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蚕生产是全年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射阳县生产实际调查:一般年份两秋蚕发种量是春蚕的1.6倍,蚕茧产量是春蚕1.4倍,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玉琴 《江苏蚕业》2005,27(2):37-39
<正>桑树秋叶产量占全年产叶量60%以上,充分利用桑叶资源,抓好秋蚕生产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各地秋蚕生产情况一直很不稳定,产量低、质量差的状况严重影响着蚕桑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笔者对邳州市近年来的秋蚕茧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玉琴 《蚕桑通报》2005,36(4):38-40
桑树秋叶产量占全年产叶量一半以上,充分利用桑叶资源,抓好秋蚕生产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关键。但是长期以来,各地秋蚕生产情况一直很不稳定,产量低、质量差的状况严重影响着蚕桑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着蚕桑生产的发展。笔者对邳州市近年来的秋蚕茧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秋蚕生产是淳安县蚕桑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占全年蚕茧总量的一半以上,提高秋茧生产的质量效益,对提高全年蚕桑生产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为此,该县从1997年起在秋蚕生产中摸索了一些提高秋茧质量效益的配套措施,也为该县蚕茧质量的全面提升找到了科学依据.通过调整布局、更换品种和狠抓技术关键,秋茧质量逐年提高,促进了该县蚕茧质量连续7年名列浙江省前茅,"千岛湖"牌蚕茧2003年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进一步推动了该县蚕桑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般年份两秋蚕发种量是春蚕的1·6倍,蚕茧产量是春蚕1·4倍,因此,稳定秋蚕生产,提高秋蚕茧质量,是提高蚕桑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1秋蚕茧质下降的原因1·1养蚕布局是影响秋蚕生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县农村秋蚕主要以晚秋为主,中秋为辅,中秋出库时间是8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的0·3倍。晚秋蚕出库时间在9月10日左右,饲养量是春蚕1·2倍。这种布局存在着蚕期间隔时间短、大小蚕套养、无法彻底消毒、小蚕共育无适熟叶,桑园治虫难度大等问题,也是导致秋蚕产量不高茧质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1·2饲养管理粗放引发蚕病而影响茧质。秋蚕农村…  相似文献   

6.
张玉琴 《四川蚕业》2004,32(2):21-23
秋蚕生产在全年蚕桑生产中占较大比重,但由于多种原因影响,秋蚕茧产量一直很不稳定,经济效益较低,而蚕病的发生与蔓延是威胁生产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在我市的中晚秋蚕生产中,每年都有蚕病不同程度发生,甚至一些常年生产情况较稳的专业村也多有发生。  相似文献   

7.
淳安县是浙江省八个重点蚕区之一,秋蚕生产在全年的蚕桑生产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纵观全县17年(1980~1996)的生产实绩,秋蚕饲养量占全年总量的52.5%,蚕茧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45.6%,种茧比数相差6.9个百分点,春蚕平均张产茧为38.6公斤,均比早、中、晚秋蚕高出10公斤以上.可见养好秋蚕,提高秋蚕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蚕农的经济效益和蚕桑生产的发展与稳定.在茧丝绸市场不够景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结构进行调整的时期,我们认为改革原有的秋蚕布局,是目前养好秋蚕、提高蚕桑生产比较效益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茧丝  相似文献   

8.
刘建华 《四川蚕业》2008,36(3):56-57
根据我市气候特点及蚕农的养蚕习惯,我市的养蚕布局适宜一年养四季蚕。从我市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春蚕、夏蚕、正秋、晚秋蚕四季发种量悬殊不大,但各季蚕茧的产量和单产却差距较大。其中:春蚕茧产量约占全年的30%以上,平均单产均在34kg左右,而其余几季,特别是正秋蚕产量不稳定,一般单产在23kg左右,而且质量较差。如何提高正秋蚕单产、质量,是值得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高度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抓住问题关键,采取应对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9.
我市为全国蚕桑生产重点产区,全年饲养蚕种达70多万张,其中三秋蚕种达40万张.占全年总发种量的60%以上.三秋蚕茧平均张产为25kg.但高的可达35~40kg,低的只有10多kg,相差悬殊.而且蚕茧质量差.秋蚕期气候、环境、叶质等条件差,饲养难度大,成本高,产量低,经济效益不佳.为了探索秋蚕夺取高产的技术措施,我们总结了一套秋蚕茧高产配套技术.于1993年首先在同福等5个乡镇试点,获得了11万张秋种,平均张产29.66kg的好成绩,比全年平均的26.31kg提高3.35kg,增长12.74%.1994年全市28个乡镇,全面实施总饲养秋种37.  相似文献   

10.
我市的蚕桑生产春蚕茧占全年35-40%,夏、秋蚕产茧占55-60%,夏秋蚕蚕茧生产是全年总产茧量的重要组成部份。在生产过程中,蚕病成了蚕茧生产丰收的最大威胁,直接影响着蚕茧的产量、质量与经济效益。据典型调查结合产茧量估算,我市近年蚕病损失约 15%左右,张种结茧率不到80%,其中传染性蚕病损失约70%,非传染性损失约占30%,传染病中病毒病约占70-80%,特别是在高温干旱,桑虫较多的早、中秋蚕期为害更甚,秋蚕期如遇多雨、阴、凉和相对湿度大,往往多发真菌病。非传染病中主要是化学农药中毒、绳、鼠敌…  相似文献   

11.
顾锦华 《中国蚕业》2007,28(2):45-47
海盐县现有桑园3200hm2,全年发放蚕种11万余张,生产蚕茧5400t,居全省第6位,是一个蚕桑重点县。海盐县秋蚕分为中秋蚕和晚秋蚕,二秋发种量占全年发种量的52%以上,生产量占全年总生产量的43%左右。一般年分秋蚕张产稳定在35~40kg,低于春蚕张产。在特殊年分如1999年、2003年中秋,由于桑树病虫害暴发,张产分别只有26.1kg和  相似文献   

12.
新疆洛浦县秋季蚕茧单产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秋蚕饲养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它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蚕茧质量低,秋蚕单产低,经济效益下滑,使得农民对饲养秋蚕没有信心,从而造成劳动力、蚕室、蚕具、桑叶自然资源等浪费.如何提高秋蚕单产和蚕茧质量是蚕桑科技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洛浦县秋蚕生产发展的历史回顾  相似文献   

13.
在春、秋蚕期分别对现行蚕品种4龄眠蚕不同体重与蚕茧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与分析。试验表明:在环境气候、饲育管理均较为一致的情况下,4龄眠蚕体重重,可增加蚕茧产量10%以上。强化4龄蚕的综合管理,是提高张种产茧量和蚕农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嘉兴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杭嘉湖平原 ,是全国的重点蚕区 ,产茧量一直在全国地市中占首位 ,其全年蚕茧产量占全国家蚕茧量的 10 %左右 ,占浙江省的 50 %。从前我市养蚕以春蚕为主 ,自 1958年后 ,夏秋蚕饲养量不断扩大 ,其蚕茧产量亦大幅度上升 ,到 1998年 ,全市全年发种 137 4万张 ,蚕茧产量52 559吨 ,其中夏秋蚕 84 4万张 ,蚕茧产量 2 9912吨 ,分别占全市的 56 91%和 6 0 7% ,因而夏秋蚕生产已成为我市全年蚕茧生产的一个重头 ,但夏秋蚕与春蚕相比 ,其单产低、茧丝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5.
高惠芳 《蚕桑通报》2001,32(2):56-57
解放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蚕桑科学技术的提高 ,我市养蚕布局也进行了多次改革 :1966年以前只养春蚕、中秋蚕两期 ;1967年始养夏蚕 ,全年三期蚕 ;1969年增养晚秋蚕 ,1970年又增养早秋蚕 ,达到了一年养5期 ,秋季早、中、晚3期蚕的格局 ,充分合理地利用桑叶 ,增加了蚕茧产量 ,秋蚕生产成为全年蚕桑生产重要组成部份。但是 ,近几年来 ,随着乡镇企业及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田除虫频繁、污染严重 ,使秋蚕特别是早秋蚕中毒损失严重 ,产量低 ,茧质差。1995年下半年更由于国…  相似文献   

16.
孙晓明 《蚕学通讯》2007,27(3):45-45,47
预防蚕病发生,落实蚕病综合防治措施,是当前蚕茧生产稳产、高产的重要前提.近年来由于蚕茧收购政策不稳,影响蚕农积极性,也给蚕病防治工作带来不利.目前蚕病损失的主要因素已由传染性蚕病损失转变为非传染性蚕病损失.根据笔者的统计及实际调查结果,2005年至2007年本镇实发蚕种2 600张,因蚕病损失的蚕种量占全年饲养量的10%,平均每张种损失85元.  相似文献   

17.
夏秋季蚕在我省乃至全国蚕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种量约占全年发种量的60%以上,夏秋季产茧量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因此,夏秋用蚕品种的质量对整个蚕茧产量、质量的影响都极为重要。由于我省夏秋气候较为恶劣,对夏秋用蚕品种要求较高,加之全省各地气候开差较大,对品种的要求有所不同,单一的品种已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另一方面,从品种质量上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罗尤海 《蚕学通讯》2006,26(4):47-47,53
蚕茧生产中发生的小蚕是指群体中发育特别缓慢、体躯显著瘦小的个体。我市近年来蚕茧生产中小蚕发生情况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小蚕体质弱,在与大批混合饲育时,蚕儿发育不齐,易于感染蚕病,影响蚕茧产量、质量和蚕农收益,挫伤蚕农养蚕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发展。现就其主要原因分  相似文献   

19.
蚕品种是蚕茧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优劣直接影响蚕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随着茧丝绸事业的发展,蚕茧生产靠单一的蚕品种已很难适应当前茧丝绸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培育并推广高产、高效、优质的桑蚕新品种已成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桑蚕品种鉴定工作为加速这一进程,促使蚕品种向"两高一优"方向发展起到了极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东县现有桑园面积约7万亩,全年发放蚕种18万多张,发种量居全省第4位,是江苏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全年两春两秋养蚕布局,大蚕漏空透气育和斜面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以及健全的镇、村、室服务网络和小蚕共育体系,都是如东蚕桑生产的特色,推动了如东蚕桑生产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