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分析了预灌浆在破碎和含水地层中具有的充填、压密、粘合及固化等改良岩体原有物理力学性能的综合作用。预灌浆的灌浆范围、灌浆压力p、浆液扩散半径R以及浆液配比等设计参数的确定具有关联性。对浆液材料的选择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尼山水库岩溶坝基的防渗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技术是岩溶地质防渗帷幕灌浆的一种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喀斯特溶洞裂隙发育地区.根据溶洞、裂隙的体积和地下水流速的大小.通过钻孔灌人不同粒径的填料.由大到小,直至填满.然后高压灌人水泥浆,胶结填料,同时使填料和洞壁牢固地凝结在一起,封闭溶洞。堵住水流通道。  相似文献   

3.
从渗透灌浆基本理论出发,以常用的球形和柱形扩散公式为例,在考虑黏度随时间变化的条件下,采用浆液各时刻黏度的平均值作为灌浆参数,利用数学理论中积分的方法求出浆液黏度的平均值,推导了黏度渐变型浆液在砂砾石层中渗透灌浆时的球形和柱形扩散半径计算公式,分析了公式的适用范围,提出了公式的求解方法。将推导公式应用于实际工程,实践证明:由于新推导的理论公式采用浆液黏度的平均值作为灌浆参数,考虑了浆液黏度变化的影响,所以更为合理,且更加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清林径水库扩建工程截断坝前承压水帷幕施工,通过3个阶段试验,采取低压渗灌、双套管法、稳定浆液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灌浆中填土劈裂、吸浆量大、冒浆、灌浆压力提不上及卡塞不止水等问题,总结了截断承压水的施工经验,为相类似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小型水库渗漏原因有多种,根据不同情况主要有柔毡铺盖、混凝土铺盖、水泥砂浆砌块石勾缝、防渗帷幕灌浆、落洞水泥灌浆和落洞水泥浆冲砂灌、混凝土截水墙等防渗处理方法,并说明了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水库渗漏原因有多种,根据不同情况主要有柔毡铺盖,混凝土铺盖、水泥砂浆砌块石勾缝、防渗帷幕灌浆、落洞水泥灌浆和浇洞水泥浆冲砂灌、混凝土截水墙等防渗处理方法,并说明了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座浆干砌卵石灌浆是在干砌和浆砌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砌石法,具有干砌和浆砌共同的优点,既坚固、抗冲、耐磨,又防渗且少用砂浆。目前新疆灌区输水总干渠大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以下冲洪积扇倾斜平原上,基础座落在砾质戈壁环境,由于地形纵坡较陡,如果采用糙率较小的衬砌材料,导致渠道设计流速偏大(4.0m/s左右),为此,确定合理而又经济安全的渠道纵横断面衬砌形式至关重要,借鉴于田县昆仑总干渠改扩建工程等4条渠道设计,从安全运行、施工工艺、防渗效果和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进一步阐述座浆干砌卵石灌浆衬砌渠道的适用条件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对夏玉米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究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对夏玉米不同生育期内光合日变化的影响。【方法】以全生育期灌溉淡水处理(0.08 g/L Na Cl)为对照(CK),采用3种不同矿化度(1、3、5 g/L Na Cl)微咸水和淡水在夏玉米的3个不同生育期内(壮苗期、拔节抽雄期、灌浆成熟期)进行避雨盆栽交替灌溉试验。【结果】壮苗期及灌浆成熟期微咸水灌溉处理和CK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壮苗期峰值出现在12:00和16:00,灌浆成熟期峰值提前至10:00和14:00。拔节抽雄期灌溉微咸水处理的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提前至10:00。微咸水灌溉均引起夏玉米Pn和蒸腾速率(Tr)不同程度减小,导致水分利用效率(WUE)减小,玉米光合能力下降。壮苗期灌溉1 g/L微咸水和灌浆成熟期灌溉微咸水导致气孔导度(Gs)减小和胞间CO2摩尔分数(Ci)减小,通过气孔原因造成玉米光合作用减弱,而壮苗期灌溉3 g/L和5 g/L微咸水和拔节抽雄期灌溉微咸水导致Gs减小和Ci增大,通过非气孔原因导致玉米光合作用减弱。【结论】拔节抽雄期灌溉微咸水对夏玉米光合日变化影响最显著,壮苗期次之,灌浆成熟期最小,因此,微咸水-淡水交替灌溉制度应在夏玉米拔节抽雄期灌溉淡水,可在灌浆成熟期灌溉微咸水。  相似文献   

9.
座浆干砌卵石灌浆是在干砌和浆砌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砌石法,具有干砌和浆砌共同的优点,既坚固、抗冲、耐磨,又防渗且少用砂浆。目前新疆灌区输水总干渠大多位于河流出山口以下冲洪积扇倾斜平原上,基础座落在砾质戈壁环境,由于地形纵坡较陡,如果采用糙率较小的衬砌材料,导致渠道设计流速偏大(4.0m/s左右),为此,确定合理而又经济安全的渠道纵横断面衬砌型式至关重要,借鉴于田县昆仑总干渠改扩建工程等4条渠道设计,从安全运行、施工工艺、防渗效果和造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进一步阐述座浆干砌卵石灌浆衬砌渠道的适用条件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为缓解彭水水电站坝基固结灌浆与坝体碾压砼快速浇筑的矛盾,拟在坝基进行无盖重固结灌浆,并在施工前进行了裸岩固结灌浆试验。介绍了这种新型的固结灌浆试验过程及灌浆效果,对其工艺特点、存在的缺陷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灌浆工艺浅表层处理效果差,适用于深层基岩加固处理。而对彭水水电站坝基基岩特性进行分析后,认为需进行加固处理的部位主要为浅表层裂隙带,据此提出了裸岩固结灌浆不适合本工程坝基地质条件特点的试验结论。在此情况下,为克服裸岩固结灌浆的工艺缺陷,推荐了一种改良的无盖重固结灌浆方法:薄层砼表面封闭式无盖重固结灌浆法,生产性试验及施工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11.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寻求合理的微咸水利用方式以及揭示微咸水灌溉下作物生理生长响应机理。【方法】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引黄灌区开展了冬小麦微咸水灌溉试验,研究了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淡水灌溉相比,采用矿化度3 g/L微咸水灌溉时,拔节期、灌浆期灌2水和拔节期灌1水均会导致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下降,但是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却不显著,微咸水灌溉在降低蒸腾速率的同时维持着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8%~43.2%;微咸水灌溉抑制了冬小麦的株高和干物质积累,淡水-微咸水组合灌溉虽然导致产量降低3%~13%,但节约淡水资源50%~67%;相同灌溉水质下,与灌浆期不灌水相比,灌水有利于籽粒的灌浆,提高了千粒质量,实现冬小麦增产11.2%~11.4%。【结论】因此,淡水-微咸水-微咸水的灌溉模式用于该地区冬小麦田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农田裂隙分布及其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农田土壤裂隙演化试验以及土壤染色示踪试验,应用MATLAB软件对裂隙照片、染色示踪照片二值化处理,去噪处理后,提取出裂隙率、土壤入渗深度、染色面积等形态相关参数,分析了裂隙以及裂隙存在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结果表明,裂隙发育过程中,裂隙的深度和宽度服从正态分布,初期表现为裂隙深度、宽度的共同发展,后期主要是裂隙深度的变化;裂隙率的变化在初期呈线性变化,裂隙率变化速率逐渐变缓;裂隙的存在,促使入渗深度呈带状分布,同时加大了平均入渗深度和入渗面积,降低了入渗均匀度。  相似文献   

13.
豆乳中蛋白粒子的性状直接影响豆乳的加工特性,而豆乳中蛋白粒子的形成与加热温度及加热方式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常压煮浆和微压煮浆过程中豆乳蛋白粒子的含量变化,考察了微压煮浆方式对豆乳稳定性、流变性及豆腐质构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微压煮浆方式改变了豆乳中蛋白粒子的形成,提高了豆乳中蛋白粒子的含量,从而使豆乳的加工特性产生了重要变化。与常压煮浆相比,微压煮浆豆乳平均粒径更小,使豆乳在长期储藏中保持更高的稳定性;微压煮浆与常压煮浆豆乳的流体特性指数都近似为1,表现出牛顿流体特性,但是由于蛋白粒子数的增多,增大了豆乳的粘度;微压煮浆豆乳蛋白粒子增多提高了豆腐凝胶硬度、弹性、胶黏性,使豆腐的凝胶质构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土壤水盐分布与玉米吸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明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和地下水在不同交替灌溉方式下对土壤水盐分布和玉米吸水规律的影响,采用3种矿化度(2. 0、3. 5、5. 0 g/L)微咸水和地下水(1. 1 g/L)在2种交替灌溉方式("地下水-微咸水"、"地下水-微咸水-微咸水")下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土壤深度下,土壤含水率和电导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升高而升高,"地下水-微咸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方式下的含水率和电导率较高;在不同时期各处理的土壤纵向含水率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各处理的土壤纵向电导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在灌浆期表现出上升、下降、再上升的规律。通过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得出,不同矿化度微咸水和不同交替灌溉方式组合下,玉米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主要吸水深度分别为:0~20 cm、20~40 cm和0~20 cm,不同时期主要吸水深度的平均贡献率随着微咸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减小,"地下水-微咸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方式的平均贡献率较低。矿化度2. 0 g/L微咸水与地下水在"地下水-微咸水"的交替灌溉方式下得到的产量最高,达到1. 54 kg/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不同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在玉米4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1.75、3、4、5 g/L)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株高随着播种后天数增大而增大,随时间的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在同一生育期,灌溉水矿化度越高,株高越低;玉米叶面积随着播种后天数呈先增大而后减小的变化规律,且符合负指数函数,在同一生育期,灌溉水矿化度越高,玉米叶面积最大值越小;玉米同一生育期的灌溉水矿化度越高,干物质量和产量越低,各生育期微咸水灌溉水矿化度与玉米产量符合线性关系。各生育期微咸水灌溉对玉米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拔节期苗期抽穗期灌浆期;苗期和拔节期适宜采用的灌溉水矿化度较低,抽穗期和灌浆期适宜的灌溉水矿化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黄河三角洲微咸水利用率,节约淡水资源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水稻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多个水稻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盐度、不同发育时期微咸水灌溉下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3 g/L和5 g/L盐度的微咸水灌溉均影响水稻产量,其中3 g/L微咸水灌溉主要影响了穗粒数和千粒重,而5 g/L微咸水灌溉影响是多方面的;全生育期3 g/L微咸水灌溉产量降低约10%,而5 g/L微咸水灌溉减产超过40%。在插秧返苗期3 g/L微咸水浇灌会降低成苗率,但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耐盐能力,降低盐胁迫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其他时期,仅在分蘖期进行5 g/L微咸水灌溉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孕穗灌浆期用微咸水灌溉严重影响水稻灌浆。因此,在当地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在返苗期和分蘖期使用3 g/L的微咸水进行灌溉,但要适当增加该单位面积内苗数,缓解因成苗率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而分蘖期可以适当采用高盐度微咸水灌溉,但不宜超过5 g/L,孕穗灌浆期微咸水盐度应严格控制在3 g/L以下。黄河三角洲地区微咸水资源的利用能够充分节约淡水资源,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7.
一、磨浆机磨片的磨合及故障排除 目前农村大量使用小型磨浆分离机,该机能够一次完成粗破碎、磨浆、浆渣分离等几道工序,其工作原理是:原料被高速旋转的刺辊或粗磨齿及粗磨套先行切削、磨碎,再进入磨片之间进一步研磨,使纤维与淀粉的混合组织松散,并揉碎纤维组织,使淀粉颗粒充分暴露并剥离开来,然后与水混合成为浆液.  相似文献   

18.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滨海垦区夏玉米生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东部滨海地区拥有大量滩涂和微咸水资源,但土壤含盐量高、淡水资源缺乏,探究合理的咸淡水交替灌溉方法,可以促进滨海垦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选取江苏省滨海垦区典型土壤,使用3种不同矿化度(1、3、5g/L)的微咸水在夏玉米3个不同生育期(壮苗期、拔节抽雄期、灌浆成熟期)进行咸淡交替灌溉(“咸淡淡”、“淡咸淡”、“淡淡咸”)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后土壤上层积盐明显,夏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减小,胞间CO2浓度(Ci)由于气孔限制而减小,但随着矿化度的增大,非气孔限制引起Ci增大。微咸水灌溉后夏玉米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同时伴随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的增强。高矿化度咸淡水交替灌溉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和生产,拔节抽雄期夏玉米耗水量大幅增加,导致微咸水灌溉量增加,盐分胁迫最强烈,致使”淡咸淡”的灌溉方式表现最差。夏玉米在灌浆成熟期的抗性增强,此时微咸水灌溉对各生理指标影响较弱。在滨海垦区进行夏玉米种植,可在壮苗期采用较低矿化度的微咸水进行灌溉,而较高矿化度的微咸水仅适合在灌浆成熟期进行。  相似文献   

19.
1.磨浆机磨片的磨合及故障排除 目前农村大量使用小型磨浆分离机,这种机器能够一次完成粗破碎、磨浆、浆渣分离等几道工序,其工作原理是:原料被高速旋转的刺辊或粗磨齿及粗磨套先行切削、磨碎,再进入磨片之间进一步研磨,使纤维与淀粉的混合组织松散,并揉碎纤维组织,淀粉颗粒充分暴露并剥离开来,然后与水混合成为浆液。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阳江核电水库输水隧洞历次裂缝的成因,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着重描述了针对不同类型裂缝采取的诸如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化学灌浆等处理方法。经过事后观察和现场测试,证实所采取的措施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