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孙振华 《科学养鱼》2003,(11):27-27
一、对池塘彻底清整消毒 这类池塘由于长期缺水,一池水用到底,清塘机会少,池塘淤泥过多,池水易老化,应当进行改造,“改深,改大”。挖去过多淤泥,清整好四周塘埂,扩大蓄水量,并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二、选择合理放养模式 由于池水不易调换,在养  相似文献   

2.
江西上高县有各类池塘11946亩,其现状深浅不一,大小不等,地形不整。在建立养鱼责任制后,由于承包期短,承包者不愿意,也无力量对池塘进行维修、改造,池塘损坏严重,普遍存在三低;一是蓄水量低,因长期没有挑塘泥和维修,塘底淤塞严重,村前村后塘的塘底污泥比水层还厚,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选择2口面积分别为2.5亩的池塘,池形整齐成长方形,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且无污染。 2.池塘清整及消毒:2007年4月25日,天气晴好,对池塘修整,清除过多的淤泥(保持20厘米左右),池底曝晒20天以上,使淤泥中的有机物充分分解和转化,达到改良底质作用。清除敌害生物,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进行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4.
消毒工作贯穿于整个池塘养殖,重视消毒工作,对于鱼病的预防,提高养殖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池塘消毒 在放养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清除杂草,挖除过多的淤泥,同时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对池塘进行消毒,以杀灭原有病原生物。具体方法为:在挖除过多淤泥后,不立即注水,而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后,每 667 m2池塘用生石灰 50~ 75 kg或漂白粉 7~ 10 kg泼洒消毒,若池塘为 1 m水深,用量则加倍。 2水体消毒 2.1养殖水体应清洁、无污染,养殖过程中应常注新水,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进水口要用网筛过滤,防止杂鱼、敌害等进入,引用生活污…  相似文献   

5.
德州市陵县丁庄乡群众探索、创造的亩产3吨池塘养殖技术是比较典型的多品种立体养殖模式,取得了显著效益。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一、池塘清整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通畅、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电力供应有保障的池塘,面积5~10亩,最大蓄水深度不低于2米。每年秋季成鱼全部出塘后彻底清塘,清除过多淤泥,修筑堤埂。选择晴好天气,每亩施用250千克生石灰或15千克漂白粉消毒清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罗氏沼虾育菌技术,满足养殖需求,现就影响育苗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实践中所采取的控制方法探讨如下。1影响育苗生产的主要因素1.1气候罗氏沼虾育苗一般在3、4月间开始,而这段时间气温极不稳定,雨水偏多,幼体长期缺乏光照,水中细菌大量滋生,使幼体体质严重下降。1.2水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废水排入江、湖,使水中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育苗场若使用这种水往往会造成幼体大批死亡。1.3亲虾目前育苗使用的亲虾都来自池塘养殖,若购回后未经消毒直接放入亲虾池,由于亲虾培育地面积不大,有时放养密度又过大,使亲虾…  相似文献   

7.
去年入夏以来(6—9月份).我地池塘先后不同程度暴发了白鲢出血病,同池混养的花鲢、团头鲂、白鲫也同时感染、死鱼十分严重。 据我们初步调查,认为发病的生态和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点:①气候变化异常。下雨时间多,鱼池光照少。②发病池多数为老鱼池,由于塘淤泥较多,导致了病原滋生,鱼类缺氧。③鱼种入池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格。④食场较脏。⑤饲料不新鲜。⑥没及时注换新水或增氧。  相似文献   

8.
胡文馨 《内陆水产》1999,24(8):29-29
1清塘消毒关池塘既是鱼类生活的场所,也是鱼类病原体及敌害存在的场所,池塘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因此鱼病的防治首先要严把清塘消毒关。1.1池塘整修主要是清除池边的杂草和池底过多的淤泥,并经过阳光曝晒,以杀灭部分病虫害。1.2池塘消毒在...  相似文献   

9.
<正>冬季,由于池塘易结冰,水中溶氧差,常给鱼类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甚至造成鱼类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小的损失。下面介绍鱼类冬季几种死亡原因及防治方法。1越冬池塘存在病鱼或致病菌发生病害的鱼类未经认真治疗或不消毒就放  相似文献   

10.
夏季高温时节,时常出现闷热雷雨天气,稍不注意,即会造成泛塘死鱼。根据笔者的实践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水深只有1m左右的池塘,因鱼塘沉积污泥厚,水体太浅,上中下三层鱼分布距离太近,引起缺氧泛塘;二是鱼池内长满了许多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河藕、菱以及沤制了许多大草的鱼池,因严重缺氧,加之大草分解腐烂,导致鱼类窒息死亡;三是过多投喂了人畜粪,使水过肥,遇到恶劣天气,有机物质分解耗氧所致。  相似文献   

11.
鱼塘渗漏的原因:一是由于天气长期干旱少雨,使地下水位下降,加之池塘较浅,造成塘底与地下水距离拉大。二是鱼塘土质透水性大,含砂量超过70%以上。三是新取土开挖的鱼塘,塘底、塘坡碾压不实。四是年久失修的鱼塘,长期不修整,加之冰冻日晒,造成堤埂疏松和间隙加大等。  相似文献   

12.
王向阳 《齐鲁渔业》2007,24(4):20-20
1.1养殖池塘不规范一是池塘水质差,单个池塘面积太小或水深太浅。二是养殖多年的旧池塘,淤泥厚,坡比小,清塘不彻底,敌害生物多。有的池中已养花蛤、文蛤或竹蛏等,未能进行彻底晒滩、清塘、消毒。有的是连片垦区虾池,养殖品种不一,规格不同。加之池塘渗透严重,造成晒滩不彻底。外堤中沟进排水污染严重。三是进出水条件差,有的垦区虾池小潮无法换水。四是淡水水源缺乏,海水的比重偏高。  相似文献   

13.
加强春季池塘管理。是夺取全年养殖高产的关键。为此应切实做好以下四点:一、池塘早准备:利用农闲季节进行池塘改造。浅池改深。漏水改保水,消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道。修建好的池塘,放干池水,经太阳曝晒后于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消毒。  相似文献   

14.
池塘中无机肥的施用技巧1.氮肥的施用方法氮肥是一种速效肥料,宜作追肥使用,由于水质的具体条件不相同,一般以表层池水中有效氮浓度不超过0.3毫克/升为追肥的指标。氮肥施入水中后,如果产生过多的氨态氮(NH3)的,就会对养殖鱼类有严重的危害,也是水体老化...  相似文献   

15.
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3~15亩为宜,过小水质难以控制、过大池塘难以管理,形状为长方形东西向,常年水位2米左右,池塘不渗漏,池底平坦,淤泥控制在10厘米以下,水源充足,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每池配备一台水泵和一台增氧机。二、准备工作1.池塘清整消毒鳜鱼夏花和鳜鱼种下塘前必须做好池塘的清整消毒工作,清除过多的淤泥修整好池塘,用药物杀灭塘内的野杂鱼类和其他敌害生物。鱼种下塘前半个月左右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生石灰要全池泼洒均匀。清塘2天后注水50厘米,注水时注水口用密目网片…  相似文献   

16.
谢秀芳 《内陆水产》2003,28(2):14-14
近年来随着养殖产量的提高,传统品种价格长期处于低价位徘徊,而生产成本却年年上升,效益年年下滑,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为探索提高池塘养殖效益的途径,我们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在顺昌县双溪镇余坊村进行了池塘成鱼混养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情况总结如下。1池塘条件池塘3口,面积分别为5333米2、5933米2、6400米2。池塘均为长方形,东西向,平均水深为2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电力充足,每个池塘配备3千瓦增氧机1台。2养殖方法池塘消毒先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然后用生石灰100~125千克/667米2带…  相似文献   

17.
凌跃进 《内陆水产》1998,23(4):14-14
池塘清淤本是养殖生产中一项常规工作。特别是鱼池淤泥是一种很好的农家肥,捞塘泥肥田是过去农村冬季的主农活之一。但近些年来,许多池塘承包户只重眼前利益,在放种、投饲、施肥方面下功,忽视了必要的清淤工作。年复一年,池底越淤越厚。据笔者调查,一般的池塘淤泥厚达0.4m以上,有些年久失修的精养池塘及靠近镇的有生活污水流人的池塘,甚至厚达lin左右,导致池塘生态条件严重恶化。其对养殖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使池塘变浅,水体空间减小。过多的淤泥使池塘容量减少,直接影响载鱼量。2.造成池塘缺氧,泛池增多。由于…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水产养殖工作首先要考虑当年的养殖计划,做好水产养殖管理工作,着重把握好以下关键环节。一、抓好池塘消毒及改造工作在天气尚未转暖时,应充分开发利用荒废地,整理成适于养殖的池塘,新增水产养殖面积,提高水产养殖规模。抓好低标准池塘的清淤改造、消毒,提高池塘养殖标准,增加水产生产潜力。开春后进行池塘彻底消毒是养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  相似文献   

19.
皮剑波 《内陆水产》1994,(11):19-19
多年来,冬季干塘消毒一直被众多的渔业养殖户所忽视,成为渔业生产中的一大疏忽。殊不知,池塘由于长期的饲料、草类的投入,鱼类的大量排泄物,池埂的崩塌,使池塘淤泥增厚,细菌、病毒的大量繁殖,造成鱼类发病率上升,给养鱼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基本情况 2007年3月26日在临城镇西郊村罗忠德户面积3亩的池塘中,发现20~23厘米草鱼死亡58条,且塘中仍有部分草鱼独游。据塘主讲:草鱼是前21天刚放的春片鱼种,未经消毒就放入塘中;池塘在放鱼种前10天用生石灰200千克干塘消毒,消毒后5天蓄水1.2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