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 四、行走系 (一)从动桥 1.概述 该机具有无架式拖拉机一般型式的刚性悬架可变轮距从动桥。其结构型式见图27。 前轴托架为纵断面呈“Π”型的整体铸铁件。前轴的主副套管为椭圆断面,主套管两端的下缘断开,由螺栓联结、包住和夹紧副套管。副套管的下端焊有卡槽,改变其安放在螺栓上的位置,便能有级地调节轮距,此时对转向油缸在主套管上的安装孔位也要作相应调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用底盘轮距随农作物行距变化而适应性调整的技术需求,基于现有梯形转向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研究轮距调整联动转向原理,提出轮距调整和转向独立或同时进行的轮距可调式转向机构方案,确定关键参数和转向误差计算方法。设计了一种轮距可调式农用底盘,参照现有底盘相关参数并结合我国部分农作物行距分布情况,确定前桥轮距可调式转向机构关键参数并以最小轮距为基本轮距优化,分析不同轮距时的转向误差,计算结果表明:轮距调整后转向误差仍能满足农田作业转向要求。  相似文献   

3.
根据差速器转角关系和阿克曼转向原理,提出并分析了双对角线差速传动理论,对比以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为例的轴间刚性连接四轮驱动传动特点,论证了双对角线差速传动理论在四轮驱动方面的优良特性;利用双对角线交叉原理,提出了将驱动桥交叉布置、通过改变夹角间接改变轮距的交叉变轮距车辆底盘设计方法,克服了机械传动式车辆无法自动无级调节轮距的技术难题;针对交叉变轮距车辆底盘的双对角线差速传动特点,设计了一种双对角线可旋式专用差速器,适应了底盘变轮距特性,同时实现了对角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丘陵山区地形和不同农作物的农艺特点,提出一种具有平衡摇臂悬架和H型传动的可变地隙和轮距的动力平台,该平台采用无转向梯形的四轮全液压转向,转向方式为同侧两车轮采用对称角度的偏转转向,以减小转弯半径并实现同辙转向。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左、右转向油缸的位移关系,以实现阿克曼转向。为避免运动干涉,参照同轴距普通拖拉机的最小转弯半径确定车轮极限转角。当变地隙后车轮绕主销偏转,平台的轴距发生改变和变轮距后轮距发生改变后,可根据几何关系重新确定车轮在水平面内有效转角与转向油缸位移的关系,讨论了变地隙和变轮距满足阿克曼转向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转向系结构和转向策略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交叉变轮距的底盘结构。该结构通过一系列连杆机构实现车辆的机械式转向,所以连杆机构运动的稳定性成为交叉变轮距底盘转向和改变轮距的关键。简述失效分析和失效分析的方法,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针对多杆机构杆多稳定性差的缺点,运用故障树模糊分析法分析了导致连杆机构失效的主要因素,推导出顶事件模糊发生概率的公式;对该连杆机构中铰接连杆、销轴和轴齿轮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交叉变轮距底盘结构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纯电动汽车减速器壳体是支撑和保护壳体内部齿轮轴系的重要部件,有必要对减速器壳体结构进行强度校核计算。由于电机-减速一体化壳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并且在减速器工作过程中,壳体承受的载荷也比较复杂,因此不能使用传统的理论力学计算壳体的强度。应用有限元法对壳体的强度进行计算,求解各个轴承座承受的载荷大小,建立壳体有限元模型,求解计算后得到壳体的应力及位移分布云图,并分析验证壳体是否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杜学祥 《农业工程》2014,4(4):129-134
以铁牛47.8~69.8 kW拖拉机为研究对象,结合最大产棉地区的新疆棉田作业工况,提出了高地隙、宽轮距拖拉机设计原则。对拖拉机前、后轮轮距及前、后轴离地最小间隙进行了计算,校核计算了拖拉机前、后轴的承载能力,计算结果正确。设计的高地隙、宽轮距拖拉机满足了棉田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8.
《山东农机化》2004,(2):29-29
产品特点:●20CrMnTi传动系零部件,强度高,寿命长;●双速动力输出;FT280技术参数标定牵引力(N)5100结构质量(kg)1020外形尺寸(mm)2653X1250X1356发动机功率(kW)20.8轴距(mm)1577前轮轮距(mm)1000~1300后轮轮距(mm)1000~1300行驶速度(km/H)1.84~30.52●前桥伸缩套管,轮距可调  相似文献   

9.
CF800型拖拉机前轴是在CF650型前轴的基础上,通过将副套管拉出以实现CF800型拖拉机轮距而形成的;由于是向上延伸,因而就存在承载能力偏小,整机匹配不协调,转向性能不匹配等诸多问题;还有此系列拖拉机的前轴转向油缸均为前置,由于转向油缸在前面(后置油缸有主套管在前的保护),在田间作业时很容易和田间的秸秆、田埂等相碰,而油缸活塞杆受碰后有时会划伤起毛刺,有时会将活塞杆撞弯等,  相似文献   

10.
<正> 为适应农田作业的需要,大多数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能调整轮距。有些驾驶员为提高运输作业时拖拉机的横向稳定性,将轮距加宽成大于常用轮距,常年使用。这种作法,在质心较高的铁牛55型拖拉机上比较多见。轮距加宽对拖拉机的横向稳定性及转向性能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目前山地甘蔗收割困难、缺乏适用收获装备的问题,设计了三角履带式甘蔗联合收割机转向系统,主要包括后桥、轮桥连接架的设计和转向油缸行程确定。针对关键部件转向后桥和轮桥连接架进行了受力计算与有限元应力分析,对转弯半径进行了计算,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关键零件应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转向后桥的最大静应力为43. 67MPa,动态稳定应力约50MPa,仿真误差为12. 66%;轮桥连接架转向最大静应力158.59 MPa,动态应力为176 MPa,仿真的误差为9. 89%,仿真与实际基本一致。转弯半径试验结果表明:理论转弯半径为6.4m,实际测试时由于车速不同,转弯半径在6.127~6.5m范围内,与理论最大误差4.27%,在可接受范围内,转向系统的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四轮底盘在小地块水田作业时,减少地头空行转弯时间是提高作业时间利用率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四轮底盘小半径转弯,以提高水田播插底盘作业率为主要研究目标,对四轮底盘在90°、180°等不同转弯形式下进行分析,得出适合小地块水稻播插作业时以较小转弯半径的转弯方式;前桥摆转四轮底盘在转向时,通过控制前桥驱动轮的转动,使前驱动桥主动围绕着转向装置转动,可以带动底盘以任意角度转向。采用ADAMS软件对四轮底盘后轮轨迹进行模拟,在确保后轮完全不吃入已完成作业区的倒U转弯方式的情况下,提出设计前桥摆转式四轮底盘转向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静液压—机械驱动桥式履带底盘分段跟随转向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静液压-机械驱动桥式履带底盘转向的可操作性及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分段跟随控制策略及利用转向盘输入的转向电控系统。根据打滑条件下履带底盘转向分析结果,求解出理论转向轨迹,并根据机械驱动桥响应复位时间进行分段处理。实际履带底盘转向轨迹根据控制策略中所划分的行驶方向角度与位置偏离限控制每一分段时间内驱动桥的离合制动器作用状态,实时跟随理论轨迹。建立了控制策略的评价方法,并进行了算法仿真和电控系统设计及实车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算法履带底盘转向相对误差为5.9%~10%,执行器作用平均频率为2.5~6.6 Hz。实车试验表明,利用转向盘输入的电控转向系统可满足静液压-机械驱动式履带底盘的转向需求,能够实现驾驶人员转向意图,转向过程平稳。同时,电控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履带底盘转向过程中的原地滑转,从而减小对地面和农作物的损伤。  相似文献   

14.
基于ADAMS的拖拉机参数化实用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研究拖拉机虚拟样机模型的重要性。通过应用ADAMS软件,建立拖拉机整车的虚拟样机模型,介绍前后桥系统、转向系统、车身和传动系统模型的创建过程,仿真分析给出了拖拉机行驶速度、运动轨迹和转弯半径的变化曲线,为拖拉机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5.
对JS-650型拖拉机转向杆件两种布置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了其转向特性曲线,为了提高与整机的匹配性能,对原有的前轴布置方式做了改进,指出了轮式拖拉机转向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立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影响、前轮回正的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求取考虑空气阻力及升力的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基于车辆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解析表达式,定量解析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车辆转向特性的影响,得知随着车速提高,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的空气升力增强,车辆不足转向趋势愈加明显,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作用与前二者相反。基于上述车辆转向运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空气阻力及升力对高速车辆路面不平度稳定性的影响,得知空气阻力及前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可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减小,而后轴处空气升力的增大则使车辆质心侧向偏移量变大。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自动转向是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农田作业工况较为复杂,拖拉机自动转向装置的现场安装调试费时费力。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研制了一种拖拉机自动转向试验台,对拖拉机自动转向装置进行模拟调试与测试以保证其控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田间测试时间,降低安装使用成本。本研究选用120马力拖拉机前桥,通过对机械结构、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搭建了拖拉机自动转向试验台。利用惯性测量单元对转向系统工作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方向盘平均转向间隙为16.48°,车轮平均转角延迟时间为0.14s,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符合农业机械转向要求。所研制的拖拉机自动转向试验台能够用于测试拖拉机前桥的工作状态,并对其转向性能参数进行准确采集和记录,可为农业机械自动转向装置的调试和性能检测提供一个高效可靠的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8.
用坐标变换对车桥中置油缸转向机构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中置油缸转向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演示了坐标变换法在转向机构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