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鳡鱼人工养殖技术初探(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人工催产与孵化 鳡鱼的人工催产时间与四大家鱼相同或稍迟,时间为5~7月。最适催产水温为23-28℃,催产设施与四大家鱼相同,要有良好的水源、水塔、催产池、孵化环道或孵化桶等设备。  相似文献   

2.
选择在最适宜的时间进行催产,是保证家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据笔者调查,近些年来,有些鱼苗生产者为了赶早抢占鱼苗市场盲目提早催产,不仅催产效果不佳,即使亲鱼产得好,而在孵化时因受天气与水温的影响大大降低了出苗率,得不偿失。如何确定家鱼合适的催产...  相似文献   

3.
《淡水渔业》1975,(4):5-7
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1974年5月,我们在长江水产研究所试验场,用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以背肌及体腔注射法催产家鱼获得成功。但催产所用的剂量却比哺乳动物的剂量高数百倍,甚至上千倍。LRH系实验室合成,价格较贵,所以要将LRH作为一种新催情剂应用于家鱼催产尚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4.
家鱼的性腺发育,是随着季节而进行周期变化的。在一年中,家鱼的性腺从进入成熟期直至开始退化前,亲鱼对外源激素具有敏感反应,这个时期称为家鱼的催产期。由于亲鱼的性腺发育,不仅与各地的气侯、水温变化密切相关,而且与亲鱼饲养条件的优劣而有所不同,因而催产期的提前和推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在亚热带地区家鱼的催产期,往往是始于4月下旬,延至5月下旬或6月上旬。而以5月上、中旬为催产盛期。按农历以立夏前后为催产的好季节,南方可适当提早,北方可适当推迟。总之各地每年选择具体催产日期时,一定要从当地的水温和亲鱼性成熟发育状况出发。催产  相似文献   

5.
十几年来,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催产和收集各地催产家鱼亲鱼的资料,据不完全统计在万尾次以上,其中许多实践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6.
亲鱼培育是四大家鱼人工繁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亲鱼培育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性腺的成熟度。我场各年从事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工作,在亲鱼的更新换代、秋春季的重点培育、亲鱼的催产方法、催产剂的配合使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分述如下:一、亲鱼的更新换代认真开展“四大家鱼”种质资源研究工作,首先逐步淘汰老亲鱼,不断引进原种新亲鱼,使亲鱼群体保持在青壮年状态,其次应大小归一、年龄相仿、专池培育,使性腺发育能保持同步。并且在引进亲鱼时要避免近亲血缘,使亲鱼保持优良性状。二、产后培育亲鱼催产结束后,在短期内抓…  相似文献   

7.
《内陆水产》1986,(3):36-37
我们临湮县位于湘北岗丘,地处湮水中游,在四大家鱼的催产季节,气侯温和,水温适度,对进行家鱼的人工繁殖十分有利。据统计,全县共有15个家孵点,存塘性成熟的四大家鱼亲本约有600多组,每年能够生产各类鱼花1.8亿尾左右。  相似文献   

8.
一、亲鱼的选择:注意保种,提纯复壮,控制近亲繁殖,避免由于亲缘关系造成种质退化,生殖效果下降,选择规格相同的健壮亲鱼,及时分塘,合理喂养,使亲鱼同步发育,产卵受精顺利。二、适时催产:团头鲂的生殖季节比四大家鱼早半个月左右,一般最佳催产期只有20天。很多繁殖场每年都在“四大家鱼”繁殖之后,5月中旬催产,错过了合适的催产时机,造成不良的催产效果。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及暖冬现象的出现,亲鱼的摄食率及对饲料的利用率提高,造成卵巢的早熟,考虑有利于生产,易在水温20~24℃,“四大家鱼”初次试产时催产,特别是利用循环水繁殖场更要…  相似文献   

9.
要取得家鱼人工繁殖成功,除看好天气,抓住时机外、能否快速敏捷地进行催产,也是家鱼人繁工作中重要环节之一。笔者从多年的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快速的催产方法。以草鱼为例。草亲鱼作一次注射,将促排卵素2号(LRH~A。)与催产助剂混合使用。促排卵素2号的单位剂量为z.sug/kg,助产列为7单位/kg。现欲催产雌亲鱼100kg、雄亲鱼80kg。M雄鱼剂量是同重量雌鱼的一半,故本次催产总重量应为140kg。现定每公斤鱼体注射0.sml的药液。剂量和液体总量计算如下:1.1-HRH一八。总剂量为140kgXZ.sug/kg=350ug350Vg十50Vg/支一7支2.催产…  相似文献   

10.
《淡水渔业》1975,(6):23-23
过去我区人工繁殖家鱼苗生产,由于春季气温和水温回升较晚,因而家鱼催产时间较迟,这对培育大规格鱼种很不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所与文登县动植物养殖场合作,试验利用温泉提前催产孵化,于1974年5月21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提高家鱼人工繁殖孵化率的综合技术在家鱼人工繁殖中,孵化率(也称出苗率)是指受精卵培育成鱼苗的比率。因此,如何提高孵化率是获得人繁效益的决定性工作,也是对亲鱼成熟率、催产率、受精率的检验、总结、巩固和发展。我们对提高家鱼人繁孵化率作了不断的努力和改进,...  相似文献   

12.
自家鱼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以来,我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随之而来的是鱼苗需要量逐年增加,同时出现了催产用的鱼脑垂体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供不应求及注射HCG后的副作用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研制成一种高效鱼用催产剂LRH—A,并在草鱼、鲂鱼等催产上获得成功,但对鲢、鳙鱼的催产效果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催产激素是家鱼人工催产繁殖必需的物质 ,选用合适的催产激素、掌握合适的用量 ,是家鱼人工催产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现将生产上常用的激素作简要介绍。1鱼类脑下垂体简称垂体(PG)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促进鱼的精子、卵子的发育以及排精、排卵和控制性腺分泌激素。在生产上 ,广泛使用鲤鱼和鲫鱼的垂体作为催产剂 ,催产剂效果显著。一般用量为每公斤亲鱼体重用干垂体3~5mg(指雌亲鱼的用量 ,雄亲鱼用量减半 ,以下均同) ,即相当于体重500g鲤鱼的垂体3~5个。草、鲢、鳙鱼的垂体也能用 ,但用量要比鲤、鲫鱼垂体加大1/4左右。…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在毛主席革命科研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1974年5月,我们在长江水产研究所试验场,用丘脑下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RH),以背肌及体腔注射法催产家鱼获得成功。但催产所用的剂量却比哺乳动物的剂量高数百倍,甚至上千倍。LRH系实验室合成,价格较贵,所以要将LRH作为一种新催情剂应用于家鱼催产尚有一段距离。 LRH是直接作用于脑垂体,使垂体分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永康市水产养殖试验场,今年家鱼人工繁殖搞得非常出色、鲢、鳙、草三大家鱼苗产量达10170万尾,产值达10万元,销售收入6.7万元。该场在4月27日就开始了鱼苗人工繁殖,比往年提早一星期。催产草鱼七次,计89组,179尾(親鱼总重1414.4kg),全产84组,获下塘鱼苗6700万尾,催产率94.3%,平均每尾母親鱼获下塘鱼苗75万尾。催产鲢鱼三次,计57组,127尾(親鱼总重489.3kg),全产54组,催产率94.6%,平均每尾母親鱼产下塘鱼苗45.5万尾。催产鳙鱼一  相似文献   

16.
家鱼人工繁殖,除培育出性腺成熟好的亲鱼并适时催产外,性能良好的孵化设备,也是提高出苗率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场广大职工、干部经过反复实践、试验,在气温变化异常的三月进行家鱼人工催产、孵化,多次获得成功,使家鱼人工繁殖时间提早了  相似文献   

18.
《淡水渔业》1975,(11):13-15
在进行家鱼人工催产时,常常会遇到难产现象,影响鱼苗生产。根据我们对难产亲鱼的解剖观察和生产实践的体会,在难产亲鱼中,有一类亲鱼并非催产技术不当,而是它们当时的生理状况所致。这类亲鱼的肠系膜上积累有大量脂肪,腹部肌肉的脂肪也较多;  相似文献   

19.
鱼脑垂体:对各种家鱼均有良好的催产效果,效应时间短而稳定,特别是对早期亲鱼或成熟度较差的亲鱼,效果优于其它药物.短处是如若使用不当,时常会引起难产,且来源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20.
1958年家鱼人工繁殖的成功,结束了依赖天然鱼苗养鱼的被动局面,开辟了淡水养鱼的新纪元。近30年来,家鱼人工繁殖技术已广泛普及,而且有了很大提高。但到目前为止,鱼苗产量仍然低而不稳,供不应求。因此,继续进行家鱼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的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提高鱼苗产量,促进淡水养鱼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就家鱼人工催产的某些技术问题谈几点认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