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的3个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1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2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从业者安全风险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3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的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研究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建立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媒体安全风险评价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的3个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1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物的因素和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2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从业者安全风险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乡村旅游地A3的旅游媒体安全风险等级为"中等",交通安全风险中的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曲线组合是一种常见又比较复杂的道路线形组合形式之一.符合设计标准的平、纵组合路段线形指标是驾驶员安全行驶的保障.因草原特殊的地形特点,其公路平、纵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不均衡,影响了其线形的平顺性,使曲线组合成为草原道路行车的一个不舒适和不安全点.本文采用时、频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草原公路曲线组合段驾驶员心率变异特性进行研究.驾驶员在实验曲线组合路段行驶时,其心率变异指标也呈现不同变化规律.本文通过比较驾驶员在曲线组合路段时、频域指标得出:时域分析方法较频域分析方法更适于对驾驶员在曲线组合路段心率变异性的分析.本文初步探讨了不同曲线组合路段对驾驶员的疲劳影响,期望能为草原公路设计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以提高草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张清旅游公路绿化工程和景观协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公路的绿化设计既要考虑司机和乘客的视觉特性、行为特性,满足公路交通的行车要求,又要考虑与沿线的环境相协调,与沿线的旅游景点相衬托,才能设计舒适、安全、优美的旅游线路,以张清高等级旅游公路为例,在阐述旅游公路的绿化工程和当地生态环境协调、道路线形协调的技术措施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道路绿化工程和沿线景区景观协调,建设新的旅游景点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草原旅游风景质量评价研究——以格根塔拉草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旅游是以草原生态系统为旅游对象的生态旅游,草原风景素以其辽阔、坦荡、悠扬而闻名于世.因此草原景观是草原生态旅游的基础.本文在借鉴了一些专家关于风景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对草原旅游风景质量评价进行了分析探讨性研究,构建草原旅游风景质量的评价体系.并以格根塔拉草原为例,对其草原旅游风景质量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辨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系统赖以存在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其安全性关系到乡村旅游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和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国内典型乡村旅游安全事件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旅游者安全内涵,借鉴安全科学中的事故致因理论,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的方法,从人、物、环境及管理4个维度,对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辨识,构建了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结构图,为辨识乡村旅游者安全影响因素提供了有效方法和途径,也为进一步研究乡村旅游者安全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模型.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地区有着丰富的草原旅游资源,研究草原旅游公路交通量预测问题有助于我区旅游公路总体规划.对科学地建设旅游交通系统、发展我区旅游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采用三次趋势预测法建立旅游人数预测模型,并建立出旅游人数转换出交通量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气候是影响人们旅游活动的重要因子。该文利用1971—2000年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资料,计算了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滨旅游城市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以分析环渤海地区主要海滨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结果表明:该地区旅游舒适度为春秋舒适型,最舒适月份集中在5—6月和9—10月2个时段,是旅游的黄金时期;夏季7—8月天气较热,属较舒适等级,但环渤海海滨旅游城市仍是避暑的好去处。总体来看,环渤海海滨旅游城市旅游适宜期较长,且与纬度关系密切。大连以北地区旅游适宜期基本为4—10月,大连及以南地区延长至11月。在旅游适宜期内,旅游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水、大风和雾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总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利用甘肃省27个台站19602015年气象数据,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等3个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各月舒适度等级值、时段与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空间插值生成甘肃省综合舒适度空间分布图并划分了旅游气候区。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的气候舒适期长度多在32015年气象数据,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等3个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计算得到各月舒适度等级值、时段与年综合舒适度指数;在此基础上通过GIS空间插值生成甘肃省综合舒适度空间分布图并划分了旅游气候区。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地的气候舒适期长度多在35个月,大部分地区从4月到10月都比较适合开展户外旅游活动,特别是5月、6月和9月,普遍达到最适宜期。冬季则普遍为不舒适期。全省可划分为河西走廊文化生态旅游区、陇中黄河文化旅游区、甘南高原民族风情区和陇东南山水文化旅游区等4个旅游气候舒适区。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由人、车、路以及环境构成的动态系统,这三个要素必须协调地运作,才能达到整个系统的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的要求。而在其中人的因素是主导[1]。在以往对驾驶员行车过程心理生理反应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光照的照度对心率的影响,或者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够严谨,而心率的变化能够反映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状态[2],对行车安全有较大的影响。草原道路景观较为单一,线形及行车环境简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其他因素对心率的影响,便于研究。本实验以省道S101锡林浩特赛汉塔拉至满都拉图的二级公路为实验路段,力求从实验的角度系统的探讨光照照度对驾驶员心率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照度的不同影响程度并据此将照度分为若干等级。在此基础上可以找到对驾驶员影响较小的照度区间,为道路设置照明设施提供一个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