生苗木造林,效果良好,造林2年时,秃杉平均树高1.14m,平均冠幅0.95m,当年新梢0.27m,若上层有林冠遮荫,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巨尾桉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安国有林场1992年在海拔260~280m的丘陵山地引种巨尾桉。6.5年生平均胸径14.2cm,平均树高18.9m,蓄积205.7m3/hm2,产材量218.8t/hm2,销售收入56888元/hm2,成本利润率230.8%,产出投入比1.89∶1。本文介绍引种栽培技术措施,林木生长情况和引种适应性,并对经营效果进行财务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杉木无性系采用扦插苗造林14年结果说明,无性系生长量平均树高可达12.87m,胸径达14.05cm,单株材积0.1146m3,每公顷蓄积量可达257.85m3。而无性林变异系数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比实生林低32.47%、24.75%及17.24%,可见无性林变异程度较小,林分结构较一致。  相似文献   

12.
柚木幼林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6年和1999年2次在海南省儋市雅里林场进行柚木引种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柚木很适合在该地区栽培,首次引种林木5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达到7.60m和8.54cm,年平均生长量为1.52m和1.171cm,其树高和胸径的生长曲线趋势还处于上升阶段;第二次引种林木2年生,树高和胸径平均生长量分别为4.53m和4.33cm,年平均生长量在2.0m和2.0m以上。目前两个林分子长势非常旺盛。  相似文献   

13.
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1~1993年定位连续调查的资料作了统计分析表明,巨尾桉无性系林分树高,胸径,胸高断面积,材积连年生长量峰值分别出现在1,2,3,3年;平均生长量除材积的推迟1.3年,其它林木因子都在同一龄期达到高峰;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达15.8m,平均胸径11.6cm(带皮)年平均蓄积生长量达31.2979m^3/hm^2。可见巨尾桉无性系林分生长快速,适宜于短轮伐期集约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辽西风沙干旱地区应用群众杨营造丰产林,其树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的生长规律是: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均从第四年开始加快,树高平均生长量到第六年达最大值为2.32m,胸径平均生长量到第七年达最大值为2.41cm。材积连年生长量在第七年达最大值为0.0643m^3。蓄积平均生长量在14年时达到最大值,每公倾为19.219m^3,而后便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5.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量,生物量,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星斗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珙桐胸径、树高、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随年龄增加呈现规律性变化。23年生珙桐生物量为62.214kg,且在各组分之间分配比例存在差异;珙桐生产力为4.6944kg/a,光合效率为0.05125kg/m2·a。  相似文献   

16.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是1992年通过鉴定的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经11年多的试验和生产栽植实践表明,具有速生特性。在7年生对比试验林中,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对照种沙兰杨高120%、80%、112%。生产上大面积栽植也表现出速生特性,新民市机械林场、辽阳县林业局项目办和辽中县林场,采用一年生截干苗造林2067hm2,3年生年均胸径生长量3~4.05cm,树高2~3m;材质好,气干密度、基本密度分别是沙兰杨的118~150%、116%~135%;3个新杂种原浆白度为70.7%~73%,均高于一般杨树;粗浆得率为39%~40%,而沙兰杨等只有19%~21%;比重为0.398,一般杨树为0.308;抗病虫能力强,抗溃疡病接种试验,沙兰杨发病率高于辽宁杨8.02倍、辽河杨4.15倍、盖杨2.2倍。自然发病调查3个新品种无受害,杨干象、白杨透翅蛾危害很轻;对土壤条件要求不苛刻。台安县城郊一林场在透气性不良、有机质0.7%的贫瘠沙地上,7年生辽宁杨平均树高15.6m,胸径18.83cm;小钻杨的平均树高只有7.1m,胸径9.45cm。  相似文献   

17.
1999年从澳大利亚引种巨桉,种植于西江林业局平岗林场,5年生时进行生长调查,结果表明:5 年生的巨桉平均树高达18.4 m,平均胸径15.2 cm,平均单株材积0.161 1 m3,最大胸径达24.1 cm,最高树高28.0 m,最大单株材积0.497 7 m3,平均蓄积量145.0 m3/hm2,与同时引种的立地基本相同的尾巨桉比较,优势较明显。平岗林场巨桉的引种取得良好的效果,适宜在广东西江两岸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在新宁县林科所低山丘陵区引种江南油杉,幼林阶段的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江南油杉在海拨300-600m,PH值4.25的酸性土壤生长迅速;树高平均11.4m,胸径20.8cm,单株材积达0.1721m^3,优于同龄的湿地松,并且抗雪压力强,幼树树姿优美,是较理想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较高的引种栽培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木本香料植物—少花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木本香料-少花桂在贵州省的分布,生境和群落,并进行了引种繁殖,苗期结果为:1年生营养袋苗平均高17.0cm,最高19.0cm,平均地径0.364cm,平均根深18.3cm;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龙里县民主乡榉木林的群落调查和树干解析,得知其树高产平均生长量为0.08m,带皮和去皮胸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0.31cm和0.28cm,带皮和去皮材积年平均生长量为0.14731m^3和0.013316m^3;榉木群落结构具有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层次,优势种分别为榉木(重要值149.02%)、腺叶野樱和鸢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