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德荣 《云南林业》2007,28(6):16-16,17
今年49岁的陈体尧一辈子与绿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绿色军营,脱下军装后依然怀着一片赤诚的绿色情怀,执着不渝地奉献林业事业。自2003年5月他担任临沧市林业局局长以来,就把一颗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林家”,情与绿树相通,爱与大山相系,以大胆创新的气魄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临沧林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他所从事的是一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绿色事业”。四十年的林业工作生涯中,他的足迹踏遍了通辽大地。他把青春、热血、聪明、才智,全部奉献给了通辽的林业生态建设,用自己卓有成效的工作谱写出朴素无华但却动人心弦的“绿色乐章”,并把它们传播到首都首府、海防边疆。他的名字,已经被永久性地镌刻在了北京西山的“全国绿化功臣”的丰碑上……他,就是草原上的“绿色使者”——通辽市林业局副总工程师李吉人。多年来,通辽林业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造林绿化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防沙治沙、平原绿化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一大批林业建设典型和示范基地在全国榜上有名,一大批较大科研项目成果获得奖励……这一切都与像李吉人这样的一大批林业人坚持不懈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开的。1987年,李吉人担任综合科科长期间,在他的主持、组织、协调下,先后完成科研与推广项目12项,获部(区)级科技进步奖4项,成果推广率和实用技术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85%。全市采用机械开沟造林的保存面积有400万亩。为了打破通辽林业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和纯林过多的局面,李吉人同广大科技人员一道从引种育种入手,大胆改变造林配置和造林经营方式,提出了“乔灌草相结...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始终不渝地做好一件事。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马不停蹄地奔跑在守护绿色的征途上。他44年如一日坚守在林业基层,扎根于深山林区,把一辈子奉献给了大山,奉献给了林业事业,用平凡的行动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以人为善的奉献之歌。他就是江西省都昌县红光林场职工——江长水。面对满头白发但精神依然矍铄的江长水,望着环绕四周的莽莽群山,我们一直在想,一个人呆在  相似文献   

4.
三湘大地,绿海浪波。那令人荡气回肠的绿色生命,使人联想到“要致富,多栽树”的湖南民谣,也使人联想到“十把锄头敌不过一把斧头”的悲壮以及个人不寒而栗的森林火灾。历史经验证明,林业,必须造管并举;林业,必须林业公安保驾护航。谈起湖南林业工作,省林业厅厅长刘永寿总有关于林业公安的话题。他多次深有感触地说到林业公安:“难得。少不得。代替不得。”于是,记者摄取了过去一年中湖南林业公安的一幅幅工作画面——严打整治林区资走1996年,全国“严打”统一行动。6月17日,安化县烟溪镇木材检查站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检查验…  相似文献   

5.
前脚步出绿色军营,后脚就迈进了林业行列,徐桂华常说自己做梦也没想到会与绿色这么有缘。就因为这份绿色的情结,他从进入林业系统的第一天起,就一直保持着在部队形成的良好作风,以普通一兵的襟怀和一种老黄牛的精神无私奉献,服务于安徽省望江县现代林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抒写着他对绿色事业的无限忠诚。倾心林业苦干实干1996年,徐桂华转业回乡,被安置到望江县林业局工作。第二年,跨进林门时间不长的徐桂华就赶上了由  相似文献   

6.
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深处的且末县,有这么一名维吾尔族干部,6年来,他带领治沙站的工人们日复一日地与沙魔搏斗,用执著与坚强辛勤地播撒着绿色,在沙海深处奇迹般地竖起近670公顷郁郁葱葱的绿色屏障。他就是居来提·库尔班,2008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  相似文献   

7.
他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没有辞藻华丽的高谈阔论;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在平凡中坚守岗位。这个朴实敦厚、丝毫不起眼儿的退伍兵,20年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把满腔热忱献给了他忠爱的绿色事业。他就是巴彦淖尔市林业勘测设计队林业高级技师董二虎。  相似文献   

8.
在吕梁山森林经营局有位不畏艰难,锐意改革,廉洁勤政,开拓进取的实干家,22个春秋,默默奉献在林业战线上,用真诚的爱谱写了一曲绿色之歌。他,就是吕梁山森林经营局党委书记、局长崔本义。一1977年10月,刚从中条林校毕业的崔本义便一头扑到中条山的怀抱里,毅然来到中条林局中村林场机械采伐队当了一名普通工人,他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绿色的事业,一干就是20多年。由于他勤勤肯肯,任劳任怨,年年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1980年从一线被调回到场里担任技术组长,尽管工作变了,可他兢兢业业献身于林业事业的心却没有变,…  相似文献   

9.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追求和开拓绿色的人,他们的生命是长青不衰的。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苗圃党支部书记、林业技师杨德水同志,在林业战线上已经奋战了三十六个春秋,如今他虽已年过半百,却依然为人民不断地播下绿色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谢青 《中国林业》2008,(23):24-25
他钟爱绿色,凭着对林业的一片真诚,装点故土秀美山川,为自己植树播绿的激情人生注满绿色情怀。在治山造林的道路上,他走得越来越坚强,把身后的那条林荫大道,修筑得越来越宽广。用白发数尽艰辛岁月,以汗水  相似文献   

11.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绿色孕育了生命,生命熔铸着绿色。高尚永喜欢绿色,自从1979年踏上河北林业专科学校那片热土时,他就和绿色结了不解之缘。在绿树成荫的校园里,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在林业专业书籍如山的图书馆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追逐着绿色的梦。1981年2月,高尚永告别了朝夕相处的师生,放弃了家乡舒适的生活来到了条件艰苦山区穷县———承德县,带着绿色的梦想,带着必胜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23年,历任林场技术员、副场长,南甲山林场场长,股长,农开办副主任,镇长、党委书记等十多个职位。2001年12月,在林业开始由木材…  相似文献   

12.
李兴龙是林业战线上的普通一兵,凭着对林业事业和绿色理想的执著追求,在林业战线上一干就是30多年。现在虽已退休,但对绿色的向往,对林业的热情依然未改。他摸清了化德县森林草地有害生物的种类和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对策,使化德县70多万亩森林得到保护。他就是原化德县森防站站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山西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贯彻,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通过学习《决定》和会议精神,使广大干部职工对林业的历史性转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极大地激发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山西”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快林业发展成为各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决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纷纷出台建设绿色园林城市、小康林业、绿色市、绿色县的政策措施,把林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之中,统筹考虑,科学规划,稳步…  相似文献   

14.
从大学毕业直到现在,他的一生与绿色有着不解之缘;他虽已退休,年近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活跃在岭南林业科技生产的第一线。卢起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绿色事业,兢兢业业,无怨无悔。经广东省林业局推荐,本刊封面人物评委会确认,卢起钉当选为本期封面人物。  相似文献   

15.
柏广新,吉林森工集团董事长、2008绿色中国年度焦点人物。他始终践行“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人生价值观,在长期的林业工作中,他还潜心于林业经济发展和林业科技研究,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培育;在高举企业绿色宣言旗帜的同时,他还默默谱写着绿色诗行。在“两会”召开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真诚的森林歌者,聆听了一位森工集团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塑造。  相似文献   

16.
陈体尧把青春年华献给了绿色军营。脱下军装后,依然执着地干起了临沧林业事业。2003年5月,担任临沧市林业局局长以来,情与绿树相通,爱与大山相系,以大胆创新的气魄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临沧林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17.
国营林场是林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森林资源无穷的希望所在。搞好国营林场改革,把国营林场逐步引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轨道,对推动整个林业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适应林业的特点,以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林业生产。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又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它的经济效益。林业特点决定了林业部门必须生态、经济两副担子一起挑,树立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既要建设绿色屏障,又要办好绿色企业。林业部领导提出,要把林业办成造林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四根支柱并重,充满活力的绿色产业,这是完全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国营林场的“四根支柱”尽可能地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去,尽快提高林场的活力和经济实力。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各级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已经或将要继续进行,价格体制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在这种有利条件下,国营林场必须自觉地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轨道。从昭平县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上,林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重视。“绿色奥运”的提出让人备感振奋,首都绿化和北京林业发展的“十五”规划,明确了“建设绿色北京,率先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更是为我们描绘出北京林业发展蓝图。在新形势下,人们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应该是全社会关注林业。林业有很强的社会性,林业报道就是把林业推向全社会的一种催化剂。正是林业报道,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林业,认识了林业,支持了林业。首都林业主管部门对林业新闻报道历来十分重视,各新闻媒体也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了林业,形成了一种互动的良好氛围。在这种形势下,作者…  相似文献   

19.
在桂北的林业战线上,有一位长年扎根基层,无私地把自己的青春和年华献给“绿色事业”的优秀林业工作者。他就是桂林林业学校校长、高级工程师童诚。从事林业工作10多年,童诚校长勤奋工作,不断进行学术研究,为建立桂林地区森林资源体系和森林资源监策体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营林、森林经理、森林资源调查、遥感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几年来,他的研究成果2次获林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l次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5次获地厅级科技成果奖,11次荣获地厅级“先进工作者”称号,1994年至lops年,童校长分别…  相似文献   

20.
20岁,他穿上绿色军装,走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绿色梦想——参军报目。30岁,他因工作与绿色结缘,成为最基层的林业工作者。十几年来,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第二个绿色梦想——守护家园。他就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林工站站长朱永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