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进行不同培养基及pH值对双孢菇母种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双孢菇母种在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上长势及生长速度都明显好于单纯的PDA培养基,说明在适当的C/N范围内增加养分可以更好满足双孢菇母种菌丝对养分的需求。因此,麦粒+PDA综合的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可作为大面积生产双孢菇菌种的培养方案。2对双孢菇2796,pH值为6.5~7.5,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稍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双孢菇在我国发展虽然较快,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对技术掌握不够,失败率依然较高。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栽培实践,将总结出的实用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1.恰当安排栽培时间双孢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2~24℃;出菇及子实体生长适温为13~16℃。根据这一要求,栽培时间为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双孢菇的生长条件和棉柴栽培双孢菇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覆土是双孢菇生产所特有的一项技术措施,就是在双孢菇培养料表面覆盖一层土粒,用来防止培养料中的水分过度蒸发,稳定培养料的湿度;改善培养料的通气状况,促使菌丝体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土粒对菇体能起到支撑作用;覆土层中有一种球形菌丝微生物,它能利用双孢菇菌丝体产生的挥发代谢物而大量繁殖,这些微生物又产生许多能刺激双孢菇原基形成的激素类物质,从而促进双孢菇子实体的大量形成。本文介绍了双孢菇覆土的作用和覆土时的注意事项及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正>一、双孢菇特性双孢菇俗称圆蘑菇、洋蘑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县麦草丰富,夏季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生长,种植反季节双孢菇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养料:双孢菇是一种腐生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配料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母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双孢菇菌种进行了母种培养基的筛选,从菌丝的长势、长速和均一性三个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菌丝在8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双孢菇菌丝在玉米粉培养基Ⅱ(培养基F)上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日生长速度最快达4.12mm,菌丝生长速度较为一致,满管时间也较为整齐,可作为双孢蘑菇大规模生产时的母种培养基。  相似文献   

7.
双孢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营养价植极高,市场前景较好。利用麦秸畜禽粪种植双孢菇投资少、效益高,具有很大发展潜力。满城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具有丰富的麦秸资源,气候也适合双孢菇的生长,2008年满城县双孢菇种植面积1520亩,现结合该县生产实际,总结双孢菇种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双孢菇高产高效生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菇又被称作为洋蘑菇,以往双孢菇通常都是在我国南方开展种植,近些年来,随着栽培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双孢菇的种植也在我国北方逐渐的进行开展。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总结了双孢菇高效生产的栽培技术,并将其中的关键部分做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9.
冯鹏 《新农业》2012,(15):48
加强双孢菇栽培综合管理,创造利于双孢菇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繁殖的环境是有机双孢菇生长的关键。1.做好环境卫生制种和操作人员必须建立正常的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清除污染物并用药剂消毒,菇房、用具以及室内一切设备要经常清洗和消毒,进菇房注意鞋底及衣着整洁,最好能及时更换。  相似文献   

10.
双孢菇的产量主要集中在秋季,因此,双孢菇生产的秋季栽培管理很重要。文章介绍了双孢菇秋季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调控的原则和方法,通过协调通风换气、保湿、调温三者之间的关系,创造适宜蘑菇生长的环境,促进多出菇、出好菇。  相似文献   

11.
双孢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春早 《甘肃农业》2009,(8):105-108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洋蘑菇,是世界上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也是我国食用菌栽培中栽培面积最大、出口创汇最多的拳头品种。双孢蘑菇不仅味道鲜美、色白质嫩,而且营养十分丰富。双孢菇菌丝生长温度6℃-32℃,子实体形成的温度6℃~22℃,最适温度14℃~16℃。春季生产双孢菇一般在目光温室中栽培,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以10个双孢菇品种为供试菌株,以杏鲍菇菌糠、干牛粪和玉米秸秆为主要栽培基质,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菌丝生长阶段,双20生长速度最快,菌丝长势最好,菌丝洁白且边缘整齐。原基形成的的时间为48 d。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双20菌盖最厚,子实体直径最大,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综合分析比较,双孢菇品种"双20"为杏鲍菇菌糠生产的双孢菇最适宜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河北农业科技》2022,(1):74-76
<正>其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健康食品[6]。双孢菇是典型的草腐真菌,它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作为主要的生产原料,分别为双孢菇生长提供碳源、氮源[7]。而传统栽培中的畜禽粪便无法满足双孢菇生长所需的氮素营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冠县双孢菇栽培已有多年历史,栽培原料主要是麦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的下脚料及牛羊等动物的粪便。冠县小麦、玉米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为双孢菇栽培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利用小麦、玉米秸秆作原料,既节约成本,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举两得,深受农户欢迎。现将双孢菇栽培管理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双孢菇形态特征及生长的环境条件1.1形态特征双孢菇经过长期选育有白色、棕色  相似文献   

15.
双孢菇,又称白蘑菇、洋蘑菇,属于伞菌科、蘑菇属,由于含有2个异核双核体的孢子,故得名双孢菇。双孢菇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有抗癌、降血压,助消化等功效,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生产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在17世纪法国等地首次出现人工栽培的技术,而我国对双孢菇菌栽培技术的引进则是从1935年开始在东南沿海省份进行小面积试种,20世纪80年代后,在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的生产基地,栽培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在我国多省份的栽培双孢菇现状,同时分析了双孢菇的技术问题及难点,提出了相应的可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09,(2):24-24
干泡病是双孢菇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在双孢菇发菌阶段已形成侵染,并与双孢菇菌丝同步生长,但暂时不表现出症状,出菇阶段侵入菌丝。受害菌盖出现暗褐色凹陷,并附着白色粉末;菌柄粗细不匀,畸形发育;病菇无水胀、无黏液、不发臭,最终呈干枯状。病菌长期存活于土壤中,传播途径广,从基料处理就应该开始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摸清双孢菇菌渣养殖蛴螬的关键技术,为更好地处理双孢菇菌渣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了不同饲料厚度、虫口密度和菌渣的不同处理及混配比例,研究其对蛴螬生长的影响。[结果]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的最佳饲料厚度为25cm,最佳的饲养密度为44~256只/m2;双孢菇菌渣晾干后比腐熟菌渣和玉米秸秆糠粉都更适宜养殖蛴螬。[结论]利用双孢菇菌渣饲养蛴螬效果显著,为双孢菇菌渣的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对进一步延长农业循环链条,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孢菇即蘑菇,是符合人们消费习惯的腐生真菌.近年来双孢菇市场行情一直较好,每千克价在4~5元以上,而且可利用冬闲田种植,不与其它农作物争土地、争季节.如有沼气池,可利用沼渣发展双孢菇种植.这是因为沼渣所含的有机质、腐殖酸、粗蛋白质、钾、磷等均能满足双孢菇生长需要,而且沼渣的酸碱度适中,质地疏松,保墒性好,是栽培双孢菇理想的培养料.利用沼渣种植双孢菇具有成本低、效益高和省料等优点.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双孢菇覆土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朝阳县从2005年开始进行温室高棵作物架下套作双孢菇试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农民增收节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覆土是双孢菇栽培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技术环节。现将几年来自己的一点心得总结如下:覆土就是在双孢菇培养料表面覆盖一层土粒,其作用是:防止培养料中的水分过度蒸发,稳定培养料的湿度;改善培养料的通气状况,促使菌丝体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土粒对菇体能起到支撑作用;覆土层中有一种球形菌丝微生物,它能利用双孢菇菌丝体产生的挥发代谢物(如乙烯类物质)而大量繁殖,这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双孢菇工厂化设施栽培在我国迅速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阜阳是农业大市,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具有生产双孢菇得天独厚的条件,双孢菇设施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参考相关文献,阐述总结了双孢菇设施栽培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