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毛兔产毛量受到季节因素的显著影响,导致一年中各养毛期产毛量迥异,因而单次剪毛量×5的方法并不能简单地应用于长毛兔年产毛量的估计。该研究经过两年连续测定两批试验兔各5次养毛期剪毛量,结果表明:公母长毛兔1—3月份剪毛,单次剪毛量较高,4—7月份剪毛,产毛量逐渐下降,8—9月份剪毛,产毛最少,而后逐月较快回升,12月恢复到1月份剪毛量,全年各月份剪毛产量呈偏V字型,体重变化与产毛量相似;1—3月份和12月份剪毛产毛量(×5)与实际年产毛量的换算系数在1以下,4—7月份剪毛换算系数为1左右,而8月份和9月份剪毛换算系数远高于1,全年1—12月份换算系数呈偏钟罩型。研究揭示了长毛兔全年5次养毛期剪毛量的变化规律,获得了不同月份剪毛量估测年产毛量与实际年产毛量的换算系数,结果可为长毛兔生产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对长毛兔生产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的5月龄长毛兔7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兔,雌雄各半。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其余各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800、1 200 mg/kg的维生素C。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00 mg/kg维生素C时,能显著提高夏季长毛兔的毛长、日采食量和料毛比(P0.05),极显著提高长毛兔的产毛量和产毛率(P0.0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800 mg/kg维生素C时,能极显著提高夏季长毛兔血清T-SOD、GSH-Px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1)。综合考虑,夏季长毛兔饲粮中维生素C的最适添加量为800 mg/kg。  相似文献   

3.
1品种长毛兔品种与产毛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据测定,产毛量的遗传力很高,说明越是优良的高产长毛兔品种,其后代的产毛量就越高。因此,选养长毛兔种时一定要选优良的巨型高产长毛兔,体重在4kg以上,年产毛量在1500g以上。  相似文献   

4.
1 确保品种良种化 饲养良种长毛兔,提高群体产毛量,是养兔获得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从几年来的试养结果看,引进的巨型毛兔确是优良品种,其生产性能大大高于原有长毛兔品种:①体型大,成年兔体重5千克左右;②单次产毛量248克,年产毛量1 240克,是本地长毛兔产毛量的2倍以上;③特一级毛比例达70%以上;④平均每胎产仔6只,产活仔数5.5只,全年育成毛兔20只,仔兔成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5.
1 品种 长毛兔品种与产毛性能有着密切关系.据测定,产毛量的遗传力很高,即越是优良的高产长毛兔品种,其后代的产毛量就越高.因此,选养长毛兔种时一定要选优良的巨型高产长毛兔,体重在4千克以上,年产毛量在1 500克以上.  相似文献   

6.
经过业内人士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长毛兔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个体年产毛量有了较快的提高,较多的长毛兔饲养区出现了特高产的个体和群体,少数个体和群体的产毛量已超过了世界最高水平.这些成绩在养兔行业内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笔者认为,在肯定长毛兔品种选育工作成绩的同时,也应对当前的一些选育倾向给予关注和探讨.近10年来,长毛兔品种选育普遍地过分强调个体产毛量和体重指标,相对地忽视了对环境适应能力、繁育能力、遗传稳定性、抗热应激能力以及饲料转化率、产毛率等性状的选育和提高,而这些性状同样直接影响着长毛兔的饲养效益.高产种群引种和饲养难度大、饲养效益没有预期的理想,是当前长毛兔饲养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对此问题,笔者在此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供与同行商讨.  相似文献   

7.
粗毛型长毛兔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粗毛型长毛兔的产毛性状和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了估测。估测结果为:年产毛量、粗毛率、初生个体重,泌乳力和断奶个体重的遗传力分别为0.295,0.134,0.117,0.233,0.161;产毛量与粗毛率,初生个体重与21天个体重、21天个体重与断奶个体重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131,0.405,0.511。  相似文献   

8.
1、长毛兔:在保证较高产毛量的前提下,安哥拉兔育种今后应以进一步提高毛纤维品质,增强对市场适应竞争力,注意改善产毛率、毛料比等降低饲养成本的经济指标为重点,不宜单纯过高追求产毛量和增大体重.  相似文献   

9.
对选育出的鲁西平长毛兔核心群100只种兔的生长发育及产毛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年公、母兔体重分别为4.59kg和5.15kg,成年公、母兔年产毛量分别为1331.97g和1388.12g;体尺、体重、单次剪毛量间均吾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其中以体长与单次剪毛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116(P〈0.0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青蒿粉对安哥拉长毛兔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本试验。选用8月龄安哥拉母兔120只,按体重和产毛量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各组青蒿粉的添加量分别为0%、5%、10%、15%,养毛期60天。结果表明,随着青蒿粉用量的增加,产毛量、产毛率明显增加,饲料消耗量也逐渐增多,粗毛率在青蒿粉添加到15%(Ⅳ组)时最低。青蒿粉的添加有利于长毛兔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乳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湖北地区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的相关性,本研究选择2016年湖北省3个牧场的DHI数据,运用SPSS17.0中的双变量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分析产奶量与乳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个牧场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呈负相关(P0.01);乳脂率与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乳尿素氮均呈正相关(P0.01);乳蛋白率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与乳尿素氮呈负相关(P0.01);体细胞数与乳尿素氮均呈负相关(P0.01);产奶量与体细胞数简单相关系数-0.003(P0.05),偏相关系数-0.054(P0.01);体细胞数与乳尿素氮含量简单相关系数0.003(P0.05),偏相关系数-0.134(P0.01)。在产奶量与乳成分间关系研究中简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结果不一致,在多个变量相关性研究中,偏相关分析更能真实反映2个变量间本质联系。  相似文献   

12.
沂蒙巨型长毛兔品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系长毛兔为母本,先导入哈白兔血液,再迁入浙系兔、法系兔基因,从5000余只杂种后代中选择360只优秀个体(公母比为1∶5)组建育种核心基础群,经5个世代的系统选育,培育出产毛量高、粗毛率高、繁殖力强、适应性好、体型大的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该品系核心群的主要性能指标为:成年体重公兔5120g、母兔5385g,窝产活仔数7.43只,年产毛量1830g,粗毛率18.20%,料毛比42.5∶1,毛纤维品质优良。研究过程中共推广良种长毛兔254.77万只,杂交改良兔306.28万只,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13784.97万元。  相似文献   

13.
皖系粗毛兔血浆酶活性及其与产毛量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9只1岁龄皖系粗毛兔进行产毛量和血浆中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皖系粗毛兔1岁时血浆碱性磷酸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与产毛量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褪黑激素(Melatonin,MT)对长毛兔夏季产毛的影响。选择1.5岁左右的皖系长毛兔60只,其中公兔40只,母兔2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皮下埋植0、25、40、55 mg的褪黑激素,经过70 d的养毛期后测定各组产毛量及粗毛和细毛的长度变化差异,分析褪黑激素对长毛兔产毛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公兔40 mg埋植组产毛量显著高于埋植前产毛量(P<0.05),55 mg埋植组产毛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产毛量(P<0.05);母兔对照组试验后剪毛量显著低于试验前剪毛量(331.0 g vs 284.8 g,P<0.05),而3个褪黑激素埋植组试验后产毛量下降幅度并不显著(P>0.05)。皮下埋植40 mg或55 mg褪黑激素能够增加皖系长毛兔公兔或母兔的粗毛长度,但对细毛长度和兔毛细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长毛兔皮下埋植40 mg和55 mg褪黑激素能够提高公兔夏季产毛量且抑制母兔夏季产毛量的降低,同时增加公、母兔粗毛长度。研究结果可为褪黑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并为揭示其对促进长毛兔夏季兔毛生长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2~4月龄生长獭兔生长性能、毛皮质量、免疫器官指数和营养物质利用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月龄生长獭兔8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组、Ⅲ组、Ⅳ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75 mg/kg肌醇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毛皮面积、毛皮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被毛密度、被毛长度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被毛长度以Ⅲ组最长,显著长于Ⅰ组(P0.05),但与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被毛密度以Ⅳ组最大,极显著大于Ⅰ组和Ⅲ组(P0.01),显著大于Ⅱ组(P0.05)。3)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胸腺指数随着肌醇添加水平的提高呈升高趋势(P0.05)。4)饲粮肌醇添加水平对生长獭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干物质、总能、粗蛋白质利用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其中,干物质利用率以Ⅳ组最高,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组的总能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总能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组和Ⅳ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粗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综合以上测定指标,在生长獭兔饲粮中适宜的肌醇添加水平为75 mg/kg。  相似文献   

16.
珍珠长毛兔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70年代末期开始进行了提高长毛兔粗毛率和产毛量的选育研究 ,旨在培育出成年体重在 50 0 0 g以上 ,粗毛率 2 0 %以上 ,年产毛量在 1 2 0 0 g以上的优质粗毛型长毛兔。本研究采用提纯复壮的本地饲养的优良长毛兔为母本 ,德系长毛兔和唐行长毛兔为父本 ,采用三元杂交、多次选育、阶段育种、自群繁殖五个世代 ,培育出了国内外优秀粗毛型长毛兔 - -珍珠长毛兔。该兔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体型大 ,外貌一致 ,成年兔体重平均 52 39g,体长55.9cm;产毛量和粗毛率高 ,年产毛量 1 42 0 g,粗毛率 2 2 .2 % ,毛品质优良 ,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均达国标 ,符合毛纺工业要求 ;繁殖力高 ,年产 4~ 5窝 ,胎产活仔数 7.2 8只 ,成活率达到 98%。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荷斯坦奶牛60头饲喂4种不同紫花苜蓿干草配比、不同精粗比的日粮,以研究日粮配方对奶牛产奶量、乳脂率、经济收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大比例紫花苜蓿干草日粮(紫花苜蓿为24%DM)乳脂率显著(P<0.05)或极显著提高(P<0.01);日粮营养水平提高,产奶量提高(P<0.05 P<0.01);最佳经济效益日粮为含大比例紫花苜蓿,营养水平较低的日粮(P<0.01);在大的精粗比例下,紫花苜蓿干草不是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而青贮饲料配比为日粮成本的限制因素.合理安排精粗比例,适当使用紫花苜蓿干草,可提高奶牛饲养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stimate the genetic variation in pasture intake and digestibility of the selected diet by young and by adult sheep, and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sture intake and productivity traits. The pasture intakes of groups of young and adult sheep, each containing sheep from 11 bloodlines, were measured using the paired alkane technique. The wool grown, and its fibre diameter, over the intake measurement period were also estimated, as were liveweight and fat depth. Differences in pasture intake between bloodlines were largely related to liveweight in both groups of sheep, and were repeatable (t=0.8) between the groups. The repeatability of wool growth and wool growth efficiency was a little higher (t>0.9). Combining all the known estimates improved the precision of the genetic parameter estimates. The pooled estimates of heritability of DOMI, wool growth, wool growth efficiency and fibre diameter were 0.12±0.04, 0.37±0.05, 0.25±0.05 and 0.66±0.08, respectively.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of wool growth efficiency with wool growth and fibre diameter were 0.84±0.20 and −0.03±0.12,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for feed intake (as DOMI) with wool growth and fibre diameter were −0.02±0.17 and 0.40±0.15.  相似文献   

19.
铜水平对幼兔早期生长及毛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40日龄断乳幼兔24只(公母各半),按二元配置法随机分成4组进行试验。在基础日粮含铜14.21mg/kg基础上,添加硫酸铜(CuSO4·5H2O)使其铜水平分别为24.21、44.21、64.21mg/kg。结果表明:各组日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报酬提高不明显(P>0.05);不同水平铜对兔毛生长有影响(r=0.886),与兔皮的厚度呈负相关(r=-0.526);兔毛和兔粪中含铜量随日粮铜水平提高而增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04和0.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