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淳安县近年来蚕茧质量的现状。论述了淳安县蚕桑生产具有自然环境优良、区域优势明显,政策扶持力度大、蚕桑产业体制合理,蚕茧质量优良、栽桑养蚕技术服务全面,服务网络健全、蚕桑技术人才充足的优势。指出了淳安县蚕桑产业存在桑园基础薄弱、养蚕用房比较紧张、蚕桑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桑园立地条件,合理调整养蚕布局;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养蚕房屋利用率和劳动效率;稳定蚕茧收购市场秩序,坚决实行仪器评茧计价等持续提升千岛湖牌蚕茧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淳安县威坪镇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威坪镇蚕桑产业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蚕茧价格与蚕农期望值差距较大,蚕农的栽桑养蚕积极性不高;二是养蚕劳动力数量下降、体能变弱,蚕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门路广且工价高,养蚕劳动力从养蚕行业转出;四是桑园培管粗放,桑叶和蚕茧的产质量变差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大现有桑园桑树品种更新力度,结合桑树品种更新集中连片发展消灭插花地;加大桑园土地流转力度,逐步培植养蚕大户;加强桑园基础培管,夯实桑园基础;推行"十天养蚕法"新模式,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强村级蚕桑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养蚕整体技术水平;抓好蚕茧外部市场监督管理,保障蚕农利益;加强蚕桑保险,降低养蚕风险等助推威坪镇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蚕桑生产比较效益的高低,是决定蚕桑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淳安县蚕桑产业持续下滑,而且幅度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蚕桑产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不高。根据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集中成片种植桑树,发展适度规模农户;推广应用优良蚕桑品种,提高蚕茧产质量;调整养蚕布局,缓解养蚕劳动力和养蚕房屋紧张的问题;逐步推进"机器换人",提高蚕桑产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推广"十天养蚕法",节约小蚕饲养成本;推广大蚕地面育技术,降低蚕桑产业的劳动强度;推广方格蔟自动上蔟,减少捉蚕的劳动量;发挥品牌效应,提升产品竞争力等建议措施,以提高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或经商,蚕桑产业劳动力不足问题日趋突出,只有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省力化养蚕、多批次养蚕、蚕桑综合开发利用等途径才能稳住和留住劳动力,从而达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通过深入分析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淳安县蚕桑产业今后发展的思路,即坚持适度规模生产,坚持“十天养蚕法”模式,推广机械化培管,坚持省力化养蚕,推行多批次养蚕,强化蚕桑政策保险,以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淳安县蚕桑产业出现下滑的现状,分析了淳安县蚕桑产业所具有的优势,针对淳安县蚕桑产业存在的蚕桑比较效益下降和养蚕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提出了经营集约化、桑园培管机械化、养蚕科技化、收茧规范化和养蚕政策性保险化等发展对策,力促淳安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施大田革命"有力地推动了淳安蚕桑产业的发展,淳安蚕桑呈现出勃勃生机.由于蚕茧质量效益较好,蚕农种桑养蚕积极性高,随着户均养蚕规模在不断扩大,养蚕设施紧张、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也愈加突出,淳安蚕农迫切需要应用一种简单易行、成本较小、劳动强度较低的饲养新模式.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应用大棚养蚕技术是实现浙江省蚕桑"西进"和加快淳安蚕桑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2003年在全县10个蚕桑重点乡镇实施大棚养蚕技术推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淳安县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历届县委、县府领导十分重视蚕桑生产的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县农业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16年全县有21个乡镇224个村1.01万户农户养蚕,饲养蚕种6.75万盒,生产蚕茧2647 t,蚕茧产值1.15亿元,蚕桑总产值1.35亿元。蚕茧产量占浙江省的近10%,连续10多  相似文献   

9.
正杭州素有"丝绸之府"的美誉,是中国最重要的茧丝绸集中产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产业是杭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市淳安千岛湖牌蚕茧质量位列全国前茅,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优质茧生产基地。近年来,因蚕桑生产模式传统、规模效益低下、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因素影响,蚕桑产业下滑趋势明显。2018年,淳安县共有20多个乡镇199个村近7000户农户养蚕,饲养蚕种5.6万张,收购蚕  相似文献   

10.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茧重点产区,2018年蚕桑产业基本遏制了持续下滑的趋势,蚕桑生产基本保持稳定。针对淳安县蚕桑产业区域化明显、"十天养蚕法"推广面近半、雄蚕品种推广应用初见成效、种桑养蚕劳动力成本较高、桑旅融合时机成熟的现状,提出了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具体对策:强化规划,推进蚕桑区域发展不动摇;加大力度,坚定"十天养蚕法"不动摇;应用良种,坚持精品茧基地建设不动摇;立足实际,坚持省力化养蚕不动摇;加强防范,坚持政策保险不动摇;立足环保,坚持"减(农)药减(化)肥"不动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淳安县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淳安县蚕桑产业面临着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低,优势下降;养蚕劳动力老龄化,蚕桑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产业链长,蚕农利益保障难;家蚕品种更新慢,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统一思想保产业、多元开发提效益、强化服务促发展、节本增效提效率、加大扶持促转型、强化保险降风险、强化合作促更新等发展建议,以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淳安县蚕桑产业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和养蚕农户的共同努力下,蚕桑产业成为我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淳安县蚕茧产量稳居浙江省第三位,蚕茧质量十多年来名列浙江省前茅。然而自2008年以来我县蚕桑产业呈现逐年下滑态势,到2015年全年发放蚕种仅8.51万盒,生产蚕茧3714 t。  相似文献   

13.
刘晓华 《四川蚕业》2013,41(2):52-53
<正>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养蚕劳动力呈老龄化趋势,劳动力缺失已成为农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突出矛盾。乐至县在培育养蚕大户,推进省力化养蚕技术,解决农村养蚕劳力不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5年来,乐至县养蚕户由4.9万户下降到2.87万户,但户均年养蚕由3.7盒提高到5.1盒,稳定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基础。2012年,乐至县全县发种14.8万盒,户均年养蚕超过5盒,蚕茧单产达到31.2kg,生产蚕茧4600t,蚕茧产值1.36亿元;蚕桑综合利用产值2.05亿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4亿元。蚕桑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桑树栽培和家蚕的饲养管理都需要大量的劳力,特别是5龄饲养期和熟蚕上蔟阶段劳力需求量大、时间集中。我县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淳安县临歧镇近几年蚕桑生产现状的分析,找出了蚕桑生产持续下滑的原因,提出了成立蚕茧专业合作社,推行“十天养蚕法”,建立蚕桑休闲观光示范园区,调整养蚕布局,继续推广方格蔟自动化上蔟技术等措施;以提高蚕茧质量与效益,减缓临歧镇蚕桑生产持续下滑.  相似文献   

15.
刘洪 《四川蚕业》2015,(1):30-31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日益突出,为了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必须增加每户蚕农的养蚕量,提高蚕茧质量,从而增加其养蚕收入。为此,我县于2013年起,试验并逐步推广多批次滚动养蚕。养蚕布局的调整,对桑树管理、劳动力时空分布、蚕茧收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两年的实践证明,加强桑树栽培管理,均衡各季产叶量,特别是增加春季和晚秋季的养蚕量是多批次滚动养蚕增加蚕农收入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县选用萌芽开叶早,  相似文献   

16.
蚕桑产业是淳安县农业产业中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2000~2014年间,蚕桑给淳安县蚕农带来的经济收入达30个亿.同时桑树具有强大的生态效应,对千岛湖青山绿水的维护是其他农业产业难以替代的. 淳安县2014年有个22乡镇276个村1.44万户养蚕,桑园面积5133 hm2,其中投产桑园4753 hm2.全年发放蚕种98324张,生产蚕茧4192 t,蚕茧产值17857万元,蚕桑总产值21083万元.养蚕农户户均蚕桑收入1.46万元,全县年产茧500 kg以上的规模户有9995户,占总饲养户的71%,在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014年,淳安县蚕茧总量位列浙江省第三,蚕茧统一收购量位列第一,蚕茧质量连续多年位全省之冠.该县蚕茧产量仅占全国总量的1%,优质蚕茧却占全国总量的15%左右,是国家级优质蚕茧基地.但自2015年以来,蚕桑生产的规模下滑速度较快,蚕桑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培育养蚕大户,发展养蚕家庭农场,以推进整个蚕业生产规模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淳安县是浙江省蚕桑生产重点县,2019年投售蚕茧500 kg以上的养蚕规模户有973户,共饲养蚕种17624.45盒,生产蚕茧705.6 t,户均生产蚕茧725.2㎏,规模大户成为稳定蚕桑产业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淳安县近几年来蚕桑生产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促进淳安县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具体措施,即锻造高素质服务队伍,调整养蚕布局,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极力推广“十天养蚕法”和推广大蚕地蚕育技术等,突出重点、提质增效,从而促进蚕农增收、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蚕桑产业是淳安县的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占杭州市的首位。受多种因素影响,"十二五"以来,产业降势突显。除鲜茧收购均价创历史新纪录外,全县桑园面积、养蚕农户、蚕种饲养量、蚕茧产量全面下降,减幅达10%以上。随着近几年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蚕桑作为农户的主业收入正逐步向副业转化,产业下滑幅度持续加大。要稳定淳安县蚕桑产业,必须要走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走"规模  相似文献   

20.
石泉蚕桑经历了由传统养蚕生产布局,到“三三制”养蚕布局,再到现在的多批次养蚕布局发展过程。推行全年多批次养蚕布局,能够充分利用桑树资源,发挥桑园经济效益,同时缓解劳动力和蚕室蚕具不足的矛盾。科学调控多批次养蚕的各批次发种养蚕量之比和时间等关键环节,可有效促进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