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类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增长,科技情报工作,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推动力。情报和科学技术同样是生产力。科学情报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科学工作,它与科学不同,就在于它只有通过情报的交流和传递,同科学劳动相结合才能成为生产力。情报服务,就是通过情报的交流传递,把情报资料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一环,也是科技情报机构为“四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最近,国家科委召开的第五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提出:“目前这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四化建设‘雪中送炭’,及时提供新的、先进的和适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科技情报和资料,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效率。”目前,从国内外经验看,情报定题服务是情报服务的一种有效的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2.
情报工作的有效性科技情报是人类的“知识宝库”。它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资源。这一资源一经开发利用,就能使普通的情报变成再生的情报,尽快地转化生产力,从而避免重复劳动,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研究时间,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经济效果。这种受益性,就是科技情报工作的经济效益,即为科技情报工作服务于科学研究工作的有效性。它是衡量科技情报工作服务质量的基本标志和经济杠杆。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报情的价值?情报价值由哪些因素构成?怎样利用价值规律来促进情报工作为四化服务?这些都是情报理论上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在,虽然对情报的定义还众说纷纭,但是对情报的基本要素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即情报要素是知识和传递。科技情报就是科技知识的传递。根据这个概念出发,情报就包含了知识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知识产生于人们探索大自然规律的活动,它包括了为产生新知识的知识积累,以及产生新知识的社会实践劳动;传播过程包括知识的收集、管理(如分类、编目、制卡、上架等工作)、分析研究、然后提供给使用者,进而转化为生产力。由  相似文献   

4.
科技情报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情报只有被生产单位吸收以后,才能从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变为物质形态的现实生产力。科技情报的生产周期是“成果一传递一吸收”。科技情报工作的杜会功能是科技情报的传递,它在成果与吸收之间,应该成为畅通的“桥梁”和有力的“纽带”。本文对科技情报吸收源进行了探讨,认为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组织关系单位参加的多元联合体,是变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分散的劣势,为集中起来的优势,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组织结构,是现代科技情报的有效吸收源。  相似文献   

5.
科学研究工作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理论、技术,也就是创造了新的情报,它所从事的是科学实践活动。科学组织管理工作目的是作出新的决定,处理好人、物、信息三者的畅通运行,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科技情报工作的目的是用必要的情报来保证这些不同种类的科学劳动、提高它们的创造效率,它从事的是信息搜集、加工整理、精化提炼、传播利用工作。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科学研究过程离不开情报调研,而情报  相似文献   

6.
科技情报成果是一种有价值并可创造价值的“特殊商品”,它同科技成果一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样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换,产生使用价值。长期以来,情报工作过分强调服务,不计劳动报酬,以致劳酬脱节,各类情报成果一直无偿提供,情报工作者的劳动价值无偿地转化到科研,生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中,情报业的社会地位难于提高。当今,一切工作都必须讲求经济效益,情报工作也不例外。因此,实行有偿服务,让社会重视情报服务的价值是目前情报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以往情报界不敢谈经济效益和有偿服务,也不曾把情报产业的产品出售与公益服务区分开。其实,情报服务的有偿与无偿是存在一定界限,完全可以划分清楚的。情报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加强情报学的应用研究左毅科学情报与理论科学的横向交流障碍 杜毅人、情报与社会王知津编译科技文献的自引王崇德科技情报与外语梁前文发展我国信息情报产业迎接“产业革 命”新挑战任道忠戴立人国情与我国情报学的发展洪传科情报交流的社会功能匡华论情报的定义纪晏平科技情报的传递交流朱宇仪科技情报工作的选择性章振威对微观情报过程黑箱模型的分析 陆正康物质、精神与情报概念张雄现阶段的世界认识与信息科学 赵国琦摘译论中国的情报意识贫克毅关于情报心理学的产生及其若干基本理 论问题王秀成关情报的反馈中开展院校情报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大多数科技情报单位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情报研究工作,这是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一大特点,也是有些同志作为区分图书馆工作与科技情报工作(图书馆与情报机构)的重要依据之一。正如钱学森同志说的:“资料不是情报,情报还要经过一个活化、激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情报学是一门崭新的独立的学科,它以情报理论和现代化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成,其研究对象是情报的创造、利用和交流,其任务是寻求情报工作包括情报研究的一般规律。科技情报研究通常是指对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的研究与预测,对象是相应各学科或专业的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需要有情报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而情报学正是要靠多种多样的情报活动总结规律,获得丰富和发展。可见,情报学和科技情报研究是两码事,不能互相代替,但又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情报创造和交流中的情报研究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产生着新的认识和经验,并利用各种渠道加以传播。今天,  相似文献   

10.
经济调整与科技情报工作调整时期科技情报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建议把开展科技情报工作定为国策适应调整需要改进情报工作体制张征秉刘毅夫王松益专论厅了左占,上八O,1 CO在情报工作中要开展供求关系的研究科学情报与人类认识探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科技情报与生产力的关系情报与决策科学化初探林守一陈军丁庆生殷国瑾曾素琼1。173。17情报·情报学4 4 28 32 84 19 14 48 24 38 8194勺自,土6口八O月注J往占,自户及占左﹃八0 Q工A︸论情报的概念理论情报学与应用情报学从科学哲学看情报学理论的建设 —情报定义的争鸣和非本质主义的回…  相似文献   

11.
中小城市提高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以各种方式,向本地区加速技术转移,特别是生产技术中适用技术的转移。技术转移,包括技术交流和技术引进。转移的核心是情报;转移的实质是达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转移的目的是保证经济、科技、社会三位一体的协调发展。科技情报工作,就是要从中小城市这个突出的、急迫的让会需求出发,为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2.
科技情报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知识信息。在信息时代人们只有依靠信息,才能将自己社会实践的目标和实施步骤确定下来;整个社会生活目标前进的有序状态,也只有依靠情报才会形成。因此,当今人类对于科技情报的重要性也就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科技情报的宝贵价值,并逐步学会如何获得如何管理及运用,把它由精神的转化为物质的,为我所用。科技情报人员把科研、生产中积累的经验、教训,通过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存贮、检索、出版、报道和发行等环节,再传递到从事科研、生产实  相似文献   

13.
一个科技情报建设的要害问题一般地说,情报可以告诉人们未来会出现什么事态而带有预测性,随机应变的功能在于最后的分析研究反馈于社会。情报的预测和反馈这种功能使其能够成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手段。近代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中,各国都采用种种手段大搞情报。工业发达国家更是高度重视科技情报工作将其立为国策。目前美国差不多半数以上劳动力从事各种信息处理活动,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半与知识部门有关,这就是所谓的“情报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一) 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创建于1956年。在庆祝我国科技情报事业30周年之际,制定中国国家科技情报政策,是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科技情报政策是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保证。制定国家科技情报政策的目的,是保证科技情报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保证情报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情报需求。《中国国家科技情报政策要点》(草案)(简称《要点》)指出:信息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国家资源。“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是我国信息工作的指导方针。科技情报系统是全国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相似文献   

15.
作为科技情报事业的两大支柱之一的情报研究工作,30多年来,在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情报研究工作与整个科技情报事业一样,同样存在着“不适应”、“不协调”和“不相称”的问题。在当前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国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究竟向何处去,这是同行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笔者试图对其中若干问题作些探讨,总的意见是:内容要深化,方法要改进,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内容要深化(一)情报研究决不能停留在社会调研的范围和水平上。情报调研这一情报术语,是在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发展的客观产物。我国情报研究工作是从1953年开始的。1980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  相似文献   

16.
科技情报工作伴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这已经是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承认的一个基本事实。然而,我们应当正视的另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职能的发挥,转过来影响和推动着科学技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创新。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探论一下科技情报的基本功能,对于我们深化对科技情报工作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众所周知,情报工作是利用全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成功的或失败的经验来为人类自身服务的一项科学劳动。情报工作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利用特定的手段搜集、整理、分析、浓缩所获取的情报,并主动地定  相似文献   

17.
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已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并初具规模,其在社会所承担的任务及应发挥的作用是一定的.我国情报界对这个问题认识还很不一致,有的过高估价情报部门的能力,把科技人员无意识地从事情报工作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纳入情报部门本身的成果,过分夸大、宣传情报部门所能活动的服务领域;有的则反之,总认为情报可有可无,看做只是收收发发资料的低能劳动.从而给我国的情报体制改革与情报社会化带来了理论上的模糊,认识上的偏差,行动上  相似文献   

18.
要使情报成果跟其他社会成果一样取得社会的公认,从而制订出可行的奖励条例,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体现,也要用令人信服的理论来证明科技情报成果与科技成果一视同仁地受奖是当之无愧的。要让人们知道,情报成果不仅是象人们吸收营养那样,在潜移默化中起着维持生命的巨大功效,而且只要人们认真体察,也是看得见,摸得着,并可以有定量指标的。两个前提(一)情报成果的显性、隐性和中性显性成果:能够物化的成果。如产品、发明、创造等。  相似文献   

19.
第五次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形势,提出了科技情报工作今后的方针任务,探讨了科技情报工作的管理体制以及科技情报工作手段的现代化问题。而要把这些问题落实,关键在于有一支坚强的科技情报队伍。这一方面要培养提高现有在职情报干部,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在有条件的各类大专学校中,开办情报专业或情报系,以满足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需要。 (一) 工科大学可以办好情报专业从历史上来看,情报学是在图书馆学的  相似文献   

20.
1978年,三菱综合研究所受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委托,对科技情报流通体制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于1980年3月发表研究报告。现将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科技情报流通过程是由情报的产生、搜集、加工、存贮及用户检索和利用环节组成的。科技情报流通系统的目的在于使用户迅速而高效地获得所需的情报。为了使情报流通系统满意地运行,必须以从情报源到用户的整个系统的观点来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