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湖南省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菌核病是湖南省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时间长,对油菜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湖南省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其它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并认为3月份的月平均气温与油菜菌核病的发生面积比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用来对当年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流行程度进行概念性预测。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菌核病大多在油菜盛花期开始发生 ,谢花后盛发。菌核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油菜品种、施肥水平、耕作制度有关。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始花期至盛花期 ,用多菌灵、菌核净等药剂进行防治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2012年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实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油菜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常年损失10%~30%。2012年常德津市地区油菜菌核病发生严重,造成大幅减产。以2012年津市油菜菌核病子囊盘消长情况、春季大田子囊盘发生数量、发病情况普查、气象与栽培因素等项目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该地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实况数据,确定发病严重程度,并从气候条件、种植品种、栽培管理以及防治措施四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严重发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大豆菌核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除危害大豆外,还侵害油菜,向日葵,马铃薯等多种作物。赵光地区近几年来由于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需要,油菜,向日葵,马铃薯,重茬大豆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也逐年加重,在部分生产队成为主要病害。对大豆菌核病防治的宗旨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利用耕作,轮作,药剂防治等多种手段来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我国油菜上的主要病害,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居所有病害之首,防治该病是夺取油菜高产的关键之一。1985年和1986年,应用法国罗纳普朗克农业化学公司的农药—25%扑海因(Rorral)悬浮剂进行了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栽培措施控制油菜菌核病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利用自然鉴定和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不同播期和不同密度等栽培措施对控制油菜菌核病的作用。结果表明,品种 播期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种植密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不显著,选用抗(耐)病性品种和适当晚播可有效控制或避开油菜菌核病发生。合理密植可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世界油菜病害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国内外首次发现油菜病害以来,约一百多年的主要历史概况、油菜病害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经济重要性,以及油菜菌核病、病毒病、霜霉病、白锈病、黑胫病和黑斑病等重要病害的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2008年冰雪灾害对油菜生产的影响与抗灾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的冰雪灾害给油菜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安乡县油菜产量比前5年平均减幅达21.7%。主要从冻害发生、倒伏返花、菌核病发生、生育期、经济性状等方面调查了冰灾对油菜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抗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Ms8Rf3的F2代为试材,以CH05、华杂8号、青油14和中双7号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转基因油菜对节肢动物群落及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转基因油菜与对照之间群落的结构组成、群落主要参数(物种丰富度、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及时间动态基本无明显差异。可见,转基因油菜对节肢动物群落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情况上,转基因油菜在成熟期菌核病发生率较CH05、青油14和中双7号为高,但由于各品种油菜上菌核病的总体发病率都很低,评估品种对菌核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油菜菌核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油菜品种,设氮肥(对照、施氮),磷肥(对照、施磷)和钾肥(对照、施钾)试验,分析了氮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和菌核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油菜平均增产203.7%,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增加17.7%;施磷油菜平均增产47.2%,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下降31.0%;施钾油菜平均增产30.1%,菌核病病情指数平均下降21.9%.分析认为,施氮因病原菌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以及油菜枝繁叶茂提高田间阴湿度致使油菜病害加重;施磷为油菜抗性生理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施钾通过对植株代谢过程的调控和植物形态学的调节提高了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生产上可以通过调控氮肥施用,合理增施磷钾肥,达到既提高油菜产量又有效减轻菌核病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双桑  阮颖  彭冬平  刘春林 《作物研究》2006,20(Z1):552-556
综述了油菜菌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及各种生态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侵染过程及侵染方式,菌核菌致病机理及油菜抗菌核病机理等方面,介绍了油菜菌核病的抗性遗传及抗菌核病的育种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油菜与核盘菌互作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核病是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每年导致油菜(Brassica napus L.)产量损失10%-20%,是制约我国油菜生产最主要的病害。培育抗(耐)病油菜品种是防治油菜菌核病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五年油菜-核盘菌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核盘菌侵染寄主早期存在活体营养型阶段;(2)草酸提供的酸性pH,而非草酸本身,是核盘菌的必需致病因子;(3)核盘菌有效地利用效应蛋白抑制寄主的抗病反应或者诱导寄主细胞坏死以帮助其侵染;(4)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具有中等遗传力,为数量抗性;(5)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引发的免疫反应(PAMP-triggered immunity, PTI)是油菜对核盘菌产生数量抗性的主要根源;(6)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表明抗(耐)病油菜材料防卫反应更加剧烈,能有效调控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及时清除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累,抑制细胞死亡。核盘菌-油菜互作分子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油菜抗菌核病育种。  相似文献   

14.
油菜抗菌核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严重影响油菜产量。开展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研究可为选育高抗菌核病油菜品种提供理论基础。综述了油菜菌核菌的病原学特征、菌核菌致病机理、寄主应答以及油菜抗菌核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油菜菌核菌致病机理所面临的问题和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无人植保机飞防油菜菌核病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无人植保机飞防油菜菌核病效果,2015年在安乡县开展了油菜飞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25%咪鲜胺乳油750 m L/hm~2的情况下,与传统背负式电动喷雾和人工手动喷雾防治油菜菌核病相比,飞防后油菜菌核病病株率和病指较轻,病株率防效提高6.23~7.04个百分点,病指防效提高8.35~9.88个百分点,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防治成本降低43.75%,节水96.67%。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的生产现状、气象因素、菌核病的自身特点等方面分析齐齐哈尔市大豆菌核病发病的原因认为: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大豆、向日葵种植面积加大及大豆重迎茬严重,为大豆菌核病发生提供了病源;多数年份降雨集中在7、8月份,形成了适合菌核萌发和菌核病孢子、菌丝侵染的条件,同时降雨偏多大豆生长繁茂也形成了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而不利于机械或人工作业进行防治的条件,密植栽培措施与菌核病防治相背,以及没有抗病品种等。  相似文献   

17.
油菜抗菌核病材料宁RS-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RS-1由甘蓝型油菜军农1号、3-67、Midas、Wesroona及花椰菜和白菜型油菜灌县花叶等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宁RS-1对油菜菌核病的相对抗病效果RRA和RRB分别为57.4%和55.7%,达到中抗水平;人工接种鉴定为低抗。利用宁RS-1为亲本,育成了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系以及宁杂花叶等双低抗病杂交油菜新组合,在各级产量鉴定试验中均表现良好。宁RS-1还被用于油菜菌核病抗性遗传与抗病基因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双低油菜湘油15号对菌核病抗性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菌核病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是危害油菜的主要病害 ,既严重影响产量 ,又降低品质。当前生产上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药物防治 ,但效果欠佳。至于抗病育种 ,由于没有找到抗源 ,至今尚未开展。笔者在湘油 1 5号选育过程中 ,经多年观察和鉴定 ,发现该品种对菌核病有较好的抗性 ,为此近年来对湘油1 5号的抗菌核病性作了一些研究 ,其主要结果简报如下。1 湘油 15号是一个高抗品种笔者在承担国家“九五”项目“油菜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研究”(编号 96 - 0 0 2 - 0 2 - 1 3-2 )期间 ,曾对湘油 1 5号抗性作过多次鉴定 ,均表现高抗 ,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油菜抗菌核病、根肿病育种和抗病品种利用现状,采用人工接种辅以自然病圃诱发方式,连续7年对西南区(云、贵、川、渝)油菜新品种/育种材料和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近7年共获得OM109、华油杂706R、南油1958R、川农油2251和川农油2252共5份高抗根肿病新品种。其中,2023年获得3份高抗根肿病新品种和16份育种材料,抗根肿病育种进展最为显著。油菜菌核病抗病新品种选育尚无明显突破,抗病类型主要以低抗菌核病为主,达到43.69%,中高抗菌核病品种抗性不稳定,连续两年鉴定显示无高抗菌核病品种。主栽品种根肿病、菌核病跟踪监测发现,抗病品种应用少,无兼抗根肿病、菌核病品种。本研究结果直观解析了油菜抗病育种成效,将为油菜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利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结果表明;低芥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华杂二号具有丰产稳产、生育期适中、综合抗性较好等优点,适宜两熟和三熟制栽培,是目前我区开发优质油菜较理想的品种。在高产栽培上,必须适时早播早栽,合理密植,狠抓早管,防治好菌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