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文人雅士钟爱山形石由来已久。早在唐宋明清时期,山形石都被士林文人供于书斋,把玩欣赏,出诗入画。清代梁九图《十二石斋纪略》言:“有客人来,见吾整日磨挲抚弄奇石,若有所得,甚是奇怪。吾便答:再这石头,具备峰峦、陂塘、溪涧、瀑布、峭壁、岩壑、磴道诸体、湖山胜概,毕在眼前。吾可以省却登蹑之劳,极遨游之趣,其乐就在其中啊。”山形石之所以被历代士林文人所青睐,就在于其“方寸之地纳万千气象,蕞尔之石寓山岳精冲”,蕴涵了山川峰峦奇险雄秀之神韵,与我国传统的崇山理念相契合,使人能领悟到小中见大,浅中见深之哲理。在精微中追求广大,从细小处探究宏博。禅学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始终是中国士大夫阶层内心世界的精神支柱,表现在艺术欣赏上,追求  相似文献   

2.
浅谈山(水)石盆景“物象”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的“物”指未加工的自然山石景色,“象”指以筛选、浓缩、组合自然山川景色为创作过程而形成的自然景观。山石盆景,它既区别于“浑然天成”的山形石;也区别于以化工原料制作的山川景观模型。它以凝炼的艺术手法,浓缩自然山川(水)景色于盈尺之间,使人恍若置身山川大壑之中。  相似文献   

3.
您独具慧眼地购入这么稀有的奇态石材,可说相当难得。根据照片的样子,丝毫看不出任何人为加工之处,可说是一块相当奇特的自然石。主副高低之安排也恰到好处,宛如突起之岩礁,剧烈隆起细长突出的部分,颇富意趣,可说魅力十足。此外,整体看起来也很均匀,尤其形状亦具妙味,若仅作为雅石观赏也不错。  相似文献   

4.
古人认为,石是“天地至精之器”,“石配树而华,树配石而坚”,对于盆景制作者来说,石不可少。树桩盆景的配石(或称点石),犹如美人簪花,古松挺立,幽岩相伴,则愈显精神;树桩盆景的配石更似一幅书画中的款识,书画有款丽妙,亦有款而败,得者能天然生色,失者则有伤布局。配石应力求自然,构图也要浑然一体,避免矫揉造作,顾子而失  相似文献   

5.
赏石漫议     
一块观赏石质量的好与坏,首先是看它是否自然完整、无破绽或碰伤新痕、或有没有经过人工斧琢。如果是由于旧伤疤之凸凹形成的自然弯度之状态,则为上品。其二讲求天然的造型,着重在石相的奇、雅、禅等意境,如石体的平衡度、比例的协调、支力点的均匀等等。第三是质地的细密与奇尤,要求的天然硬度特别高,这样才能避免人为的做手脚。之四则查验色泽度,一般色彩愈深厚黝黑,品味愈高,或者是由于黑色象征严肃幽玄、古朴情重,易于为人接受吧。而彩色较次之,浅色再次之。最后是说也说不清的禅味。因为石身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岁月无情的累  相似文献   

6.
仙人山是仙人掌科中一些柱状畸形似山品种的泛称。在多浆植物中,由于其具有水石盆景的实感和山水画的韵味,而倍受人们青睐。仙人山之美首先在于山形之美,而山形之美诚然与艺术造型有关,但是与种植材料(仙人山多用扦插繁殖,下称扦穗)的雏形关系更为密切,如果雏形不好,想要造出好形,亦是不可能的。根据我们的实践,扦穗的取得方法和规格,是一切整形手段的基础。在盆栽植株上割取扦穗,而又不影响母株整体形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2001年金秋,笔者到云南元谋出差,有幸获得一个带有“中国”二字的奇石。“中国”石体积约为9.4厘米×4.8厘米×7.2厘米,重约480克,呈长方形椭圆体。石质坚硬细腻,石体灰色,“中国”二字呈白色,颜色对比鲜明。石体稳健、端庄而又完美,给人以力量和尊严。“中国”二字自左至右排列在石正面,不疏不密,布局合理,自然流畅。“中”字为行书阳字,而“国”字左边一竖为行书阳笔划,中间的“玉”  相似文献   

8.
“天河”本指“银河”。但这里则是对瀑布与飞流从天而降的一种自然现象的比拟与形容。如右图,是一方产自湖北省十堰市境内的汉江剥皮石,由于系硬软两种石质构成,而居中带状宽线的这种软质部分因在河道中长期受酸、碱性的差别侵蚀而显露出一条由上而下酷似河流、瀑布般的深槽,且深槽两侧线条规整而流畅自然,硬软两种石质色差对比度尤为强烈。奇  相似文献   

9.
惊涛拍岸(18x11×lO。厘米)千峰竞秀(36×1 7×13厘米)唠山绿石不但以色彩典雅、石质晶莹润美著称,更因其奇幻多变深受古今中外赏石家喜爱。 吩山绿石是变质岩,产于青岛唠山山麓的仰口湾,因大量蕴藏于海中,所以又称海底玉丫。其主要成份是绿泥石、娟云每等,在地壳中受岩浆热力作用而成。由聆不同部位受热温度不同,以及内部矿物成谕。似砂杨形变绿黄份不同,化和色采 唠让阶从白、丰富多彩的结晶变绿色为基调,其色、粉绿、浅绿、探深黑,再杂以赌、其结晶有针状、柱、板状、层状、块状、放射状等。唠山绿石之美,主要在子复杂绿棕状等的色彩变…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南京地区的许多专业和业余树桩盆景制作者,都在努力探索具有南京风格的金陵树桩盆景。要创立金陵树桩盆景之艺术风格,我们首先要继承金陵画派“密笔短皴、积墨重渲”的画理。其次在加工形式上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力求“平中见奇”、“拙中寓巧”的传统风格,反对矫揉造作,削足适履;要师法自然,追求奔放、飘逸、古拙、清新,从而达到苍劲自然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石多景     
这是一件集图案、象形、景观石于一体的九龙璧石,规格为18×15×8厘米,属九龙璧(华安玉)精品。它的看点在于四面皆有观赏价值,而画面各不相同,情景和寓意自然也就不同了。其中正面和背面最有看头。正面《悟道》正面观之如"倡无为老聃论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山水盆景主要是以桂林山水为蓝本的。在创作中力求用"清、通、险、阔"(即清雅秀丽、通远而有层次、山峰奇险而水面开阔)的表现手法,来再现桂林水秀石亦秀、山奇洞也奇的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3.
奇石与雅石     
碳酸钙在水的作用下,经漫长时间的滴滤形成了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岩溶石,此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奇就奇在.由于碳酸钙溶液的不同纯度、密度和浓度及特殊的洞穴地理条件而天然地塑造成有浮雕花边的圆框镜子,镜面光洁,足可照人。鉴赏此石,使我想起一段名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我玩石甚笃而有所悟和所得,故续之日:以石为鉴,可助养德。 倪古富供稿卧江龙(灵璧石) 姬民生收藏渔归国(吕梁石) 曹克亭收藏乘风破浪(吕梁石) 曹克亭收藏 玉兔(黄蜡石) 丘集蕃收藏黄元正供稿奇石与雅石…  相似文献   

14.
一中远山水盆景布局,是一种介于高远与平远之间的构图方式。其以中景为主体,远景为呼应,强调整体的协调,而非一味追求盆石的姿态奇异。它既可反映高山大川,也可表现岭脉逶迤。尤以刻画江南山水风情最为适宜。石法处理多用披麻皴,以反映当地山形特点及加强山石的质感。目前,苏南一带特别是无锡地区的山水盆景布局上用此法渐多。二江南山水,天真幽淡,明净清新,非有心之人,其生动之气韵,难以管窥一斑。北宋文豪欧阳修曾说过:“萧条淡泊,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盆景创作此题材,也意与此  相似文献   

15.
我省可用于制盆景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单论石料就有雪玉石、水晶石、冰洲石、砚石、黄蕉石、黔湖石、紫袍玉带石等数十种之多。最绝妙者首推“紫袍玉带石”。此种石料七彩斑斓,好似中国画之泼墨渲染,形似流云飞雾,变化莫测,其间又交织着丰富流畅的彩色石纹,好似精细描绘而成,  相似文献   

16.
一、特色与风格 漳州榕树盆景经几代人的努力实践,在认真吸取各大流派的经验、长处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本地实际,坚持“师法自然,崇尚艺术”的创作法则,勇于探索,大胆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 1.种类齐全。气根型、老树桩型、薯块型、姜块型、怪根型等样样齐全。 2.桩型纷繁。盆树桩型除各种标准树形外,以老树桩为例,其造型千姿百态,千奇百怪,有奇形、怪形、山形、意境形、奇石形、附石形、朽木形、怪根形、多杆形、丛林形、象形形、枯木逢春形……,仅“山形”一类,就有山丘形、奇峰形、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造就了石头,又加鬼斧神工,于是,形形色色的奇石、巧石、雅石、丑石走上了书柜案头,成为人们赏玩珍藏的宠物。古人论石有“漏、透、瘦”之说,归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形。而就“形”论,还应该包括“皱”。一块石头,皴皱遍体也是一种韵致。诸如“色”、“质”更不待言。唯有一个“理”字,似乎谈论较少。我们欣赏雨花石,除了它的质地色彩,还在它的纹理,那云霓飞瀑般的种种图形,往往令人称绝。  相似文献   

18.
附石盆景的美感既来源于树,又来源于石,更来源于两者恰当得体的配合。这恰当得体,应以符合自然界的特征为标准。自然界的峰石千姿百态,在这些峰石上生长的树的形态,也常因峰石形成结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附石盆景的作者善于抓住这个特点,准确地选用石材和树材,并精密地配合,就能创作出高品味的作品。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以石为峰取其峻:山峰式的附石盆景多以自然界的独峰为仿体。自然界的独峰,以其高峻为特色。如果峰顶上生长一棵挺拔的大树,这树就是那种力拍云天、傲视苍穹的英雄树。若树长于峰壁间,则峰巅突兀,似刺破青天锷未残;  相似文献   

19.
汪建军 《贵州茶叶》2005,33(1):37-39
石阡县属黔东武陵山茶区,茶业是我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历史悠久(距今400多年)、品质优良。据陆羽《茶经》(成书于780年)中记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夷州包括石阡。1948年《贵州通志》载:“石阡茶、湄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  相似文献   

20.
石选14[邢台6871×(晋68-389×辽632-125)F4]系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科所育成。1990年3月经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0年推广面积40余万亩。特征特性石选14株高100厘米左右,株形松紧,适中,近似塔形。果枝较细,植株清秀。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