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廿六、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 白牛肝(别称);白牛头(别称);炒菌(云南一带俗称);黄荞巴(云南一带俗称);大脚菇(俗称);肥丝菇(俗称);牛八菌(俗称);石头菇(台湾一带俗称);粘团子菌(东北一带俗称);可食牛肝菌(别称);见手青(别称);黄羊肝菌(别称);山鸟茸(日本名称)。廿七、黄皮牛肝菌(Boletus crocipodius) 黄梨头(俗称);黄大脚菇(俗称);麻大脚菇(俗称)。  相似文献   

2.
木耳酸辣汤     
l原料1水发木耳40克,鸡蛋1个,豆腐干、鸡血各50克,麻油、醋各50克,葱花、盐、谷油、黄酒、味精、水淀粉少许。 I做法】(l)木耳、鸡血、豆腐千分别切成丝,木耳和干丝先在滚水中烫片刻,蛋抽匀。(2)炒锅上旺火,倒人清汤,加熟猪油、酱油、盐、酒,略滚后下鸡血、千丝和木耳,再滚后撇去浮沫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薄芡,再浇上蛋液、醋、麻油,撒上胡椒和葱花即可上席。木耳酸辣汤@蕈园  相似文献   

3.
中国兰花资源极为丰富 ,属世界产兰大国。据查有 1 90多属、1 0 0 0余种 ,野生兰被国家列为濒危保护植物 ,严禁采摘出口。兰花有“香祖”、“空谷佳人”的美誉。“手培兰花两三载 ,日暖风和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 ,推窗时有蝶飞来”。这是明代诗人余同麓的一首著名咏兰诗。我国闽、台、川是兰花著名产地。兰花按花期来分 ,春季开花的有春兰、川兰、子午兰、虎头兰 ;夏季开花的有夏兰 (蕙兰 ) ;秋季开花的有秋兰 ,因主产于福建 ,故称建兰 ;冬季开花的有墨兰。春兰 ,俗称草兰。一茎 1~ 2朵花 ,花气清香 ,早春开放。蕙兰 ,俗称九节兰。一茎多…  相似文献   

4.
46.雷蘑(Clitocybe gigantea)巨陡头(别称);青腿子(河北一带俗称);大青蘑、大白桩蘑(河北、内蒙一带俗称);口蘑(商品名)。47.白雷蘑(Clitocybe candida)白壳杯菌(别称,见《食用蘑菇》);白巨陡头(别称);口蘑(商品名)。  相似文献   

5.
59.橙盖鹅膏(Amanita caesared)橙盖伞(植物学名称,见《食用蘑菇》等);红鹅膏(别称);黄罗伞,黄鹅蛋菌(四川一带俗称,见《食用蘑菇》);橙盖鹅膏、鸡蛋黄蘑(黑龙江一带别称,见《食用蘑菇》);卵菌、凯撒鹅膏(别称,见《福建菌类图鉴》第一集);卵蕈(别称);帝王菇(台湾一带俗称);恺撒橙盖伞(别称,见《云南食用菌》);鸡蛋菌、黄蜡菌、鹅蛋菌、黄蜡伞、黄龙伞、芝麻菌、引子菌(俗称,见《云南食用菌》);鸡蛋黄菌(四川一带俗称)。  相似文献   

6.
段木栽培木耳,一般初学者往往只重视选种和点种,对耳场选择及清理工作注意不够。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生产实践,就耳场的选择、清理、消毒谈点浅见.(一)耳场的选择耳场俗称耳塘,是木耳生长发育的场所,因此要根据木耳菌丝体及子实体的生育要求进行选场,一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光线.木耳是喜光性菌类,子实体生育期光线充足,不仅生长快,且耳片色黑、肥厚、质量好.此  相似文献   

7.
36.香菇(Lentinus edodes)香皮裥菌(曾用植物学名称);黄蕈(古称,见于南宋陈仁玉《菌谱》);台蕈(古称,见于陈仁玉《菌谱》);合蕈(古称,见于陈仁玉《菌谱》);冬菇(俗称);香蕈(别称);香信(俗称,又见于《本草求原》);椎茸(日本名称);桐蕈(古称,见宋《贵耳集》、《癸辛杂识》);栎菌(俗称,见《云南食用菌》);板栗菌(俗  相似文献   

8.
萮萮茈蘛蕍 萮茈,音yù zy,读俞此,就是木耳类,见《说文》:“茣,木耳也,从艸,(而大)声,一曰萮茈。”很可能是一种方言。在《类篇》和《篇海》中,蕍,又作蘛,音yù,读俞;萮是蘛的异体字,足见用萮称木耳类,自汉代以来,还是很普遍的。 栮耳宋代几部字书如《集韵》、《类篇》均有栮字,音ěr,读耳,“亦作(木而大),木(木而大)。”在《说文》、《名医别录》、《新修本草》中,均有“木耳”之名。后来去繁就简,合为“栮”字,似有一定道理。宋朱熹(1130~1200)詠木耳诗有句云:“树耳黑垂聃”,聃即耳曼,此处引伸为下垂貌,很形象地钩勒出木耳的轮廊,《说文》中耳字篆文作“(?)”,与木耳形状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9.
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性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俗称木耳、云耳、黑耳子。担子菌纲、银耳目、术耳属。黑木耳营养丰富,含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它的胶体有巨大吸附能力,能起清胃和消化纤维素作用,它还有补血、强精、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因其大多具有艳丽的花朵而为人们所喜爱.近年来,兰花市场上有一些假鳞茎硕大可爱的种类,株型奇特,常常被兰花爱好者们称作"大头树兰" (图1大唇围柱兰Encyclia cordigera的假鳞茎),它们的学术名称应叫围柱兰.围柱兰属(Encyclia)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属,属名源于希腊文enkyklin(...  相似文献   

11.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又名构耳、粗木耳、黄背木耳、白背木耳,属木耳科木耳属,素有"树上海蜇皮"之美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福建省漳州市生产白背毛木耳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条  相似文献   

12.
正(接上期)斑叶鹤顶兰(Phai.woodfordii)又称黄花鹤顶兰,是黄花鹤顶兰的异名种。假鳞茎圆锥形或狭卵状矩圆形。叶4枚~6枚,紧密互生于假鳞茎上部,通常具黄色块斑,花茎直立,较粗壮,花黄色,干后呈靛蓝色,花芳香,花期春季。产自我国云南、广东、福建、湖南和湖北等地区,日本、印度、尼泊尔和锡金均有野生分布,生于海拔600m~1200m的山坡林下阴湿地、山谷沟  相似文献   

13.
寄润卿博士 (唐) 皮日休 高眠可为要玄纁,鹊尾金(火卢)一世焚。 尘外乡人为许椽,山中地主是茅君。 将收芝菌为防雪,欲晒图书不奈云。 若使华阳终卧去,汉家封禅少一人。 [1]芝菌:灵芝、蘑菇。 [2]封禅:帝王登泰山举行大典,祭天日封,祭地日禅。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 (唐) 胡曾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因为齿焚。 兼济直饶同巨楫,自由何似学孤云。 秋深栎菌樵来得,木魅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秋日见西曛。 [1]栎菌:栎树,自古以来就彼人们用来种香菇、木耳等食用菌,此处是指栎树上生长的野生食用菌。 山居即事 (唐) 吴融 不傲南窗且采樵,干松每带湿云烧。 庖厨却得长兼味,三秀芝根五术菌。 [1]三秀芝根:此处泛指可食的菌类。 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 (唐) 吴融  相似文献   

14.
李建波 《食用菌》2016,(2):64-65
正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无壳蜒蚰螺、鼻涕虫、野蜗牛、托盘虫、泫达虫等~([1])。其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可为害双孢蘑菇、平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等多种食用菌。为害食用菌的蛞蝓种类主要有: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双线嗜黏蛞蝓(Philomycus bilineatus Benson)、黄蛞蝓(Limax flavus Linnaeus)~([2])。现将蛞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鄂西山区薇菜间作资丘木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是蕨类植物中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俗称猫儿头,以其卷曲未展的嫩叶柄加工成薇菜干为产品。薇菜干营养丰富,氨基酸含量与木耳、香菇、竹荪等多种名贵山珍相当,比瘦猪肉高22.4%,食用风味独特,被誉为“山菜之王”。  相似文献   

16.
木耳(Auricula)是担子菌纲、木耳目中最重要的一个属。有关木耳分类问题,过去研究还是较多的,但鉴于当时所采用方法和定种标准上的不同,分类比较混乱。早先Sacardo(1882~1931)把木耳列为50个种,而Holterman(1898)和Maller(1895)等人则将其全部划为一个热带种,并认为其它种都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和华北地区,木耳代用料栽培何时接种产量最高?目前尚无公开报道。笔者认为,明确栽培季节对木耳代用料栽培污染和鲜耳产量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阐明这个问题将有利于不失时机地安排适宜的接种期和出耳期,减少杂菌污染,提高木耳子实体的产量。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大木耳(Auricularia maxima)。 (二)接种期处理:为造成栽培季节的不同,接种期分前后五个处理,即1988年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6月份。在这五个月份内,各接种一批木耳栽培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分析玉木耳(white mutant strain of Auricularia fuscosuccinea)、九里湖木耳(A. fuscosuccinea)、黑木耳(A. auricula)8129和毛木耳(A.polytricha)781四个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性.结果表明,玉木耳与九里湖木耳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大于0.99;4个菌株在遗传距离0.53的位置上可以分为三类:九里湖木耳和玉木耳为一类;黑木耳8129,毛木耳781各为一类.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体培养法,对黄背木耳纤维素酶、淀粉酶、氧化酶等几种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高峰出现最早(第6天),酶活性最高;纤维素酶的活性高峰随后出现(第8天);邻苯二酚氧化酶的活性高峰期到来更晚(第11天)。  相似文献   

20.
角质木耳的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主要栽培的木耳种类只有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和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两种,年产约6800吨(台湾省产量未统计在内)。为开发木耳资源,我们对收集到的木耳属中七个种,经分离和栽培试验,找出了一种质地如同黑木耳,而抗逆性相当毛木耳,容易栽培,产量较高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