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绵羊与牛片形吸虫病的粪便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本文应用廖党金 (1 996)的方法 [9] ,并对粪便的不同稀释度和采样量进行处理来检测绵羊和牛片形吸虫病。选 2只绵羊 ,每羊分别称取 1 g、3g、5g、8g、1 1 g和 1 4g粪便样品 ,每个样品沉淀液分别做 5~ 1 0 m L/g的稀释 ;选 3头黄牛 ,每牛分别称取 3个 1 0 g粪便样品 ,样品沉淀液分别做 3~5m L/g、5~ 7m L /g和 5~ 8m L /g稀释度 ,然后计数其片形吸虫虫卵 ,结果表明每 g羊粪便沉淀液稀释 5~ 1 0 m L和每 g牛粪便沉淀液稀释 3~ 7m L较佳。对片形吸虫虫卵在牛和羊粪便中分布的均匀性测定 :在 6只绵羊 ,从每只绵羊一次排出粪便的 6个不同部位各取一个 2 g重的小样品 ,分别对这 6个小样品处理、计片形吸虫虫卵数 ,求出其 EPG值 ;在 4头黄牛 ,从每头黄牛一次排出的粪便的 5个不同部位各取 1 0 g重的小样品 ,分别对这 5个小样品处理、计片形吸虫虫卵数 ,求出其 EPG值。然后用数学方法分别处理其 EPG值 ,结果表明用本检测方法检查绵羊片形吸虫病所需的粪便采样量每只羊应在 4.7g以上 ,检查牛片形吸虫病所需的粪便采样量每头牛应在 2 7.5g以上  相似文献   

2.
对铜仁地区5个县(印江、江口、松桃、沿河、思南)的182头役牛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检查各类寄生虫,另采5个县、35个乡(镇)、87个村的1537头役牛粪便进行虫卵检查。栓获的寄生虫经鉴定共计69种,隶属于7纲13目25科37属,其中吸虫32种,绦虫3种,线虫20种,原虫8种,蜘蛛昆虫6种;粪便虫卵检查中共检出各类虫卵12种。调查确定,肝片形吸虫等10种寄生虫为本地区役牛寄生虫优势种;残盘残盘吸虫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安达市于1998 年7~9 月间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牛羊畜群频遭5 种寄生虫的侵害,其中发病多的是肺线虫和肝片形吸虫,故于8~12 月间采用虫克星胶囊(口服1 粒/25kg),丙硫苯咪唑(羊用10m g/kg,牛用3~5m g/kg,一次口服),对肝片形吸虫用肝蛭注射液(绵羊10kg 体重肌注1m L,牛20kg 体重肌注1m L)或用硝氯酚(3~5m g/kg,一次口服)防治,使牛羊进入冬季后,膘情都明显好于其它群体  相似文献   

4.
绵羊胰吸虫(Eurytrema)病的生前诊断,常用粪便反复水洗沉淀法检查吸虫卵,并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但该虫卵较小,比常见的肝片吸虫(Fasciolidae)卵小9—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们研究了一种定性、定量检测寄生虫病的新技术,包括新虫卵计数器(已获国家专利)、操作程序、每克粪中虫卵数计算公式、对被检粪便采样量、粪便沉淀液的稀释体积和技术的可行性(即在粪便沉淀液中难以分布均匀的蛭形巨吻棘头虫虫卵、片形吸虫虫卵的分布均匀性进行了测定)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临床试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技术用于定性、定量检测诊断寄生虫病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1997年5月 ̄10月,我们对民和县绵羊寄生蠕虫进行了感染情况的调查,共发现蠕虫24种,其中线虫12种,绦虫6种,吸虫6种,分别隶属于3个纲,10个科,19个属,单体荷虫量为893条,优势虫种为马歇尔线虫,丝状网尾线虫,肝片吸虫,细颈线虫及奥斯特他线虫,感染率分别为92.3%、89.2%、91.7%、94.7%、91.4%。  相似文献   

7.
肝片吸虫感染对反刍动物胆道粘膜肥大细胞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对肝片吸虫自然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以及无肝片吸虫感染的5头黄牛和5头绵羊的胆道粘膜肥大细胞(MMC)进行了计数观察。结果与某些动物肠道蠕虫感染一样,肝片吸虫在反刍动物胆道的寄生引起了胆道MMC的显著增多。有肝片吸虫和无肝片吸虫感染的黄牛胆道MMC分别为431±103/mm2及191±66/mm2(P<0.05),而绵羊胆道MMC则分别为702±300/mm2和75±13/mm2(P<0.01)。  相似文献   

8.
单抗夹心ELISA用于检测粪抗原来评价三苯咪唑治疗绵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效果。12只绵羊(2-5岁)分为两组,第一组(3只)不进行治疗,第二组(9只)用5%的三苯咪唑按10mg/kg体重的剂量进行治疗。治疗组除只对外其它在治疗两周后(OD492)均为阴性,然而7只绵羊在研究期内间隔性排出虫卵。  相似文献   

9.
铜仁地区山羊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采用蠕虫学完全解剖法对5具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的调查结果,所获虫体经形态学鉴定有47种,其中吸虫21种、绦虫3种、线虫20种、节肢动物3种。分别隶属于4纲6目16科23属。8种虫体为省内新记录。并对5县29个篆(镇),299村,425山羊饲养户,978只山羊粪便样本进行镜检,检出虫卵种类10种。  相似文献   

10.
将5%8301多糖生理盐水悬浮液以四个不同剂量0.5mL,1mL,2mL和3mL分别给鸡胸肌及腹腔注射后,于第10天,20天第30天分别取样宰杀剖检观察,结果表明,胸肌注射无论剂量大小,药物在肌肉中滞留30d以上,而腹腔注射3mL剂量组有1/2鸡药物可滞留30d,其余3个剂量组药物滞留均不足20d。所有剖检鸡取局部渗出液培养检菌的阴性,说明局部组织亦无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不同条件下,用不同成分的黧液保存布尔山羊精液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证明,选用A液(30g/L葡萄糖、13g/L柠醋酸钠和1g/L乙二胺四乙酸钠),按50mL/L加入贸黄,稀释布尔山羊精液,在常温(15 ̄21℃)和低温(4℃)条件下分别保存30h和96h,其活力分别为0.50和0.52,可完全满足输精要求;选用B液(54g/L葡萄糖和10g/L柠檬酸钠),进行细管冷冻保存布尔山羊精液,冻  相似文献   

12.
1994 ̄1995年1997年应用日本血吸虫3类候选疫苗分别免疫绵羊,各组的减虫率、粪便虫卵减少率和组织(肝、大肠、小肠)的虫卵减少率分别是:虫体副肌球蛋白组17.4% ̄55.3%,14.6% ̄68.1%和48.9% ̄76.7%;重组副肌球蛋白组41.4% ̄44.2%,15.9% ̄25.1%和41.1% ̄48.0%;Sj26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组53.4% ̄62.1%,11.0% ̄38.6%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单项药物的选择试验,合并用药的治疗试验,人工感染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病治疗试验,田间扩大治疗等研究。提出硝硫氰醚15mg/kg与三氯苯唑(黄牛3 ̄5mg/kg,水牛8mg/kg)或丙硫嘛唑10mg/kg合并第三胃一次投药,对日本血吸虫和肝片吸虫的灭虫率和转阴率达97.5 ̄100%,临床观察,毒性试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说明,临床使用安全,疗效高,比口服节省药物三分之二,节省人工时间一倍,达  相似文献   

14.
碘醚柳胺的研制及其对肝片吸虫的驱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4-二氯硝基苯为起始原料,经醚化、还原、卤化、缩合等四步反应合成抗肝片吸虫新药碘醚柳胺,用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对化学结构进行了确证。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绵羊血药浓度及组织残留量。色谱条件: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检测波长283nm,吸收度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范围0~50μg/ml。碘醚柳胺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驱虫试验表明牛羊按7.5mg/kg口服或3mg/kg皮下注射对牛羊肝片吸虫的驱虫率和虫卵减少率均达100%,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鸡T淋巴细胞IL—2的体外诱生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L16正交试验选择,并经实验验证,鸡脾脏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组合及适宜条件的2.5μg/mL伴刀豆蛋白A,IL-2体外诱生时间20h,1×10^7/mL淋巴细胞、10%小牛血清、靶细胞培养时间48h,4×10^6/mL靶细胞,靶细胞接触时间36h,5mg/mLMTT,MTT加入时间3h和甲替溶解时间2h;胸腺T淋巴细胞IL-2体外诱生和活性检测的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尼龙袋集卵法对奶牛粪便中的虫卵收集、镜检,利用PCR技术对片形吸虫分离株线粒体nad1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结果显示:13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5.41%(13/240),13个分离株nad1序列长度基本一致,为442~446 bp;通过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中牟县奶牛片形吸虫种类主要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优势虫种为大片吸虫。说明中牟县奶牛片形吸虫流行情况较为严峻,需要引起当地防疫部门和养殖户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利用血清学方法鉴别对马、牛、猪肉,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切实可行。现介绍如下:1材料被检样品采自本地农贸市场零售肉摊点。抗猪、马、牛血红蛋白沉淀素血清购自淮北市公安局血清研究室,批号:970101,规格为0.5mL分装的冻干粉血清。专供鉴定种属用。2环状沉淀试验将被检肉样称重(1g~5g均可)剪碎、研磨,按1:5加入0.9%的生理盐水摇匀放置15min(期间振荡2次~3次),用滤纸过滤至澄清透明,装瓶备用;将抗血清按说明书用灭菌蒸馏水稀释至原量;取(3x0.5)cm小发酵管根据所需摆入小试管架,…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家畜寄生线虫对使用较久的驱虫药丙硫咪唑的抗药性情况, 用虫卵孵化试验对江苏某羊场进行抗药性检测, 测得丙硫咪唑虫卵孵化半数抑制量ID50 = 0-060 2 μg/mL, 约是敏感株(0-020 4 μg/mL) 的3 倍, 但较世界兽医寄生虫促进协会提出的线虫抗药性临界值(0-1 μg/mL) 小。虫卵减少试验也证实了该羊场不存在抗药性。因此该场羊寄生线虫尚无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应用Dot-Elisa方法进行山羊蠕形螨的免疫学诊断,从刚屠宰羊的新鲜皮张上无菌采取蠕形螨病灶内的乳白色干酪样内容物(内含大量的虫卵和各期虫体及其分泌物)。将病料加适量pH7.2的0.01molPBS液及防腐剂,捣碎机捣碎,3000r/mi。离心35min(分钟),取沉淀物用组织捣碎器反复捣碎,直至显微镜检查无完整虫体及虫卵为止。反复冻溶10次,超声波粉碎2次,每次20min,低温高速离心1h(小时),取上清液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抗原蛋白含量。制备血清,应用(NH4)_2SO_4沉淀法提取牛血清IgG,免疫兔,经IHA效价测定达到一定效价时分离血清备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其蛋白含量为1.21mg/ml。抗原、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抗原在0.1μg/μI、抗体在200倍稀释时.阳性血清组在硝酸纤维膜上出现清晰的棕褐色斑点,阴性血清不出现斑点。Dot-Elisa的敏感度比IHA高120~180个稀释度。用所制备的复合可溶性抗原与肝片吸虫阳性血清及蠕形螨阳性血清分别作Dot-Elisa试验.结果蠕形螨阳性血清组呈现棕褐色斑点,肝片吸虫阳性血清组不出现棕褐色斑点。  相似文献   

20.
漂浮液反向分离收集肝片形吸虫卵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形吸虫寄生于反刍兽等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吸虫病.以往对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反复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此方法虽然简便易行、准确,漂浮法是利用比重比虫卵大的溶液将粪便中比重小的虫卵浮集于液体表面.主要应用漂浮比重较小的线虫卵、绦虫卵、球虫卵囊.吸虫卵因比重较大不能漂浮,但粪便中的微小杂质可以通过漂浮液上浮于液体表面.利用这一特点笔者选择饱和食盐水、尿素溶液作为漂浮液和清水对比,利用离心机短时间低速离心.试图将肝片形吸虫卵从牛粪便中反向分离出来(漂浮去渣集卵).试探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含杂质少的收集吸虫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