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调种引种频繁,种植品种多乱杂,导致棉花枯黄萎病扩散速度加快,为害程度十分严重.就石首地区而言,2001年植棉面积9467 hm2,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4667 hm2,占植棉面积的49.3%,减收皮棉1120 t,经济损失1344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的棉田有1000 hm2;种植品种8个,其中抗虫棉品种1个,种植面积为667公顷.2002年植棉面积7600 hm2,黄枯萎病发生面积5667 hm2,占植棉面积的74.6%,减收皮棉1870 t,经济损失2244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棉田有1333 hm2;种植品种12个,其中抗虫棉品种3个,种植面积为1333hm2.2003年植棉面积为9200 hm2,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8000 hm2,占植棉面积的86.9%,减收皮棉3000t,经济损失3600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棉田有2000 hm2;种植品种为24个,其中抗虫棉品种8个,种植面积为3333 hm2,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黄萎病是我国棉区的重大病害 ,难以防治 ,且日渐严重。新疆的 80 %棉田发生黄萎病 ,发病株率达 30 %~ 5 0 % ;棉花枯萎病现已发展到 9地(州 )、31县 (市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的 5个农业师中的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东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 t。据报道 :2 0 0 3年河北省棉田黄萎病发病面积占 5 2 .93% ,其中衡水市 80 %以上棉田受害。棉花的枯萎病和黄萎病已成为棉区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障碍因素 ,引起了有关各级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农…  相似文献   

3.
2006年,天门市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每公顷产皮棉1356.8kg,总产5.27万t、产值7.5亿元,主体品级2.5级左右,全市棉农售棉人均收入增加160元。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天门植棉单产、总产、品质、效益最好的一年。1面积恢复性扩增全市今年棉花收获面积3.88万hm2,是1998年以来植棉面积最大的一年。其中果、菜地改棉田750hm2,杂粮改棉田430hm2,水改棉田470hm2。2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一是农民不惜高价选购良种。大部分棉农3月初就备足了种子。全市F1代种植面积3.05万hm2,占78.70%,较上年52.08%提高26.62个百分点。二是棉田施用优质化肥面积扩大。全市…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全县计划植棉 2万 hm2 ,实际移栽2 .1 7万 hm2 ,其中湘杂棉系列 2 .1 3万 hm2 ,杂种一代占 1 8% ,抗虫棉 2 66hm2。植棉面积过万亩的有团洲、幸福、注滋口、插旗、新河、北景港、操军、梅田湖、塔市驿、宋家嘴、护城和南山 1 2个乡镇。全县植棉村场 3 50个 ,其中千亩以上的占 3 9.5%。棉田间作面积 0 .48万 hm2 ,其中棉瓜间作 0 .1 5万 hm2 ,棉椒间作 0 .1 4万 hm2 ,棉豆间作 0 .1 2万 hm2。另有湘杂棉 2号制种面积6.6hm2 ,F2 代繁殖面积 1 3 3 hm2。1 棉铃虫发生情况县植保站定点观察区调查 ,二代棉铃虫 6月 1 2日始见蛾 ,比上年…  相似文献   

5.
20 0 4年 ,新疆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植棉 61 33hm2 ,子棉总产 3.8万 t,平均皮棉单产 2 30 0 .4kg,最高皮棉单产 32 5 5 kg,总产、平均单产、最高单产均创该团植棉最高纪录 ,实现了三大突破。2 0 0 4年 ,该团积极推广植棉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措施 ,提高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 ,为棉花生产获得高产奠定了基础。主要有以下 9个方面 :一是投资 1 0 0余万元更新农机具和机车 ;二是投入5 0 0万元发展节水农业 ,新增节水农业面积 1 880hm2 ,其中新推广膜下软管滴灌面积 1 333hm2 ,动力滴灌 467hm2 ,深埋式滴灌 80 hm2 ,节水棉田面积达植棉面积的…  相似文献   

6.
1 棉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近年来 ,随着当地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重茬时间延长、品种更换和一些耕作制度的改变等 ,目前威胁当地棉花生产的主要病虫害是枯萎病、黄萎病、棉铃虫、棉蚜、棉叶螨。1 .1 枯、黄萎病。危害面积迅速扩大 ,日益严重 ,已严重威胁棉花生产。棉花枯萎病从 60年代初在南疆个别棉田发现零星病株后 ,现已扩展到 9个地州31个县 (市 )的 2 0 2个植棉乡和兵团 5个农业师 2 2个团场。 1 995年统计发病面积 4万~ 4.7万公顷 ,估计绝产面积 2 667公顷以上 ,仅莎车县因枯萎病绝产 667公顷 ,损失皮棉近 1 0 0 0吨。1 996…  相似文献   

7.
廖克香 《中国棉花》2009,36(10):9-9
针对2008年因棉铃虫大暴发造成植棉成本投入增加的现象,2009年新疆兵团农八师八十三团及时调整了棉花种植品种。该团的6666.7hm2棉田全部推广种植了“冀棉958、标杂A1”等抗虫棉品种,与2008年相比,每公顷仅农药费用就减少了900元,为全团职工省下了400万元的农药支出。同时,该团还推广了高衣分的棉花新品种,98%的棉田运用了新产品,推广种植了1466.7hm2的超宽膜棉田,节水灌溉面积占棉花播种面积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8.
鹿邑县既是全国产棉大县 ,又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 2 0 0 0多公顷。自 1 999年起 ,该县杂交棉种植面积每年以 6667公顷的速度递增。 2 0 0 2年种植面积达 2 .8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2 .7万公顷 ,占当年全县植棉总面积的 98%以上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棉花种植“一县一种”化。2 0 0 3年种植面积 3.5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 3.4万公顷 ,再次实现棉花种植全县一种。但随着植棉面积的逐年增大及多年连续种植 ,部分棉田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较重 ,常常造成育苗床大片死苗 ,直播棉田缺苗断垄。鹿邑县农业局、鹿邑县棉花办公室技术人员 ,经过多…  相似文献   

9.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 ,常年植棉 2万hm2 ,皮棉总产 2 .5万吨 ,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和产棉大市。1 999~ 2 0 0 2年 ,在渔洋镇成功示范了“油菜—西瓜—辣椒—棉花”高效模式 ,面积 5 0 0万 hm2 ,占该镇棉田面积 1 3.1 % ,取得了公顷产值近 7万元 ,纯收入超过 5万元的好收益。现就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经济效益油菜每公顷产 1 430 kg,收入 2 345元 ;西瓜每公顷产 5 5 0 5 0 kg,收入 2 862 6元 ;辣椒每公顷产35 4 0 0 kg,收入 2 690 4元 ;皮棉每公顷产 1 1 40 kg,产值 1 1 993元。每公顷合计产 1 1 40 kg,产值 1 1 993元…  相似文献   

10.
盐城市棉田立体种植由过去从单一麦棉套种 ,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 ,2 0 0 1年全市棉田秋冬套种经济作物 3.5 2万公顷 ,占棉田面积 2 2 .2 % ,春夏间作经济作物 9.84万公顷 ,占棉田面积的 62 .3% ,每公顷平均生产皮棉1 431 kg,增收 1 .5 0万元以上 ,部分高产高效田增收达 3.75万元以上 ,东台春马铃薯套种棉花 ,每公顷增收 1 .65万元以上 ,大丰三龙镇刘如干 0 .41公顷棉田套种阳春白菜收入就达 1 .2万元 ,仅 2 0 0 0年棉田立体种植全市农民计增纯收入 5 .4亿元 ,有效地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 ,推进农业产业…  相似文献   

11.
石首市地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接合部,是湖北省主产棉县市之一,常年植棉1.2万hm2,年产皮棉1.8万t,产值2.7亿元.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的普及种植,棉田使用农药次数和用量减少,加之棉区气候条件、棉田耕作制度、生态环境不断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棉田内有害生物种群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棉盲蝽的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由次要害虫转变成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为此,笔者就平原湖区棉盲蝽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控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江汉平原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虫棉已成为湖北省主栽棉花品种类型。据调查,2001年约7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20%;2004年达到13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35%。与推广面积相比,抗虫棉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还很薄弱。为此,在农业部优质棉基地县科技服务项目的资助下,通过生产调研和专题研究,结合生产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江汉平原气候和生产特点的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范,经多年多点生产验证,皮棉单产比对照增产10%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效750~900元。1品种选择棉农选购的抗虫棉品种需经本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抗病、抗逆,适宜本生态区种植的中熟优质高产品种。2施…  相似文献   

13.
赣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属长江流域优质棉花带。主要辖彭泽、九江2个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和都昌、湖口、永修、德安、瑞昌、星子5个全国商品棉基地县。从棉花布局看,江湖平原洲地棉田占29.5%,丘陵岗地棉田占65.5%,生产条件较差的山地棉田占5%。2001年全市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抗虫棉中棉所29,至2004年已占全市植棉面积的60%,4年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258kg,比1997—2000年杂交抗虫棉增产30.22%。2005年赣北地区种植杂交抗虫棉面积占总植棉面积80%以上,8月底预计当年棉花单产将达历史最好水平,但9月初“泰利”台风对赣北棉花生产造成极大影响,预计单…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平度市从外地引进美国抗虫棉新棉3 3 B,在市良种棉加工厂示范面积 1 0公顷 ,并在 1 2处植棉镇进行了试验 ,结果均获得了大丰收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76 2 .5kg,比常规棉石远 3 2 1增产2 1 .1 % ,毛收入 2 .6 4万元 ,扣去费用 6 585元 ,公顷纯收入 1 .98万元 ,比常规棉增收 480 0多元。 1 999年全市种植 3 3 3公顷 ,因受严重伏旱影响 ,每公顷产皮棉 90 0 kg,比常规棉增产 2 0 %。两年的实践证明 ,种植抗虫棉确是高产高效 ,经济效益显著。1 株型较理想 ,叶功能期较长 该品种株型紧凑 ,茎杆坚硬 ,果枝上举 ,叶片中等大小 ,且皱折较大 …  相似文献   

15.
永年县2006年植棉面积4667hm2,其中30%的棉田出现了严重的烂子、烂芽,造成缺苗断垄、甚至大片死苗,补种、毁种面积较大,增加了投入,给棉农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2006年棉花死苗原因分析(1)连年重茬。棉田大部分为重茬地,有的地块连作年限在20年以上,土壤里积累了大量包括棉苗  相似文献   

16.
浅析美棉系列转Bt品种结铃性差及产量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石首市引种抗虫棉新品种6个,种植面积为1740hm2,占植棉面积的17.4%.其中美棉系列转Bt品种有4个,即:美棉3号、32B、33B等,种植面积533.3hm2,中棉所29种植面积306.7hm2,GK19种植面积900hm2.从这几个品种试种结果看,抗棉铃虫的效果均较好,田间为害率均未超过2%,但品种间产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3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袭击了库尔勒市的植棉集中区普惠地区,造成10000hm2棉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614万元,需翻种面积4400hm2,补种面积5600hm2。经过领导干部积极协调、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和棉农的密切配合,使得灾情得到最大限度地缓解。全市29400hm2的棉田平均单产皮棉1915.5kg,与2005年相比平均单产皮棉增加了3kg,在灾年之际取得全市棉花的丰产丰收,其主要经验可概括如下。1及时补种、翻种对于灾后60%以上的棉苗无法存活或者能侥幸存活为生长势很弱的棉田要重播。即使重播的棉田也要有选择性地进行,需局部重播的绝不大面积重…  相似文献   

18.
陕西关中东部植棉区主要在渭南地区,年种植4.0万~5.5万公顷,约占全省的80%左右。而本区的大荔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光热资源丰富,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的优质棉基地县之一。自1997年引进、示范、推广抗虫棉品种以来,植棉效益好,棉田面积逐步上升,到2005年,棉田面积在3.0万公顷左右,占全省面积的60%以上。由于多年种植棉花,该区棉花单产一直徘徊不前,特别是近3年来棉花前期长势喜人,而进入8月份后,棉株叶片自下而上,由绿变黄后,落花落蕾,有铃无叶,光秆无秋桃。棉田严重早衰,产量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早衰减产原因1.1气候因素。2…  相似文献   

19.
钱洪璋 《江西棉花》2002,24(6):31-32
盐城市棉田立体种植由过去从单一麦子套种,发展到多品种、多层次、多格局的立体种植模式,2001年全市棉田秋冬套种经济作物3 52万公顷,占棉田面积22 2%,春夏间作经济作物9 84万公顷,占棉田面积的62 3%,每公顷平均生产皮棉1431kg,每公顷增收15000元以上,部分高产高效田增收达37500元以上,东台春马铃薯套种棉花,每公顷增收16500元以上,大丰三龙镇刘如干0 41公顷棉田套种阳春白菜收入就达1 2万元,仅2000年棉田立体种植全市农民计增纯收入5 4亿元,有效地提高棉田综合效益。为适应市场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棉田种植业调整,提高农民增收增效,…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邹平县良种棉加工厂试验、示范种植鲁棉研 1 8号 6.7hm2 ,全部种于多年连作 ,黄、枯萎病发病较重的棉田 ,虽然遇到了严重的旱灾 ,仍然表现突出 ,公顷皮棉产量达 1 5 34.5 kg,比当前大面积推广的 99B增产 1 1 .4%。1种植表现1 .1高抗棉铃虫。二代棉铃虫基本不用防治。据调查 ,二代百株累计卵量达 1 .1万粒 ,棉株断头率为0 ,表明该品种对棉铃虫抗性极强 ,而同期 99B的断头率为 2 .1 %。三、四代棉铃虫仅治虫 1~ 2次 ,就不会造成危害 ,全生育期可节省棉铃虫防治费用 70 %~ 80 %。1 .2高抗黄、枯萎病。鲁棉研 1 8号抗黄、枯萎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