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户养殖畜禽由于规模小.防疫意识不强.加之饲养管理不善.防治措施不力.技术水平不高,往往引起畜禽传染病的发生.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农户养殖畜禽做好疫病的预防应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灭活疫苗中抗原浓缩对有效预防家禽主要传染病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十几年来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饲养方式、不同饲养规模、不同饲养水平以及不同的防疫意识或观念共存的现状。其结果是家禽饲养量逐年增加家禽疾病的种类和混合感染比例也在不断增加,造成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愈加艰难。目前预防和控制家禽主要传染病如新城疫ND)、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猪价上扬,养猪业发展较快,特别是农村小规模养猪户发展迅速。但因小规模养猪饲养条件较差,养猪户防疫意识不强,加上畜禽及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各种传染病仍是当前防治的重点。据生产实践,要提高小规模养猪户的生存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1  相似文献   

4.
<正>1.散养禽的防疫现状与分析1.1对散养禽不搞防疫(1)广各薄收、不计效益:不上规模的散养农户,他们对所养家禽防疫不重视,认为防不防一个样,抱无所谓态度。(2)相信社会游医搞防疫:散养农户常常贪小便宜找社会游医为其所养家禽搞防疫,结果防疫之后照发病。由此导致一部分农民对防疫接种不抱多大希望,也成为一些不愿意为所养家禽防疫的重要原因之一。1.2买回疫苗自己给家禽搞防疫自充兽医搞防疫:养殖量稍大些的农民和相当多的中小型规模养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户养鸡在鸡病防治和饲养管理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和模糊认识,要使养鸡效益提高,必须注重科学。 一、科学饲养 1.农户养鸡规模小,大多实行散养,一户鸡发生传染病,很快造成蔓延。 2.不按科学饲料配方,容易造成饲料营养不全价。农户养鸡用料单一,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或者蛋白过高或过低,降低了鸡的抵抗力和生产能力,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重视防疫灭病 1.搞好环境卫生。一般农户对引起传染病发生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重视不够,消毒不严格按照消毒程序和步骤,造成传染病循环感染。如对场所、粪便及病死鸡处理不…  相似文献   

6.
伴随畜牧业发展,我国的畜禽养殖场逐渐呈现出集约化与规模化,各种家畜家禽的流动性明显增大,环境与厩舍的污染面也逐渐扩大。由于部分散养户缺乏一定的防疫意识,畜禽养殖的规模相对较小,加上饲养管理方法不当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畜禽疫病不断发生,为养殖户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全面分析畜禽疫病特点与流行规律,并制定科学的防疫体系,预防畜禽养殖场传染病的发生尤为重要。针对畜禽养殖场传染病的预防提出几点建议,旨在为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提供一定借鉴意义。所以,做好畜禽养殖场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强化饲养管理,积极做好接种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的农户小规模饲养在畜牧业中仍占主导地位。农户散养比重大,畜禽流通量大,疫情复杂。在散养模式下,农牧民防疫意识差,给标准化管理,特别是兽医防检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笔者认为,饲养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防疫工作难度大,是造成目前我国畜牧业现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1散养禽的防疫现状分析1.1散养禽防疫意识薄弱(1)广种薄收、不计效益。养殖规模很小的散养户,春天抓回上百只鸡苗,秋后只剩下10~20只,有的户甚至1只不剩。对所养家禽从来不做防疫工作,认为防与不防都一样,防疫意识薄弱。(2)相信社会游医做防疫工作。近几年来,由于乡镇兽医站在许多地区的机构改革中被撤销或撤并,大批乡镇兽医沦为社会游医。他们往往用一些过期或失效的疫苗给农户的畜禽防疫,达不到防疫质量和效果。导致农民对防疫接种失去信心,也成为一些散养农户不愿意为所养家禽防疫的重要原因之一。1.2买回疫苗自己给家禽搞防疫(1)自充兽…  相似文献   

9.
正家禽养殖过程中最害怕遇到各类传染性疾病,不同传染性疾病均会不同程度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轻则影响家禽生长,严重的可引起家禽死亡。通过加强对家禽传染病的防治,最大程度降低家禽患病风险,维护养殖户的经济利益,本文主要对家禽传染病防治综合对策问题进行分析。1 家禽传染病发生原因明确家禽传染病发病原因是进行综合预防的前提,根据当前对家禽传染病的病因分析,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人员因素部分家禽养殖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认为家禽  相似文献   

10.
温岭市家禽规模化饲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稳步发展,“公司 农户”是该市肉鸡生产的主要模式,公司饲养种鸡和孵化苗鸡,商品鸡全部由规模养殖户饲养,产品统一由公司销售。肉鸡生产中,动物疫病是制约肉鸡养殖的最大障碍,如果防疫不规范、技术不到位就可能引起防疫失败或防疫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禽业为何疫病频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年 《中国家禽》2003,25(21):35-41
家禽疫病一直是我国养禽业发展的一种灾害性因素,制约着养禽业健康稳定发展,影响了禽内产品的国际贸易。近几年来,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力度,制定了动物疫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完善了动物疫病的防疫监督体系,增加了动物疫病防治的资金投入,提高了动物疫病防治的科技水平,甚至还建设了一些专门针对动物疫病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畜禽生产安全区”,家禽疫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肆虐横行了。但生产中,家禽疫病仍然此起彼伏,频频发生,许多旧的疫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发生;家禽疫病死亡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10%~20%,死淘率高,出栏率低。我国养禽业为何疫病频频发生,至今仍是一个十分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家禽疫病本身痛原复杂、种类繁多、容易传播、防治困难等原因外,还与生产者的疫病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环境复杂、生产方式落后、疫情管理缺陷、防疫系统薄弱和国外疫情传入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非典”过后的今天,人们已经从“非典”之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也积累了如何防治重大传染痛的宝贵经验,这对于进一步认识我国养禽业为何疫病频发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家禽业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刺激了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不但涌现出了一大批集约化大型养殖场,而且养殖户的小型养殖场也空前壮大。但我国许多养殖专业户由于观念陈旧,饲养管理不善,防治措施不力,常常引起养殖场疫病暴发,造成养殖户经济严重损失,农村养殖户怎样来防治疫病的暴发呢? (一)必须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 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缺乏综合防治观念,常常是引起疫病暴发的直接原因。许多养殖户心存侥幸,不进行免疫接种,没有基本的卫生管理制度,养殖场闲杂人员乱串等,给疫病的侵入和产生造成了可乘…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预防家禽疫病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禽业迅速发展,家禽养殖数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但是,近年来随着养禽数量的增加,家禽发病率越来越高,一些养殖户由于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管理不当、防治措施不力,从而导致家禽疫病的发生。因此,为了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养殖户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更新观念,提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家禽疫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实际生产中经常遇到免疫后效果不理想的现象,使得一些家禽养殖户对免疫接种疫苗开始产生怀疑。其实,疫苗接种只是防疫的重要内容之一,防疫的目的是防止和消灭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流行。防疫工作的内容除疫苗接种外,还包括家禽健康检查、消毒(环境设施、饲料饮水)、检疫监测、饲养护理和传播链条的管理(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动物)等。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不正确的防疫操作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国猪养殖是养殖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生猪养殖场的规模在快速发展,但是在我国生猪养殖集约化率不高,主要还是以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大小不一,饲养方式和管理制度也不统一,养殖户自身防范意识不高,随意出入猪舍,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很难控制。1农村生猪防疫存在的问题随着环境变化,生猪防疫工作越来越严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猪疫病防治技术,保证人们食品生命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伴随家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的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使家禽的患病率逐渐提高,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问题已经成为家禽致病问题的主要病种之一。为此,作为家禽养殖的企业而言,要提升对于家禽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意识,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手段,为家禽养殖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建立系统的生物安全体系。首先,应采取科学的额饲养管理方式,同时还要做好环境卫生的管控工作,并定期为家禽接种防疫疫苗,并借助药物手段,不断提升家禽的抗疾病能力,其次加强检疫和消毒。本文将对家禽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展开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 ,个体或农户养鹅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 ,鹅、蛋及产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 ,客观上促进各种传染性疾病传播流行 ,给养鹅业带来极大威胁 ,也给养鹅者和禽病防治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根据当前全省养鹅业发展的情况 ,提出了针对危害养鹅业主要疾病的控制措施。1 强化防疫观念 ,制订严格合理的防疫制度在鹅疾病预防综合治理措施中 ,首先应强调工作人员的高度责任心和很强的防疫意识。据统计 ,鹅群规模每增加 1倍 ,发生疾病可能性就会增加 4倍。困此 ,养鹅场一旦爆发烈性传染病 ,极易造成全群覆灭。…  相似文献   

18.
(一)初产母猪出现产死胎、弱仔,以及超期怀孕产死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传染病。母猪感染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温和性猪瘟、蓝耳病、布氏杆菌病等,特别是初产母猪易引起不孕、流产。感染怀孕后期的母猪则引起产死胎和弱仔。农村饲养条件差,农民消毒、防疫意识淡薄,大部分没有按母猪防疫程序进行防疫,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上述几种疾病对母猪本身来说不表现症状或症状不明  相似文献   

19.
规模猪场如何防控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的养猪生产形势是:千家万户散养显著减少。小规模养殖明显增多。但是,农村养殖技术、防疫观念和手段的落后,环境的污染严重,疫病的多元化、复杂化,又增大了规模猪场防控疫病的难度。过去提倡的“以防为主”的方针.正逐渐被“防养并举”所取代。为了防控疫病,必须完善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根据传染病发生的必须条件。从消灭控制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和降低猪群易感性3个方面同时进行。以防为基础,在“养”(饲养、营养)字上狠下功夫。采取全方位的、常年的、科学的防疫措施,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0.
羊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羊类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在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养羊业影响较大。笔者认为羊链球菌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做好综合防疫,加强饲养管理,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