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白绢病是一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普遍发生的病害,其寄主范围广,可危害多种植物,严重危害时,常造成作物减产.关于各种植物白绢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一直是植物病害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白绢病的有效控制必须建立在对该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此,首先介绍白绢病病原菌的特征、分布、寄主种类、危害症状、侵染循环与致病机理,然后进一步总结阐...  相似文献   

2.
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以蔬菜和花卉类受害种类多、危害重。锦州地区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美洲斑潜蝇的传播蔓延与危害。  相似文献   

3.
美洲斑潜蝇寄主广泛,以蔬菜和花卉类受害种类多、危害重。锦州地区采取农业、物理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美洲斑潜蝇的传播蔓延与危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豫北地区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和发生消长规律的综述,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瓜果实蝇是我国南方蔬菜水果生产的主要害虫种类之一,现已扩散蔓延至我国中部地区;介绍了瓜果实蝇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活习性、危害症状、防控困难及危害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诱杀成虫、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北方大白菜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白菜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发生种类较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大白菜丰产丰收。为确保无公害大白菜的生产质量和产量,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辅助化学防治,将病虫害的危害损失程度控制在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阐述菏泽市农田蟋蟀发生种类的优势种和优势种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介绍防治蟋蟀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植株的主要害虫,在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于其活动隐蔽,一旦大规模发生,防治比较困难,会造成受害玉米不同程度的减产,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本文分析总结了灯塔地区玉米螟危害与玉米产量间的关系,并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玉米螟防治措施,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的危害、发生,归纳了2010年江阴市褐飞虱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水稻中后期该虫重发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关键、生物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体系及相关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黔南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生现状及该虫的形态特征、主要习性与生活史及危害特点,从疫情监测和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面论述了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保护地蔬菜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方法]在2003~2006年研究菌核病病原菌侵染循环的基础上,探讨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方法。[结果]蔬菜菌核病病菌多为核盘菌,在土壤中以菌核的形式越冬,形成第2年的侵染源。幼嫩果实较老熟果实容易发病。温度20℃左右,大棚相对湿度在85%以上,有利于病菌发育,发病较重。蔬菜栽植密度过大和病田连作地菌核病发病较重。生态防治菌核病的措施包括深翻灌水、覆膜栽培、种子处理(温汤浸种或药剂浸种)、清洁田园、高温闷棚,均能控制病害的发生。1 000~1 500倍液的50%腐霉利、50%异菌脲、50%乙烯菌核利等可湿性粉剂对保护地蔬菜菌核病的防效较高。植株生长后期,仍要重点防治根茎部。[结论]该研究明确了菌核病病原菌的侵染循环途径,制定了以生态措施为主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分别调查了不采取防治措施田块和采取一定防治措施田块的发病率,详细讨论了在新的栽培条件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本省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关键时期为秧田期。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治虫防病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同时药剂防治灰飞虱,选用抗耐病品种,并通过一定的农业生产措施,达到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辣椒疮痂病、黑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猝倒病和白绢病的危害症状、发病特点,指出防治这些病害应在种植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采用以铲除菌源和药剂保护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v22菌株对茉莉花白绢病防治效果的方法,在测试Bv22菌株在茉莉花根际定殖能力的基础上,测定该菌株以及该菌株与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混配使用对茉莉花白绢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Bv22菌株可以在茉莉花根际中定殖,施菌液3 d后Bv22菌体数量逐步增加,20 d后为最大值,25 d后逐步下降,且Bv22菌株定殖根际的数量在各个测定时期均以Bv22菌液与戊唑醇混合施用处理大于单独施用Bv22菌液处理;Bv22菌株与戊唑醇混配使用对茉莉花白绢病的室内和大田防治效果均显著好于两个单剂单独使用时的防效。因此,利用Bv22菌株防治茉莉花白绢病,可以与戊唑醇混配使用,每隔20 d施1次,连续施3次,可提高其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稻纹枯病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鼎  王晖 《北京农业》2012,(21):260-261
水稻纹枯病(Rhizctonia solani)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俗称烂脚病,花脚杆,云纹病.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但以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早、中、晚稻皆可发生,引起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降低,甚至植株例伏枯死.本文通过分析水稻纹枯病的危害、特性、侵染、规律和防控措施,为水稻纹枯病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辽北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防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以全防病处理作为对照,产量损失率表现为全不防病不防纹枯病不防稻曲病,分别为5.53%,5.11%和2.79%;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时,防治纹枯病有助于降低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不防治稻曲病的穴发病率、穗发病率、结实减退率及产量损失率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生产中应重点对水稻纹枯病和个别品种稻曲病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水稻病虫害对水稻的高产优质影响很大,不同地域,不同生态环境其发生发展规律也不相同,本文着重对豫南稻区生产危害较大的主要病虫害: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螟虫、稻纵叶暝、稻飞虱等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探讨,从栽培措施、环境控制、药剂防治等方面阐述综防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中稻纹枯病对再生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免耕稻田纹枯病菌核在田间的分布特点,对纹枯病菌核量田间调查方法进行了改进。试验分别对15块免耕稻田采用传统的土壤淘洗法和直接观测法进行纹枯病越冬菌核量调查,结果表明,直接观察法测得的菌核数量远多于土壤淘洗法测得的数量,并且在省时、省力的同时也使调查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因此,直接观察法更加适用于免耕稻田纹枯病越冬菌核数量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番茄茎部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鸿岩  刘仁遵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561-5562
总结了番茄青枯病、枯萎病、立枯病、茎基腐病、白绢病5种茎部常见病害的症状特点,并着重介绍了它们的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