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在网上和学术期刊上看到了许多关于农民工、“民工荒”和“民工慌”的报道和文章,使农民工这一话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社会发展和制度安排的必然,也充分说明农民工这一群体所呈现出的社会问题急需解决。  相似文献   

2.
申鹏  李明昊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3):207-212
: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是农民工就业领域的新话题。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及文献分析 法探讨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就业的作用机理,旨在为新常态下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支持 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提供相应的政策借鉴。结果表明,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信息来源以“强关系”型 社会资本为主,这将影响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及其就业质量;社会资本通过就业信息获取能力和就业过程支 持能力等指标作用于返乡农民工就业能力及稳定就近就业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逆的单向过程。基 于此,从合理引导“强关系型”社会资本和有效发挥“弱关系型”社会资本角度提出了返乡农民工稳定就近 就业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农民工是对进城打工农民的通称。当前农民工已成为一个关系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社会力量。对于这一群体的阶级属性.许多学者提出了“城市农民工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的论断。事实果真如此吗?判断一个群体是否已经成为一个阶级,大体上有三类标准:一类是阶级属性,也就是他们是否具备相近或相同的阶级的基本特征.这是属性分层:另一类是社会经济地位.也就是说他们是否具有相近或相同的社会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合肥市约有135万民工奋战在1200多个建筑工地。针对农民工这一普法的重点和难点,合肥市普法办、市建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办了336间“合肥市农民工普法学校”.为农民工学法用法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农民工范畴的界定、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分化、农民工工资、“民工荒”现象以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对当前学术界观点和政府政策进行综述,以深化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并期望对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一般地说。城市中的农民工属干较低素质的劳动力.但农民工中却存在一部分素质较高的群体,这些素质较高的“精英”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如何使农民工中的高素质者发挥最大潜能,为我市仕会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我市2007年人口变动(农民工)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市农民工“精英”群体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业 《农家顾问》2005,(1):66-67
又到岁末年初,农民工讨薪的话题又再次成为媒体和社会的热点。遭遇欠薪已属一定程度的“不幸”,而很多农民工兄弟偏偏在讨薪方式的选择上又制造了另一种“不幸”,请看——  相似文献   

8.
翟新美 《甘肃农业》2008,(2):41-42,48
“农民工”是当前社会倍受关注的弱势群体。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工”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因此,其弱势地位亟需改变.本文就学者们对“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任爱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73-1074,1077
研究了幸福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偏差”、“落差”和“逆差”产生的社会性因素,提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的对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知,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偏差;增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落差”;完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引导,扭转新生代农民工的幸福“逆差”.  相似文献   

10.
20多年前,肩扛编织袋、行色匆匆的进城农民工.几乎成了改革开放来临的标志之一。20多年后的今天.新一代农民工的壮大似乎又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表示。“民工荒”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农民工群体正在形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革力量.尤其是一部分“新农民工”.  相似文献   

11.
时下就业形势严峻.政府积极地创造就业机会.农民工兄弟急于找到工作,社会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似乎不再关注了。自去年11月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政府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的“追欠风暴”.在许多地方暂停一段落。但笔者认为.“清欠风暴”歇不得。  相似文献   

12.
金更兴 《甘肃农业》2006,(8):109-1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在城市打工有利可图,于是举家进城的农民工逐渐增多,相对于在家时农民工经济上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经济条件改善的背后隐藏着子女教育“边缘化”的危机,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三农”问题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本文在社会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试述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边缘化”危机,并提出危机治理的对策:由“边缘化”走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哪个更难?绝大多数人认为都难,少数人认为农民工更难,因为他们没有专业特长。其实,大学生就业比农民工要难得多。道理很简单:农民工挑工作的少,只要能挣到钱,环境好坏等不是问题。而大学生完全不同,他们中相当多的人有自己的就业“底线”,比如,所在城市、环境好坏、薪水标准、专业对口等等。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薪酬不如农民工”已经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699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尤其是薪酬高低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薪酬真的不如农民工吗?记者深入上海、江苏、山东,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5.
“民工荒”是一个表面现象。“民工荒”实际上折射出我国长期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是农民工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产业升级的需要.是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传递渠道的堵塞.是政府对农民工权益的漠视.是由以上种种原因造成的农民对外出打工前景预期的悲观。  相似文献   

16.
《农村科学实验》2007,(11):42-42
近年来.农民工因工受伤后得不到妥善处理.继而引发纠纷的事件屡有发生。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凡是在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及其全部职工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但现实情况与政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工伤保险为何得不到普及?农民工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成为我省农民工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民生话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工维权问题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民工维权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国家农民工管理制度滞后以及农民工自身原因。针对这两个问题,国家在积极探索农民工管理制度,并且专门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案例仍然很多,需要我们去探索新的管理渠道,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尤其是民间组织,参与到农民工权益的保护中来,让民间组织在政府的引导规范下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起到“预防”、“盯防”、“消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日前某财经媒体报道.曾以农民工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高而闻名重庆的开县.在去年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中.它的一个乡镇曾一夜之间诞生了22家企业.一下子2000多人的“饭碗”问题解决了。可是人们还没高兴多久.短短两个月之内就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倒闭关门了。浏览近期新闻.类似的消息并不鲜见,这不禁让人产生了农民工创业遭遇“速生速死”的感叹。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作为农民中的“精英”,其政治参与水平是衡量我国基层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近年来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研究,报告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利益代表组织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工陷于制度化政治参与“真空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扩增的因由,进而提出了通过变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积极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组织制度建设来破解农民工政治参与困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家顾问》2010,(4):13-14
近年来.湖南隆回县岩口镇在做好劳务输出的同时.重点抓好“引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打工者”回家创业.加快“打工潮”向“创业潮”转型。岩口镇是一个山区农业大镇.也是劳务输出大镇.每年外出农民工达16000多人。受金融危机影响,全镇有9000多名在外靠“出憨力”的农民工先后返乡。针对这一情况,镇里通过发邀请函、慰问信等形式,邀请他们回乡创业。镇里借助隆回职业中专、隆回就业培训中心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