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两种主要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国家调整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支持政策和强制免疫策略。为科学研判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后疫情发生风险,结合青海省养殖户养殖实际和防控特点,通过调查全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形势,分析近年来监测情况,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专家论证等形式,对青海省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退出进行了风险评估。1 青海省生猪  相似文献   

2.
生猪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疫病实施强制免疫,规定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义务。目前,云南省对这三种疫病强制免疫推广“321”免疫新技术。这一技术真正实现了动物强制免疫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要求,提高了免疫密度及免疫抗体合格率。但必须严格按技术操作规程执行,即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选择优质的疫苗、正确的运输、保存和使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从根本上控制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生猪生产的健康。威远镇于2012年秋防与全县同步组织实施生猪“321”免疫技术,笔者结合长期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情况和经验,就威远镇实施生猪强制免疫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及采取对策进行粗浅的描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国家对牲畜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均实施了强制免疫措施,对于有效防控这些疫病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实施这3种疫苗的强制免疫后,也增加了乡村防疫工作量和强度,尤其在春秋集中免疫阶段,工作量则更大,甚至影响到免疫工作的进展。本试验旨在探索新的科学免疫接种方法,以减少生猪的疫苗接种次数,提高防疫工作效率,减少对生猪的应激,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6个规模养猪场,对其采用的2种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的免疫具有一定免疫干扰或抑制作用;免疫程序中,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其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苗免疫效果均好;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分点肌内注射,猪群中猪瘟与口蹄疫免疫抗体平均合格率可达到70%以上。建议在实际免疫工作中对生猪进行免疫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要先于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免疫,且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可同时分点肌内注射。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生猪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探索生猪便捷有效的强制免疫方式,有效降低生猪强制免疫劳动强度,提高生猪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研究验证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三针同免”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并在泰州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国内猪场疫苗的联合免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虽然已经列入国家强制免疫范畴,各级兽医主管部门与众多的养猪业业主也高度重视对该病的防控,强制免疫密度基本上都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但是疫情仍时有发生,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适合本地区的免疫疫苗来控制猪蓝耳病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笔者对发生在本地区某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疫苗的使用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出的结果显示,合适的疫苗是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生猪重大动物疫病"三苗两针同步"注射法是指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按1∶1∶1稀释混合后一次性注射到猪一侧耳根后颈部肌肉内,另外一侧同步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注射方法。疫苗选择。猪口蹄疫疫苗要求使用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要求使用脾淋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生猪强制免疫病种猪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均为单价苗,需分时段多次注射,耗时费力,生猪应激反应较大,防疫阻力增大。为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效率,降低动物免疫成本和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劳动强度,2013年我们应用"三苗两点"注射方法对猪O型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病免疫进行了探索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范围春季集中免疫期间在沙厂乡、达溪  相似文献   

9.
自生猪"高热病"暴发后,国家将猪蓝耳病列为强制免疫的疫病,以确保我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但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现在我市实用广泛的猪三联苗、二联苗是否存在免疫拮抗,目前没有明确的试验数据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蓝耳病疫苗对猪三联苗、二联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业》2008,3(12):16-19
三季度末四川省生猪存栏量同比增长2.92%,前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同比增长5.58%。截至今年5月9日,全省春防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口蹄疫O型、离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9.82%、98.21%和99.99%。通过免疫交叉检查血清抽样监测,猪瘟有效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84.01%。今年6月6目提前启动了夏防工作,全省夏防调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242.25万头、猪瘟疫苗304.77万只、猪Ⅱ型链球菌病疫苗518.79万头、猪乙脑疫苗314.06万头。确保生猪养殖清洁无疫,促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猪"321"免疫技术,是把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采取"三苗同步、两点注射、一次完成"的免疫方式对生猪进行防疫。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互相干扰不能同步注射的传统理论,是生猪防疫上的一大创新和突破,具有可操作性强、免疫安全系数高、反应死亡低、免疫抗体水平高、省时又省力,推广风险小等优点,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被纳人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后,生猪的强制免疫病种由以前的猪瘟、猪口蹄疫两种增加至三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南阳市畜牧兽医局于2009年4~6月在原免疫程序(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给仔猪、母猪注射猪口蹄疫、猪瘟疫苗)的基础上,在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注射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试验按4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后观察其副反应和3种疫苗的免疫抗体产生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对猪瘟、猪口蹄疫和蓝耳病等重大疫病实行了强制免疫来,特别最近几年,时常会生猪注射疫苗后出现应急反应,不及时实施抢救措施就会导致生猪死亡。给养户在思想上造成了怕给生猪防疫,能拖就拖,妨害了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让养户正确认识和减少生猪免疫反应以我个人的观点谈谈:1生猪免疫反应的症状目前我市使用的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有三种:猪瘟活疫苗(细胞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反应一  相似文献   

14.
下期预告     
正蓝耳病一直都是困扰养猪人的头号猪病,关于蓝耳病疫苗的使用和效果一直都有争议。特别是7月26日农业部发表"对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暂不实施国家强制免疫政策"以来,关于蓝耳病疫苗市场将会呈现何种态势的讨论更是不绝于耳。下期《今日养猪业》将从技术的角度探讨蓝耳病疫苗到底能否防治蓝耳病,蓝耳病疫苗流行毒株与野毒的关系,猪瘟、腹泻等疾病与蓝耳病的关系等问题,力争引导  相似文献   

15.
免疫接种是目前开展动物防疫最关键最基础的工作。随着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和猪病的日益复杂,需免疫的疫苗种类增多。目前仅强制免疫就有3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还有本地其他常见疫病的免疫,相伴而来的是猪的免疫反应也随之增加。春季和秋季集中免疫引起的免疫副反应数还是不少的,且严重的免疫反应不仅影响猪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基层免疫工作效率,降低强制免疫工作难度,需要研究出更合适的生猪猪瘟、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程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按照毕节市《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优化田间试验实施方案》要求,大方县制订了《大方县开展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优化田间试验的方案》。按照方案,选择东关乡罗寨村、核桃乡营光村、瓢井镇中洞村3个自然村寨和六龙镇大水沟养猪场进行免疫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疫苗单独注射,猪口蹄疫灭活苗或猪口蹄疫合成肽可以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同时注射。这样防疫员注射猪3种疫苗时只需2次,减少近三分之一的劳动量,同时减少应激次数,适合在基层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掌握和分析北流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进一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评估能力,科学指导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要求,结合北流市实际,开展北流市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口蹄疫三种重大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尤其是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或可能有PRRSV野毒污染的猪场选用何种免疫程序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更为有利。为此,我们设置并开展了两种免疫程序(一种先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然后间隔7d免疫口蹄疫和猪瘟,再间隔21d加强免疫口蹄疫和猪瘟;另一种是先免疫口蹄疫和猪瘟,然后间隔7d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再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康乐县全面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全县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等国家强制免疫密度占应免的100%,群体免疫密度保持在90%以上;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畜禽申报产地检疫率、畜禽屠宰检疫率均达到100%,确保全县无重大动物疫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动物防疫工作取得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养殖技术》2007,(4):29-31
2006年夏秋之季,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猪“高热病”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示要求,农业部及时部署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通过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等科技攻关,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证实疫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引起的,并研究制定了相应的防控技术措施。近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提早做好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工作,确保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通知要求:一要做好猪病防控准备。各级兽医部门要组织技术力量,按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和《猪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要求,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主要猪病防控技术培训,做好防控猪病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确保发生疫情时,能够及时诊断,及时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二要强化主要猪病免疫。要求各地在5月中旬猪病高发季节前,完成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猪病免疫和强化免疫工作,建立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瘟等主要猪病的有效免疫屏障。三要加强疫情调查监测。要加强对生猪疫情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疫情发生规律,查清疫源,消除疫情隐患。发生疫情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疫病诊断,提出防控方案,指导养殖者做好防控工作。四要加大检疫监管力度。各地要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加强对生产、经营、流通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禁收购、贩运病死猪及其产品,加大公路、铁路等动物防疫监督执法力度,防止流通传播疫情。五要加强养殖环节管理。各地要积极推进改善中小养殖场(户)防疫和圈合卫生条件,建立定期免疫、消毒及人员管理等防疫制度,增强饲养者防疫意识,提高防疫水平。规模饲养场必须实行封闭饲养,防止疫情传入。 通知强调,目前即将进入猪病高发季节,各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猪病防控工作,近期要把防控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的猪病防控作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提前做好各项部署安排,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开展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主要猪病防治知识宣传,做到对病死猪“不宰杀、不食用、不出售、不转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提高广大养殖者防控疫病的知识水平和意识。现把该规范和方案全文刊出,供读者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