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2002年开始,我县从省畜牧局良种推广中心引进皮埃蒙特、利木赞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冷冻精液,在鸾凤、崇仁、止马等乡镇开展牛人工授精、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迄今共实施冷配黄牛728头,情期受胎率52.4%,年总受胎率85.9%,已产一代杂交肉牛346头。现结合本人曾在某牧场(乳牛场)学习、从事乳牛人工授精及近年从事黄牛人工授精的工作经历.就如何提高山区黄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谈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牛“冷配”即指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是翰章乡家畜人工授精工作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技术,但是近些年“冷配”受胎率始终在80%左右,没有很大的提高。经过积累的实际经验,下面介绍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黑龙江省“两牛一猪”项目的推进,黑龙江肉牛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最主要的繁殖技术之一。肉牛人工授精是指人为地使用特殊的器械采集公牛的精液,经过技术处理、保存后,借助器械在母牛发情时期将精液注入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的目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受胎率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文章主要从母牛体况、母牛健康、母牛营养、精子活力、精液贮存、输精时间、器械卫生、冻精解冻、配种操作等方面介绍了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提高肉牛人工受胎率都有明显的作用,希望为广大肉牛从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发展种草养牛,进行肉牛的人工改良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我县从2000年推广开展牛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改良工作到今年全面开展种草养牛、建设养牛大县,肉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连续走过了整整四个多年头。从当初自然发情二次输配38.5%的受胎率到去年旧州镇马溪屯肉牛养殖示范基地98.6%的受胎率,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开展水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1]技术工作已有三十多年历史。多年来,水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的杂交改良面逐渐扩大,配种头数增多,受胎率有所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但配种受胎率高低悬殊太大,牧场、牛群集中的示范小区和养殖户,配种受胎率高达75%以上,而在分散饲养的情况下,受胎率一直在35%~40%之间徘徊。从而导致一些饲养户对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持怀疑态度。那么,是何种原因导致受胎率这么低呢?笔者认为,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1]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从采精  相似文献   

6.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县曾推广应用过,所产杂交牛犊深受农民欢迎,但由于经费紧张、设备不足、受胎率较低等因素被迫停下来.2000年初,县委、县政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牛改工作作为畜禽品种改良的重中之重.在省、州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初步建立了牛的改良服务体系,并配备了人工授精仪器设备、运输工具和人员的技术培训,这是我县历史上畜禽品种改良工作中投入多、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可操作性强的一项实用技术,也是难度较大的群众性工作.为使这项技术在我县得到推广应用,提高冷配受胎率是关键所在.根据本人几年到各地、县(市)参加人工授精技术培训和实际操作,对提高牛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积累了初步经验,提出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技术在牛品种改良工作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牛人工授精中应用最广泛、效果较好的是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牛冷冻精液配种技术在我国用于牛的繁殖已有5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改良本地牛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人工授精后母牛的受胎率高低不一,某些地区不到50%,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对品种改良的推广和畜牧业的发展形成很大阻力.因此,规范人工授精技术,有可能提高母牛的受胎率,促进牛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8.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具备较高的科技含量,它属于综合性实用技术,要想提高受胎率,必须选取合格的精液,并且正确保存和解冻,做好发情鉴定工作,选择合适的时间输精。只有将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好,才能够确保受胎率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姜国铭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77-77,79
1意义1.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mL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率提高了10倍以上。1.2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肉牛细管冻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10.
家畜精液的冷冻保存,是人工授精的一项重大改革,在精液冷冻技术发展过程中,由于稀释液中加入甘油作为保护剂,而使精液保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但不同畜种的精子对甘油的反应不同。牛冷冻精液稀释液中甘油浓度或高或低对精子活率及受胎率关系不大,对猪和羊来说,甘油浓度增加时,冷冻精液的精子活率虽高,但受胎率极不理想。现将采用最新研制的无甘油糖类保护剂,  相似文献   

11.
猪冷冻精液的生产和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兆华 《猪业科学》2020,37(6):34-36
正人工授精在猪的繁殖培育中应用已比较普遍。如何在生猪产业中像养牛生产一样方便快捷地使用冷冻精液,一直困扰着一线的技术和生产人员。在借鉴牛冻精生产与应用经验基础上,利用猪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并成功产下仔猪后,众多科研工作者对猪冷冻精液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目前,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的育种公司已经有猪冷冻精液的产品进行出售,但解冻后的精子活率以及配种后的受胎率、产仔数与常温保存猪  相似文献   

12.
黄牛改良中细管冷冻精液技术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颗粒冷冻精液技术和细管冷冻精液技术.在10年内先后对当地母牛进行了人工授精10037头(次).经过研究对照.结果发现:①细管冷冻精液技术受胎率比颗粒冷冻精受胎率提高了13.64个百分点。②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细管冷冻精液技术省时、省力.节约了设施资金,扩大了授配范围.服务体系发生质变.更适合于农区基层改良工作。  相似文献   

13.
提高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点滴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简称”冷配”)是我市家畜人工授精工作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一项技术。但是最近几年,“冷配”的受胎率始终在80%左右徘徊,没有较大提高。根据工作经验,下面介绍几点这方面的体会,供正在从事“冷配”工作的技术员参考。1 严格按吉林  相似文献   

14.
采用娟姗牛与荷斯坦牛X-性控冷冻精液,给娟姗母牛、荷斯坦母牛及胚胎移植供体进行人工授精,以探索两种冷冻精液人工授精受胎效果及供体牛生产胚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输精试验牛情期受胎率及供体母牛的平均可用胚胎数和可用胚胎率受公牛X-性控冷冻精液的影响;人工输精试验牛的受胎率青年牛优于经产牛,而荷斯坦牛的优于娟珊牛;生产胚胎的供体牛,综合可用胚胎数和可用胚胎率,在同一品种上青年牛的效果优于经产牛,在不同品种而同一年龄上的荷斯坦牛优于娟珊牛。  相似文献   

15.
黄淑宽  韦继领 《兽医导刊》2016,(10):205-206
我县从2000年推广牛冷冻精液人工输配改良到今年全面开展种草养牛、建设肉牛基地大县,黄牛改良工作在我县已连续走过15个年头.我在从事黄牛改良工作的15年间,对提高黄牛改良受胎率方面颇有些心得体会,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利木赞牛原产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是世界公认的优秀大型肉牛品种. 我县是汉中市肉牛重点产区,农民素有养牛的习惯,为了改进本地黄牛个体小、生长速度慢、屠宰率低的缺点,我们曾于1979年开始,积极应用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7.
53头青年母牦牛和42头当年产母牦牛进行同期发情及定时授精处理,其中青年母牦牛人工授精31头,当年产母牦牛人工授精28头,人工授精精液采用大通牦牛冻精和西门塔尔牛冻精,输精一次后母牦牛与公牦牛合群放牧。结果青年母牦牛产犊率为84.91%,产大通牦牛后代10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1头,采用大通牦牛精液和西门塔尔精液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58.82%(10/17)和7.14%(1/14);当年产母牦牛产犊率为52.38%(28/42),产大通牦牛后代11头,西门塔尔杂种犏牛2头,人工授精情受胎率分别为45.83%(11/24)和50%(2/4);2组平均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42.37%,其中用大通牦牛冻精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为51.22%,西门塔尔牛冻精的情期受胎率为16.67%。  相似文献   

18.
2004-2006年在循化县积石镇不同地点牛改点采用细管冷冻精液技术对3 500头当地母牛进行了人工授精,其中牛改点授配3 213头(次),临时授配点授配287头(次),结果表明,牛改点授胎数2 751头,授胎率达85.62%,临时授配点授配受胎数245头,受胎率达85.37%(P>0.05).  相似文献   

19.
利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进行牛品种改良是提高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已在很多地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现将我县牛人工授精及品种改良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并提出发展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影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植 《广西畜牧兽医》2010,26(2):109-109
利用牛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受胎率,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让母牛能够发挥较大的经济效益。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归纳出影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