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假叶目(Pseudophy uldea Carus,1863)双槽头科(Dibothriocepha Lidae Luehe,1902)旋宫属(Spirometra)孟氏旋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的突尾蚴(Pleurocercoid Larva)即裂头蚴或双槽蚴,能生活于许多脊椎动物体内,在两栖类、蛇类、鸟类和哺乳类的体腔和肌肉间均能生存,并能寄生于人体。在我国多报导寄生于猪体或人体,而寄生于鸡体内少见。  相似文献   

2.
犬、猫常见绦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寄生于犬、猫的绦虫主要为假叶目和圆叶目的各种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虫卵随犬、猫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造成中间宿主——其他家畜及人的感染,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现将寄生于犬、猫的几种常见绦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寄生于犬、猫小肠内的绦虫种类很多,犬、猫是其终末宿主,绦虫成虫对犬、猫的健康危害很大,它们的幼虫大多以其他动物(或人)为中间宿主,各种动物间可相互感染,严重危害家畜和人体健康。1绦虫种类1.1犬绦虫(犬复孔绦虫、瓜实绦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偶见于人。虫体呈淡红色,长  相似文献   

4.
寄生于犬的绦虫主要为假叶目和圆叶目的各种绦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尤其是幼犬。虫卵随犬的粪便排出污染环境,造成中间宿主一其他家畜及人的感染,严重影响公共卫生安全。现将寄生于犬的几种常见绦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多头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于犬、狼、狐小肠内的带科多头绦虫的幼虫--脑多头蚴所引起的一种绦虫蚴病,俗称脑包虫病.成虫寄生在终宿主--犬、狼、狐的小肠中.幼虫期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中间宿主的脑部,也有寄生在其它部位的病例.  相似文献   

6.
<正>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犬、猫舔毛  相似文献   

7.
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病是双壳科(Dilepididae)复殖孔属的绦虫寄生于犬、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引起的疾病,也可感染人,尤其以感染儿童较多[1]。成虫可在犬、猫的小肠内寄生,其孕节单独或数节相连从链体上脱落,自动逸出宿主肛门或者随粪便排出。环境中存在的虫卵可被其中间宿主蚤类幼虫吞食,六钩蚴在其血腔内经18 d发育为似囊尾蚴,并随幼蚤羽化为成蚤而寄生于成蚤体内。  相似文献   

8.
7.13异形科HeterophyidaeOdhner,19147.13.1隐穴属CryptocotyleLuehe,18997.13.1.l凹形隐穴吸虫C.concavum(Creplin,1825)Luehe,1899宿主与寄生部位:家鸭小肠长沙7.13.2后殖属MetagonimusKatsurada,19137.13.2.1横川后殖吸虫M.yokogawai(Katsurada,1912)Katsurada,1913宿主与寄生部位:猫肠道长沙7.14彩蚴科LeucochloridiidaeDollfus,19347.14.1彩蚴属LeucochloridiumCarus,19357.14.1.1黑鸫彩蚴吸虫L.turdiYamaguti,1939宿主与寄生部位:环颈雉肾脏7.14.2尾育属Urotocuatooss,18997.14.ZI中国尾育…  相似文献   

9.
肥胖带绦虫又名牛带吻绦虫,带状科,带状属。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牛。寄生部位:终宿主人的小肠;中间宿主牛的横纹肌,主要分布于左心肌、咬肌、舌肌等部位。  相似文献   

10.
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其中只有圆叶目和假叶目对禽、畜及人体有感染性。绦虫成虫寄生于家禽的小肠中.虫体成带状.扁平,分头节、颈和链体三部分:绦虫分布广,多呈地方性流行.山于中间宿主的原因.冬季发病很少。祁门县芦溪乡某养殖户饲养500余只“百日红”麻鸭,160d左右日龄,未作任  相似文献   

11.
带状带绦虫(带状泡尾绦虫)形态结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宿主:猫、犬寄生部位:小肠中间宿主:鼠等啮齿动物寄生部位:肝脏1虫体形态结构观测与描述成虫虫体比较粗大,由209~271(平均230)个节片组成。头节较大,头节上的顶突肥大而明显,呈半球形突出,顶突上  相似文献   

12.
本《名录》分别介绍了青海省各种动物寄生虫的中文名、学名、宿主和寄生部位及分布情况.名录(一)共收载了青海省畜禽原虫、吸虫、绦虫计111种,隶属于4门5纲10目19科32属.其中原虫69种;吸虫19种;绦虫23种.分别寄生于马、驴、骡、黄牛、牦牛、牛、绵羊、山羊、猪、犬、猫、兔、鸡等多种家养畜禽及黄羊、岩羊、藏原羚、鹿、高原鼠兔、狼、狐狸等野生动物.为有效控制畜禽寄生虫病的流行提供了相关的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 据资料介绍:裂头蚴 Sparganum 是假叶目绦虫的中绦期,寄生在鱼、蛇、蛙、鸟以及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成虫则寄生在犬、狼、猫等肉食兽或其它动物的小肠里(人偶能感染)。1985年7月9日,我们在剖检自然感染的孟松氏迭宫绦虫病狗的过程中,同时检出裂头蚴一例,报导如下:宰前简况:我们为调查猪体裂头蚴病,于1983年3月,在裂头蚴病疫区,江西省德安县邹桥乡,购买家养公狗一条。据畜主反  相似文献   

14.
抽检护羊犬7只,寄生蠕虫感染率100%。共检出7种,隶属5科7属。其中,吸虫1种:有角吸虫(Alariayaha);绦虫4种:犬复殖孔绦虫(Dipyldium caninum)、泡状带绦虫(Tatnia hydatigena)、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细精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线虫2种:狮弓蛔虫(Toxascaris leonina)、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coninum)。虫种标本保存在呼盟兽研所。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犬猫寄生蠕虫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蠕虫学剖检法对贵州省犬、猎寄生蠕虫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犬猫寄生蠕虫12科16属20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7种,线虫11种;与人畜共患蠕虫16种,易感且危害人或家畜严重的有8种。犬检出16种,感染率为100%;120只犬的平均感染强度为66.64条,平均感染2.8种;犬钩口线虫、犬恶丝虫、犬复孔绦虫和泡状带绦虫为优势种。猫检出10种,35只猫感染率为88.6%,平均感染强度为4.5条,带状泡尾绦虫为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犬猫寄生蠕虫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用蠕虫学剖检法对贵州省部分市、县犬(1991~1993年)、猫(1986年)寄生蠕虫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调查结果加上文献记载的有关资料,共发现贵州省犬猫寄生蠕虫20种,隶属3纲12科16属.其中吸虫2种,绦虫7种,线虫11种;与人畜共患蠕虫16种,易感且危害人或家畜严重的有8种,即华枝睾吸虫、斯氏并殖吸虫、细粒棘球绦虫、盂氏迭宫绦虫、旋毛线虫、泡状带绦虫、豆状带绦虫和多头多头绦  相似文献   

17.
终末宿主:犬、猫及野生肉食兽,偶见于人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地螨第二中间宿主为蛙、蛇、蜥蜴、鸟类、啮齿类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内  相似文献   

18.
绥芬河流域狗和猫寄生蠕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绥芬河流域狗和猫寄生性蠕虫区系调查情况,以全身蠕虫学剖检的方法剖检狗20只,猫6只,在两种动物体内共检获寄生蠕虫12种,其中吸虫2种,绦虫4种和线虫6种,它们录属3纲7科8属。狗体检出虫体5种:泡状带绦虫Taenia、hydatigena、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caninum、犬弓首线虫Toxocaracanis、犬钩口线虫 Ancylostome caninam、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猫体检出虫体7种:华支睾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獾真缘吸虫Euparyphium melis、带状带绦虫Taeniataeniae formis、线中殖孔绦虫Mseocestoideslineatus、猫弓首线虫Toxocara cati、狮弓蛔线虫To xascaris leonia、管形钩口线虫Ancylostomatubaeforme。以上猫、狗寄生的12种虫种,绝大多数都是人兽共患的寄生虫。  相似文献   

19.
犬、猫的绦虫病是由各种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由于中绦期的幼虫对人和家畜危害严重,因而该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主要对犬、猫绦虫病的病原、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2月笔者在平安市场购买湟鱼一条 (扎陵湖产 ) ,拿回取鳃 ,剖腹取出内脏后发现体腔底部有一些白色长带状物 ,后连同鱼一起送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兽医系寄生虫学教研室鉴定。共从鱼体内取出 4条虫体 ,鉴定为假叶目绦虫的中绦期实尾蚴阶段 ,又称为裂头蚴。这在湟鱼体内尚属首次发现。裂头蚴寄生在鱼、蛇、蛙、鸟以及一些哺乳动物 (包括人 ) ,成虫则寄生在犬、狼、猫等食肉动物的小肠内。其生活史是由于感染绦虫的食鱼鸟类在水面飞行时 ,将虫卵随粪便排列水里 ,在适宜温度的水中发育成为钩毛蚴 ,钩毛蚴被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吞入 ,在其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