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玉水 《草原》2016,(4):89-94
正5月21日是母亲2周年祭日,她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就在母亲的坟前,想起两年前母亲匆匆离去的情景,我们兄妹几个依然由不住号啕大哭。她走得很仓促,从她生病住院到离开这个世界,不足二十天。我是在得到大哥的电话,千里迢迢赶回去的。在我赶回去第  相似文献   

2.
母爱永在     
白智 《草原》2008,(11)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但对儿女们来说,仿佛就是昨天才发生的事。母亲慈祥的笑容依然清晰地闪现在我的眼前,只要我抬起头,就会感到母亲的眼睛如此明亮、如此眷恋,她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  相似文献   

3.
任志鸿 《草原》2013,(10):111-112
重阳节,我的母亲并不记得的节日。早晨,我给她老人家打电话,电话里的母亲明显地耳背,她一直在电话里答非所问,弄得我在这端哭笑不得。后来,我索性什么也不问,只听母亲兀自讲着家里的事。母亲告诉我,我那位因车祸致残的叔伯哥还住在母亲家。叔伯哥发生车祸出院后,曾被他的亲兄弟接回去住过一段时间,能自由行走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母亲家,由年迈的父母照顾着。我的  相似文献   

4.
四木 《草原》2014,(1):75-81
正母亲熟悉的身影每天都在县城的几条主要街路上信步闲逛。看上去她精神矍铄、步履矫健,不像已年逾古稀。母亲灿烂的面容有时也会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我无法捕捉她微妙的心路历程,或许又有什么勾起了她内心深处的陈年往事——母亲曾经的冬天是那么的寒冷,我每次想起总是不寒而栗,母亲又怎能轻易忘却呢……滴滴答答的表针终于慢悠悠地驶过零点岁月。母亲的催促、吆喝声,却像窗  相似文献   

5.
黑梅 《草原》2014,(7):88-97
正1"您不反对我出家吧?"到寺院后,女儿再和母亲说话,用"您"的时候多了。"闺女,如果你真有这个缘,我想挡也挡不住。"刘飞真是这样想的。她实话实说。"您以后叫我妙逸。您知道,这是我的法名。别闺女闺女的,您闺女……她已经死了。"她不止一次这样提醒母亲。为了表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早年的记忆里,母亲像一个天气预报员,当她隐隐感到四肢疼痛的时候,她便断定,天气要变了。接下来的雨雪天气果然就验证了她预报的准确性。我日渐长大,步入中年,母亲也日渐衰老。她那套无师自通的天气预报本领,不再有趣,反而带给她绵延不绝的苦痛,也带给我们一家人巨大的焦虑。母亲的病痛越来越严重,右手多个关  相似文献   

7.
我母亲由于过度劳累,导致身体虚弱而造成听力下降,整天耳鸣,身体日渐消瘦,花了不少钱医治,仍不见好转。后来在《蜂产品与蜂疗》专号上看到有关服用蜂王浆的作用后,父亲购买了1kg王浆对蜂蜜给我母亲服用。服了一段时间,母亲的脸色红润,也不耳鸣了,后来逐渐恢复了听力。在此,我代表我们一家,衷心感谢《蜜蜂杂志》编辑部出版了《蜂产品与蜂疗》专号,是她使我母亲恢复了健康。蜂王浆使我母亲恢复了听力$广西柳城县东泉镇国税局征收处!545206@蔡炳荣  相似文献   

8.
李杏霖 《草原》2020,(1):116-123
母亲刚刚从医院回来,对悦宁说:“我和你说件事吧,你奶奶说话可有意思了,和我抱怨,说你姑姑没良心,动手术都不回来照顾她。”听了母亲说的话,悦宁忍不住咧开嘴大笑。母亲嗔她:“像个傻子一样,有什么好笑的。”  相似文献   

9.
《蜜蜂杂志》2021,41(8)
正笔者和陈瑜于1952年读小学时就相识,当时她和母亲跟她姐姐、姐夫住在大连,母亲帮姐姐照顾小孩,父亲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队。1961年我们一起复习功课备战高考时,她几次昏倒,我才知她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后来因读书、工作,分离了30多年。再见面时,我发现她身体很好,她告诉我:"虽然当年医生诊断她有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0.
蜜比生活甜     
初春的一个清晨 ,我还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 ,一阵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我睡眼朦胧地拿起话筒 ,是一个陌生的女声。她告诉我 ,她是在山西运城给我通的电话。这么大老远地 ,她未曾见过我 ,我也未曾见过她 ,会有什么事吗 ?完全没什么事 ,不过就是给我通一个电话聊一聊而已。她告诉我 ,在给我通话之前 ,她哭了。当时 ,我的回答一定是太扫她的兴了。我告诉她我们家还没起床 ,四周也都还是一片漆黑的。当然我可以开灯 ,但是我以为还是半夜三更的。可她说她早已经起床了 ,而且终年都是这样的习惯 :早起以后 ,其中一件事情就是看书看报。她订了好…  相似文献   

11.
我和妻子已经离婚了,可她又想和我复婚,我对她已经死心,她现在把儿子带走了.并威胁我说如不和她复婚.她就让我永远见不到儿子,离婚协议书上写的很清楚,儿子有我抚养,一切费用有我承担,她只有探视的权利.她曾经还狠心写下一份和儿子断绝母子关系的断绝书,现在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蜂蜜的妙用     
周宁 《蜜蜂杂志》2006,26(1):16-16
我母亲已50多岁了,由于受父亲养蜂的影响,她偏爱蜂产品,尤其是蜂蜜。他每天起床后都要空腹喝一杯蜂蜜水,吃馒头也用蜂蜜抹。如果家里来了客人,蜂蜜便是母亲招待客人的最好食品。我母亲30岁时便开始用蜂蜜洗脸和搽脸,取代了那些化妆品。现在她的脸红润而有光泽,而且眼部的皱纹也非常淡,同30多岁的人不相上下,很多人都羡慕她。具体做法:洗脸时取半勺蜂蜜均匀涂于脸部,反复按摩,眼角及嘴角重点按摩,大约2 ̄3min即可用清水洗净,然后用蜂蜜数滴均匀涂于脸部即可。此方法简单而且实惠,一年下来只需几斤蜂蜜。邻居们听母亲介绍后纷纷用蜂蜜洗脸和搽…  相似文献   

13.
安宁 《草原》2014,(9):30-41
接生母亲做赤脚医生这一行当,是跟我一远方的爷爷学的。那时母亲年轻,长得好看,在周围村子里东奔西走,免不了有些害羞。而且她也认识了父亲,觉得女人家每天去外村抛头露面终会让人风言风语,所以干脆将“事业”驻扎在村里,跟做了一辈子接生婆的张婆婆学习接生,并很快接了她的班,成为我们村新一代的接生婆。那时,母亲不过刚刚生完姐姐,  相似文献   

14.
父爱     
我的父亲经历“复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当过赤脚医生:干过民兵连长:帮助别人代过课:干过两三年大队支书。村里人都说我父亲实在聪明,直到现在他所教过的孩子都还称呼他张老师,大人们称他张支书,不管别人怎么认为,在我母亲眼里他是个老憨,因为别人“当官”一年都把自己的家搞得停停当当,而我们家仍旧是土屋一座半,所以父亲得了母亲不少的埋怨,那时的他却总是嘿嘿傻笑。  相似文献   

15.
遥忆祖母     
孙俊良 《草原》2009,(9):44-47
为什么要"遥忆"?这是我费尽心机想出的一个词,不知准确否。因为我和祖母是有过一起相处的日子,但那时我才3虚岁,至今什么都记不得了,只听母亲说起过一些片断和情节。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祖母的深厚感情,因为我知道她是十分疼爱我的。我也非常痛惜她的早早离去。三十余年后我把我知道的几乎是她的全部内容写出来,算作是对祖母的无限怀念吧。  相似文献   

16.
《警犬》2013,(9):60-61
不知是天性还是遗传,母亲、我、女儿仨女子都甚爱小动物,尤其是那活泼可爱的小狗更是我们的最爱!早些年,我带着女儿漂泊,两人都在所谓的寄宿制贵族学校呆着,我在任教,女儿则在那学习,成天足不出校门,一个星期只有两天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那时虽然爱狗,却没有资格养犬呢。  相似文献   

17.
马田 《山东饲料》2001,(4):42-42
年近花甲的母亲,第一次从乡下老家乘车到县城来看我们。饭罢,我陪着母亲到街上随便走走。  相似文献   

18.
廖春梅 《畜牧市场》2010,(11):33-33
编辑同志:李某的母亲即为我的姑妈,彼此相距不远居住,我与李某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早在1981年元月,我们隐瞒真实身份,到乡政府办理了结婚登记,并一直共同生活,生下的两个孩子也已分别成家立业。半年前,李某与他人勾搭成奸,并鬼迷心窍地要与其结婚,为此起诉要求与我离婚。可法院不顾我们已经结婚并共同生活了30年的事实,竞于近日判决我与李某的婚姻关系无效,解除彼此的同居关系。这到底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9.
我和我的前妻,是经人介绍认识的.结婚后我发现她狭隘、自私、疑心大.特别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她竟背后跟踪我,调查我。我想与她离婚,她先是以财产相要挟.后又把孩子当砝码,我同意了她的请求,我净身出户,房子、孩子都归了她.可她拒收我给孩子的抚养费。企图以此让我和孩子断绝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朋友总在跟我慨叹生活的不公.她没有成为风云人物.挣的工资平平,开的车一般。她说,要还想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她已厌倦了.因为那份工作压力更大.神经会更紧张。她问我,我要不要再去争取?我笑她,你已经让我们羡慕得眼红了.却还要慨叹。做女人做到这个份了.却还抱怨命运的不公.这个社会本来就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公和太多的挑战和选择.挣钱铮到多少算多.房子多大算大.车子多好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