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缺硫症状水稻缺硫时新叶失绿呈淡绿色或黄绿色,叶片变薄,有的叶尖焦枯;分蘖少或不分蘖,植株瘦弱矮小;根系生长不良,移栽后发根少,返青慢;成熟期推迟,结实率低,秕粒增加,产量降低。水稻缺硫症状类似于缺氮症状,即失绿和黄化比较明显;但由于稻株体内硫的移动性不大,缺硫症状首先在中上部叶片出  相似文献   

2.
1僵苗 1.1僵苗特征 幼苗生长发育过度受到抑制,表现为幼苗矮小,叶片小而薄,叶片颜色淡、茎细、根小,新根发生少,花芽分化不正常,开花少,定植后易出现花打顶现象。  相似文献   

3.
1.整地经验方面崔竹松同志要求在水稻生育前期有松软的土壤。在插秧前,经过干翻、水翻、细耙、细平后,插秧当时达到深厚、松软、肥沃而平坦的耕层。分蘖初期及时中耕搔根,使土壤继续保持松软。以一耕两耙区作为对照与高产田对比研究结果:高产田经过水翻后,其碎土作 用大,每平方米内5—10厘米直径的土块仅30个左右,而对照区则有70—80个;耕层结构上,高产田上软下松,对照区是上软下紧;土壤温度较对照区高0.5—1.0℃;养分分布上,高产田养分含量高,且多分布在0—10厘米左右土层中,对照区则相反。因此,高产田的水稻长相显著较对照区好。在及时中耕、搔根后,土壤发松,秧兜散开,根节地带的光照条件较好、地温高(高达0.5—1.0℃),分蘖率明显提高。这些都证明崔竹松的整地经验,给水稻早生快发及后期增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基础。2.施肥经验方面高产田施肥,要求基肥、追肥结合。追肥原则是“前重、中补、后巧”。具体施肥时看天看地看苗,共中以苗的长相好坏作为衡量施肥是否适宜的重要标志。调查土壤和植株体内的氮素变化结果:(一)耕层中土壤铵态氮主要分布在0—10厘米土层中,约占总量的70—80%,而且变幅较大。(二)在水稻主要生育阶段,土壤和植株体内氮素的变化是一致的,其变化趋势为:水稻分蘖阶段,随着追肥土壤铵  相似文献   

4.
水稻耐低磷种质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农业部948项目“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采用的151份国内外代表性种质为供体亲本、云南育成的优质高原粳稻品种滇粳优1号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形成的5500个株行为材料,在田间自然缺磷条件下,以水稻植株分蘖数作为耐低磷评价指标,初步筛选出20个耐低磷基因型种质。  相似文献   

5.
水稻旱育秧根蚜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发生情况1998年 5月在绥阳镇西山村桂花且首次发现根蚜为害水稻旱育秧 ,此后陆续在全县 14个乡镇均有发现 ,近年来其发生呈上升趋势 ,已成为当地水稻旱育秧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每年发生面积 (苗床 )在 6 0~ 10 0hm2 ,约占凤冈旱育秧苗床面积 8%~ 12 %。 1998年 5月 13日在花坪镇勤勇村调查 ,虫的密度为 15~ 30头 /株 ;1999年 5月 16日在永和镇永华村调查 ,虫口密度为 2 0~ 40头 /株 ;2 0 0 0年 6月 4日在何坝乡官庄村调查 ,虫口密度为 2 5~ 45头 /株 ,从田间发生来看 ,凤冈根蚜发生高峰期为 5月上~ 6月上旬。2 为害症状与形态根…  相似文献   

6.
早稻移栽以后,有些稻田迟迟不返青或返青后迟迟不分蘖,有些甚至逐渐萎蔫,这种生长停滞的现象生产上称为发僵,也称坐蔸。近些年来,我市农技人员对早稻僵苗的发生原因及症状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系统研究。现将常见的几种僵苗类型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君子兰出现“僵苗”时,往往盆土板结,透气性差,渗水不利,盆土不旱即涝。再加上长期不施肥或施肥不当,使植株处于恶劣的环境中,根系即使不烂,也不会正常吸收养分。处理“僵苗”,就是要从改变其根系生存环境入手,复壮植株。  相似文献   

8.
<正>大棚黄瓜生理障碍,是由不良的生长发育环境或不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引起黄瓜生长发育异常的现象,会进一步影响黄瓜的成活率、产量、品质和商品性状,因此,生产上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防治。一、僵苗1.症状幼苗生长发育非常缓慢,表现为植株矮小,茎细,叶片小而薄,且颜色淡,开花少,根小、少,定植后容易出现花打顶现象。2.原因(1)苗期环境温度过低。(2)苗期长期阴雨天气。(3)苗  相似文献   

9.
<正>稻瘟病:根据水稻生育期和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预防稻瘟病,可在水稻分蘖初期每亩用3%壳寡糖水剂5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分蘖盛期遇连阴雨天气,稻田出现病株时,可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25%咪鲜胺可湿性粉剂40~50毫升,或3%壳寡糖水剂7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0.
<正>机插早稻秧苗素质相对较差,秧龄一般只有15~18天,秧苗较小,抗逆性较差,机插后易发生僵苗不发的症状,应根据造成僵苗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快使僵苗转化。僵苗形成原因。(1)苗质型:育秧时落谷量过高,或严重超秧龄,造成秧苗细长,叶色发黄,风吹易倒,繜苗期显著长于正常秧苗,这种秧苗插后易发生僵苗。(2)虫害型:在秧田期或插入大田后受到稻蓟马、稻象甲等危害,叶片卷缩或破损,秧苗生长滞后而出现僵苗。(3)肥害型:大田有机肥未经充分腐熟或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