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石河子地区某牧业公司.分别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引进怀孕7月龄左右的黑白花奶牛5400多头,在内地一隔离场隔离45天后,经过当地出入境动物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后.用汽车长途运输5天后。到达新疆石河子地区某牧业公司奶牛基地。到达基地的第1天有3头牛、第2天有7头牛、第3天有4头牛,共计14头牛,陆续开始发病。其临床症状为,食欲废绝或少食、体温轻度升高(39.6℃~39.8℃)、精神沉郁、严重者昏迷、多数卧地不起、少数偶尔站立一阵又卧下。采用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安神、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探讨肉牛启运前进行抗应激处理对降低肉牛引入后发病的效果,在运输前,对第1批的69头牛进行以肌肉注射科特壮为主的综合用药处理,对第2批的39头牛进行肌肉注射牛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处理,运输时间分别为32 h和36 h,途中不提供水和任何食物,牛运达后继续观察30 d,记录环境温湿度及发病情况,结果显示几乎肉牛始终都处于热应激的状态中;第1批牛和第2批牛在运达后陆续发病,2批牛分别在运后第9天和第13天前时,试验组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低,但之后到运后1个月,试验组又均比对照组的累积发病数高;运后第1批牛要比第2批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1.23%和20.29%。  相似文献   

3.
1基本情况2004年5月25日,峨山县某户新建成的牛场到山西省某市购买黄牛40头,经5 d运输后于30日到达,运输中死亡4头。运回下车时部份牛由于口渴抢水喝而互有踩踏,7月11日相继有5头牛发病,表现为拉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症状,经用青霉素400万U、安乃近15 mL、地塞米松15 mg混合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 d,症状消失。7月22日上述5头牛又相继发病,用以下处方治疗:第1组:青霉素400万U,地塞米松30 mg、糖盐水500 mL混合静脉注射;第2组:维生素C 50 mL、10%葡萄糖250 mL混合静脉注射;第3组:水杨酸钠20 mL、10%葡萄糖250 mL混合静脉注射;第4组:葡…  相似文献   

4.
甘肃某地的成年黄牛三头被疯狗咬伤,其咬伤部位分别为背部、臀部和后肢,一头牛于咬伤(背部)后60天发病,另一头牛于咬伤(臀部)后80天发病,第三头牛始终保持健康,未见到有任何可疑的临床症状.据畜主说:发病黄牛,表现兴奋不  相似文献   

5.
1 发病情况 2003年12月14日,未央区某奶牛饲养场发生奶牛急性死亡病例,笔者赶到时已有2头死亡。询问得知:当日晚10时许,挤奶完毕,忽听到运动场奶牛一声哞叫,畜主随即察看,发现1头牛倒地四肢抽搐,不时摔头,并很快死亡;次日凌晨,又有1头牛倒地抽搐,畜主按老鼠药中毒给予治疗,随后该牛也死亡。还有1头牛卧倒在地,舌伸出口外,流涎,肩部和臀部肌肉有明显的震颤,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 2005年3月互助县某养鸡专业户从甘肃某鸡厂购进商品代“来航”雏鸡600只,刚引进不到3d便有4只鸡逐渐发病,到引进第8d,发病雏鸡逐渐增多,并开始死亡,到第11d,达到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7.
2009年4月初,我区裕民县一养殖户到我站求诊.该养殖户共12头牛,其中5头奶牛产犊15 d后发病,其中1头死亡.病牛表现狂躁不安,头摇摆,口流白沫不停咀嚼,吼叫,感觉敏感,甚至有攻击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1发病情况宁安市江南乡四方村村民赵某家饲养夏洛来与本地黄牛杂交一代牛116头,自2003年7月4日起发现有6头牛羞明流泪,到15日止相继有52头牛发病,发病率为44.83%。从发病年龄看,成年牛发病39头,1岁以下幼龄牛发病13头,单纯左眼发病12头,单纯右眼发病16头,双眼发病24头,左右眼发病无明显的轻重差异。2临床表现患病牛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减退。临床表现以眼角膜、结膜的炎症变化为主。发病初期患眼羞明流泪,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眼半闭,有疼痛感。2~3d后,表现为角膜隆起,结膜和瞬膜红肿,角膜有针头或绿豆大的灰白色小点,不透明。如果病程持续10…  相似文献   

9.
1989年9—12月,宫崎县75户农户饲养的993头牛中有76头牛发生了 Ibaraki 病。发病牛大部分是4月龄到13岁的黑毛日本母牛,从刚发病后采的45份病牛血液中,有17份血分离出 Ibaraki 病毒,并查明发病后1个月内采的76头病牛血液全部为 Ibaraki 病毒抗体阳性。此外,9月对未发生本病的农户饲养的258头牛进行了 Ibaraki 病毒抗体调查。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 2007年3月29日,发病地区连降大雪,气温巨降,牧民道尔基家的28头牛和167只羊因无法放牧留在草栏中饲养,4月3日牛突然发病死亡,接着羊也开始陆续发病死亡。由于雪大封山,至4月9日笔者赶到时,其有19头牛和22只羊发病,其中牛死亡12头,羊死亡15只,牛、羊发病率分别为68%和13%,发病死亡率分别为63%和68%。  相似文献   

11.
今秋霜降后的第3天,黑龙江省穆棱市民主村个体养殖户老刘喂养的6头牛发病。运动后回圈时走路还好好的,第2天一早喂牛时,5头牛都早站起来吃草,唯有一头荷斯坦母牛起身费劲,站起来不愿活动,行走出现瘸腿现象,确诊为风湿症。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取“乳源康”和青链霉素治愈停药后不同时间的奶样,进行了乳酸菌的发酵试验。其中包括“乳源康”治疗组19头牛22个乳区奶样共计88份,青链霉素对照组17头牛19个乳区奶样共计95份。结果“乳源康”治疗组在停药后第3d和第4d有90.9%和100%的奶样可以进行乳酸菌发酵;青链霉素对照组在停药后第7d和第8d有94.7%和100%的奶样可以进行乳酸菌发酵。“乳源康”和青链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后,分别在停药后第3d和第7d,奶中的残留药物已基本代谢完;第4d和第8d达到正常牛奶的饮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5日某牛场为降低饲养成本,把胚移安格斯母牛群(共27头)赶至牧场放牧,7月23日有2头母牛发病,其它牛也相继出现症状。少数发病者病程持续3~5d,多者持续8~10d。27头牛中先后有22头发病,总发病率81.5%。发病一直持续到8月20日前后才陆续停止。其间该病还传至从未放牧的公牛群和犊牛群,引起1头公牛、2头犊牛发病。场内饲养的本地黄牛无1头发病。  相似文献   

14.
2007年8月21日,我们接到某奶牛场疫情报告,该场新引进青年奶牛106头,体重200到400千克,有20多头牛相继发病,已有3头牛死亡。畜主急邀会诊,笔者根据临床表现与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巴氏杆菌病和焦虫病混合感染,当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安达市磷肥厂下岗职工王金元自2002年3月16日从本市先源乡友谊牧场买回2头优质成母牛,当晚就有1头牛产下1母犊。现在,他的牛已繁殖到了4头,到今年4~6月份还有3头牛相继产犊,存栏将达到7头。他养的奶牛产奶量很高,第一个泌乳期2头产奶牛(305天)共产奶22吨,其中有1头牛产奶量12.5吨,除买牛成本外,鲜奶纯利润11000元,当年就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16.
1 发病情况。2002年5月8日,某牛群在麦地放牧后,畜主发现有2头牛情况异常,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舌伸出,拉稀,未来得及治疗就死亡了。在这同时,陆续有7头牛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7.
1发病情况 驻马店市确山县某牛场,存栏30头牛,体质量大约是600kg,因为居住地方靠近山区,放牧比较方便,为了节约饲养成本,2012年6月5日上午去放牧,大约在2个多小时后,有几头牛开始发病,当我们赶到该牛场就诊时,已有15头牛出现发病症状,其中有2头牛因抢救不及时,最终因窒息和心脏麻痹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春某新建育肥牛场从吉林某黄牛交易市场引进30头夏洛莱和西门塔尔架子牛,年龄均在1岁左右,膘情中等,引入2d后陆续发病,至第4天接诊时已有1头牛死亡。牛群普遍厌食,反刍减弱,体温在40.3~41.2℃之间,个别牛腹泻。突出症状为鼻腔有大量黏液、脓性鼻汁;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呼吸加快,咳嗽。听诊肺呼吸音粗,有湿性哕音,口腔黏膜潮红,舌苔发白。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春某新建育肥牛场从吉林某黄牛交易市场引进30头夏洛莱和西门塔尔架子牛,年龄均在1岁左右,膘情中等,引入2d后陆续发病,至第4天接诊时已有1头牛死亡。牛群普遍厌食,反刍减弱,体温在40.3~41.2℃之间,个别牛腹泻。突出症状为鼻腔有大量黏液、脓性鼻汁;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呼吸加快,咳嗽。听诊肺呼吸音粗,有湿性哕音,口腔黏膜潮红,舌苔发白。  相似文献   

20.
其他疫情     
禽传染性喉气管炎2004年3月5日OIE报道,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穴拉丁美洲岛国雪暴发一起传染性喉气管炎,受感染的有产蛋鸡、鸭、公鸡和鹦鹉。死亡408只,销毁17266只,共有17674只受到威胁。到目前为止附近地区没有发生疫情。水疱性口炎2004年3月11日OIE报道,在玻利维亚暴发一起水疱性口炎,有1头牛发病,共有52头牛受到威胁。这次疫情可能是由于与其它或临近地区的易货贸易而造成的。裂谷热2004年1月塞内加尔暴发一起裂谷热,有1头牛发病,共有12头牛受到威胁。到目前为止,OIE还没有收到2004年2月的信息。2004年1月在莱索托暴发2起裂谷热,有4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