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不同药剂对西瓜枯萎病防治的试验结果表明,2.5%适乐时悬浮剂1000倍对西瓜枯萎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棉叶螨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整个生育期都可形成危害。为确保对棉叶螨的防治效果,延缓其抗药性产生,2018年以30%(质量分数,下同)乙唑螨腈悬浮剂为研究对象,在山东夏津设置30%乙唑螨腈悬浮剂10 g(每666.7 m2用药量,下同)、1.8%阿维菌素乳油40 g、15%哒螨灵乳油40 g药剂处理,并设空白对照(喷施等量清水),测定供试药剂对棉叶螨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棉叶螨发生盛期初每666.7 m2施用30%乙唑螨腈悬浮剂10 g,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棉叶螨的防治效果较好。说明该药剂可以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应用10%恶霉灵纳米乳控制棉花枯萎病的技术,用10%恶霉灵纳米乳、50%多菌灵WP分别处理棉花,结果表明:10%恶霉灵纳米乳灌根后第20天的防治效果在97%以上,秋桃盖顶时喷施叶面后第10天的防治效果在84%以上,均高于对照药剂50%多菌灵WP。测产结果表明,示范田皮棉产量比药剂对照田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4.
棉花苗期枯萎病的防治是保证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冀棉11为供试材料,设置0.5%(质量分数,下同)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3个不同剂量进行播种前土壤处理(混土撒施)。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使用0.5%嘧菌酯·口恶霉灵颗粒剂20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棉花苗期枯萎病药后3周时的防治效果均超过36.0%,与单一使用25%嘧菌酯悬浮剂135 g·hm-2和15%口恶霉灵颗粒剂150 g·hm-2相当;该药剂处理对棉花出苗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使用该混剂可降低使用单一药剂导致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推荐使用方法和剂量:先用该药剂与土壤按质量比1∶3混匀,然后均匀撒施土壤中,制剂用量为40.0 kg·hm-2(有效成分用量200 g·hm-2)。  相似文献   

5.
以冀棉11和鲁棉研21为供试材料,以枯草芽孢杆菌拌种为药剂对照,并设空白对照,分别于温室和田间进行药效试验,评估种子处理剂"入田"拌种处理对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个拌种剂量均可以显著减轻枯黄萎病发生,拌种用药制剂量为10 m L·kg~(-1)(以种子质量计,下同)时对棉花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播种后20 d为55.4%,显著高于药剂对照(50.2%);拌种用药制剂量为20 m L·kg~(-1)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播种后90 d时对黄萎病的防效为47.4%,显著高于药剂对照(31.4%)。推荐"入田"种子处理剂用于防治棉花枯黄萎病的使用剂量为10~20 m L·kg~(-1)。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的连续种植和棉花枯萎病生理小种的变化,棉花枯萎病呈逐步加重的趋势,据调查发病率达1 0 %~40 % ,对棉花生产构成威胁。为了试验筛选防治棉花枯萎病的优秀药剂,于2 0 0 3年进行了药剂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滨州市滨城区里则镇连续种植棉花5年以上棉田进行,肥力中等,土质为沙壤土,试验前几天有降雨过程,枯萎病部分显症并相对较重。棉花品种为99B,7月2日试验时天气晴好,日平均气温2 8℃,无风,喷药后6小时遇小雨。试验药剂:2 .5 %适乐时(先正达公司生产,市售) ;2 0 %甲基立枯磷(连云港东海农药厂生产,市售) ;5 7.6%冠…  相似文献   

7.
4种杀菌剂防治棉花烂铃病田间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棉花烂铃病的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2012和2013年在江苏省大丰市开展了25%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6.1%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850倍液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防治棉花烂铃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对棉花烂铃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25%嘧菌酯悬浮剂700倍液对棉花烂铃病的防治效果最好,2012年的防治效果为50.70%,2013年的防治效果为75.21%,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不同施药次数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嘧菌酯悬浮剂1 350 g/hm~2、24%噻呋酰胺悬浮剂345 g/hm~2、25%丙环唑乳油600 g/hm~2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均在87%以上,43%戊唑醇悬浮剂的防效为74.38%;4种药剂的田间药效比生产上常用药剂井冈霉素的防效分别提高0.79倍、0.75倍、0.69倍、0.43倍,头季和再生季每hm~2综合增收6 499元、4 042元、2 051元、1 913元。从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来看,25%嘧菌酯悬浮剂、24%噻呋酰胺悬浮剂、25%丙环唑乳油均可以作为本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体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合豫南植棉区防治烂铃病的化学药剂,2015年在南阳市宛城区汉冢乡开展了5种化学药剂加助剂(新高脂膜)防治棉花烂铃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豫南植棉区棉花成熟期的田间气温低、湿度大的小气候环境下,喷施杀菌剂加助剂(新高脂膜母液)对棉花烂铃病的防治效果在17.06%~34.70%,以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新高脂膜母液处理的防治棉花烂铃效果较好,相对于喷清水(ck1)和空白(ck2)的防效分别为41.35%和34.70%,适宜在豫南植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棉花多年连作重茬,新疆棉田棉花枯萎病呈上升趋势,为了探索顽病立克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不同药剂及不同浓度的大田对比防效试验,以筛选出最佳效果的防病药剂,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四十五团5连6#地,多年棉花连作,属棉花枯萎病发生较重棉田。供试药剂:顽病立克,河南省南阳卧龙农药厂提供;昼夜长,陕西博宇农化有限公司提供。供试棉花品种为Dp99B。试验设4个处理:A.顽病立克1000倍液;B.顽病立克1500倍+灌根;C.昼夜长700倍液;D.清水为对照,重复3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2.6m2,试验总面积…  相似文献   

11.
30%度锐悬浮剂防治宿根蔗螟虫和绵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6%杀虫双颗粒剂为对照药剂,研究30%度锐悬浮剂不同施用量对宿根蔗甘蔗螟虫和绵蚜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度锐悬浮剂450 m L/hm2、600 m L/hm2、750 m L/hm2处理在药后15 d、30 d、60 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高于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其中以度锐750 m L/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高且差异显著。30%度锐600 m L/hm2处理药后30 d、60 d的防治效果与3.6%杀虫双颗粒剂的防治效果差异达显著水平。30%度锐3个不同处理,于药后130 d、160 d、190 d对宿根蔗绵蚜的防治效果均达到100%,而杀虫双的防治效果只有27.81%~8.20%,且防治效果随着时间延长递减。30%度锐3个不同处理间的甘蔗平均锤度和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杀虫双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本研究说明30%度锐悬浮剂对甘蔗螟虫和绵蚜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施用量建议为600~750 m L/hm2。  相似文献   

12.
依据药剂的田间推荐使用剂量,通过无人机喷施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和螺虫·噻嗪酮悬浮剂3种药剂,测定其对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防治效果(防效),为明确无人机施药防治南疆不同发生程度棉花蚜虫的效果和关键时期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药后3 d、7 d和14 d,3种药剂对棉花蚜虫轻度发生区(0%<蚜害指数≤25%)的防效均最高,对中度发生区(25%<蚜害指数≤50%)的防效次之,对极严重发生区(75%<蚜害指数≤100%)的防效最差。表明随着棉花蚜虫发生程度的加重和3种药剂用药量的增加,对棉花蚜虫的防效却在降低;在棉花蚜虫轻度、中度发生期进行无人机喷药防治,效果好且用药量低。  相似文献   

13.
对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药剂进行田间示范,验证其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处理在示范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对水稻稻瘟病防效好,与对照药剂25%咪鲜胺乳油以及空白对照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可以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防治甘蔗地白蚁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除虫菊脂类杀虫剂配成不同剂型药物防治甘蔗地白蚁的试验,以寻找出杀灭甘蔗地白蚁的药剂使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5%悬浮剂与2.5%粉剂对白蚁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用量为0.025 kg·ha^-1的悬浮剂和0.05 kg·ha^-1粉剂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陆健生 《中国棉花》2009,36(2):24-25
安徽省无为县植棉历史长,面积大,棉花苗病重。氨基寡糖素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强作物抗病性的作用。2008年4月,创世纪公司与本单位合作,开展了利用0.5%氨基寡糖素水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试验,以验证该药剂对棉花苗期枯萎病防治效果及添加在种衣剂中对棉花苗期抗病、促进苗齐、苗壮、根系发达的效果,并找出最佳施用方案。  相似文献   

16.
几种杀菌剂对甜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喷雾的方法,筛选对甜菜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及合理的施药剂量,结果筛选出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有325g/L苯甲·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00g/L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250g/L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25%乙嘧酚水悬浮剂800倍液,防效分别为73.46%、70.59%、69.48%、68.09%。  相似文献   

17.
10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市场上常用的10种杀菌剂单剂按照推荐剂量进行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试验结果表明,10种杀菌剂均对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质量分数,下同)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为89.1%;其次为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和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分别为87.1%和86.9%。杀菌单剂对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由好到一般依次为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嘧菌酯悬浮种衣剂>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35%精甲霜灵种子处理乳剂>20%甲基立枯磷乳油>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五氯硝基苯悬浮种衣剂>12%萎锈灵可湿性粉剂,各处理对棉苗生长安全无害。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应用新型药剂及复配防治棉花苗期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11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10.1叶期(11叶品种)和孕穗期施用240克/升噻呋酰胺悬浮剂、75%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或12.5%氟环唑悬浮剂等药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最好,可作为水稻生产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19.
选用鲁棉研21号为供试材料,分别开展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以评估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为0.2%的咯菌腈·精甲霜·噻呋种子处理悬浮剂(FS)药液浸种对棉花苗期病害和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浸种处理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并提高种子活力。播种第4天发芽势达73.33%,播种第7天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为91.33%和31.29,均显著高于清水浸种处理和空白对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显示,播种前使用该药剂浸种能够提高出苗率,对苗期病害的防治效果达62.46%;播种后第90天和第105天对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37.21%和23.23%,均显著高于清水浸种处理。本研究初步表明,使用0.2%咯菌腈·精甲霜·噻呋FS药液浸种处理对棉花种子安全,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并可有效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和黄萎病。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棉花黄、枯萎病已成为称国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克黄枯”是我国近年新开发的一种新型生物农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药效,1997年进行了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棉花专用9.5%生化克黄枯悬浮剂(河北深州市特种化厂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