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青杂一号冬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瓜是秋淡骨干蔬菜品种。为解决好秋淡冬瓜生产,我所于1981年开始进行冬瓜新品种选育,经过9年努力,选出“青杂一号”、“粉杂一号”两个杂交组合。1988年开始,“青杂一号”在我市二线蔬菜基地浏阳县沙市乡试种,表现良好;1989年在该地生产试验100多亩,8月经长江流域蔬菜高产协作组现场验收,高产田亩产达11500公斤。平均亩产达6000~7000公斤,受到省市各级领导、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普遍好评,同年年底,被长沙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
株杂一号冬瓜是以4号为母本,18号为父本配制的早熟杂交冬瓜新品种,果皮深绿色,果型短圆形、肉质紧密、肉厚。平均单瓜重8kg左右,贮运,品质佳。从定植到采收60~70天,平均每667m2产量7000kg。耐寒,抗疫病、病毒病、炭疽病能力强。  相似文献   

3.
“常杂一号”系常州市蔬菜研究所于1979年将在本地种植多年表现为早熟、丰产、优质的上海“杨行”黄瓜与北方早熟、抗病、高产的“长春密刺”杂交配制而成。经1981、1982、1983年三年品比试验,产量均在参试品种前列。1984年又进行多点生产试验。结果:“常杂一号”比“杨行”每亩平均增产27.3%,其中早期产量增加36.7%。1984年通过了常州市政府科委技术鉴定。1988年~1990年又参加了江苏省春黄瓜区域试验,结果:“常杂一号”平均产  相似文献   

4.
湖南粉皮冬瓜具有耐日灼、耐瘠薄,果实外形大、产量高等特点。但其种子囊腔大,肉薄而松软,味淡偏酸,商品性状低劣、笔者运用杂交优势育种手段,育成了中熟、抗逆性强的度谈粉杂1号冬瓜品种。1990年和1991年分别通过了市和省两级农作物品种审定,现已推广近4000亩。 一、品种选育经过 母本85-1为本地纷应农家品种,是经多代自交选育的适应性强、产量高的自交系。父本85-24由外地引进;具有优良商品和果实品质性状。1983年,预交配组34个(粉皮18个,青皮16个),1984-1986年在大田进行一般和特殊配合力比较试验,粉杂一号居参试粉皮组合首位。 二、主要特征特性 (一)商品经济特性及营养品质:粉杂一号果实整果重容比为 0.78kg/dm~3,较湖南粉皮冬瓜和株州后基冲冬瓜分别高 36.8%和200%;果实密度(比重)为0.81g/cm~3,较上述对照重8.9%和 43.1%;果实肉厚4.5cm,为对照的1.18倍和1.61倍。果实种子囊腔小,果肉厚,质地致密,保鲜贮运中抗震抗压,上市成品率高,经济性状好。1997年,福建广东台风  相似文献   

5.
甜杂一号     
《蔬菜》1986,(3)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新近育成了甜椒品种“甜杂一号”。该品种于1984年通过鉴定,并荣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现京郊有关单位已在积极配制杂交种子,准备1986年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黑杂3号冬瓜     
黑杂3号是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与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选育的黑皮杂交冬瓜新组合。该品种耐贮便运,商品性好,现已推广到华南及长江流域广大地区。1特征特性植株蔓生,主蔓长6~7m,蔓粗0.8~1.0cm,果实长52~60cm,横径18~20cm,果形指数2.0~3.5,重容比值0.84kg/dm3,果肉厚5~6cm,密度0.93g/cm3。皮色深黑,果肉厚,种子囊腔小,肉质致密,贮藏时间长,适宜南菜北运基地种植。中晚熟,出苗至第一雌花开75~80天,耐肥水、抗病、适应性强。经省内外多点生产试验,黑杂3号表现高产…  相似文献   

7.
粉杂2号冬瓜是利用自交系90-44-3与自交系90-55-2杂交而成。早熟,高产,耐日灼,果肉厚,种子腔小,质地致密,主蔓7~10节出现第一雌花,雌花间隔4-6节,果实表皮具白粉,单果重3-5kg,果长35~40cm,果直径8~10cm;重容比0.89kg/dm^3,固形物含量2%以上,适于长江流域作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我们先后选育出适合上海地区各种茬口栽培的优质、丰产、抗病的洋杂一号、洋杂二号番茄新品种.1987年开始试种,1988年示范推广,近3年来,洋杂一、二号种植面积已占上海春番茄的70%以上,并已推广到江,浙、皖、鄂、陕等省市,普遍获的得评,199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洋杂一号一、特征特性 一代杂交种,有限生长,第一花序位于第7—8叶,以后每隔1—2叶出一花序,4—5花序自然封顶.果实偏高圆形,第一花序平均单果重200g以上,最大果可达500g.洋杂一号长势旺盛,早熟,丰产性好,上海地区春季地膜栽培,前期产量占总产量的60%左右,一般每亩产量4000kg.在1990年南北方蔬菜种子技术交流会安排的粉红番茄品比中,洋杂一号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在早熟品种中名列第一.1988年,上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对市郊春番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洋杂一号管棚栽培的畸型果率为0.4%,地膜覆盖栽培的畸型果率为2.22%,在12个供试品种中畸型果发生率均最低.该品种还抗烟草花叶病毒病(TMV),适应性也广,露地、地膜、小环棚、大棚及春秋均可栽培.二、栽培要点 上海地区春季地膜栽培,12月底播种,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苗龄90—95天、大棚栽培,11月中、下旬播种,1月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苗龄75—90天.定植密度亩栽3000株左右,行株距  相似文献   

9.
早杂一号肉丝瓜是湖北省成宁市蔬菜科技中心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极早熟,高产,适应性广,是长江流域主栽品种,2004年被武汉市种子管理站定为主推品种,目前甘肃、新疆、西藏、吉林、山东等省区也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10.
番茄新品种泸杂5号646100四川泸州江阴石寨蔬菜种苗中心韩明彬泸杂5号是由四川大富蔬菜研究所以“89-7”作母本,以“粉5”作父本杂交而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泸杂5号经我中心试种并与其它6个品种对照,无论是产量和抗病性均列首位。1994年在四川、...  相似文献   

11.
大理茄杂6号是2013年通过鉴定的中早熟一代杂交紫红长茄品种,该品种长势强、节间密、高产、抗病、耐贮运、商品性强。在大理宾川地区可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夏季栽培4~6月播种,冬季栽培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12.
我乡前几年种植早熟白菜以包头白和翻心白为主,这类品种外叶多、整齐度差、不抗病、产量低。为寻找更换品种我们试种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培育出的“小杂56号”和“小杂65号”白菜,经过三年的栽培试验效果良好,现将试种、示范栽培结果介绍如下: 一、三年示范栽培结果自1985年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所引种试验后,1986年市种子公司在我二站搞了示范田,于7月  相似文献   

13.
武杂五号是利用耐寒性强,入土较深的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品质优良,根形美观,入土较深的自交系埋头黄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于1994年通过专家鉴定。该品种肉质根入土较深,能在—8℃的低温下露地越冬。武杂五号萝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及可溶性糖含量均超过黄州萝卜,VC含量接近黄州萝卜。武杂五号萝卜肉质细嫩,味甜,不糠心,根形美观,表皮光滑,皮白色,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武杂五号在—8℃低温下不受冻害,解决了过去长江流域元旦,春节无鲜萝卜上市的问题。 一、特征特性 植株花叶,叶片绿色,每株叶数13片~15片,  相似文献   

14.
“涪杂一号”榨菜制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涪杂一号”为我所率先在国内育成的榨菜杂一代新品种 ,具有高产、优质、抗病 (TuMV)、加工性能好等优点 ,于 2 0 0 0年 1月通过重庆市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提高制种产量 ,加快其推广种植 ,本研究对制种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 ,以了解产量构成因素间互相依存关系 ,明确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 ,为制种增产技术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试材为“1 1 8-3A”(母本 )和“1 54”(父本 )。试验于 1 999年秋至 2 0 0 0年春在云南省永仁县平地镇进行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 ,前茬为水稻 ;1 999年 1 0月 2 8日播种 ,1 2月 3日移栽 ,株行距 0 …  相似文献   

15.
早杂一号肉丝瓜是湖北省咸宁市蔬菜科技中心配制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极早熟,高产,适应性广,是长江流域主栽品种,2004年被武汉市种子管理站定为主推品种,目前甘肃、新疆、西藏、吉林、山东等省区也大面积种植。1特征特性植株蔓生。第1雌花着生于主蔓第6节,以主蔓结瓜为主,雌花率达78%。叶掌状,深绿色。果实圆柱形,长30cm,横径8cm。果皮绿色,果面密生纵向深绿色线状突起和横向细小皱纹,皮薄,披白霜。果肉绿白色,单果质量450g。果实肉质嫩,纤维少,不易老化,品质优,商品性好。适温下从播种至初收约60d(天),从授粉到商品瓜成熟约需10d(天),生育…  相似文献   

16.
<正> 由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瓜类研究室1982年培育的“郑杂六号”、“郑杂七号”西瓜品种,于1989年7月18日在郑州通过了技术鉴定。“郑杂六号”早中熟,平均亩产3500~4000kg,高者达5000kg,耐旱,耐瘠薄,花皮色美,(?)色血红,肉质脆,单瓜重平均5kg右左,中心  相似文献   

17.
我所于1984年秋引种平菇宁杂一号,通过品比和生产试验,表现良好。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品比试验 (一)材料供试菌种有:宁杂一号(由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遗传教研室提供,是佛罗里达侧耳-1×褐平菇-17单孢杂交  相似文献   

18.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该自从土壤随水传播,8~10天可使番茄全田毁灭。番茄青枯病是华南地区严重的病害,极大地限制了番茄的生产发展,对该病目前国内还无特效药物可治,解决该病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培育抗病品种。华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杂优一号’和‘杂优三号’番茄具有高抗青枯病性能,并有良好经济效益。 一、种性 1.抗青枯病。近年在广东、海南、广西及江西……等省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杂优一号及三号均表现出高抗青枯病性能。 2.早熟。秋种由定值至初收约67天,春种由定植至初收80天。不仅熟期早,且前期产量较高,早上市,经济效益大。 3.丰产。一般亩产3500~5000公斤。 4.生势强。具有杂种优势、生长快、粗壮。 5.果实整齐度高。果实比较整齐均匀,单果重约100克,熟果大红色,果肉厚。 ‘杂优一号’叶片淡绿色,果身国稍扁、略有浅肩招。‘杂优三号’叶片浓绿色,果身高而圆整似苹果形,光滑。 二、栽培要点 ‘杂优一号\与‘杂优三号’均是自封顶类型(有限生长),植株高度约1.l~1.2米,来花早、前期产量集中,生育期短。 1.培育壮苗。培育壮苗是番茄夺取稳产高产和前期产量的基础。不要选用前作为番茄、辣椒、茄子、马铃薯...  相似文献   

19.
巨丰一号冬瓜是我所以本地大冬瓜为材料,经多代筛选育成功的特大型冬瓜,1991年8月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20.
白姬菇科杂一号是科佳一号和台湾小白平杂交选育出的姬菇品种。主要介绍科杂一号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栽培技术中生产季节、生产周期、出菇管理、培养料配方、发菌管理及菇棚设计等工艺的选择,以期为科杂一号的栽培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