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天保二期工程实施期间,如何转变经营思路及今后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年初,按照局党组的安排,我与资源司、计资司和天保办的同志到黑龙江大兴安岭林业公司进行春节慰问,并先后到加格达奇、图强林业局和漠河县就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调研。与干部职工进行了座谈,对林业的生产建设及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我们深深地感到,大兴安岭林区在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究竟按照什么方向开发和经营森林资源,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整个国有林区具有普遍性。我们认为,大兴安岭林区必须抓住天保工程实施的战略性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以木材生产…  相似文献   

3.
“天保工程”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人现在最常用的词语,林区也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发生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的现状以及林业分类经营的原则、天保工程的需要,系统的阐述了大兴安岭林区在未来若干年内森林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是国有重点林区.天保工程实施3年来,通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不仅取得了天保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而且为林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主要做法提高认识,使实施天保工程成为林区54万人民的自觉行动;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一把手"工程和一票否决制;管育并重,以保护为重点,减少资源消耗;广开门路,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资金封闭运行,严格管理和监督;通过天保工程带动了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增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大兴安岭林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林非木产业是保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大兴安岭有着丰富的野生可食性植物资源,对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进行人工培育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会形成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促进林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在对大兴安岭林区可食性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大兴安岭可食性植物资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由于全球环境的恶化和林区森林资源的枯竭,在新时期里,党和国家制订了逐年削减木材的产量和实施"天保工程"等一系列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新问题。文章通过对林区经济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在林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给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以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为研究区,基于研究区200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各地类碳密度数据,运用InVEST模型碳储量模块对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2000—2020年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进行估算,并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对碳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研究区2000、2005、2010、2015、2020年碳储量分别为569.87×107、573.22×107、573.69×107、572.42×107、573.14×107 t,呈增加趋势,累计增加3.27×107 t;(2)碳储量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西部、南部、东南角和东部小区域;(3)林地是研究区最重要的碳库,其碳储量占研究区固碳总量的93.31%,林地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是大兴安岭天保工程区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促使大兴安岭林地面积保持稳定并且呈现出一定增长趋势,提高了大...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天保二期工程即将进入收尾阶段,通过天保一期工程建设,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森林管护组织管理体系和林业产业经营发展格局,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森林管护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进入天保二期工程,在天保资金由静态管理转变为灵活的动态资金管理模式,使天保二期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工程建设,在国家天保资金有力支撑下,天保工程区所站环境大为改观,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林区道路、电力供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力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二期实施近3a来,林区出现的新问题及今后应争取国家的扶持政策,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的森林资源提出综合评价、保护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人间四月芳菲尽,大兴安岭雪消融。北国4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到处弥漫着春的气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根河林业局道路两旁的红毛柳开始复苏,更是以火红的方式传递春的讯息。巍巍兴安万重山,幽幽林海千尺绿。今年4月17日、18日,本刊记者跟随"2017天保记者行"采访团来到根河林业局,就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生态保护建设、改革发展、民生改善等进行系列采访。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实施天保工程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取得的成绩及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肤浅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天保”工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攻坚阶段为契机,针对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两危”现状,提出了北药开发是振兴林区经济的发展出路,并分析了北药开发的多种制约因素,重点探讨了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北药开发产业的基本思路和布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 2 0 0 3年与 1 997年森林资源变化的对比分析 ,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后的森林资源消长变化作出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实施天保工程6年多的努力,使大兴安岭这个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在进入不惑之年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变化。最近,记者就大兴安岭林区今年的谋篇布局,采访了行署专员、林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杨东奇。"尽管去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克服的问题。这就是森林经过长期采伐,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日益脆弱,保护森林资源已成为目前林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推行"以煤带木"工程可以缓解目前日益脆弱的生态系统,促进"天保工程"的实施,促进林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以煤代木"工程的迫切性和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供大兴安岭林区开展"以煤代木"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最大林区之一,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加大了矿产资源的开发。本文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提出了大兴安岭林区矿产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林业发展建设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中,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木材产量逐渐调减到“天保”工程实施前产量的40%,采伐方式也由过去主伐产量占90%调减到70%,过去林场的数量和职能也随着新时期林业发展的需要而转变,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场、经营所,已由“天保”工程实施前的148个撤并转型到121个,基本满足生态建设为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木材生产为主,因此,物资供应管理一直围绕木材生产展开,随着“天保工程”建设的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加快了生态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林区已经建成管护站671个,对894.5万公顷的林业用地实行了有效保护;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