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许文来  张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49-2449,2494
阐述了循环经济、生态农业的内涵;分析了青白江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物质与能量利用最优化为目的,利用4R原则,对该区进行生态农业规划.  相似文献   

2.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淑荣 《农业与技术》2007,27(2):136-139
依据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理论设计的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其目的就是要达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简要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和基本原则,根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结合我国实情,探讨适合我国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阐述"3R"原理的基础上,根据贵州农业生产特点,总结了贵州主要粮食、经济作物及生态畜牧与水产养殖业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为促进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分析循环经济特点与发展现状、我国农业在循环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成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6种模式(节水农业模式、生态种养模式、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可再生能源与生物潜能开发应用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高优农业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与循环农业的关联性,分析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并提出其发展途径,以期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对贵州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从贵州省循环经济科技成果、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循环经济中的范式应用、“3R”技术在生态畜牧业中的应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措施、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石漠化治理和生物质能源(沼气)的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分析了科技支撑贵州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案例。从实证角度提出贵州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引入中国后,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创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但鉴于农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提倡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更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中创建农村循环经济,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9.
以3R原则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忽视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将消费因素纳入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以及绿色农产品消费5类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1993—2012年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绿色农产品消费水平不高、资源减量投入不理想和资源循环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172-174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农业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点与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状况,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问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1.
农业循环经济与生物质能源开发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质能源化是生物质资源化的重要形式,是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生物质能源的特点与现状,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理论,提出生物质能源开发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农业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粗放式经营将直接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冬梅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24-7026
评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并将其与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博弈分析,以便提出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福建省面临资源不足等制约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价格财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业循环经济若干理念与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们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误区,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持续农业等现代农业理念的异同,认为在农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应称为农业循环经济,相应的农业形态则称为循环型农业,其与生态农业、持续农业有着显著的差别.同时,根据循环经济的理论内涵,分析了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等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关系,提出除了节约型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农业外,区域农业、高优农业、生物质能源开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与内容,并分析了其对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探索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规划方向,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的获得有重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阐述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以及几种可借鉴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并指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合理规划、开发技术、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实施一系列有效的法律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崔冬梅  肖春梅 《北京农业》2011,(15):236-237
在界定循环经济模式和县域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以呼图壁县作为新疆农业县的典型,通过分析该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呼图壁县的产业特点,构建了县域循环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设计了以棉花种植加工和以生物质能源开发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并且提出了实现县域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76,自引:7,他引:7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循环型农业则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本文在对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南省1991—2010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近20年来河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与实际相符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