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芝林 《海洋渔业》1982,(3):134-134
<正> 海洋渔业向以大洋网和拖网为习惯的南通市。为保护经济鱼类资源,去年决心把春夏汛的全部大洋网作业改为流刺网作业。鲳鱼流刺网作业,在南通市还是第一次,他们反复研究了网具规格,网目放大到比国家水产总局下达的《银鲳流刺网最小网目标准》试验中所确定网目尺寸  相似文献   

2.
流刺网作业是莆田市海洋捕捞主要作业之一。由于流刺网作业主捕成鱼,渔获选择性强,有利于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捕捞效益,促进流刺作业的发展,1994年又推广应用了着色锦纶单丝制成的鲳鱼流刺网,增产显著,现将其捕捞技术简述如下: 一、网具规格 1.网衣 用直径0.25毫米的着色锦纶单丝网线双死结编织而成,网目尺寸140毫米,横向800目,纵向55.5目,纵目使用。 2.纲索(详见表) 着色鲳鱼流刺网纲索材料用量表  相似文献   

3.
《渔业现代化》1978,(1):37-40
上海郊区的流刺网作业,在长江作业的主要对象是刀鱼、凤尾鱼、鲥鱼,在沿海作业的主要对象是鲳鱼。从事流刺网作业的地区主要是崇明和宝山两县,其次是川沙、松江、上海、金山等  相似文献   

4.
流刺网是群众渔业的一项重要作业,丰欠产关键之一是生产经验和破网事故预防。本文根据历年生产实践经验,就鲳鱼流刺网生产经验和破网事故预防作一简述,供生产单位参考。一、生产经验:〈1〉根据鲳鱼洄游规律和水色把住渔场:每年3~4月,鲳鱼从外海逐渐进入近海产卵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刺网作业捕捞能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福建省沿海流刺网作业的生产调查及全省渔业统计,应用DEA法,首次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地市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和不同生产水域三重流刺网的捕捞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荻量计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刺网作业的捕捞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2000和2002年,全省刺网作业的平均“能力利用度”分别为63.8%和48.9%,地市间的“能力利用度”差异显著,最低仅为18.6%和9.7%;刺网作业投入的网具数、船数、功率、作业天数、吨位和网具规格,对该作业捕捞能力的发挥有较重要的影响;相同的调查样本和数据,决策分析取向不同,计量结果亦有不同,比较、决策参考意义也不相同;CPUE与DEA法的计量,采用投入网具数和作业天数计量要比采用投入功率和作业天数合理些。但采用DEA法,更能综合反映多种投入要素下刺网作业捕捞能力变化的信息,结果比较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缪芝林 《海洋渔业》1984,6(6):264-265
<正> 南通市渔民为执行东海区有关保护渔业资源的规定,在伏季休渔期适当发展了传统的流刺网作业。经几年的生产表明,燕尾鲳流刺网渔业具有成本低、产值高的优点,是目前捕捞燕尾鲳(灰鲳)的一种理想网具。现将网具等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已禁止在南大西洋使用流刺网捕捞大西洋马鲛鱼。并且,同意修改沿岸洄游性中上层鱼的管理计划。这将影响一个有13艘流网船的船队。据认为,流刺网除了无选择的捕捞大西洋马鲛鱼之外,也捕捞别的鱼类;它是损坏资源的网具,在海上作业时,捕获了大量的海洋鱼类和哺乳动物,超过了国家海洋大气局海洋渔业处以前所认定的捕捞限额。  相似文献   

8.
我省吕四渔场是我国沿海著名渔场之一,过去曾以盛产大、小黄鱼和鲅、鳓、鲐等经济鱼类而著称.七十年代以后,因大、小黄鱼等经济鱼类减少,推广了银鲳流刺网作业,开辟了新渔场和新品种.目前,银鲳流刺网已成为吕四渔场的一个专业性渔业,产量逐年上升.1975年群众生产的产量达3.26万吨,其中鲳鱼占50~70%,1980年仅鲳鱼产量就高达1.56万吨以上,1982年达2万吨.十多年来,通过银鲳流刺网作业的推广和发展体会到:  相似文献   

9.
折刺网是根据底层鱼类夜间游动的特点和利于资源保护的原则,用流刺网改装成兜网或编织成片折成“兜网”后,敷设在海底栏鱼入兜和刺挂两功能捕捞网具,它的特点是:网具轻、贴在海底不影响船  相似文献   

10.
底层三重流刺网作业是福建省闽东地区近几年发展起来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业。笔者通过调查霞浦县三沙镇189艘流刺网作业船,占全镇总数的89%,分析其经济效益及对渔业资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目前闽东的底层三重流刺网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的流刺网。该网具的渔获物选择性较强,渔场适应性广,生产水平高,效益好,但由于网目规格偏小,对经济鱼类的幼鱼损害较大,要适度发展该作业则应限制网目使用最小规格,以减少渔业资源损害,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报刊文萃     
<正> 舟山市普陀区3对大型机帆船远征南海,进行开发性试捕.经过4个月试捕,探明南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带鱼资源,相当于舟山渔场60年代末水平;黄鱼、鲳鱼等经济鱼类资源也比较丰富。据了解,这3对船在南海实际捕捞47天,产量达220吨,产值70万元,证实浙江省的渔船船型、作业网具以及渔民素质可以适应南海捕捞。  相似文献   

12.
预计1990—1991年渔汛,南太平洋流刺网作业渔船从前两年的130艘削减到11艘。 1989—1990年渔汛中流刺网船下降到30艘,南太平洋国家希望全部取消在该地区流刺网船作业。最近日本、南朝鲜、台湾省、美国和加拿大等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代表在法国境内与南太平  相似文献   

13.
孔令兴  王红勇 《河北渔业》2014,(5):25-26,68
随着海南省流刺网业的发展,其新造的渔船吨位、起网机功率和载网量相应加大和增多,但由于渔船作业渔场主要在北部湾和渔船自带冰块生产的原因,流刺网船的吨位不是越大越好,它与生产效益不成正相关;本文并针对这一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目的是为今后流刺网船建造及生产工具的配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于1980年从日本引进流刺网作业(可兼作延绳钓)渔船“福兴壹号”。船上配有全套流刺网捕捞设备并有日方技术员随船作短期传授技术。  相似文献   

15.
案例经过:1993年2月4日上午8时,在榆林港偏南方514—9海区(底拖网禁渔区线内),海南临高10030号渔船正在放流刺网,三亚一对12103拖网船从西南方向向临高10030船开来。约过1小时,临高10030船见12103船已接近流刺网前端,立即解开网绳,用布示意拖船避开该船网具,并驾驶向12103船靠近,12103船见有来船立即减速停车。10030船见到渔网已被拖到,就向12103  相似文献   

16.
对虾流网是北方三省一市秋汛捕虾的主要网具。长期以来由于各地网具规格不一,作业时网具扫海速度不同,易发生网具缠结。不同地方的船只不敢在同一渔场作业,并且部分船因网具扫海速度慢,导致扫海面积小而影响产量。因此目前应着重解决网具扫海速度慢的问题,并努力使各地网具的扫海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本文试对影响对虾流网扫海速度的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海洋集群性经济鱼类资源的波动,刺网作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产量与产值在整个海洋捕捞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锦纶单丝是刺网的主要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刺网的捕捞效果。改革和推广网具新材料已成为提高流刺网渔获率的重要措施之一。鉴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推广着色锦纶丝马跤鱼流刺网捕捞技术。经过3年认真的组织和实施,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其捕捞技术总结如下:一、网具结构网具规格:52.20米X3.92米1.网衣;用直径0.30毫米的着色锦纶丝网线双死结编织而成,网目尺寸87毫米,横向1200目,纵向45目,纵…  相似文献   

18.
<正> 牛船是河北省沿海的一种传统渔船,依甲板结构、船体大小及动力设施,可分为敞口牛船、带(舟敢)牛船、大牛船、小牛船、风力牛船和机动牛船,是近海从事定置网具、钓渔具和流刺网具作业的理想船型。由于现在牛船主要用于从事单桩框架张网和檣张网作业,所以现有船型以机动牛船为主。其功率大多在14.70—99.23KW(20—135HP)之间,平均每吨排水量为0.96—1.54Kw  相似文献   

19.
摩洛哥政府颁布了一项新的法规,以惩罚继续在本国水域使用流网作业的渔民,对仍然在使用破坏性网具的渔民实行一年关押或严重罚款。按照这些新措施,该国所有流刺网将被毁灭,保证被禁渔具不出售给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20.
鹰爪虾锚流网,是我市针对捕捞生产结构调整,结合渔民生产实践研究出来的新型网具。是采用传统梅童龟锚张网(兜网)的基本设计结构及其作用原理,依据鹰爪虾生活习性和生产特点,加大浮沉力,加大网目尺寸,加大同片的水平缩结系数,增加网具在水中的拦截面积等新技术。它利用涨潮的流压作用,促使网片弯曲形成包囊状,把鹰爪虾兜桶上来,这种网具克服了拖网生产中的鹰爪虾质量差、鲜活度低的缺点,将打桩式定置刺网改变为抛锚式底流刺网.扩大了外延作业渔场,具有作业灵活、产量高、费用低、渔获效果好等特点。实践证明,此种网具适应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