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需要考虑众多方面,主要就是介绍了土地准备、选取良种、种子治理、播种、配套田间沟系、化学除草、田间治理、适时收获等等。从这些方面来为我县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玉米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县的主栽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2万hm2左右,公顷产量可达9000kg,是我县乡镇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由于农户在生产应用技术不到位,致使高产、稳产性较差。为了确保我县玉米创高产,本文我县生产实际,结合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选地、选茬、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  相似文献   

3.
<正>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拥有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全省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是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特种玉米、良种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亲本种子提纯繁育、优良种子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科技型种子企业。中国种子协会A级信用企业。于2013年8月被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种子市场的开放,种子市场出现多、乱、杂、劣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产量的提高,为发展我县玉米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杂交玉米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玉米少免耕栽培种提供科学植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县粮食产量及农民的收入。作者在总结多年玉米栽培经验的基础上,将各项新技术组装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出适宜我县地域及气候条件的玉米亩产80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四川天宇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拥有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全省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是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特种玉米、良种小麦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亲本种子提纯繁育、优良种子生产和经营于一体的科技型种子企业。中国种子协会A级信用企业。于2013年8月被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西南、长江中、下游市场。目前天  相似文献   

7.
<正>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品种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内因,能否实现高产,首先取决于品种的生产潜力。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下,种植的品种不同,亩产量相差达50—100公斤,甚至更多。因此,选择适宜的品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根据我县的生态条件,应选用已审定推广的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所需活动积温较常年活动积温少100—150℃、生育日数较常年少5—7天的优良品种,坚决杜绝越区种植现象的发生。播前15天进行芽率试验,根据不同地块进行催芽、种子包衣等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推广,我县的玉米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种植面积居各粮食作物之首,而且单位面积产量也不断提高,生产实践证明,玉米具有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抗灾能力强,应用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等独特作用,在国民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一、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品种是决定玉米产量高低的内因,能否实现高产,首先取决于品种的生产潜力。生产实践证明,在相同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下,种植的品种不同,亩产量相差达50—100公  相似文献   

9.
为了巩固和提高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了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玉米生产水平,优化配套栽培技术,探索出提高玉米单产的新途径,为全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带动全县玉米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巩固和提高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实施了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玉米生产水平,优化配套栽培技术,探索出提高玉米单产的新途径,为全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带动全县玉米生产水平全面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夏玉米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自80年代末期,汶上县夏玉米生产随着高产抗病优良杂交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全县平均亩产已由300公斤左右提高到400公斤以上。为继续提高夏玉米的产量和比较效益,1992~1993年,我县承担了济宁市政府下达的农业“13...  相似文献   

12.
春播青贮玉米—冬小麦—夏播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我站在积极引进筛选适宜我县种植的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高效栽培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新优品种增产增收作用,变一年一熟为二年三熟,充分利用本地光热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本文作者总结了春播青贮玉米—冬小麦—夏播青贮玉米高效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正>夏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全国玉米集中种植区,而我县处于豫东平原,适宜种植高产、耐密、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因此,要加强夏玉米生育期高产栽培技术,是为了进一步加快玉米生产发展步伐,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所总结出夏玉米高产栽培和管理技术。1选用高产多抗新品种要因地制宜选用郑单958、隆平208、中种8号、先玉335、蠡玉16等玉米品种,这些品种都能满足亩产500kg以上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玉米精量播种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主要内容是:选用配套的玉米单粒精播机械,采用精选的高质量玉米良种,按照品种可承受的密度上限播种,省去间苗、定苗环节。采取配套管理措施,通过省种、省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实现节本增效的目标。具体技术模式是:推广高产耐密品种+贴茬机械种肥异位同播+科学运用肥水+一防双减+适期机械晚收。1.选用优良品种。选用耐密、抗倒、适应性强、熟期适宜、高产潜力大的品种,如登海605、登海618、郑单958、鲁单818、迪卡517等。2.精选种子。选择纯度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玉米作为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通过多年的发展,使我县成了以玉米生产为代表的全州旱粮生产基地。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品种混杂、栽培管理不当等问题,并制约着我县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才能使我县玉米生产稳步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  相似文献   

16.
玉米高产创建模式是在总结玉米常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示范和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而形成的一套适合我区玉米生产的标准化栽培模式。该模式是以提高玉米产量为前提,以进一步完善玉米高产创建配套栽培技术为主要技术内容,从而达到玉米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该项栽培模式的应用为我区玉米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玉米生产限制因素评估与技术优先序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明确中国玉米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和技术发展优先领域。【方法】采用参与式方法,对中国主产省和东北春玉米、黄淮海春、夏播玉米和西南山地玉米三大主产区生产限制因素进行评估,并基于限制因素影响程度、解决的可能性评估,建立玉米生产技术优先序。【结果】当前限制中国玉米产量潜力实现的主要因素:一是以耕作栽培管理粗放、施肥方法不科学、技术到位率低等为主的栽培管理技术问题,在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损失占28.8%—57.7%;二是以干旱为主的自然逆境因素,产量损失占9.3%—35.1%;三是玉米品种遗传基础狭窄,品种"多、乱、杂"、缺乏高产稳产的区域主导品种,良种良法配套差以及种子质量问题,产量损失占11.4%—19.8%;四是水土流失、耕层浅、土壤瘠薄等土壤障碍因素,产量损失占4.8%—20.2%;五是病、虫、草、鼠等生物逆境危害,产量损失占4.5%—11.0%。【结论】加强"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选育耐密、抗逆、广适高产优质品种,并筛选确立区域主导品种;推进科技入户和玉米生产机械化,提高技术到位率是近期政府制定相关玉米生产政策时应考虑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推进,小麦面积稳中有升,麦茬玉米栽培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但不少农民由于对麦茬玉米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认识不足,影响了玉米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本文通过虞城县的玉米栽培实践,总结出实现麦茬玉米优质高产的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高产品种,并进行种子处理种子是高产的基础,夏播玉米要选用早熟、矮秆、抗倒伏的紧凑型优良杂交品种,以包衣种子为好,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如农大  相似文献   

19.
玉米作为现阶段的主要农业作物,同时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作物,在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已经成为了弥渡县玉米高产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随着玉米高产的不断提升,还能有效保证该地区农业经济效益。针对弥渡县玉米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当前所需求的种植栽培方法和技术,进一步提升弥渡县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保障该地区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加快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充分发挥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增产潜力,进一步提高我县玉米生产能力,近年来我站积极引进具有苗头性的新组合,全力做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