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环境对3种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甘农一号(Medicago varia cv.Gannong NO.1)、牧歌(Medicago sativa L.cv.Ameri Graze 40)、新疆大叶(Medicago sativa L.)的萌发和部分保护酶活性及叶片相对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EG浓度升高(PEG浓度5%~25%),3种紫花苜蓿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发芽势皆明显降低,叶片相对含水率基本无显著变化,保护酶活性变化各不相同。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得出,3种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期抗旱性强弱次序为甘农一号新疆大叶牧歌。  相似文献   

2.
光照、干旱交互作用对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进行室内萌发实验,以PEG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3种光照(全光,遮阴,黑暗)、3个PEG浓度(0%,10%,15%)及其二者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光照条件下,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根长和芽长均有下降的趋势。轻度干旱(10%PEG)胁迫时,遮光和黑暗条件下种子的发芽能力显著高于对照,且在黑暗处理下萌发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重度干旱(15%PEG)胁迫时,黑暗处理促进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光照、干旱及其二者互作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野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干旱的响应依赖于光强,遮光可缓解干旱胁迫对野大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提高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以生菜(Lactuca sativaL.)、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var.botrytisL.)、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chinensis L.)4种蔬菜的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处理萌发期种子,比较这几种叶菜种子萌发期的抗盐性.结果发现,20 mmol/L NaCl处理对4种蔬菜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但浓度超过50 mmol/L的NaCl均表现为抑制作用;4种蔬菜的耐盐浓度大小依次为:西兰花>大白菜>小白菜>生菜.  相似文献   

4.
硼酸和蔗糖对马铃薯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9个品种(系)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硼酸和蔗糖的培养基对其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花粉在含15%蔗糖+90 mg/L硼酸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4~6 h时为最好的观察时期;在试验条件下,青薯2号萌发率最高,萌发率达到83.25%,最低为02-1-1,萌发率为70.20%.  相似文献   

5.
沈云光  管开云  王仲朗  冯宝钧 《种子》2005,24(12):21-25
采用不同的贮藏条件、种皮处理和播种基质对国产4种鸢尾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显示:4℃冷层积能明显促进长葶鸢尾(I.delavayi Mich.)、西南鸢尾(I .bulleyana Dykes)、金脉鸢尾(I.chrysographes Dykes)的种子萌发,而高原鸢尾(I.collettii Hook.f.)的种子在室温和冷层积两种贮藏条件下,萌发率能达到100%和98.33%,没有区别;去除种皮后,长葶鸢尾、金脉鸢尾的种子萌发率提高,但是种皮对高原鸢尾、西南鸢尾的种子萌发没有抑制作用,在剥皮和未剥皮的情况下萌发率基本相同;对比3种不同的播种基质,根据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生长情况,混合土(红土:腐殖土=1:2)、腐殖土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铜、镉、铅、锌对4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和研究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的前提.以蒸馏水为对照,采用培养皿法研究了Cu2+、Cd2+、pb2+和Zn2+单一重金属对4种豆科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2+、Cd2+、pb2+和Zn2+浓度的增大,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白三叶(Tri folium repens L.)、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的发芽率、发芽势呈不同程度的降低趋势;但在Cu2+<300 mg/L处理下,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并没受到明显抑制,反而有不同程度地促进;在Cd2+处理下,25 mg/L浓度对柠条种子萌发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柠条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Pb2+对柠条和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率种子的发芽表现为“低促高抑”.Cu2+、Cd2+、pb2+和Zn2+对4种植物根系生长均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Cu2+、Cd2+、pb2+和Zn2+离子浓度的增大,红豆草、白三叶、柠条和胡枝子种子萌发后形成幼苗的根长和苗长都呈降低趋势,对4种植物均表现为随着浓度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红果小檗种子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光照、温度、盐胁迫和PEG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1)全光照、全黑暗及12h光照/12h黑暗3种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红果小檗种子的萌发规律无显著差异,说明红果小檗种子在萌发期对光没有特殊要求,属于中光性种子;2)不同温度条件下,其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以25℃时最高,说明25℃是红果小檗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且在萌发期较耐受低温,但不耐高温;3)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其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出随盐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的趋势,但低盐胁迫下与对照并无显著差异,说明红果小檗种子在萌发期对低盐有较强的耐受性,0.2 mol/L为红果小檗种子的半致死盐浓度;4)在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其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势均呈现出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PEG浓度达到10%时,仍有60%以上的萌发率,说明红果小檗种子在发芽期对干旱胁迫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是一种较为耐旱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四种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  李宏哲  管开云 《种子》2005,24(11):10-13,68
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预处理、播种基质、光照和温度条件,对中国秋海棠属(Begon iaL.)4种植物:心叶秋海棠(Begon ia LabordeiLévl.)、圭山秋海棠(B.guishanensisSH Huang&YM Shu i)、粗喙秋海棠(B.crassirostrisIrm sch.)和兰屿秋海棠(B.fen icisM err.)进行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对种子萌发无显著性影响,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6 h后能明显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势,但对不同的种其最有效的浓度亦不同。其它条件均能显著影响秋海棠属植物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9.
水杨酸对玉米种子萌发早期耐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水杨酸(SA)引发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郑单958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15℃黑暗下用0.1 mmol/L的SA引发处理36h,在15%的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下吸胀不同时间(0,12,24,36,48 h),研究SA引发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胚、胚乳和种皮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期间,种胚中CAT活性、胚乳中可溶性糖含量、种皮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相对未引发种子,SA引发显著提高了种子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因此,0.1 mmol/L SA引发处理可以提高玉米种子萌发早期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0.
从金钗石斛植株中分离并筛选产吲哚乙酸(IAA)的内生细菌,研究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产IAA内生菌发酵上清液浸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从金钗石斛分离出645株内生细菌,通过salkowskis法筛选表明,63.4%的内生菌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其中有9株菌分泌量较高,分泌量为12.8~34.5 mg/L.基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它们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细菌.将内生菌发酵上清液浸种处理玉米种子,在未加PEG以及5%、10%和15% PEG的干旱胁迫条件下,其种子萌发率与对照组的相当或降低.但部分产IAA内生菌浸种处理可缓解高度干旱胁迫作用:在20% PEG条件下,有7株内生菌浸种处理后玉米种子萌发率显著提高,较对照组提高了4.7%~13.3%;25% PEG条件下,内生菌LJYPD 10处理的玉米种子萌发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5.3%.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求外源物质对干旱胁迫下大麻萌发的影响,以云麻1号和巴马火麻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培法,通过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索不同浓度(200,400,600mg/L和800mg/L)赤霉素(GA3)和维生素C(Vc)浸种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大麻萌发初期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PEG-6000干旱胁迫对大麻萌发初期幼苗的生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和Vc浸种增加了干旱胁迫下大麻萌发初期幼苗中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显著提高。利用隶属函数评价得出,云麻1号分别在600mg/L赤霉素和400mg/L Vc浸种处理时生理干旱缓解效果最好,巴马火麻在600mg/L赤霉素和600mg/L Vc浸种处理时,抗旱能力更强,且赤霉素处理效果优于Vc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木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0.1%、0.3%、0.5%、0.7%和1%NaCl胁迫条件下,山地木麻黄(Casuarina junghuhniana Miq.)、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 Miq.)和粗枝木麻黄(Casuarina glauca)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3个树种的种子萌发率、活力指数、发芽势以及幼苗的苗高和根长均呈下降趋势,不同种之间的木麻黄种子的发芽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钾、钠对水稻种子萌发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NaCl、KCl和二者的混合盐(摩尔比NaCl:KCL=1:1)处理水稻种子.测定其萌发率、芽生长率、首次萌发时间、萌发速率(GR)等指标.结果表明,低盐下萌发率与对照相差不大,但萌发延迟,芽生长受到抑制.当浓度大于240mmol/L时.萌发率才随盐度增加明显下降.比较3种处理,NaCl和NaCl+KCl对芽生长的抑制程度相差不大,都明显低于KCl,低盐下3种处理萌发率没有差异.只有当盐度大于240mmol/L,相同盐度下,萌发率才随着K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这些数据都表明,高盐度下,钾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种子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钠.  相似文献   

14.
胡枝子和紫穗槐包衣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猛  李绍才  龙凤  宋晓梅 《种子》2014,(4):69-71
在实验室内利用种子丸衣化技术处理2种林木种子,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砂土上做萌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膨润土作填料的包衣配方,在干旱条件下萌发后能够提高丸衣化种子的发芽率。配方中含5%和2%保水剂的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 L.)种子发芽时间均比对照提前2~3 d;配方中含5%保水剂的胡枝子和紫穗槐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胡枝子最大增加34.33%,紫穗槐最大增加31%。配方中含5%保水剂和65%膨润土包衣种子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培养基质及条件下对海仙花报春(Primula poissonii Franch.)、香海仙报春(Primula wilsonii Dunn)、多脉报春(Primula polyneura Franch)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3种报春花的种子萌发情况是多脉报春>香海仙>海仙花报春.在四种不同的培养基中,MS及N6培养基对报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比改良WPM、Miller培养基好.不同糖浓度及pH4.5~6.5对报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无明显影响.GA处理能缩短报春花种子萌发时间.人工气候箱条件下报春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比在培养室的条件下更好.光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但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又会使报春花的幼苗叶片白化,产生光抑制,造成幼苗的死亡.在遭受光胁迫时,海仙花报春比多脉报春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春性饲草型小黑麦芽期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黑麦芽期主要性状与抗旱性的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个春性饲草型小黑麦品种(系)在水培与模拟干旱2种条件下芽期主要性状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的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拟干旱条件下,各指标变化值与种子萌发抗旱指数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依次为:根冠比、芽鞘最大值、最大胚根长、芽鞘存活率、根数.  相似文献   

17.
《种子》2019,(3)
利用气候箱培养,分析温度和PEG浓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沙区3种优势植物鲜黄小檗(Berberis diaphana)、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大果圆柏(Sabina tibetic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果圆柏种子在该实验处理条件下没有萌发;金露梅萌发最适温度为25℃,鲜黄小檗种子15℃萌发情况最好,发芽指数和发芽势较高,35℃时3种植物均不能萌发;轻度干旱胁迫(5%PEG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中度干旱胁迫(10%PEG浓)显著减低了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对发芽势的影响较小;当重度胁迫时(20%PEG浓度),显著抑制了种子萌发,鲜黄小檗种子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6.67%,但低温条件下重度干旱胁迫时,金露梅种子的萌发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抗旱性综合评价的结果显示,金露梅、鲜黄小檗种子萌发阶段的抗旱性强弱表现为金露梅强于鲜黄小檗。2种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和水分变化响应的差异,体现各自对生境的适应特性。  相似文献   

18.
豇豆优异种质产量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佩芝 《作物学报》1996,22(5):626-628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是我国主要食用豆种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广泛,我国除个别省(区)外,都有豇豆的生产。我国的主要产地在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广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西、贵阳、云南、四川及台湾等省(市,区)。豇豆在我国的生产面积尚元详细统计资料,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特别是在山区丘陵地发展较快。  相似文献   

19.
一绿豆(Phaseolus radiatus L.; Phaseolus aureus Roxb.; Vigna radiata(L.) Wilczek.),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就有“菉豆”栽培的记载。1966年  相似文献   

20.
张宏宇  饶琼  杨长举 《粮食储藏》2006,35(5):8-10,14
测定百里香thyme(Thymus vulgaris)、肉豆蔻nutmeg(Myristica fragrans)、豇豆种子cowpea seed(Vigna unguiculata)三种寄主对烟草甲的生物活性。在温度为28±2℃,相对湿度(R.H.)为70%±5%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烟草甲在三种寄主上的发育、产卵、存活情况。烟草甲在百里香、肉豆蔻、豇豆种子三种寄主上从卵到成虫发育历期分别为32.17 d、40.45 d、35.77 d。雌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产卵量也有显著不同,从百里香上的70.65粒/雌到肉豆蔻上的56.36粒/雌。幼虫成功羽化成成虫的存活率在37.33%(肉豆蔻)到64.50%(百里香)之间。雌成虫在百里香、肉豆蔻、豇豆种子三种寄主上的寿命分别为31.60 d2、6.29 d、28.64 d。烟草甲在百里香属植物上最大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净繁殖速率(R0)分别为0.08、1.02、88.03。生命表分析表明,在三种寄主中百里香是饲养烟草甲的最适寄主,肉豆蔻最不适合做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