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甜菜夜蛾对几类新型杀虫剂的早期抗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变桃  沈晋良 《棉花学报》2008,20(5):359-363
 用浸叶法测定了江苏和河南等地甜菜夜蛾种群对几种作用方式新颖的新型杀虫剂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溴虫腈、虫酰肼、甲氧虫酰肼及呋喃虫酰肼的敏感性,尽管大多数种群对这些杀虫剂处于敏感阶段,但首次监测到江宁和射阳两个种群已对阿维菌素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10.4和14.2倍),另一个丰县种群对茚虫威也具有低水平的抗性(6.8倍)。测定结果可以为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为筛选对抗小菜蛾高效的药剂,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联合山东服装职业学院科技人员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多杀菌素、甲维盐、阿维菌素、虫酰肼、丁醚脲等7种不同类型的药剂对小菜蛾田间种群与相对敏感种群的毒力。试验毒死蜱的毒力差异结果表明,与敏感种群相比,毒死蜱对田间抗性种群的毒力有上升现象,毒力倍数为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科研人员近期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生命表技术研究了氰氟虫腙亚致死剂量(LC25)对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和敏感种群的亚致死效应,旨在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治理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氰氟虫腙对小菜蛾3龄幼虫抗性种群的LC50和LC25分别为0.24毫克/升和0.09毫克/升;对敏感种群的LC50和LC25分别为0.20毫克/升和0.07毫克/升。  相似文献   

4.
高德良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2):145-149
摘 要:研究旨在明确几种常用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以及小菜蛾抗性水平与杀虫剂防治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笔者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田间抗性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7种杀虫剂在登记剂量下防治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杀虫剂对靶标小菜蛾种群的室内毒力大小依次为:多杀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虫螨腈、茚虫威、丁醚脲、高效氯氰菊酯,其LC50值分别为1.14、1.81、2.27、4.22、4.59、45.80、156.96 mg/L。该小菜蛾种群对丁醚脲、茚虫威和多杀菌素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14、8.83和9.50,处于低水平抗性;对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0.55、30.17和44.21,处于中等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倍数达113.50,已达高水平抗性。多杀菌素、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和丁醚脲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相对较好,药后7天防效分别为89.38%、90.67%、84.10%和86.18%。田间小菜蛾种群对7种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抗性,杀虫剂登记剂量处理下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效与小菜蛾对该药剂的抗性水平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湛江等热带地区防治甘薯小象甲的高效、经济、安全药剂,以甘薯小象甲成虫为实验材料,对12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药效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结果表明,3.2%阿维菌素乳油、20%虫酰肼悬浮剂、5%啶虫脒乳油和16%虫肼·茚虫威乳油4种药剂对湛江地区甘薯小象甲防治效果较好,其中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盆栽药效试验72 h防治效果分别为97.78%和91.59%;田间药效试验4天后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1.01%和92.26%,8天后依然能达到70.76%,67.84%。3.2%阿维菌素乳油和20%虫酰肼悬浮剂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性,适合在湛江等热带地区作为田间防治甘薯小象甲成虫的主要药剂。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黄曲条跳甲、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害虫越来越难治,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乃至联苯菊酯等农药已成历史,辛硫磷、毒死蜱、丙溴磷效果不佳,灭幼脲、除虫脲、氟啶脲、虫酰肼优势尽失,灭多威、茚虫威威风不再,阿维菌素、甲维盐辉煌已逝,即便是横扫中国杀虫剂市场的氯虫苯甲酰  相似文献   

7.
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亦全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49-252
为寻找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高效且对家蚕Bombyx mori相对安全的杀虫剂品种,以此指导桑园科学合理用药。采用浸叶法测定了14种常用杀虫剂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比较了药剂在两者之间的毒力选择性。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斜纹夜蛾的毒力顺序依次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甲氧虫酰肼〉多杀菌素〉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氟虫腈〉毒死蜱〉虫酰肼〉阿维菌素〉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灭多威;对家蚕的毒性顺序依次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溴氰菊酯〉多杀菌素〉高效氯氰菊酯〉茚虫威〉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虫酰肼〉灭多威〉氟虫腈〉丙溴磷〉甲氧虫酰肼〉溴虫腈。供试杀虫剂中以溴虫腈对斜纹夜蛾和家蚕的毒力选择性最高,其毒力选择性比值(家蚕LC50/斜纹夜蛾LC50)为36.26;其次为茚虫威,毒力选择性比值为5.56;阿维菌素的毒力选择性比值最低。由此认为,溴虫腈是适合防治桑园斜纹夜蛾且对家蚕安全的杀虫剂品种。  相似文献   

8.
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药性监测及抗性风险评估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浸叶法监测了江苏丰县、大丰、射阳、阜宁、南京江宁及河南新野6个地区甜菜夜蛾初孵幼虫对虫酰肼的抗性,结果表明:各种群对虫酰肼的抗性倍数为2.1~4.2,属敏感至敏感性下降阶段。用虫酰肼筛选甜菜夜蛾广东深圳种群34代后,与起始种群相比,抗性为17.0倍。筛选前17代,甜菜夜蛾对虫酰肼的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筛选后17代,现实遗传力为0.1519,前半段现实遗传力小于后半段的现实遗传力。整个34代筛选期间,现实遗传力为0.1695。当抗性现实遗传力为0.1021,杀死率为80%~90%时,抗性上升10倍,需要14~18代。试验结果证明甜菜夜蛾对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较低。并对甜菜夜蛾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斜纹夜蛾对甲氧虫酰肼产生抗性的风险,了解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采用低剂量甲氧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幼虫进行饲毒处理,观察其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抑制斜纹夜蛾当代和子代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幼虫体重和蛹重。从营养指标来看,其幼虫的相对生长率(RGR)、相对取食量(RCR)、食物利用率(ECI)和食物转化率(ECD)均显著低于对照,而近似消化率(AD)则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评价认为,低剂量甲氧虫酰肼能显著抑制斜纹夜蛾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明确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风险,为唑虫酰胺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江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在室内用唑虫酰胺对小菜蛾进行抗性选育,并应用域性状分析法,研究了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现实遗传力(h2)和抗性发展速率。结果表明,连续筛选前13代(F0-F13),小菜蛾对唑虫酰胺的抗性现  相似文献   

11.
正为明确陕西关中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9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抗性治理和田间有效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专家在室内采用生物测定法和区分剂量法,测定了2012~2013年间陕西杨凌、宝鸡和渭南3个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丁醚脲、氟啶脲、虫螨腈、茚虫威、多杀菌素、Bt毒素Cry1Ac和氯虫苯甲酰胺9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毒力测定和田间调查,测定了甘蓝、小白菜上的小菜蛾幼虫对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的药剂敏感性,以及阿维菌素作用下的不同蔬菜品种上的小菜蛾幼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不同蔬菜品种上的小菜蛾对不同杀虫剂的药剂敏感性存在差异。2003年敌敌畏对甘蓝上小菜蛾LC50与2004年的之间没有差异,但2005年的LC50明显高于2003年,但在各调查的年份,小白菜上的小菜蛾对敌敌畏的药剂敏感性没有差异,从蔬菜品种来看,只有在2005年,敌敌畏对甘蓝上小菜蛾的LC50大于小白菜;在各个调查年份,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上小菜蛾的药剂敏感性没有差异,只有2005年高效氯氰菊酯对小白菜上小菜蛾的LC50明显高于2003年,高效氯氰菊酯对甘蓝上小菜蛾的LC50与小白菜上的没有差异;2003年阿维菌素对甘蓝和小白菜上的小菜蛾LC50与2004年之间没有差异,但2005年的LC50明显高于2003年;在调查的各个年份,阿维菌素对甘蓝上小菜蛾的LC50与小白菜上的没有差异。施用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田间种群有明显抑制作用。施用1次阿维菌素的菜田中,虫量回升缓慢,最高值虫量仅约为对照菜田最高峰时的一半;施用阿维菌素2次的菜田中,虫量相对较低,仅在第2次药前有一个小高峰;在甘蓝和小白菜菜田中,小菜蛾幼虫种群数量动态基本一致,但甘蓝菜田的小菜蛾数量明显高于小白菜菜田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解云南通海、湖北武汉、海南海口田间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抗药性现状及其桶混的田间防治效果,为小菜蛾抗性治理策略提供参考,推进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研究人员采用叶片浸渍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实验室内研究了高温和阿维菌素对朱砂叶满的胁迫效应及胁迫后热休克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朱砂叶螨在34℃下,持续高温饲养1年后对阿维菌素的LC50为26℃下饲养的敏感品系的2.1396倍;抗阿维菌素品系连续用药24代,抗性倍数达4.1494倍。抗阿维菌素品系与敏感品系在高温48℃下胁迫1h后死亡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耐高温品系;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各品系43℃热处理前后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朱砂叶螨耐高温品系与敏感和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相比,热急前后,97.2kDa条带都特异表达;阿维菌素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相比,28.5、26.8kDa条带表达增强,抗性品系43℃热激1.5h后,98.6 kDa条带表达明显强于其它条带;43℃热激1.5h后,各品系分子量为54.9kDa的主条带表达减弱,75.9kDa条带表达增强,其中以耐高温品系的75.9kDa条带表达最强。研究结果推测这些蛋白表达的变化可能与其耐热性及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新一代超高效杀虫剂。该药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对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具有较高的防效,而且不易与已有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农业部推荐的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有阿维菌素、呋喃虫酰肼、氟虫腈和毒死蜱。另外,5%丁烯氟虫腈、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5%氟硅菊酯、90%杀虫单等药剂,作为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正在试验示范中。  相似文献   

17.
杨亦桦  陈松  吴益东 《棉花学报》2008,20(4):249-255
 用辛硫磷/氟氯氰菊酯(25:1, 有效成分)混剂对棉铃虫田间种群(HN)进行33代筛选获得抗性品系(HN-R)。筛选获得的HN R抗性品系对辛硫磷和氟氯氰菊酯的抗性分别达17.4倍和144.7倍。HN-R品系对两种拟除虫菊酯产生了高水平交互抗性(对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分别为86.2和23.4倍),对久效磷产生了中等水平交互抗性(5.2倍),对甲基对硫磷(1.6倍)、丙溴磷(1.8倍)和灭多威(2.4倍)产生了低水平交互抗性。酯酶抑制剂DEF能有效抑制HN-R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增效比为15.3倍),而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则对辛硫磷没有任何增效作用;PBO则使HN-R品系对3种拟除虫菊酯的抗性显著降低(对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的增效比分别为21.9、19.1和21.4倍)。DEF和PBO都能使HN-R对久效磷的抗性下降一半(增效比分别为2.2和2.5倍)。HN-R抗性品系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以pNA为底物)和酯酶活性(以a-NA为底物)分别为HN品系的6.5倍和1.6倍。因此,在HN-R抗性品系中至少存在2种代谢抗性机理,即增强的酯酶解毒代谢(对辛硫磷、久效磷)和多功能氧化酶介导的氧化解毒代谢(对3种拟除虫菊酯、久效磷)。本研究表明,在田间使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混剂可能同时选择出多种代谢抗性机理,从而导致广谱的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8.
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是通过氨基-羧基偶联剂EDC将两种生物毒素[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晶体原毒素和阿维菌素]进行键合反应,形成的具有多个作用位点的生物藕合产物。通过研究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对BtA敏感性的消减和恢复,以及不同地域小菜蛾对其敏感性的差异,来初步评估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害虫敏感性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菜蛾室内相对敏感种群对BtA以及它的反应底物Bt伴胞晶体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稳定(LC50为0.0004~0.0020mg/ml)。在三种生物杀虫剂的选择压力之下小菜蛾敏感性下降,2代后对BtA抗性比的增长(2.29)显著地低于Bt伴胞晶体(8.35)和阿维菌素(22.5)。小菜蛾田间种群在脱离杀虫剂的选择压力后敏感性会增加,2代后对BtA的敏感性显著地增加了4.7倍,高于对Bt伴胞晶体的1.28倍和对阿维菌素的2.00倍。福建省七个地市小菜蛾表现出敏感性的多态性,对BtA、Bt伴胞晶体和阿维菌素的抗性比分别为1.18~6.85、1.22~23.93和1.58~4.77。聚类分析结果在福建省以中部地区的小菜蛾具有相对较低水平的敏感性。说明多位点生物杀虫毒素BtA有助于延缓抗性的产生、降低抗性和迅速恢复害虫敏感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从1997年下半年起,广西开始使用氟啶脲(定虫隆)防治小菜蛾。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的不同年份田间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小菜蛾对氟啶脲仍敏感;2001~2002年小菜蛾对氟啶脲的抗性指数为8.76~9.75,属低水平抗性;2003~2004年小菜蛾对氟啶脲的抗性指数为20.41~21.25,已达到中抗水平;2002~2003年广西  相似文献   

20.
阿维菌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旨在了解阿维菌素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以完整了解阿维菌素对小菜蛾的影响并指导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在药膜法测定阿维菌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innaeus))3龄幼虫室内毒力的同时,以试虫取食量、化蛹时间、化蛹率、蛹重、羽化率等为指标观察了阿维菌素对试虫的亚致死效应。【结果】在所设定浓度下,阿维菌素除了可能直接导致部分试虫死亡外,会降低存活个体、死亡个体的平均取食量,其中CK中死亡个体的平均取食量为0.55叶牒,而浓度最高的9.0mg/L处理中死亡个体的平均取食量只有0.03叶牒。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试虫取食抑制率也显著增加。浓度最高的9.0mg/L处理中总取食量降低了93.8%。阿维菌素处理会推迟试虫平均化蛹时间,CK的平均化蛹时间为92.4h,4.5mg/L阿维菌素处理过的试虫平均化蛹时间为136h,显著延长(p〈0.05);试虫平均蛹重也有所下降。【结论】在亚致死浓度下,阿维菌素能够显著降低小菜蛾3龄幼虫的取食量,推迟化蛹时间、降低蛹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