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饲养杂种猪:生猪的品种,决定着肉猪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地方猪种虽然适应性强、耐粗饲,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因此,养猪专业户要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耐粗饲、早熟、易肥、出栏快、瘦肉率高的杂种猪。为适应市场需求,最好选择用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外国纯种瘦肉型种公猪与我国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出的杂交一代猪。  相似文献   

2.
野猪与家猪杂交野杂种猪的屠宰性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野猪与家猪杂交产生野杂种猪的可能性,通过野猪与家猪杂交所产的一代野杂种猪的饲养和肥育试验,对野杂种猪的饲养管理和肥育屠宰性能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野杂种猪耐粗饲,背膘厚度明显低于当地家猪,但生长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3.
1986年11月~1987年4月,研究了简易开放猪舍覆盖塑料薄膜对猪冬季肥育的效果,比较了民猪、长白和长民一代杂种猪的肥育能力。结果表明:(1)简易开放猪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提高了棚内温度,增加了日增重,并降低了每单位增重、胴体、可食部分、脂肪和肌肉的耗料量、饲料费;(2)在北方冬季寒冷期间,长民一代杂种猪生产水平最高,其次为民猪和长白猪。民猪和长民猪对寒冷有良好适应能力。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可推广塑料薄膜覆盖简易开放猪舍,同时,应以民猪为母本,与瘦肉型公猪杂交,开展商品瘦肉型猪生产,以加速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养猪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1、养杂种猪杂种猪生长快,耗料少,效益高,很值得推广.喂养杂种一代猪,可使日增重提高30%,节省饲料40%,发病率降低60%~80%.  相似文献   

5.
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应抓好以下科学饲养管理措施: 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不同品种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在生长肥育过程中.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大量试验证实.采用二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5%左右。  相似文献   

6.
1选好品种俗话说:“好种出好猪,劣种出劣仔。”饲养商品瘦肉型猪应选养适应当地条件的最优杂种猪,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养猪生产效益。杂种猪一般都有生活力强,生长发育快,日增重高,肥育期短,饲料报酬高等优点。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杂种猪比纯种猪日增重可提高10%~15%,饲料报酬提高5%~10%。根据肉猪的生长规律,体重30~40千克时骨骼生长最快,50~60千克时进入肌肉生长期,60千克则脂肪迅速沉积。故有“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之说。  相似文献   

7.
崔赢佩 《吉林农业》2007,(11):30-31
1饲养杂种猪生猪的品种决定着肉猪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地方猪种虽然适应性强、耐粗饲,但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因此,养猪专业户要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选择耐粗饲、早熟、易  相似文献   

8.
1.1 年龄选择。肥育前的肉牛按年龄划分为断奶犊牛、1岁牛、2岁牛和3岁牛。如果犊牛断奶后一直饲喂营养水平较高的饲料,第一年的日增重最高,之后每年的日增重都要下降,2岁时日增重仅为1岁时的70%,3岁时日增重又只有2岁时的50%。如果营养条件不好,体瘦但健康的2岁牛肥育时增重速度比1岁牛犊,1岁牛又比犊牛生长快。  相似文献   

9.
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出栏率,也就是提高猪的日增重和缩短肥育周期,用少量的饲料换取较多的猪肉。要实现上述目的,笔者结合近年来养猪实践,对提高猪的出栏率,特总结出如下十项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从而加快了生长肥育猪的出栏率。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是为10—90公斤体重阶段生长肥育猪筛选最佳配合饲料配方的单因子饲养试验;于试验末结合屠宰试验。试猪选用甘肃白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原则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试验猪6头。尽量采用当地饲料配制试验饲料配方和对照饲料配方。根据试验增重、饲料利用率、增重盈利、胴体和肉质四项指标综合评定一组配方为本试验最佳饲料配方。最佳饲料配方组饲养效果为:全期日增重532克,饲养日153天,耗料增重比4.04,头均增重盈利21.97元;屠宰率75.1%,瘦肉率51.0%,鲜肉失水率21.2%。其增重、饲养日、饲料利用率、增重盈利、瘦肉率、鲜肉失水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摸拟当地饲养水平的对照饲料配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就是提高猪的日增重和缩短肥育周期,用较少的饲料换取较多的猪肉。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不同品种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在生长肥育过程中,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大量试  相似文献   

12.
在猪的杂交试验中,二品种正反交,二品种杂种一代正反交,及至三品种杂种二代猪正反交对生产性能的影响,近年来报导的资料比较多①、②、③、④。这些资料对认识品种及其杂种间的亲和力、杂种优势效果和确定杂交组合均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校教学实验农场猪舍有一部分三品种杂种猪内巴土F_2和巴内土F_2,我们便利用它们进行了正反交对肥育效果和屠体品质影响的比较观察试验,其结果整理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氨基酸螯合铜饲喂生长肥育猪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大约克夏X姜曲海生长肥育猪的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硫酸铜,饲喂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促进生育肥育猪增重,改善饲料化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硫酮铜,且肥育前期优于肥育后期,肝脏中Cu,Zn,Fe的含量高于背景长肌含量,血浆中3种微量元素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生产肥育猪的目的是在肥育期内获得最快的增重速度、最高的饲料利用率和最优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5.
养猪瘦肉多的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张锁 《饲料博览》1999,11(9):34-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肉日渐被冷落,瘦肉颇受青睐。下面将养猪瘦肉多的一些技术措施简介如下:1掌握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肥育猪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膘”,因此在肉猪生产中应充分运用这一规律。2选养经济杂交猪苗猪体内瘦肉率的多少,是由遗传及营养因素共同决定的,品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猪体的瘦肉率高低。2.三养杂交猪苗瘦肉多实践证明,纯种瘦肉型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种公猪与地方母猪交配,其后代具有瘦肉率高、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好、生命力强等优点。一般二元杂交一代的瘦肉…  相似文献   

16.
<正>提高育肥猪的出栏率,也就是提高猪的日增重和缩短肥育周期,用少量的饲料换取较多的猪肉。为此,应抓好以下科学饲养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杂种优势不同品种杂交所得到的杂种猪,比纯种亲本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在生长肥育过程中,具有好喂养、生长快、抗病力强、育肥周期短等特点。大量试验证实,采用二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日增重15%~20%,三元杂交猪比纯种猪提高25%左右。目前国内多采用长白与  相似文献   

17.
提高肥育猪的出栏率,就是提高猪的日增重和缩短肥育周期,用少量的饲料换取较多的猪肉。  相似文献   

18.
<正>1.改土种猪育肥为杂交一代育肥。杂交一代猪具有杂种优势,它集中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优点,繁殖率高,生命力强,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瘦肉率高,易饲养。试验证明,杂交猪生产性能比本地土猪高15%~25%。因此,要在养猪户中普遍推广公猪良种化、母猪地方化、苗猪杂种一代化的"三化"技术。  相似文献   

19.
1.养杂种猪。杂种猪生长快,耗料少,效益高。据试验,喂养杂种一代猪,日增重可提高30%,节省饲料 40%,发病率降低60%-80%。 2.适时配种。将仔猪由60日龄断  相似文献   

20.
用42头广东大花白品种猪、杂种一代猪(巴克夏品种公猪×广东大花白品种母猪)以及回交自繁后代猪(大花白品种公猪×巴杂一代母猪,并经横交自群繁殖)的去势小公猪,分三组,每组14头进行试验。观察三组猪从出生至12月分期间的增重、发育,饲料利用效能,同时把每组试验分别于出生、2、4、6、8、10及12月令等7个阶段每次屠宰二头,进行尸体分解,研究其骨骼、皮肤、肌肉,内部主要器官及组织的生长。 试验证明,回交自繁后代猪在增重、发育、饲料利用效能及产肉性能上均比大花白猪有明显的改进。对肌肉生长的观察,表明大花白猪的肌肉生长期限比回交自繁后代猪和杂种一代猪短暂;而脂肪的生长期,大花白猪又比回交自繁后代猪及杂种一代猪早且强烈。 头骨、颈椎等前部骨骼为早期生长的骨骼,早期令时生长己趋于稳定;而离头骨越远的脊椎骨(如腰、荐椎)均属于后期生长强烈的骨骼。四肢骨中以靠近脊椎骨的肩胛骨、肱骨、盆骨及股骨为后期生长迅速的骨骼。 臀部肌肉是在后期生长最为强烈,在回交自繁后代猪及杂种一代猪中得到证实。皮下脂肪的生长是随着年令的增长从体躯中部向体躯后部渐次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