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一、播种前防治冬耕、深耕减轻病虫害发生。实行轮作换茬、选用抗病品种、处理剩余花生蔓,减少病原等措施。结合早春耕,用熏蒸剂处理土壤,防治根结害虫等。为确保人、畜、作物安全,必须在播种前一个月施用。二、播种期防治1、防治地下害虫。结合花生播种,防治越冬后造成危害的金龟甲及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5公斤;或辛硫磷乳油或40%水胺硫磷乳油等药剂0.1-0.15公斤,堆细土30公斤或伴麦麸2公斤;撒于播种沟内。防治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5,(7):35
1.花生种子处理防治对象:花生倒秧和地下害虫。使用药剂及方法:用50%辛硫磷10毫升+40%多菌灵60毫升,对水800克,喷拌10公斤花生种,堆闷3~4小时播种。2.甘薯种苗处理防治对象:甘薯黑斑病。使用药剂及方法:用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浸甘薯种10分钟,取出育苗;也可用40%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浸甘薯苗基部5分钟,取出栽插。防治对象:地下害虫。使用药剂及方法:用甘薯  相似文献   

3.
<正>夏秋季栽培叶菜、茄果类蔬菜,采用防虫网覆盖技术,能有效防虫、防病毒病,并可缓和暴雨冲刷,改善棚内蔬菜生长环境,提高产量、提升品质。为确保防虫保产效果,蔬菜田采用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覆网前要杀死残留在土壤中的害虫和病菌。播种前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每667平方米(1亩)用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公斤撒施,或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土表喷雾,  相似文献   

4.
地下害虫巧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治地下害虫。既要抓好播种期的防治,又要做好生长期的防治。一、播种期的防治(一)土壤处理对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综合发生量每亩5000头以上)的田块,每亩用50%辛硫磷250克左右,或5005乳剂200克,拌细土25公斤,随撒随肥、翻入土中。(二)药剂拌种用20%甲基异柳磷乳油0.5公斤或40  相似文献   

5.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及作物: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辛硫磷乳油;豫花9327花生种. (二)防治对象:蛴螬、金针虫. (三)试验处理及设计: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59、50%辛硫磷乳油150g分别对水0.2kg,对照用0.2kg清水,拌花生种15kg,待种子充分翻拌后,在阴凉处晾干,随后当天播种.  相似文献   

6.
总结花生播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施肥、地下害虫防治、播前种子处理、播种等方面内容,以期能够达到一播全苗、合理密植,为取得花生高产、优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播种期 1.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重发区,每亩可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O.25~0.3公斤,加水1~2公斤,兑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也可亩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2.5~3公斤,兑细土15~20公斤,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  相似文献   

8.
冬暖型大棚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茄科蔬菜幼苗期:主要防治措施为土壤消毒、种子处理与幼苗喷药,具体方法如下:1.1土壤消毒防治地下害虫在播种前5~10d,用辛硫磷50%乳油与细河沙混配做成10%的颗粒剂,或用米乐尔3%颗粒剂2~3g每m2施入地下5~10cm覆土。播种时用五氯硝基苯40%可湿粉8g/m2或拌种双40%可湿粉按9g/  相似文献   

9.
菜博士信箱     
怎样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问:我们这里种的黄瓜及芹菜上发生了根结线虫病,如何防治?湖南邵阳邓昌雄答:根结线虫病是由线虫为害蔬菜根部形成根瘤(或根结),其形状及大小因蔬菜种类和线虫种类不同而异。由于根部组织被破坏,地上部生长衰弱,叶片发黄或呈萎蔫状,晴天中午前后尤为明显。防治方法:①实行水旱轮作。②化学防治。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亩(1亩=1/15公顷)3~5公斤结合整地撒施土面混和,或沟施,一般药效保持2年。用5%或10%粒满库颗粒剂,前者每亩10公斤后者每亩5公斤,在播种或定植时穴施或沟施。黄瓜生长期发生线虫,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相似文献   

10.
几种化学农药防治花生地下害虫效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皖东地区危害花生的地下害虫优势种群是蛴螬(白土蚕)和地老虎(黑土蚕)。不同药剂对土蚕等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以硫丹、地鹰和40%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的效果最好,增达90%以上;乐斯本和敌百虫防治地下害虫的效果总平均达80.4%和77.7%,生产上也可以推广应用。不同花生品种的荚果被害率与防效规律基本趋于一致,不同花生品种对土蚕等地下害虫的危害存在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防治花生病虫害,一般要在花生生长周期内施用农药2~3次,而安徽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由于攻克了农药控制释放技术,只在花生播种时施用一次,即可控制花生全生长期内蛴螬等各种地下害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10%益舒丰防治花生根结线虫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10%益舒丰对花生根结线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花生播种前开沟施药后覆盖一层薄土后播种,每亩用1-1.25公斤,防效可达67.1%和86.8%。  相似文献   

13.
经多年生产实践调查统计,花生发生烂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一是虫蛀烂果;二是干旱烂果;三是多雨烂果;四是鼠害烂果;五是机械烂果。针对上述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夺取花生丰产丰收的关键。一、药物处理花生在播种时尽量用花生专用种衣剂包衣,效果较好。或在花生播种前整地时,每公顷用5%的甲拌磷或辛硫磷颗粒38~45千克,拌土225~300千克,堆闷后撒于播种沟内。播  相似文献   

14.
<正>手机尾号为8697的用户问:花生上的主要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专家解答:防治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和棉铃虫等地上害虫。对播期早的春花生,根据虫情,在7月初花生下针期,选用25%噻虫嗪悬浮剂或50%辛硫磷乳油、40%毒死蜱乳油等1000倍液灌墩;或按上述药剂每667平方米有效成分100克拌毒土,趁雨前或雨后土壤湿润时,将药剂集中而均匀地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一、玉米播种期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一)减少虫源及时销毁或封存玉米秸秆以减少玉米螟、桃蛀螟、灰飞虱等虫源。玉米螟防治强调秋季秸秆还田,减少虫源基数。玉米播种前,清除田间、田边、沟边杂草。合理安排种植方式和播种时间,减少灰飞虱的传毒几率,预防粗缩病。(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每667m~2用14%毒死蜱颗粒剂1.5kg或50%辛硫磷乳油0.5kg,拌干细土50kg,均匀撒施全田,  相似文献   

16.
<正>1.阳光晒。在玉米播种前,选晴天将种子薄薄地摊在晒场上(注意不能直接摊放在柏油路面或水泥晒场上,防止温度过高烫伤种子),连晒两三天,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病原菌,促进种子后熟,改善种皮透性,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有利于壮苗、增产。2.清水泡。用冷水浸种12~24小时,或用50℃温水浸种6~12小时,可使种子发芽、出苗快而整齐3.农药拌。(1)辛硫磷拌种:用50%辛硫磷乳油50克,对水20~40公斤,拌玉米种250~500公斤,可防治苗期地下害虫。(2)粉锈宁拌种: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可防治玉米丝黑  相似文献   

17.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结果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拌沙盖种防治花生蛴螬效果明显,荚果产量比拌种和沟施分别增产14.8%和17.9%,经济效益分别增加74.2元和104元,防效优于辛硫磷乳油灌墩,且药效期长,播种时一次施药可控制蛴螬全季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一、播种至越冬期(一)地下害虫、小麦吸浆虫对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和小麦吸浆虫并重或单独重发地块,每667m2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3kg,对水2kg,拌干砂土25kg均匀撒于地表,撒后耕翻。(二)小麦全蚀病  相似文献   

19.
景睿 《甘肃农业》2016,(6):39-40
利用种植绿肥和不种植绿肥两种措施,结合对绿肥种子药剂拌种和毒沙土处理土壤两种不同的方式防治地下害虫。结果表明,在前茬收获后利用空闲季节种植绿肥作物改良连作土壤时,结合每667m2用50%辛硫磷乳油50~80g对绿肥种子进行药剂拌种诱杀防治地下害虫,能达到高效、低剂量防治杀灭地下害虫的作用。经测定,在下茬蔬菜种植时土壤农药零残留,解决了以前对地下害虫防治时采用大剂量用药处理土壤和灌根造成的土壤农药残留问题,可以满足了A级绿色食品蔬菜生产对土壤农药残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小麦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成虫叫金龟子)、蝼蛄、金针虫.主要在秋种后和春季气温回升时危害小麦,造成缺苗、断垅和片断死苗,造成小麦一定程度的减产.1.通过精耕细作,轮作换茬,中耕除草等途径减轻危害,挫伤或拾取害虫,灯光诱杀成虫等办法减少虫源.2.播前药剂拌种,可选用50%辛硫磷或40%甲基异柳磷,或50%1605,或50%甲拌磷乳油100克,对水3~5千克拌种50千克,堆闷3~4小时后播种.3.药剂处理土壤.在播种前,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或2%甲基异柳磷粉或1%1605粉或3%甲敌粉2~2.5千克,或3%呋喃丹颗粒剂1.5~2千克,结合整地对土均匀撒施耙入麦田.4.毒饵诱杀.主要用于蝼蛄发生量大的田块,用5千克炒香的麦麸等加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50%1605乳油50~100克,对适量水制成毒饵,每亩施用1.5~2千克,可防治蝼蛄兼治蟋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